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韩冬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nmbhd1970@126.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26 篇
    回复总数:94 条
    留言总数:0 条
    日志阅读:8486 人次
    总访问数:1534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nmbhd发表的博文
感动背后的缺失[2010/6/23 18:23:00|by:nmbhd]


























[ 2010-6-15 22:53:00 | By: 韩冬 ]








 












  今天看央视“焦点访谈”之后的“身边的感动”栏目,说的是一位老汉74岁的时候,为了发展家乡的旅游业,和老伴儿用了8年的时间,把每块重100多公斤的石条,用原始的工具,靠肩膀一块一块扛上山,修了一千多蹬石阶。修这一千多蹬的石阶对于一个专业队伍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七旬多的老汉和他的老伴,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央视给这期节目起了个名字叫“肩膀上的天梯”,很是贴切。



  这期节目很是感人,我也很受教育。可感动之后,心中又有一丝怅然,觉得感动的背后缺点什么,思来想去,有一些话想跟大家伙探讨一下,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节目的一开始,说是老汉看周围的村子都靠旅游业发家致富了,而自己的村子守着山明水秀、还有梁山伯祝英台化蝶典故发生地的景致,因为山路难行,来旅游者寥寥无几,村民们不得不靠种地和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于是萌生修路的念头。这时候,我在想,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应该是村里“领路人”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一个年过七旬的老汉都知道发展旅游业能够造福一方,不知道这些人想过这些事情没有?也许他们会说,什么我们也想发展旅游业,我们也想修条山路,可是村里穷,没有资金,我们也没有办法。



  可老汉想到了办法,老汉率先出钱,村民们也积极集资支持,于是,修路的石条就有了着落。可是,这修路的事儿就只能落在一个年过七旬的老汉和他的白发苍苍的老伴儿的身上。他们利用杠杆原理制作了简单的工具,靠肩膀一点一点把石条挪上山,汗水顺着老汉斑白的鬓角成串地滚落,我是又感动又心疼,我不禁又问:这个时候,那些“群众的领路人”又在哪里?村民们支持,修路的石条也到位了,“领路人”们也该出面组织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了吧,这可是咱们这些“领路人”的长项呀。可依旧是老汉一个人用他那衰老孱弱的肩膀挑起了为乡亲们修一条致富路的重担。



  一年,两年……整整的八年,“领路人”们就这样看着一个年过七旬的老汉,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风霜雨雪,一块一块石条,一蹬一蹬石阶的修着这条本该他们操心的天梯……我的心一阵酸楚。



  节目最后,老汉笑着说:“我没觉得苦累,就当是玩耍了。石阶修好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以后还会更多,大家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好。”这笑容的背后出来对未来的向往和祝福,恐怕更多的是不尽的无奈和深深的失望……









 






















  • 标签:缺失 






  • 此文章被以下用户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