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文娟
  • 性别:暂无
  • 地区:
  • QQ号:000000
  • Email: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92 篇
    回复总数:943 条
    留言总数:1927 条
    日志阅读:68984 人次
    总访问数:99436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admin发表的博文
让周总理感到费解的村名——东留善固 [2007/5/22 17:22:00|by:nongmin]

东留善固,地处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1972年11月23日午夜,天安门东侧的北京饭店,依然灯火通明。就在这年5月,周恩来总理检查身体时,发现了癌症。可是,日理万机的总理当天在会见外宾后,又不顾疲倦,接见了刚刚出访归来的中国青年代表团长吕玉兰一行。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会客室里,总理亲切地同他们一一握手,请他们落座喝茶,还叫玉兰坐在自己的身旁,总理了解访问阿尔巴尼亚的经过后,又详细询问了玉兰家乡东留善固村和临西县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多少树木、多少机械、多少产量,班子团结得如何。

"玉兰,你那个村为什么叫东留善固?它有什么来历吗?”忽然,总理打住话头,又具体地考究起东善固这个村名的含义。

正在聚精会神汇报工作的玉兰,没想到总理会提出这个问题,不禁有些茫然:"这个--没有调查过,俺不知道。"

总理分析道:"喔,你们不知道这个村名是什么意思。东--留--善--固--,好像是个少数民族的名字?"

玉兰解释道:"俺们村的人都是汉族,没有少数民族。"

总理嘱咐:"玉兰,请你回去调查这件事,然后把结果告诉我。"玉兰点头:"好,回去一定查一下。"

多年来,周总理对玉兰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一直都很关心,以至连玉兰家乡的名也要问个究竟,是的,东留善固这个村名,读者听起来很可能感到冷僻。这不,这个古怪的村名,甚至使世人称颂、聪明绝顶的周恩来总理,也感到费解。

东留善固何许地方?我国著名诗人田间作家李满天、张朴在1966年春天合作采写的一篇题为《只争朝夕》的报告文学中,这样描述它的地理位置:"在河北、山东两省交界的地方,在3个专区、3个县的边沿上,有一个不到200户的村庄名叫东留善固。"

东留善固村名来历:

“东”字,在东留善固村以西3里地,有个属于丘县的西留善固村,这个"东"字,在这里只是一个方位名词。

"固"字,原来在这个字的左边,还带个提土旁儿,今人为了书写方便,就把这个土旁儿省掉了。据查,临西县共有8个村庄的名字带"固"字,它们都处于古河道两旁。另据丘县地名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在东留善固村北的清凉江上游,丘县境内有一条沙河,当地流传此河为宋代黄河故道。沿河两岸有波流固、张云固、香城固等村。查阅《辞海》,这个带提土旁儿的"固"字,原意为河堤或高地,多用于地名。当年东留善固村的先民们,看到这一带是个河堤或高地之处,能避开水涝灾害,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并在村名中写进一个带有提土旁儿的"固"字。

"留善"两个字,据这一带村民相传,早在元朝,东留善固与西留善固两村之间,原有一座规模颇大的寺院,东西两侧有两个村,分别叫东庑村和西庑村("庑"为正房两侧的小屋子)。当地人认为,这"庑"字后来改成"留善"两个字,与这座寺院及和尚有密切关系。80年代初曾参加临西县地名普查的几名同志,给我讲了当年在进行地名普查时听到的两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讲,这座寺院里有两个和尚,在这两个村遭到暴风雨袭击时,为老百姓办了好事。他们去世后,当地人为示纪念,特把村名改为"留善"。第二个传说讲,这座寺院里有个德高望重、很有本事的和尚,此人预料到这一带将来要遭到大灾大难,在他将要离开时,特意给这两个村改“留善”,以便使这里的老百姓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佛家以善为本,当然很看重这个"善"字了。查阅《辞海》,"留"有长久,保存等含义。这样,人们为了长久保存善良,也就是佛教上常说的积善积德,便采纳了这位和尚的建议,将村名改为留善。由于这个村地处河堤或高地,人们在留善二字后,又加了个带提土旁儿的固字,由于这个村地处东边,"东留善固"这个村名,就这样诞生了。

东留善固村相关:

早在10年前,东留善固森林覆盖率就达到40%,荣登“全国绿化千佳村”金榜。今天,全村拥有各种树木66.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5.97%,超过世界上绿化水平最高的日本,省林业厅专家称东留善固是“河北平原最绿的村庄”。

河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西县吕玉兰故居在东留善固村

吕玉兰这三个字,曾是一代中国妇女,中国农民的骄傲。

吕玉兰(1940-1993),女,东留善固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任东留善固村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

1956年任张三寨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

195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1958年任下堡寺公社副社长。

1960年任东留善固村党支部书记。

1966年任河北省贫协副主席、中共临西县委常委兼下堡寺公社党委书记。

1969年任邢台地区革命委员会常委,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0年任中共临西县委书记。

1971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

1974年兼河北省农委副主任。

1977年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81年任中共正定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厅党组成员。

中共第九、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委员;

第四、五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第四、五、六、七、八届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四届全国妇女联合会代表、执行委员。

1970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员赴朝鲜访问;

1973 年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赴阿尔巴尼亚访问;

80年代率河北省农业代表团赴法国、泰国 进行农业考察。

东留善固原是有名的穷沙窝。她积极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领头成立了“妇女造林队”,战天斗地,几次毁坏几次重栽,最后育成100多万株树、长达8华里的林带,锁住了风沙危害。

1966年,她发表了介绍自己人生观的文章《十个为什么?》决心做一个“傻于集体,傻于人民,傻于社会主义”的人,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海内外通讯社和报刊杂志广泛转载。

70年代,她先后走上县、省领导岗位,针对干部转变作风,提出了“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著名口号,曾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1972年5月10日,人民日报以《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为题,报道了河北临西县委书记、32岁的吕玉兰坚持参加劳动的事迹。

在党的培养下,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逐步地成长为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女劳动模范,第九届、十届和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四届和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女省委书记。

1966年,被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参加了国庆观礼,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3年由于长期操劳成疾,中年因病去逝,令人唏嘘。

2001年度全省文明办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为之一

2004年  第三届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女能手,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秦风花同志为之一

2004年  司法部民政部授予299个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为之一

2005年10月 全国文明村镇494个,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为之一

2005年 河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单位名单 (共100个村),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为之一

2005年 国务院决定授予212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党总支书记吕廷祥同志为之一


一个学习型村庄的雏形----临西县东留善固村调查


  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从我们的实际县情来看,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为了更加切合实际地指导好全县开展的建设学习型乡村活动,我们到经济条件较好、村民整体素质较高的东留善固村作了一番较为深入的调查,这里用活生生的事实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村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学习型村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临西县东留善固村是已故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的故乡。她1955年高小毕业后担任村初级社副社长时,是全村唯一的“女状元”。到六、七十年代,文盲半文盲还是该村的主力军。为了摘掉文化落后帽子,这里上演了一任接一任,任任抓教育的“好戏”。
  从娃娃抓起,学龄教育常抓不懈。学校寄托着全村人的希望,他们给予了持久的关爱扶持。近十年,村集体平均每年往村学校投入20余万元,改善学校环境、提升教学手段,关心教师生活。东留善固村的学校全方位地代表了全县的先进水平。多少年来,这里无论学龄儿童还是学龄前儿童,也无论穷富,都能平等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如今,东留善固村40岁以下的成年人,初、高中毕业生占了90%以上,还出了50多名大学生,村民的文化构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学校后成人教育遍地开花。从村支两委到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组织乃至企业班组和家庭都把教育作为一项永恒的任务,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经过多年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农村特点和各类人员需求的学习网络和学习制度。无论青年、壮年还是老年,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无论是集体、私营企业职工还是从事种植业的村民,无一不在学习组织之中,无一不在各种学习、培训规划的涵盖之中。这里不仅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宣传室、国防教育室、青年民兵之家、阅览室、玉兰事迹展览室等各种村级学习阵地,还有遍布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学习场所;这里不仅村里各级、各类组织都担负着规划、组织、实施教育的责任,还经常邀请县、市、省里的退休干部、专家教授到这里授课讲学,形成了几十人的成人兼职教育教师队伍;这里订有40余类、100余份各类报刊杂志,有藏书万余册的村图书馆,不仅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入脑入心,而且各种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乃至卫生保健教育也搞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基本上实现了村民需要学什么就能学什么,想怎么学就能怎么学。全村先后有200余人获取了各类专业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
  经过多年的教育与训练,学习象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每一位村民的生活组成部分。早晨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晚上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

阅读次数(558) | 回复数(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孟燕君:从村娃到新闻文化界大咖的励志传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