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张占星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zh12zhx@126.com
  • 个人签名: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  我本农田一坷垃,  泥水滚成土掉渣。  若是辛劳勤耕种,  能长五谷能生瓜。  师荷吟  藕心入基层,  茎叶出水平。  风雨育莲子,  映日别样红。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859 篇
    回复总数:7316 条
    留言总数:54 条
    日志阅读:1077197 人次
    总访问数:1340888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zzx123发表的博文
夜话中秋[2016/9/14 8:22:42|by:zzx123]

夜话中秋

卜日

点击查看原图

文明古国,秋暮夕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秋暮夕月”:夕月,即祭拜月神。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古人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及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就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如:北京明朝所建的日坛、地坛、月坛和天坛,们就分别位于北京内城之外的东方、北方、西方和南方。祭坛虽东、北、西、南四个方位,现在人逆时针读来有些不习惯;但是传统上却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祭拜。据史书记载,早在周代,祭祖天、地、日、月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战国时期秦始皇曾在威山(山东荣城成山角)祭日,在莱山(山东掖县)祭月。《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祭月拜月,人月情缘

    祭月拜月的仪式,可以说是源自我们民族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开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当说到拜月,人们就会想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拜月。她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王允不愿看到董卓篡夺东汉王朝就设下连环计。身姿俏美,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的貂蝉,从此以后就周旋於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正是因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自相残杀,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稍安宁。

    据说,中秋吃月饼习俗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胡饼看到月亮时,心血来潮就把胡饼叫做月饼吧,于是把月饼的冠名权也归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了。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

中秋月饼,佳节盛行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南方的“卜状元”:把月饼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当初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瓜子、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过去传统月饼大多是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四样传统月饼,馅中除了青丝玫瑰蜜饯果脯芝麻核桃仁等外,但糖必须是冰糖,甜味是不能够少不能够变的。

    可如今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怕甜了,把甜——糖——打成“三高”的罪魁祸首。对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肥胖症等人群,甜变成了一种可怕的事情。商人自然要迎合现在人的新口味,不吃甜,却敢吃鲜。于是鲍鱼鱼翅燕窝馅,甚至人参馅,花样百变,把本来象征合家团圆与生活甜蜜的那一点点质朴内涵,非要千回百转练成太上老君炉里那长生不老的八卦金丹不可。正像有人所说:“月饼成了一个筐,什么馅都敢往里面装。”如竟把大众化的月饼做成贵族式的顶尖产品,几年前曾出现过:几千元乃至上万元一个硕大无比或价值连城的月饼。虽这些不足为奇,但实在令人惋惜。

中华传统,赏月文化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优美的诗句,而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耕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摊贩,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不过那只是一项传统文化。就是解放后我的爷爷奶奶当年过中秋节,也要煮带壳的花生和毛豆,先供月宫玉兔,然后家人再品尝,新粮成熟的鲜美味道,即醇正又香甜。虽然现在兔儿爷早被米老鼠和唐老鸭、喜羊羊等给取代了;但是我国的探月工程,嫦娥飞船系列绕、落、回,玉兔车月宫科考等等,将来地球月亮间会有一条“月光大道”,仙子嫦娥回娘家定会成为现实。

    是的,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义,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中秋文化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我们这里还相传,切“圆饼”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族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祖上讲:元兵鞑子,在每个汉人家就像老爷子一样供养着,不干活还当家,就是菜刀、镰刀、斧子等都由他们保管,以防不测。唯有中秋节家家户户借切月饼之机,共同造反,迎合了反元起义领袖朱元璋等的行动,即“八月十五夜杀鞑子”。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节日食品:也由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到最后的统一命名“月饼”。

    今天,祭月拜月习俗已远去,玩月游戏、中秋守夜、点天灯等也不见了。但各色中秋晚会、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当歌,庆贺美好的生活“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朋友健康快乐;在“天涯共此时”的夜晚千家万户的人们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613)

                              2016.9.2(农历八月初二)星期五。

标签:zzx123     阅读次数(331) | 回复数(15)
上一篇:争做基础教育的“四有”教师
下一篇:龙行龘龘乡贤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