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学宾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feixiangmianhua@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91 篇
    回复总数:159 条
    留言总数:0 条
    日志阅读:64438 人次
    总访问数:8597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xuebin1975发表的博文
肥乡600多年老族谱 迁民碑见证社会变迁[2015/12/23 10:44:39|by:lixuebin1975]

长城网邯郸1222日讯(助理记者韩毅 实习记者孙旖泽 通讯员李运强 李耀彩)日前,肥乡县文化工作者在天台山镇南谢堡村发现一本明洪武十三年老尹氏族谱和万历二十二年尹氏后人所立两块迁民青石碑,距今已分别有674年、430年的历史。

  据南谢堡村党支部书记尹强的介绍,这三个老物件记载着尹氏家族成员24代族人繁衍生息的变化,代代相传见证社会变迁。今年72岁的尹玉珍老人是尹氏族长,也是这本老族谱的保管者。1996年他从父亲手里接过这本族谱保存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说起族人为保护老族谱所经历的风雨挫折,老人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子。“1966年文革破‘四旧’时差点被大火烧毁。”他告诉记者,当时红卫兵已经把族谱扔到大火里了,时任村干部的张义的看情况紧急,赶紧通知了时任村会计的尹更雪,尹更雪从火堆里抢救出这本珍贵的族谱,并妥善保存起来,后移交给尹凤楼藏在睡觉的土炕下面才得以保存下来。文革后,尹更雪把家谱交给尹玉珍的父亲尹琛保管,直到1996年才由尹琛传给尹玉珍,就这样代代相传,尹氏后人怀着对祖上的敬重和对“根”的敬仰,最终使这本珍贵的老族谱完整地保存并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这本用娟秀小楷书写在厚厚草纸上的老族谱为民国手抄本,自明代至今,先后经历过康熙十五年、康熙三十八年、咸丰五年、中华民国四年4次重修。族谱记载,明洪武十三年,第一代尹氏家族尹友良从山西汶水县五涝村迁移至肥乡县南谢堡村与孟氏结婚,生二子,衍九孙,代代相传,枝繁叶茂,目前已记载的尹氏家族成员中仅男丁就有6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新中国成立后,尹氏族人中有迁出者,现在的肥乡县北关村、西马固村、西刘家寨村、焦营村,四个村的尹姓皆源于此。

  “族谱一般都由家族中辈分最高的族长保管。”尹玉珍说,与尹氏族谱同样遭受过厄运的还有尹氏后人所立的两块迁民青石碑。

  万历二十二年,尹氏第三代后人尹养气、尹存、尹金为让后辈子孙铭记这段迁民历史,除了续编族谱外,还特地在祖坟上设立了两块青石碑,碑文刻书迁徙时间、由来、经过及演变过程等内容,详尽记录了这段历史。1963年,黄河发大水,把原本矗立在尹氏祠堂里的两块石碑冲倒。“文化大革命”期间,为避免石碑遭到破坏,身为村干部的尹彬以修建村第三生产队仓库的名义,将两块石碑东西并排砌到房屋后墙的墙体里藏了起来。2005年,78岁的尹栋牵头集资重修祠堂时才取出并重新竖立于院内祠堂前。2014年,尹氏族人又集资修建了两个简易的碑楼,至此,两块记载着艰难迁民史的古石碑得到较好保存。

  肥乡县文化人士田高峰说,这本老家谱和两块迁民碑时空跨度大、保存完整、脉络清晰,能传承下来实属不易,对研究当时社会制度、风俗人情和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肥乡,多年,年老,族谱,见证,社会,变迁     阅读次数(208) | 回复数(1)
上一篇:今日冬至,记得吃饺子
下一篇:书生担道义——赵文濂在肥乡的那些事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