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7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670410 人次
    总访问数:5411340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tai发表的博文
提高棉农科技素质的认识和实践(五)[2009/10/25 6:09:00|by:liuchuntai]

提高棉农科技素质的认识和实践(五)


---声势浩大的专家下乡服务(刘春台)


 


2002年棉委会成立以来,一直伴随着专家下乡进行技术咨询服务,一种方式是利用冬闲期间进村入户给棉农讲课,让更多的人学习植棉知识和技术,因为能来到棉委会集中培训的毕竟是少数人;一种方式是棉花生长季节到现场进行咨询服务,因为仅靠室内讲解还不能让农民真正掌握好植棉技能。开始几年这种服务还不够系统化、制度化。随着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和国欣棉种的加快推广,对下乡服务的要求日益迫切。2006年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成立,也挂靠在国欣种业,“两会”会员发展到6万多户,遍及全国12个棉花主产省市。从这年开始一次购进5部专家服务车,进行系统地、全面地、制度化地下乡服务。每部车配备有主讲专家(其中大部分是“两会”的顾问)、专家助手和司机,还带有导航仪、技术资料等,棉委会规定了纪律:下乡无偿服务,自行安排食宿,不准在农民家里吃饭,不准给农民增加负担,不准扰民。


夏季正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气候变化大,病虫、旱涝、风雹等灾害多,也是棉农管棉遇到问题最多的时期,所以专家下乡服务就选择在每年的6—8月。2006年的下乡服务是5辆专家车同时出发的,领导和员工送行、媒体采访,场面很壮观。当时是自上而下安排的,河北两部车、山东一部车、晋陕豫一部车、南方一部车。根据会员数量和植棉面积定出日程表,所到之处引起轰动,受到棉农热烈欢迎。途中常受到计划外地区和棉农的邀请,不得不增加讲课场次和行车里程,甚至连晚上也利用起来。那年我这部服务车负责河北的邢台、邯郸地区,有时白天讲了三场晚上还要加一场。有一天在南宫市,晚上到一个村结合放幻灯片讲解,效果很好,以前不少棉农并不认识为害棉花的盲蝽蟓,一放幻灯片把盲蝽蟓及棉花受害状况看得一清二楚,那晚在广场上放投影,足有四五百人参加,连邻近的村也来了不少人,虽然回到县城已经夜十一点多了,但是心里却很欣慰。有了这次经验,以后的服务车每辆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设备,遇到天气不好和晚上讲课就都在室内或村内放幻灯。


为了满足对专家下乡服务的需求,一方面增加服务车,到2009年增加到7部;一方面让会员组长事先申报计划,申报早和要求迫切的提早安排,优先满足,因为下乡越早,采取措施的余地越大,受益也越大;到了8月份再去服务的,解决问题已经被动了。


在提高棉农科技素质上,现场咨询服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结合棉田实际告诉棉农,当前棉花生育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有什么潜在问题?如何防范?有何病虫害?怎样识别和防治?当集中在一块棉田讲完后,不少棉农还拉着专家去咨询指导他的棉田他才放心。通过下乡服务拉近了广大棉农同棉委会的距离,密切了关系,增进了感情,也是对会员组长工作的最大支持,使会员组长在棉农中的威望更高了。通过下乡也了解了棉农的实际种植水平和存在的大量技术问题,以及农资、广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搞好培训提供了根据和改进的方向,还向广大棉农学习了很多植棉的好经验、好办法、新探索。例如用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预防黄枯萎病,用抗病品种和高产品种混播实现品种优势互补增加适应性等技术都是由棉农创造的,棉农的实践还大大丰富了棉花的调控技术。通过下乡使专家清醒的认识到:还有很多不通晓和解决不了的问题,书本知识永远落后于千万棉农的植棉实践,对促进专家进一步学习提高和知识更新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专家下乡服务绝不是对棉农的单向付出,植棉现场对专家和棉农来说都是学习的课堂,二者是互学、互补、共同受益的关系。


近两年来,每年6—8上一篇:提高棉农科技素质的认识和实践(四)
下一篇:短语思考(173)把待人处世提升到高境界 刘春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