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潘修德
  • 性别:男
  • 地区:永年南桥
  • QQ号:暂无
  • Email:15632006951@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712 篇
    回复总数:2263 条
    留言总数:27 条
    日志阅读:297775 人次
    总访问数:60200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panxiude发表的博文
乡野家风如酒醇 [2020/1/5 17:30:48|by:panxiude]

乡野家风如酒醇

孙爱平

有幸参加了《百年家史》的作品研讨会。与会者都很激动,盛赞潘氏家风淳厚,家道圆满人格完美。此前我并未读过这本书,所以只是附和大家,回来抽空把玩,不看不知道,一看果然非同一般,竟几度唏嘘落泪。

《百年家史》记述了永年广府潘氏一家自民国以来近百年的家庭史,所讲故事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家庭历史情景再现,真实的声音自然能扣动人们的心扉。以前听长辈讲那个兵荒马乱忍饥挨饿的苦难时代,也曾小有感慨,读到书中那个买儿买女情节真是令人伤感,书中“大伯”没有持家生活的能力,大家又都自顾不暇,只能买掉“莲姐”,一来让“莲姐”逃个活命,而来让家里吃几顿饱饭。“大娘”不忍别离,“母亲”拉着“莲姐”的手叮嘱“记住咱姓潘,咱是广府南街的”,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是怎样的生死离别撕心裂肺呀!多年以后“珍姐”听说了“莲姐”的一点信息,就急匆匆的来告诉“母亲”说有了妹妹的消息,计划着要去寻找失散多年的妹妹,这可真是骨肉情深,岁月流转隔不断亲情的牵挂。试想土匪横行,日寇猖獗戮略那是何等的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多年以后也可从这本书中管窥那个社会残破的背景。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乡下人见了面有一句问候话“吃了吗?”。这句话问的时候不一定在吃饭时间点。被问的人会回道“吃了,吃了”,或者是“不饥,不饥”。并问对方“您吃了吗”。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是关心对方今天有没有食物填进肚子。那时候为了一顿饭走亲戚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试想谁愿意放下尊严到别人家去讨生活蹭饭吃。今天的人们不会理解当时的艰难困苦,尤其是到了那个青黄不接的时节,倒转瓦缸底从中觅食是司空见惯的。因此像书中描述“魁的”和“父亲”赤脚冒雨把未成熟的高粱穗割回来挤汁吃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生活是艰难的,但不能因为生活的艰难就选择逃避,有良知的人靠双手和智慧积极的适应环境在夹缝里求生存。这才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书中的“父亲”凭借自己的勤劳靠如今已经消失的小推车维持生计,为了生存用小车做“小脚行”,远走他乡贩卖旧衣物。就这样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一家人活了下来,并且长大成人。

自己不富裕还尽可能的周济亲人乡里这是朱德曾经赞美母亲的品格。书中的父母也有同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一样的美好情怀,为了别人能成家,不计斤两让别人推走自己的棉花,娶了妻生了子,借账人债主都逝去多年才收到一句貌似报恩的话。要知道那些棉花应该是那个年代的家庭总产值,试想今天结婚的花费,置换到那个年代也是何其不易。

为了让不认称的人也能有口饭吃,原本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业务,“父亲”不是一个人独揽交易,教给他如何做到公平处事,使他也能维持生计。这对于今天机器排挤员工,效益不好裁员无疑是个警示。

正直的人是要讲良心的。不能像齐景公那样天下了三天的雪还说不冷,那是因为自己有皮袍美食火炉,还要看看窗外雪地上的那些疾苦人。“父亲”由于会珠算被村里抽出来“造负担”,就是计算农业税。不是每个有了地的农民就能自食其力,还有那些没有生产能力的孤寡病残。尽管事不关己,但能站出来为别人考虑,因此减掉了那些人承担不起的负担,这不仅彰显了个人的品质也为党和政府挣得的了民心,真正体现共产党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主旨,虽然他不是党员。

父爱是宽大的母爱是细致的。“父亲”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却记得子女的生日。父亲在和大哥魁的去往临漳的路上,数九寒天解开衣服给儿子暖手脚;母亲在喂女儿窝头花生时,生怕自己的口里截留,还用唾液追加一口。如果说向下舐犊情深是人的天性,那么力行孝道就是个人品行的更高层面了。

“母亲”有姐妹,“父亲”把“姥姥”接过来赡养。“父亲”有兄弟,“爷爷”在自己家生活。这样做不是潘家当时有能力,那时物资匮乏解决温饱都不容易。他们也有自己的小思想,为了安慰“母亲”,“父亲”装腔作势的斥责“叔叔”,以博得“母亲”对“爷爷”的接纳。

“父亲”是有智慧的,所以生活的难题他都能破解,他能因陋就简修改风箱,还能一看就会自己打做芦苇门帘。还能修补漏雨的房顶。并且苦思冥想用一根铁丝解决了“瞎姥姥”上厕所的问题。给老人提供了方便也给老人留下了尊严。

《论语》上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又说“色难”。就是说孝敬老人使之衣食无忧是远远不够的。孝行中要和颜悦色要真心实意的尊敬他们让他们心里舒畅,不要用自己的孝行博取他们的感激不安,那反倒造成他们的心里负担。

旅居新西兰的孝道学者李一冉把孝道分成多个层次,他说在孝身的基础上还要孝心孝慧孝志,就是说父母欢心以后,还要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想办而不能办的愿望,因为随着年事已高他们已经不可能再事事亲力亲为了,修德老人感激乡邻陪伴母亲而下跪,女儿为了让邻居婶子穿上合适的鞋子跑遍了邯郸,这些都是把孝道提升到更高的阶层。

叔叔有文化却不事孝悌,老父亲却没有因此鄙视文化人,仍然秉承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的古训,让每一个子女都尽可能接受教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力所能及时老父亲又将前人的尸骨迁至高燥之处。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为子女做好了示范。潘家八个大家衍生出来的众多小家,家家积极祥和。修德老人尽管年至耄耋依然以父母为样板赡养自己九十高龄的岳母。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孔演绎着雷同的剧情,也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内在缘由。由于潘氏先辈厚道友善,才有了乡人的称道,才有了老人去世后倾街相送,才有了天还没亮就有人自发为老人殡葬打扫了道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早年的八姊妹如今已扩展到一百四十多人,当年的小推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更新成三十多辆小汽车,不仅有了大学生本科生还有博士生,更有女儿双琴留学国外到国外采访外国政要。

对于这本书,与其说《百年家史》是一部书,倒不如说是一本杂志,是围绕“百年家史”的同题征文。姊妹们都把自己对父母思念对家庭的经历感悟写出来,勉励自己教育子女晓谕大众,这对于今天的社会道德也有补漏拾遗和劝勉的功效,况且杂志还会有下期新的内容。

作者地址:057150 邯郸市永年区刘营镇梁刘营  18231003257





标签:panxiude     阅读次数(588) | 回复数(3)
上一篇:永年区关工委深入调研五老活动阵地建设
下一篇:全家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