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李文娟
  • 性别:暂无
  • 地区:
  • QQ号:000000
  • Email: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92 篇
    回复总数:943 条
    留言总数:1927 条
    日志阅读:69004 人次
    总访问数:99464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admin发表的博文
王吉英:亿元民营企业家老板贫困村庄当支书[2009/7/26 12:11:00|by:nongmin]


  阅读提示 


  16岁,他做出了人生一个重要选择:离乡闯荡市场。这一次选择,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拥有10亿身家的民营企业家。 


  49岁,他做出人生又一个重要选择:回乡竞选村支书。这一次选择,他成了一个并不富裕村庄的党支部书记。 


  如果说第一次选择,是人往高处走,带给他财富;那么这次选择,对他和他的家乡—故城县三朗乡朱往驿村的村民们意味着什么呢? 


  王吉英帮村里建成了村民活动中心,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赵永辉摄 


  “刚上任一年多,还没干出啥名堂” 


  采访王吉英不太容易。 


  如果不是故城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再三说明,王吉英并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刚上任一年多,还没干出啥名堂,没啥说的。”他言词恳切。“不是这么回事。”7月16日,朱往驿村小学校长王序满指着身后的新校舍说。“原来的村小学,一下雨积水最多时达1米多深。校舍早就成了危房,很多学生不得已去外村上学。”王序满说,王吉英多次找教育部门,又掏了不少钱,建了新校舍。“他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修了路,安了路灯,还建了工厂。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村风也好了,吵架斗殴几乎没有了。村里还成立了80多人的秧歌队,大家生活得很舒畅。”站在宽阔平坦的环村水泥路上,56岁的村民王序峰说:“一年前,这条道儿一下雨就成了河。王书记回来时,他的车是我们用拖拉机拉进院儿的。”“我这个‘村官’有优势。”对此,王吉英并不讳言。 


  2008年2月,王吉英走马上任时就承诺:他的工资用作办公经费,自己每年为村里捐赠款物不少于5万元。他还提出了“五个一工程”的年内目标:建一所小学、修一条2公里长的环村路、建一个村级办公和活动场所、完善一套水电灌溉设施、上一个项目。 


  很多村民可以算清这笔账:完成这“五个一工程”,王吉英掏了近百万元。但很多村民无法算清的一笔账是:为了完成这“五个一工程”,他多次跑乡、县、市,争取资金,办理各种手续。 


  今年7月,他还争取到利用引黄济淀工程为村里修建一条大渠,这条长5公里、宽20米的渠建成后,村里的耕地将全部变成水浇地。“人家顾不得自己的生意,搭钱为村里办事,想得又长远,我们相信他。”王序满告诉笔者,在建村级办公和活动场所时,王吉英还想出资,但其他村干部和很多村民说什么也不同意,大家主动出钱出物出力,很快完成了这一工程;将要完工的大渠占地近200亩,涉及到的农户没有一户反对,大家还集思广益为水渠起了个名字:“清河干渠”…… 


  “当好村支书,光有钱也不行” 


  “当好村支书,没钱不行,光有钱也不行。”一年多的“村官”生涯,让王吉英看起来似乎与普通村民无异:脸色黝黑,身材魁梧,语言也充满农民式智慧。 


  上任伊始,王吉英除了要为村里办实事,更重要的是解决村里长期存在的矛盾。 


  朱往驿村是有名的“老大难”村:干群矛盾突出、上访告状不断、宗派斗争激烈。有一年,衡水市组织了一个由十几个部门、二十几个人参加的工作组,进驻该村一年多都没能彻底解决问题。群众意见最大的就是“砖窑厂承包”问题。 


  十几年来,属于村集体的砖窑厂换了几个承包人,但始终没交集体一分钱,相反集体还欠承包者的钱。原来,由于村里不能给村干部发工资,前几任村干部便拉砖顶替,账便记在了村集体头上。另外,每个村干部背后都有一些村民支持。动砖窑厂,就等于捅“马蜂窝”。 


  “只要一碗水端平了,有勇气、有思路、有办法,就一定能解决困难。”管理一千多人大公司的经验让王吉英临阵不乱。 


  依靠群众!经过深思熟虑,王吉英想出了办法。他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党员代表会做出决定:谁拉的砖谁还钱。 


  虽然他的一个堂兄声称如果让还钱就断绝兄弟关系,但王吉英不为所动,最终让堂兄偿还了3万元砖钱。经过20多天的清查,12万元欠账全部收回。 


  主要矛盾解决了,其它问题便迎刃而解。王吉英乘势收回了个别村民私占的“黑地”200亩,大树上万棵;清理被乱占的宅基地10处,补交宅基地款5万元…… 


  治乱初步成功,王吉英强化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他把村干部的任务进行了百分量化,由村党支部与每名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年底考核评议,奖优罚劣。同时吸引年轻有为的人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有10名优秀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村民富不了,我比他们还着急” 


  “没想到,说服村民上项目比自己上个项目难多了。”谈起带领村民致富,王吉英不无挫折感地说。他说自己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让村民养驴时的情形。 


  他原本想,当地驴肉是特色,养驴有广阔的市场。可没想到,当他拿出50万元现金补贴村民养驴时,却没有得到预想的回应。原因很简单,村民心里没底,怕有风险。 


  后来,他又想让村民搞韭菜大棚种植、种新品种瓜,当然条件也不断优惠:出资、雇技术员、帮助销售……但依然没人肯干。“难道赔了我还找他们要钱吗?”尽管有些抱怨,但王吉英还是意识到,让不懂市场的村民上项目正如让不会游泳的人下水一样,随手给个游泳圈并不能消除对水的恐惧,得拉着他们从趟水开始,一步一步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王吉英适时调整了战略:帮助村干部和村里一些有文化、有见识的“能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大家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目前,他已与山东省东阿市一家阿胶厂取得了联系,由厂方提供驴崽,他们代养。长成后,由阿胶厂回收。“这比养殖业稳妥,也最容易让村民掘到‘第一桶金’。有了‘第一桶’,就不愁有‘第二桶’、‘第三桶’……”对新战略,王吉英不乏信心。“南方某些发达省份农村的今天,就是朱往驿村的明天。”在王吉英看来,要实现心中的蓝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村里多出、快出一些想赚钱的“能人”。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次数(212) | 回复数(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孟燕君:从村娃到新闻文化界大咖的励志传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