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潘修德
  • 性别:男
  • 地区:永年南桥
  • QQ号:暂无
  • Email:15632006951@163.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712 篇
    回复总数:2263 条
    留言总数:27 条
    日志阅读:298349 人次
    总访问数:603104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panxiude发表的博文
【 难忘的岁月】 大哥来信(一)[2017/4/18 16:25:39|by:panxiude]





大哥来信(一)

二弟:



你写的【俺爹俺娘】小杰给我用U盘下载到我的电脑上了。我看后觉得你这件事做的很好。我支持你,并给你提供材料。为了把这件事做好,你要做好全面准备。

第一、

应当把它定性为【家史】,就是家庭发展变化史。通过家史反映出新旧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年轻人看了不但对爹娘在旧社会为了养育儿女,经历了多少苦难,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同时能产生崇敬和孝心,也表示了我们的怀念和哀思。为此,你就应该把【俺爹俺娘】改成【俺爹俺娘俺家】,有了这个“家”,你就有了更多要写的内容了。咱的家,从小家到大家,写吧,有的是事儿。有一段咱没有家,房没一间,地没一垅的时候,咱家就在爹的小车上。添上家,兄妹八个都能写上。每个人都与爹娘紧紧相连。

第二、

要紧紧围绕爹娘两条主线写,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兄妹都是碎片化记忆,你收集串连起来,爹娘高大的人格形象就树起来了。我们就会因有这样的爹娘而骄傲,就会更加怀念他们。



关于咱爹,他是农民,又是没地的农民。从我记事,爹就与小推车结下不解之缘。当然都是买的旧车子。在南关时,他推车去磁县马头镇推蒲草。去西佐(峰峰)推脚(煤炭、瓷器)从城里买衣服到山里(武安、涉县)去换吃的。从南关逃出来,最主要最重要的家产就是那辆宏车子。(不是小平车,)轮子大、木头轴,推起来吱扭叫唤,因轮大,车中间有拱架,东西放在两边。逃难时,我们兄妹就是坐在车两边,爹推着走。



昔日孟母三迁,培育出了一个亚圣、咱爹“三迁” ,就是从韩屯、冯堤、最后落脚南桥,他养育了八个成才的子女。



俺爹这个农民,连有地的农民也是没法比的,在水陆马头的小村南桥,他磨过面、摆过粮摊、抬过船、当过经纪人(入冬后,南乡的农民套上大车,拉着玉米来南桥换白菜,爹和他的伙伴们从中说合,收点佣钱,实际没有钱,就是收几斤玉米。)



俺爹这个农民,他没有上过学,听说叔叔有文化,是大伯和爹“抬船” 挣钱供他上的学(私塾)。但俺爹能写会算(珠算),我们的珠算都是爹教的,他是自学的。旧社会农村的珠算都是冬天在牲口棚里学的。

我见过咱爹的“书法”那是规规矩矩写在小车横梁上的{魁德堂}三个字。那是解放后大约19531954年,爹从白福的爷那个小车铺订做的第一辆新车,那是干农活离不开的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我们当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人多地少),但爹还是自已起了堂号,“魁德堂”体现了他心中的喜悦和期望,那三个字大小一样,粗细一样,为此我们就知道爹不是一个一般的农民。

爹的精明能干是大家公认的。那时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次次到家动员爹当村里的财政委员,就是会计,但爹一次次拒绝。后来听爹说出了一个是因开会的事,(俺娘已是妇女主任)两个人都开会孩子谁管?刚解放,人们都说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但爹每年都参加村里“造负担”。到大北汪去,带算盘和村里每家每户的地亩数,根据国家政策,计算出各家应交的公粮数,回来后在茶棚口的南墙上张榜公布。有一家寡妇,地也很少,是爹提议请求上级给豁免了。爹回来非常高兴的说起这件事,他对帮了别人感到很自赏。

俺爹这个农民,非一般农民可比。他从来都是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最主要的地位。在大哥五六岁时,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却送他到城里一家私塾上学。每天就是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念了写,背会了再念下一句。第一次挨罚跪茅口。念了几个月,因为荒乱辍学了。

在从南关逃出来在韩屯临时居住,那时城里还没有解放,但城外乡村都解放了,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就是这样的情况,村里要办学校,可见那时党对教育是多么重视。村里除了地主富农,没有几个认字的,但能者为师,矮个子里面选将军。出身好的,认几个字的人就是老师。学校是在河边的破庙里,一共四五个小孩,其中就有大哥。那时是真正的房没一间,地没一垅的时候,真正是要饭吃的时候。叫孩子去上学,那应了爹的一句金玉良言:“我就是柱着棍子要饭,也要叫孩子上学”!真是农民家里太少见、太罕见了。那时没有书,连粉笔黑板都没有。老师给学生每人一张写好的字纸,上面是“晋冀鲁豫遣(边)匾(区)毛主席”都是繁体字,学生就反复的念。

在南桥定居后,分了点地和几间土坯房,这往后,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叫去上学,闺女们也一样,这在南桥也是没有人能比的。他在五个女儿中,供出了两个高中生。四妹就读第二外国语学院,后留学美国。在北京周报社工作期间,她在钓鱼台国宾官独访巴基斯坦总理,后不久赴巴基斯坦总统府接受总统会见,为加强两国友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大哥是南桥最穷的农民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196646日在磁县与人民敬仰的周总理合影留念。在娘的教育带领下,我们家现在八名党员,八名子女有六名走出家门,成为公职人员。

我们这个出现在最穷的贫农中的家,在那个时空阶段,是南桥村的第一家,是广府镇的第一家,是永年县的第一家。这个家是爹娘用小车推出来的,是随着全国的解放和解放后党的各项政策把我们的家发展起来的。值得我们大书特书,为爹、为娘、为党、为毛主席、为我们越来越强大的祖国而大书、特书。

还有一些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写作规范要求,技术要求等,见面后再说吧。



大哥

                         20165——7

标签:panxiude     阅读次数(250) | 回复数(7)
上一篇:【 难忘的岁月】 大哥来信(二)
下一篇:全家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