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朱德英
  • 性别:女
  • 地区:昌黎
  • QQ号:393290027
  • Email:393290027@qq.com
  • 个人签名: 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803 篇
    回复总数:13791 条
    留言总数:137 条
    日志阅读:2504689 人次
    总访问数:296407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oneoneone发表的博文
科技伴我前行 [2008/11/21 15:25:00|by:oneoneone]


八十年代后期,靖安镇马芳营村开始蒙起了温室大棚。看到乡亲们依靠种植温室黄瓜发了家,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决心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


1994年秋,是我最忙碌的一个季节。我从信用社贷款买了砖、竹竿和竹劈儿,又从经销农资的同学那儿匀了聚氯乙烯薄膜,建起了长六十米,宽七米的日光温室。一开始搞的是冬春茬栽培。因为大棚是在地上的,冬天的温度不是太高,种植果菜类越不了冬。所以就选择了先从冬春茬黄瓜开始。我几次到马芳营种植黄瓜比较早的钱胜那里学艺,然后开始自己育苗,我在棚里一忙就是一天。晚上躺到炕上,突然想起一个环节,就打开台灯,把要点记在一个本子上。 


我把腐熟的有机肥弄细,又与优质的田园土掺好了,装在营养钵里。按照学来的方法,浸种、催芽、播种……经过细心地侍弄,我家的黄瓜苗成长茁壮,煞是喜人。定植后,我像照料婴儿一样照料着黄瓜秧。十几天后,黄瓜秧出现了状况,叶子发黄,叶脉还出现褐色的斑点。我的头都大了,赶紧拿着病叶到镇上的农技推广站求助。镇上的农技人员经过认真地观察,又询问了施肥情况,猜想是因为早春天气冷,农家肥没完全腐熟有关系。过几天气温上升后就会好转的。我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回想起来,蒙大棚的第一年,我几乎没睡过一个成宿觉。收获季节到了,黄瓜产量没有预想那么高。黄瓜秧无精打采,不但叶色无光泽,而且茎和叶柄细,叶片薄,挂着的黄瓜也不多。我又向镇上的农技人员请教。镇上的农技人员到了他的大棚里认真地观察,还拿过尖锹,把一棵黄瓜秧连根掘下来,一看,须根很少。又问了我用的基肥和追肥情况。然后,告诉我改善的方法。就像医生给生病的人开方子一样,几种办法试过以后,我的生病的黄瓜秧渐渐水灵了起来。在这以后,我学习了经验,在温度水分和施肥方面严格管理,丝毫不敢马虎。在经过向他人请教以及镇里农技术推广人员的帮助下,一亩半地的黄瓜温室大棚一年获利两万元左右。


由于经常往镇农技站跑,我发现农技站有不少的科技报和农业杂志,我每次去了就会抽空看上一会儿。后来,我觉得很不过瘾,就自费订阅了《河北农民报》、《北京农业》等报刊杂志。我又坐车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专门挑选了农业技术方面的几套书。我把第一个蒙黄瓜挣的钱全部用于学习科学技术,我初中毕业的底子虽然薄,但是我的吃苦耐劳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需求,促使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金光大道。镇上的科技推广站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每天无论早晚,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去找镇上的农技人员询问。


经过理论学习和在实践中摸索,我逐渐掌握了黄瓜的生长规律,也懂得了一些病虫害防治方法。不但如此,我还自学了其它蔬菜的保护地栽培和病虫害技术。到了一九九六年,我家的温室大棚的效益在村里就数一数二了。信用社的贷款早已经还完,家人和孩子的脸上整天喜滋滋的。


笔者为一个很熟悉的人写的文章     阅读次数(225) | 回复数(0)

上一篇:11.6,我的幸运数字
下一篇:致勤劳的打工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