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学宾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feixiangmianhua@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91 篇
    回复总数:159 条
    留言总数:0 条
    日志阅读:64864 人次
    总访问数:8668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xuebin1975发表的博文
直隶第一清官——盛鸿[2015/12/8 17:24:56|by:lixuebin1975]

直隶第一清官——盛鸿

杜云岚





在我国清代,有一位被誉为直隶第一清官的县官——盛鸿。他曾先后在直隶肥乡、西宁(现阳原县)、灵寿、完县、广昌(今涞源县)、青县、曲周等7个县连任知县近20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连续任职知县时间最长和任职县份最多的一位官员。在他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清正廉洁,惩恶扬善,多行善政。其事迹在《中国名人大辞典》、《曲周县志》、《富阳县志》和曾经任过职的府、县、志等多部志书都有记载。



盛鸿(1818-1898)是浙江富阳上官乡人,出身于平民之家。咸丰二年(1852年),他34岁那年,在乡试中考中了举人。光绪元年(1875年),清室为了培养皇家和贵族八旗子弟在京设立了景山宗学,盛鸿品学兼优被聘为教习(即教师)。在学生中有一位名叫爱新觉罗·锡珍的人,论辈分是同治和光绪皇帝的族叔。他聪明好学,深得盛鸿喜爱。后来,锡珍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了进士,随后步入仕途,官职一路高升,位至吏部尚书,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既有贵族身份又任实职的显赫人物。为了报答师恩,经过他举荐,盛鸿被任命为广平府肥乡县知县,从此盛鸿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

肥乡灭蝗除灾



盛鸿年届50岁才得到从政的机会,对此十分珍惜,尽心尽职不敢稍有懈怠。据史料载,断狱审案,他“日坐堂,随断随发,不留积案,无不公允”;兴学课士,他常亲临学宫,“每课试悉心评点,士经指授,多所成就”;对农事,他常“布衣草履下乡务农”;对公益事业,他“浚城壕,广植树,设义仓,救贫民”,所施善政甚多。



盛鸿刚到肥乡任知县时,便遇到蝗灾。他带人深入灾区发动群众扑灭蝗灾,数天来,夜宿田间和农民同甘共苦,把蝗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肥乡县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很适合制作鸦片的原料——罂粟的生长,农民种植罂粟的经济收入要比种粮食作物高许多,因此种罂粟的人甚多。盛鸿出于对人民健康的考虑,竭力主张禁种罂粟。为此,盛鸿走乡串村入宅上户向农民宣传鸦片的危害,并骑头毛驴在全县田野上巡查。在他的感召下,肥乡县杜绝了罂粟的种植,同时使当地吸食鸦片的烟民大大减少。

曲周抑恶扬善



盛鸿为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不徇情枉法。在曲周任职时,衙内有一个任职20多年的胥吏,此人奸猾狠毒,包揽司讼,人称二知县,历届知县都很畏惧他。盛鸿到任后经过查访后得知,这老胥暗中开设妓院、经营烟馆、抢男霸女等,便将老胥羁押。这老胥神通广大,靠送钱送物和知府衙门的干吏们关系密切,干吏们纷纷前来说情,其中不乏威胁利诱的言词。但盛鸿全然不顾,依法判案,数罪并罚,判老胥关外充军,并没收其所有非法所得,用来周济贫民,深受全县百姓崇敬。



还有一次,他到东关集市上考察民情,见一贫苦农妇卖了自己纺织的土布后,到一家饭馆买了一张黄灿灿的大油饼,却舍不得吃,用纸包好走出了饭馆。盛鸿感到好奇,便尾随农妇到滏阳河旁一棵树下,只见那农妇取出一个干巴巴黑乎乎的高粱面饽饽吃了起来。盛鸿上前问道:“这位大嫂你咋放着油饼不吃而吃高粱饽饽呢?”贫妇答道:“俺丈夫死的早,留下俺和婆婆过日子,家里穷,婆婆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白饼细面,今天俺纺的布卖了个好价钱,多卖了点钱,买张油饼,回家让婆婆解解馋,俺还年轻,吃啥都行。”盛鸿听了很受感动,随即从口袋里掏出几两银子放在她的包袱上说道:“多买点棉花,多织点布!如有了大的困难,就去县衙找盛鸿。”这时农妇才知道这个貌不惊人但和气可亲的老头儿竟是县太爷盛鸿。

青县逐娼正法



盛鸿在青县任知县时,因青县距京津甚近,驻有重兵守卫,首领为参将李某。李某乃一个骠悍的武夫,是李鸿章军中的一员猛将。李某贪色好淫,常到青县县城嫖娼宿妓,上行下效,他部下的将士兵丁也常进城寻欢,致使青县城内妓院林立,流娼遍地。盛鸿觉得有伤风化,败坏军纪,便强行驱逐流娼出境。李某出面向盛鸿说情。盛鸿不肯答应,李某一怒之下赴天津找到直隶总督李鸿章告盛鸿的刁状,说盛鸿在青县独断专行,迫害娼妓等罪名。李鸿章老谋深算,深知盛鸿性情耿直,不便问罪,便劝李某忍耐。盛鸿雷厉风行,查封妓院,驱逐流娼,使青县变得风清气正,社会风气良好。百姓们见盛鸿不阿权贵,都很敬服,称之为盛青天。

灵寿为民请命



盛鸿在灵寿县任知县时,上任的头一年便逢大旱,农作物收成甚少,百姓生活非常困难,穷苦人家出现了外出逃难,卖儿卖女,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盛鸿向知府写了申请救灾报告,并请求知府向直隶衙门申请救灾。这位知府老于世故,他深知清政府近些年来对洋人作战连连失利,一再割地赔款,国库空虚,想叫政府拿出钱物救济灾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一再推诿,迟迟不肯上报。盛鸿心急火燎,救民心切,不得不亲自上诉。



盛鸿骑着头毛驴赶到了省城布政使衙门,由门卫向布政使大人传禀说盛鸿为求救灾物资而来。不一会门卫传回话,说布政使有急务在身,无暇接见,如有呈文留下,回县等候回音。



盛鸿心里清楚这是托词,便席地坐在衙前,饥了吃个冷烧饼,渴了喝碗白水,顶着日晒风吹,接连几天坐等布政使接见。布政使见盛鸿如此执拗,便接见了盛鸿。盛鸿详细汇报了灵寿灾荒的惨状,其中有三万人面临断炊之危,若不救济将有不少人活活饿死,说到痛切处声泪俱下。布政使对盛鸿的爱民精神很佩服,最终答应从其它收成较好的县份调集粮米千石进行救援。



盛鸿回灵寿之后,发放救济粮,大力组织灾民生产自救,还动员绅士富户开设粥厂,并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经过一番艰苦奋斗,拯救灾民数以万计。

另类祝寿中堂



盛鸿天性纯正,不为世俗所囿,常有特立独行之举。光绪年间李鸿章长期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地位非常显赫,满朝官员争相逢迎。在他60岁大寿时,纷纷送重礼贺寿。这时盛鸿有点犯难,用公款送礼,此乃百姓血汗、有损于公;自掏腰包而又囊中羞涩,最后便决定以两盒面条相送。



到了寿筵那天,总督府门前送礼拜寿者车水马龙,唯独盛鸿身背面条徒步而至。门吏见别人所送礼单尽是些金银财宝、古玩玉器、名人书画,件件价值连城,而盛鸿仅是几束面条,认为是有意轻薄戏弄中堂大人,不准入内,争执起来。幸好王爷锡珍也来祝寿,声言盛鸿乃他的恩师,门吏见风使舵,连连赔礼道歉。锡珍领着盛鸿入内,李鸿章见王爷驾到亲自出面相迎,让至首席入坐。锡珍深知盛鸿的脾气,怕惹出是非,为了便于照顾,以王爷恩师的身份让盛鸿与他并坐首席。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本应坐在末席,如今与王公大臣并坐在首席,难免有人心中不服,但碍于王爷的面子都不敢多言。李鸿章虽觉尴尬,也不得不放下架子给盛鸿敬酒。盛鸿不卑不亢,饮酒至席终而散。事后盛鸿用几束面条给李鸿章贺寿的事被志书记录下来,表现了盛鸿刚正不阿的勇气,也给李鸿章脸上留下了几分难堪。

晚年报效乡梓



盛鸿一连在直隶做了近20年的知县,清正廉明,勤政爱民,口碑极好。就连对他心有芥蒂的李鸿章也很佩服,在对直隶府、州、县官吏考核中,李鸿章给盛鸿的结论是“直隶第一清官”,因为名副其实,得到大家的公认。



盛鸿70岁时,李鸿章想让盛鸿退休,便耍了个小小的圈套。保安州知州患病,但也不是什么大病,调养三两个月就会痊愈。李鸿章便让盛鸿到保安代理知州。



盛鸿到任后,宵衣旰食,夜以继日,整顿秩序,劝农兴学,抑止冤狱,匡扶正义,把保安州治理得井然有序。原知州害怕盛鸿威望过高,自己难以继任,便急着前来复任。



饱经沧桑的盛鸿看透了这步棋局,便告老还乡,回富阳去了。据《富阳县志》记载,“廉俸所入,惆戚友族党,资远近善举,迄告归,囊已殆罄,徒步三千里抵里门。”意思是说盛鸿用一个包袱包扎自己的被子和衣物,然后用肩背着步行三千里回老家去了。



盛鸿作了20年的知县,临走时却两袖清风,以70岁高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徒步三千里返乡。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凤毛麟角。



回乡后,他依然心系百姓。富阳县位于富春江北岸,当时“地瘠民贫”,不少富有才华的学子因筹措不出赴省进京的路费失去应试的机会,一连多年当地没有出过举人和进士。为了开辟财源资助穷困举子,盛鸿经过千思万虑终于找到了一条门路。



富春江在富阳河段水面宽阔,江中由泥沙沉积形成不少沙洲,这些沙洲成为很好的沙田,既可种植庄稼、树木,还可停泊渔船。这些沙洲系江水冲积而成,乃大自然造化之功,并非哪家祖传的基业,本应作为公田,但那里却被豪强所占有。盛鸿找到富阳知县提出把沙洲收回公有,然后转租于人,将其收入作为资助学子们的应试费用。富阳知县与豪强们关系密切,故而推三阻四,不予追究。盛鸿一气之下,联合富阳有正义感的社会名人联名“环禀大府”,即向知府提出了诉求。知府见民意难违,反悯富阳地瘠民贫,寒士无力应试,答应了盛鸿的要求,收回了沙洲,进行出租,租金供当地考生应试之用,这样一来“而使士子就试遂踊跃日众,中举者大增”。此外,盛鸿还为乡梓做了不少好事,享年81岁善终。

标签:直隶,第一,一清,清官     阅读次数(274) | 回复数(2)
上一篇:邯郸市关工委观摩团深入常耳寨中学开展观摩工作
下一篇:书生担道义——赵文濂在肥乡的那些事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