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7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676919 人次
    总访问数:541954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tai发表的博文
[纪实文学] 忆徐修楠学兄(三)同窗情深[2010/5/2 17:00:00|by:liuchuntai]

[纪实文学]  忆徐修楠学兄(三)


 


笫三章 同窗情深


 


青年人好奇心强,融合快,入学后不久同学们就相互熟悉了。有些同学特点明显,又不计较称呼,就有了被多数人认可的绰号或简称,正式姓名却很少有人提了。如徐修楠很快被“黑子”代替,他也乐得人们这样叫他,本来就长得黑吗?当然这多限于大个子同学,或和他比较要好的人,小同学例如我,就从来没叫他过黑子,多年后开玩笑,也就喊过黑子哥;李丽云年岁小,性格活泼,人们就称她“小李子”;唐佩芬年纪较大,又沉稳,大家就称她“唐大姐”,一直延续至今;李钧的钧字与钩字相近,人又有点驼背,有人就戏称他“李钩”;宋新民高个人,一口河南话,同学们多称他“大宋”;而钱凤娥年纪小,个子矮,小巧玲珑,都称她“小钱”;沈厚生年纪大些,但个子小,我们都叫他“小老沈”,他也就默认了;对我的称呼,除了小同学,都叫我“小刘”,一直到今天,还有人这样叫着,因为太习惯了。全班同学就这样朝夕生活在一起,感情日益增进。今天回忆起来,完全可以用“无忧无虑,亲密无间”来形容,有点小忧虑、小磨擦太微不足道了。唉!那些快乐的日子,现在用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了。


第二学期开学后,我们搬到新宿舍,房间也做了调整,我和修楠哥住到一屋靠东墙边,坐北朝南的房间,他住南边靠窗,我住北边靠里。床铺相挨着。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凑巧,当年我在天津上学时,和志云哥就是这种位置住在一屋,四年后又和修楠哥这样住在一屋,而且一直到1955年大学毕业,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同窗”了,最后的生产实习又分到一组,这也许就是“缘分”吧。当时同宿舍共7人,除我和修楠哥外,还有北京的王云霈、河南的沈厚生、郭守书、宋新民、兰州的焦世英。世英拉得一手好二胡,云霈最爱唱豫剧“花木兰”,整天“刘大哥讲活理太偏…”不离嘴,大宋则爱唱歌…


和修楠哥住一屋后早晚接触多了,交谈也就多了,互相的了解日益加深。总的说,我觉得他人很好,和他合得来,我们的关系很融洽,什么话彼此都说。


他学习好,脑子聪明,领会快,不吃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中上游。他待人诚恳,性格耿直,心里有什么说什么、表现什么,不会来虚的假的,对人从不使坏心眼。他作风庄重,对人对事有一定分析、判断、表达能力,是属于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他不太善于在人际间周旋,从不取悦于人,屈就于人。他的爱好和发展比较全面,学习、体育、唱歌、发言等都可以,做事认真,好强,不甘人后。


那时政治运动很多,校园也不例外,从入学到毕业年年不断,先是“抗美援朝”、“土改”、“镇反”,继而“思想改造”、“院系调整”、“三反”、“五反”,后是“肃反”…哪一场运动都波及到学生和教师中。当时学生们要经常参加各种学习会、讨论会、批判会,发言、检讨、表态…因修楠哥有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所以在这些场合常能听到他和其它几位同学较有说服力的发言。从共产党的主观上看,是想让学生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实践,多经受现实革命风雨的锻炼,早日成材。从实际效果上看,对青年学生早些了解社会,接触各种思想,锻炼工作能力,尽快成长是有益的;但由于对某些思想问题的政治化,解决方式的简单化,斗争的扩大化,也使一些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打击,甚至还有人受到不应有的人身伤害,令人痛惜。


幸好当时院党委的头脑比较清醒,做法比较谨慎,一是始终把握学校应以教学为主,所以政治运动没有影响到学生的学业;二是坚持对广大学生的信任、爱护和说服,使学生们通过参加各项运动受到了教育,得到了不同程度地锻炼提高。


在和修楠哥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他发现我没有经济来源,穿着也比较单调,总是在生话上关心照顾我,他口上没说什么,确让我从行动上感受到。一天他拿出一件上衣送给我,说是身材长了,衣服瘦小,让我试试。衣服多半成新,是件黑色学生制服上衣,他告诉我布料叫“丝光咔叽”,穿起来有种光亮,知道我胳膊短,让李丽云帮着把袖子裁短了些。我一穿果然很合身,没想到他还这么细心,我心里立刻荡漾起温暧。这件制服上衣我很喜欢,经常穿,因为穿上有一种“上档次”的感觉,他也很高兴。


与此同时,修楠哥和李丽云的关系也日益亲密,他们开始出入于每周末的舞会上。也许对跳舞并不太感兴趣,也许妨碍两人交谈,后来在舞会上很少看到他们。周末或在林荫道上漫步,或去市里看电影。他们约会从不在宿舍,以防别的同学不知所措。修楠哥对于男女感情属于理智型和节制型那种,不像有的青年,好起来急剧升温,如胶似漆,以后又分道扬镳,各自东西;也不像有的人,喜怒无常,好几天恼几天,经常吵架哭笑。他和丽云在一起,没见过缠绵得分不开的样子,甚至很难见他俩拉手,也没见闹别扭斗气,似乎一直都波澜不惊,胸有成竹,稳固发展,最后顺理成章地结合在一起。而当时班上其他“几对”的经历,都要比他俩曲折和多难。这可能和徐、李严肃对待生活和感情的态度有关。


也许在修楠哥看来,大学四年的时光,短暂又宝贵,这里有广阔的疆场等他驰骋。



这是1954年全班到河北晋县周家庄农业合作社实习时的珍贵照片。前排左3是我,左6是修楠哥。中间高个是实习带队老师、班主任王恒铨教授,其右是社长曹同

阅读次数(497) | 回复数(1)
上一篇:《再剪报》文选(303)赚未来的钱
下一篇:短语思考(173)把待人处世提升到高境界 刘春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