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张占星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zh12zhx@126.com
  • 个人签名: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  我本农田一坷垃,  泥水滚成土掉渣。  若是辛劳勤耕种,  能长五谷能生瓜。  师荷吟  藕心入基层,  茎叶出水平。  风雨育莲子,  映日别样红。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859 篇
    回复总数:7316 条
    留言总数:54 条
    日志阅读:1073899 人次
    总访问数:133664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zzx123发表的博文
我与《河北农民报》的情缘[2014/6/19 7:58:54|by:zzx123]

我与《河北农民报》的情缘

庆祝《河北农民报》50诞(1964.7.12014.7.1)系列文章——

卜日



        那是2000年,我们这里的农村经济还很落后。因为没有工副业,村民只靠种几亩地挣来的可怜巴巴的一点收入,还要负担较重的村提留镇统筹,加上当时的某些乡村干部虽不会带领大家挣钱,但只会采取各种手段向村民要钱,使得干群关系异常紧张。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时我发现《河北农民报》的“民事心声”版的一个栏目就是《吐干部心声 听群众呼声 “村里事难在哪儿” 摆上桌面儿辩分明》。于是应当时的村干部和村民的请求,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代他们写了反映当时该村真实情况的稿子,谁知不久该版就分别把《我要理财,他就拆台》和《立此存照》两篇文章,相继刊出。我们这里便一时激起千重浪,的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民事心声”在我们村民的心目中,就是我们河北最早的“阳光热线”栏目。这也使我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重要作用。从那以后,我也和《河北农民报》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报、写稿、订报从不间断。

       2003年的一天,当我打开《河北农民报》,忽然看到咱报拟招收一批“通讯员”的启示,我便按报上的要求立即把写好申请及相关材料寄去。然后就是满怀希望的等待,几个月后我终于拿到了心爱的通讯员证。当高兴过后,我也深知作为一个通讯员的责任。于是我在上班之余,便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经常深入农村,采访干部群众,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反映他们的心声。几年来经过我的报道,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内的张瑞山、刘金堂、丁明、吴晓东等8位村干部的先进事迹,先后一个个刊发在“民事心声”或后来改版的“民事关注”上;另外反应邮政行业先进集体的《乡邮路上的“王家军”》也曾见诸于报端。

        虽然是《河北农民报》的“民事心声”把我引上“通讯员”之路,但是由于我还是一名教师,咱《河北农民报》的“教书育人版”也是我的最爱。我不但自己在那里发了许多稿子,如:《日记歌》、《变“望子成龙”为“教子成龙”》、《不应做“导演”,应该当“导游”》、《愁了学费愁工作,农村家长实在难》、《那时偷读不少书》......还带领学校的“校园小记者”们,积极作文投稿如:《我制作的活盆景》、《祖孙三代看“神七”》、《那盘青石碾》、《在挫折中站起的我》......并对咱《河北农民报》进行大力的宣传,积极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积极订阅《河北农民报》。正如那句话所讲:《河北农民报》,农民真需要——有用。其实“不是农民也需要!”

       特别是从“农民互联网”开通与咱《河北农民报》互相支持、珠联璧合。一些栏目如:《有理说理》、《教书育人》、《往事如烟》、《生活聊斋》、《特别报道》、《青春岁月》、《说话》......在农博网上就能快捷精选有代表性的话题写文章,给咱报投稿或让采风的编辑自己择优录用,的确,不知方便了多少!不过电子和纸质的文稿各以所长,就像报纸发行虽然速度慢,但它覆盖面很广,它能让更多的读者和你一起分享。因为现在农村网络还不普遍,更何况我们《河北农民报》的订户有城镇的、偏远农村的、省内外的、以及非农民的人士也非常多,咱报的读者群就更多了,所以使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文明和法律道德、技术信息、文化和生活知识等,这也使得咱报及各个有名的栏目声名远播。至于我自己的收获到现在为止,就有数百篇稿件,被咱报选中刊发在各个板块,可谓农民的儿子在“劳动之余”不小的丰收啊。  

       时光荏苒,十五个年头过去了,《河北农民报》也与时俱进。尽管版面设计、内容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正如2010年5月9日,我在咱农民互联网上发的博文《从<辽宁农民报>停办想到的》写到的“正当我们《河北农民报》办得红红火火,河北农民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中央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了我们的近邻辽宁省的《辽宁农民报》已经停办的消息。为什么兄弟两省的农民报,会出现两种极不相同的命运呢?本人认为河北农民报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总结: 一、首先,河北农民报的领导们,高屋建瓴从一开始就把农民报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农民报的质量作为第一生命;二、河北农民报能把报纸办到农民的田间地头、甚至炕头上,更主要的是办到了农民的心坎里; 三、合理的广告业务,以及与有实力的经济实体强强联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壮大;四、各地各报友俱乐部、报农(农资经销)的兴起与壮大,也为报纸的宣传、利用与发行拓宽了渠道;五、农民互联网的开通,更与《河北农民报》相辅相成。正因为有了上述几条成功的经验,才使得河北农民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河北农民报能够发展壮大,的确是河北农民的幸事,也是广大报友的幸事,更是我们每个热衷于《河北农民报》通讯员的幸事。我虽然为咱《河北农民报》,尽了一个通讯员,应尽的责任,可咱报却给了我许多荣誉,2003、2004、2005、2007、2009~2010、2011~2012(功勋通讯员)、2013~2014年度均被评为年度的“优秀通讯员”,2008咱报举办“标榜杯”农村青少年作文大赛中,我还获得了“优秀教师参与奖”。更难忘的是:2006年春,我有幸被邀请回到“娘家”——河北农民报社,与那些久违的编辑记者朋友们聚会、学习、交流。那幸福的时刻,不光定格在照片里,也永远珍藏在我的人生的记忆里。自那时起自己便成为《河北农民报》的铁杆读者、订阅者、宣传者和支持者,《河北农民报》也成了我十多年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1279)

                                 2014.6.18(农历五月十八).星期三。

阅读次数(578) | 回复数(7)
上一篇:父亲节
下一篇:龙行龘龘乡贤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