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冯永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lao99g@yahoo.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98 篇
    回复总数:92 条
    留言总数:3 条
    日志阅读:98833 人次
    总访问数:270375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aonong发表的博文
那年那月的那些烂事(转)[2009/10/13 20:38:00|by:laonong]

原创作者:江南木


大致是在一年之前,建华兄在电话里告诉我,想把近些年写的文章整理成集,公开出版。一年后的今天,他的散文随笔集《幸福是一种感觉》如期来到我的案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书里的山水人物,有些是我所熟悉的,或者是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甚至一些不便写明姓名的人物,一看也明白那写的是谁。嗯,幸福是一种感觉,作为与他有着近30年交情的老同学,我感到由衷的高兴,过去岁月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


我与建华兄相识、同学,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我一直认为,就文学和学术而言,20世纪中国有两个十年尤其值得记忆和书写。一个是30年代,另一个就是80年代。30年代是一个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在文学界,产生了茅盾、巴金、老舍等长篇小说大家。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离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曹禺的话剧《雷雨》,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巅峰;丁玲、张天翼、吴组缃、沙汀、艾芜、叶紫、萧军、萧红等文学新人崭露头角;左翼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并行不悖;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等等论争空前活跃;《拓荒者》、《新诗歌》、《文学季刊》、《当代文学》、《新小说》、《海燕》、《作家》、《小说家》、《热风》、《文丛》、《呐喊》、《七月》、《抗战文艺》等文学期刊此起彼伏……


从高等教育界来说,30年代,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精神已然形成,并转化为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1928年正式建立的清华大学,只用了十年时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已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平津沦陷后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下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成为战时中国的民主堡垒,在抗战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而浙江大学在抗战期间,由4个学院16个系增至7个学院27个系、5个研究所,教授由70名增至201名,在校学生由512名增至2171名,被誉为“东方的剑桥”……


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被人们总结为“激情岁月”的年代。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的一系列拨乱反正举措,到80年代开始结出硕果。1977年恢复高考,使得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逐渐走上正轨。16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成为这一时期普遍而响亮的口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十分平常的观念,让成千上万曾经被定为“臭老九”的人们热泪盈眶,立志要加倍报效国家。随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深入人心,无数冤假错案得以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退出历史舞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成为此后中国发展坚定不移的方针。一批批农民分到了土地,自农村起步的经济改革开始了。


那是一个学习的时代、积极上进的时代、充满朝气的时代,人们毫不吝啬地用最好的季节来形容这个时代:教育的春天、科学的春天、文学的春天、艺术的春天、改革的春天……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以及后来的朦胧诗、意识流文学等现代主义文学实验,让人目不暇给;蒋子龙、张洁、张抗抗、王安忆、韩少功、池莉、残雪、舒婷、顾城、北岛等等的作品,令人至今记忆犹新;《城南旧事》、《神秘的大佛》、《少林寺》、《庐山恋》、《带手铐的旅客》、《人生》、《红高粱》等等故事片,使国产电影走上了巅峰……


我和建华兄就相识在那样一个年代。1979年,正是一首歌里唱过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那一年,下半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10月份,我和建华兄,还有我们全班的同学,从各地来到洞庭湖畔求学,开始了我们的同窗岁月。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那时恢复高考才三年,文革十年积压的人才,还在通过高考源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由此形成了那个时期特有的风景:高中应届生、复读生和社会青年,通过高考,走到一起来了。记得那年高考好像有个规定,社会青年报考不能超过24岁。所以我们那个班有好些二十三四岁的同学。那时身份证制度还没有实施,年龄管理也不是那么严格。现在回想起来,有的同学说是24岁,实际年龄可能至少已经二十七八岁。这么一算,当年我们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倏忽之间就要退休安度晚年了,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啊。


文学总是和激情联系在一起。激情岁月必定有诗歌有文学。在我们上学的那个时代,文学还是很神圣的东西,文学青年自然也就时髦而众多。但是,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对于像我这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生活的阅历尚浅,是没有什么可以作为文学素材的,所以自然也就不去做那个文学梦。不过,对于我的那些大龄同学来说,他们大多已经有过工作的经历,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故事不多,都曾经有过。”因此写写画画的人不在少数。有的好像还参加过当地文联举办的创作辅导班。据说当时偶有作家讲座,礼堂里必定座无虚席,连走廊上也挤满了想要一睹作家尊容的人。记忆中我的很多同学当时都写过诗歌、散文、小说、童话之类,只不过毕业参加工作后,真正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也就那么三两个,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其实,我的那些同学中,有创作潜力的人不少,我至今还记得他们的一些作品,比如有篇以班上某同学为原型的短篇小说是这样开头的:“程二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娶媳妇儿,村里的四狗子先生……”后面的内容已经忘了,大概是说四狗子先生是个热心人,要给程二做媒,于是敷衍出一段故事。即使今天来看,这样充满乡土气息的题材,打磨打磨,成为一篇像样的乡土小说,也不是没有可能。


建华兄那时是否搞过什么“文学创作”,已经记不清了。就年龄与阅历而言,他是介于我等应届生和我的那些大龄同学之间的阶层。他虽然已经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但其时也就十六七岁,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还是个未成年人。他的工作据说是在一所乡村中学当英语教师。我估计他当时的英语水平也就是认识26个字母,再加上在单词下面注上汉字读音“八十克的钵儿”(basketball)、“俺不热了”(umbrella)之类。但千万不要瞧不起建华兄这样的英语教师,一个历经文革的农村少年,还能认全英语字母,在当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再说了,正是成千上万像建华兄这样的英语教师,成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降全民学英语的启蒙者和先行者。当然,建华兄天资聪慧,谦逊好学,在与我同学期间,除了跟我们的班主任王纯恩老师苦学,还跟英语专业的同学打得火热,英语水平大有长进,这是后来的事了。


上学期间,他好像写过一个自传性的东西,不长,三四千字,还一本正经地分了章回,摆乎他那并不太多的历史。我当时肯定拜读过他的自传,但如今竟然一点也记不得写的什么了。这一方面是我的记忆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那点历史平淡无奇,无法让人永志不忘。倒是对他的日记还有一些印象。毕业实习的那年,我和他在同一个实习小组。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和另外一个同学在城里城郊东游西逛。每有得意之事,就三言两语地记在那个贴了照片的64开硬壳本上。有时候写完了也读给我们听,让我们分享他的惬意。当然,也不是没有保留,像“某某今天很高兴,因为他在某某地方见了他的某某女同学”之类,他是不读给我们听的。这方面的内容,多是那个写“四狗子先生”的同学(他还是个起绰号的高手,他送给班上男女同学包括建华兄的绰号,我们都还记着)宣读的。在那个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年代,建华兄的那些日记着实给我们单调的实习生活添加了不少乐趣。


在我的印象里,建华兄是个乐观真诚、感情丰富的人。你看他的那些照片,满脸的笑,40几岁的人了,一点也不深沉,还写那些带有青春气息的风花雪月,还直言不讳地喜欢某某歌星。大夏天热得火火叫,经他一描绘一想象,竟成了姹紫嫣红风景一片。他说“天地间,降不完的是雨;红尘中,说不尽的是爱”,你听,这真称得上是云水襟怀。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感情丰富”往往被当成滥情的代名词,这里绝对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感情,大到世界、国家,小到一县一乡、一山一水、同事同学、朋友、家庭。在同学朋友的聚会上,他从不爽约,而且多数时候都是个热心的组织者;轮番喝酒的场合,虽然不胜酒力,但也绝不耍赖,至少要完成自己的几杯责任酒。到海南看了个海,他要情不自禁地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近在咫尺的家乡山水,也不知看了、复习了多少遍,他还是“情不自禁”,“家乡的山水是风光秀美、景色旖旎的祖国画册中的一页,看不完,亲不够”。他在《两棵树》中这样感慨:“国与国之间,应该不分大小强弱,不计发达落后,形成一个和谐大家庭;而不应该狼烟四起,战火纷飞,把地球村折腾得支离破碎,哀鸿遍野。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对情侣,聚集一起不更是一份难得的缘分吗?何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当同事进步时,我们应由衷赞美;当朋友落魄时,我们应及时援手;当同学有难时,我们应慷慨资助。即使缘尽了,情还在;人走了,茶未凉。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和睦相处的世界,而不是互相设防的城堡。”文如其人。这段文字,前半部分颇有点身居斗室心忧天下的味道,后半部分则可以看作是他的为人处世准则,一看就知道是个年轻时背诵过《岳阳楼记》的人写的。


 建华兄的骨子里有一股中华民族传统的东西——责任与正气。这正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尽磨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品格。他说:

阅读次数(353) | 回复数(0)
上一篇:史上很牛的新农村建设——刷白
下一篇:冯庄文艺红似火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