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4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418159 人次
总访问数:5131784 人次



5月下乡看棉纪实:7旬夫妇勇做植棉大户 刘春台 徐东永 5月22日下午4点半,我们避开午后的35℃高温,来到吴桥县最南端的宋门乡梨园村金玉明棉田,依然热浪袭人。因事先已约定,金玉明夫妇停止了喷药,向我们介绍承包地和今年植棉情况。 2013年,金玉明夫妇承包了本村270亩耕地,办起家庭农场。签订了承包十六年的合同。前五年全部种植小麦+玉米。为了优化承包地种植结构,做到可持续增加收益,自2018年种棉98亩,因沿袭了旧的种植模式,亩实产籽棉仅200公斤,接近亏损边缘。但老金不服输,通过和植棉骨干交流,决心在70岁的2019年扩大种棉面积,重整旗鼓再战,并得到71岁老伴的大力支持。从此,在棉花备播和苗期管理阶段,经常看到这对老夫妇的身影。至5月2日完成种棉125亩。比上年增加27亩。今年采纳植棉骨干的成功经验和我们的建议,做了以下重要改变。 一是改单行种植为大小行种植,密度上到亩4500株以上,发挥群体优势。二是不施底肥,降低投入,用叶面喷尿素补充速效氮素。三是换种早熟、茎秆较硬、结铃较集中、吐絮较肥畅的品种(系),其中“选示1号”58亩,“欣试71143”54亩,“168”13亩。四是推迟到4月28日开始播种,缩短生长期,规避后期风险。 由于4月27日降了一次雨,未洇完地的70亩也趁墒播种了,结果出苗不全。而洇地又降雨后播的50多亩,则棉苗密集,蚜虫也待喷药防治。 我们初步测量了行距和试定苗后的株距,建议他平均定苗株距为22厘米至23厘米,不能再大。作业顺序应先初步定苗再喷药治蚜,以保证喷药效果。 临行前我们承诺6月中旬再来第二次看棉,根据实际密度和苗情,再与其研究下一步措施。 就靠着这对7旬夫妇和雇工,管理着125亩棉田和145亩小麦、玉米等作物,要有多大毅力和付出多少艰辛啊!望着这对老夫妇,我们顿生敬意。多么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老农啊!顶烈日、冒风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田间劳作,成了他们晚年生活的全部。这次难忘的梨园之行,为我们向农民学习,为农民服好务,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 |
标签:liuchuntai 阅读次数(510) | 回复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