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张德才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nyhzdc@sina.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553 篇
    回复总数:3823 条
    留言总数:29 条
    日志阅读:247723 人次
    总访问数:57229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zhangdecai发表的博文
简化栽培棉田管理措施的创新[2015/6/2 17:18:49|by:zhangdecai]

简化栽培棉田管理措施的创新

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跌入低谷,加之成本的提高,植棉效益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植棉者及棉农,在发展间作、套种,增加棉田复种指数的同时,打破常规,加强相关田间管理的研发与实践,总结出不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棉田管理新经验、新技术,笔者根据考察及有关报道总结如下,供参考:

1、打破常规提高密度,黄河棉区由原来的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提高到4500-6000株,长江棉区及间作、套种和育苗移栽棉田由1000-1300株左右提高到1600-2000株。适当增加密度能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以适当减少投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量。河北省南皮农业局孙国荣等,在选用中早熟棉花品种,同等肥料投入情况下,从亩留苗1000株到70006个处理,3年试验结果,4600-5700株产量最高。国欣总会根据中国农大试验结果去年4000亩机采棉,采取76公分等行距、精量播种不间定苗,亩留苗6000株,亩产均在275公斤以上,部分棉田突破350公斤。江西省潘阳湖大面积高产创建经验,亩移栽密度由原来1000-1200株增加到1866-2020株,产量最高。

2、地膜覆盖放苗后不封土,地膜覆盖栽培放苗后进行封土有提高体温防治杂草的作用,但费工费时,据邯郸农科院李继军等报道,在科学应用除草剂的前提下,免除封膜工序,不仅省工还有促进根系下扎、预防早衰,减少苗病的作用。

3、简化整枝工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整枝方法的创新:一是,传统整枝栽培,把第一次整枝时间推迟到盛蕾期进行,即棉苗长到圆棵后,可见果枝4个时进行第一次整枝,一种只去叶枝,一种是采取捋裤腿的办法,把下部1-2个果枝一起去掉,不仅能减少整枝次数,同时能促进棉花根系发达,减少伏前桃,有防止早衰和防烂铃的作用;二是,简化整枝,第一次整枝时,果枝以下留2-3个叶枝,适用于种植较稀和间作套种的棉田,叶枝打顶时间,可与主茎一起打,也可当优势叶枝长出3个二次果枝时叶枝顶;有利发挥个体优势,能充分利用叶枝的增产作用。三是,免整枝,免整枝就是把整枝简化到只打一次顶,或是采取化学打顶,这是棉花简化栽培的发展方向,无论密植棉田还是稀植棉田在采取相应化控措施的情况下均宜进行。

4、传统施肥技术的变革,把传统的增施底肥、巧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等,简化到1-2次或2-3次。其中一种是采用棉花专用缓控释复合肥与有机肥、锌肥、硼肥一次底施,花铃期再追一次氮肥,一般亩施缓控释复合肥(N18P9K1860-80公斤,花铃期再追尿素10-15公斤;一种是应用常规氮、磷、钾化肥,尽量减少使用次数,如亩底施(或苗期结合中耕)二胺10-15公斤、钾肥15-20公斤,花铃期再追尿素10-20公斤。后期发现有早衰征兆的棉田,叶面喷施2%的尿素水+0.5%磷酸二氢钾2-3次。花铃肥重施在第一果枝结有1-2个大铃时,是在没有化控条件下总结出的一条经验,但是现在有了化控条件,花铃肥的追施时间,应结合化控提前到初花期进行,一般在7月上、中旬完成。

5、中耕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棉花耪8遍,桃子长的像鸡蛋”这是在没有除草剂、没有机械条件,靠人力或畜类中耕时期总结出的一条“口头禅”,说中耕次数越多越好。但现在有了化学除草和深松条件,全部应用机械作业的今天,并不是中耕次数越多越好,相反次数越多反作用越大,不仅投入多造成人力和机械的浪费,同时由于机械的反复碾压,耕层越轧越实,得不偿失。一般机械中耕后,只要不板结不要再中耕,中耕尽量与施肥喷药相结合,以减少机械作业对棉花的机械损伤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棉花开花前进行培土,一举多得,不仅有利排灌,防旱抗涝,促进根系分生发育,同时有防止倒伏、增强下部通透性,预防早衰减少烂铃的作用。但培土的有利时机很短,一般应在盛蕾后到开花前进行,开花后再培土有害无利,因为开花后棉花的根系分生能力逐渐减退,断一根少一根。

6、棉花化控的三个关键时期,棉花全程化控从苗期开始,直至打顶后结束,一般进行5-6次,比较繁琐,尤其苗期化控用量很少,难以掌握,往往由于用量过大,造成损失,应该慎用。化控作用最大的关键时期只有三次:第一次在盛蕾期(可见果枝4个时)至开花前(7-8个果枝时),一般在6月中下旬。这次化控的作用主要控制打药前后2-3个果枝的节间间距和第一、二个果枝以上的3-8个果枝长度,在调节株型的同时,调节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使棉花搭好丰产架子。这次化控无论生长旺盛的棉田还是一般棉田都应进行,生长旺盛的应适当提前,一般棉田可以适当错后。亩用缩节安根据用药早晚、天气、苗情、地力而定,一般在0.51克之间,应全株配药,既控高度又控宽度;第二次是在棉花花铃期,即从棉花开花期到结铃盛期,单株果枝8-9个到12-14个果枝时,在7月上中旬,主要作用除控制高度和中上部果枝宽度外,重点调剂养分配,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多结铃、结大铃,一般亩用缩节胺在2-4克之间。第三次关键时期,棉花打顶后5-7天进行,北方棉区在7月下旬,南方在8月上中旬。主要作用控制营养生长,调节养分分配,减少蕾铃脱落。一般亩用缩节胺3-6克。一次化控用量得当的,其作用一般保持15天左右,除这三次关键化控外,对因气候、苗情、地力等因素失控棉田,应加控次数。

7、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称为棉花的癌症,得病后尚没有特效药治愈,仍应以预防为主。枯萎病发病较早,第一发病高峰期在5月下旬,为早发枯萎病,大发生年造成严重死苗。枯萎病第二次发病期,发生在蕾期,六月中旬开始发病,危害盛期在六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时遇低温阴雨会加重发生。黄萎病发生较晚,危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发病初期在8月上中旬。枯黄萎病的防治仍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田间防治以“健身”法,预防为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喷施预防药剂,以提高棉花抗病能力来减轻发病程度。对枯黄萎病预防效果较好的药剂有黄腐酸盐类(克黄枯)、枯草芽胞杆菌、三氯氰胺等。最近研制生产更新换代产品“恶霉灵”,据介绍,不仅有内吸传导杀菌作用,同时能促进棉花生长,对重病地在发病初期灌根、喷雾均有较好效果,不防一试。

8、棉花白粉虱的防治,棉花白粉虱是棉田爆发性害虫,爆发年份铺天盖地,不仅造成大面积减产,同时严重影响棉花质量。白粉虱在北方并不能越冬,虫源来于温室,6月份为迁飞大田产卵繁殖期,7月份为若虫期,8月、9月世代重叠危害盛期。八九月份高温、干旱少雨、阳光充足年份容易爆发,由于成虫迁飞能力强,繁殖快,难于控制。主要对策,一是加强保护地虫源的防治,控制扩散。二是生物防治保护天地。三是药剂防治,其防效较好的农药有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去年国欣静海繁种农场在发生高峰期应用的啶虫脒1+1避孕剂喷雾,发挥奇效,打药后3天成虫、若虫全都不见,药效维持长达20天。

标签:棉花 管理 创新     阅读次数(717) | 回复数(9)
上一篇:关于南方四省棉花价格补贴及苗情的调查
下一篇:也许有些事很难控制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