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刘春台
  • 性别:暂无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gxzy@sina.com.cn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4664 篇
    回复总数:22457 条
    留言总数:213 条
    日志阅读:4667321 人次
    总访问数:540677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liuchuntai发表的博文
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植棉收益?(上)[2017/9/26 8:06:34|by:liuchuntai]

现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植棉收益?(上)

刘春台

    一、棉花是技术很复杂很难掌握的大田作物

    棉花在大田作物中,生育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病虫等灾害多,受天气影响大,不可预见、不可控因素多,矛盾错综复杂,有较大种植风险。对植棉户科技素质要求较高,是现阶段植棉收益有无和大小的决定因素。无数事例验证了这一点。在植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疆棉区也不例外。同样的条件,结果有人没收益,有人收益低,有人收益高,主要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尤其近年极端天气频发,给植棉带来更大变数。提高植棉技术,离不开三大“老师”:即书本、实践和众人。谁也不例外。这三者又是有机统一的。

    二、现阶段应具备的植棉思路

   (一)不以高产为主要目标,而以高亩收益为主要目标。单产目标越高,植棉风险越大。

   (二)尽可能降低投入,可投可不投的、得不偿失的坚决不投,拿不准的慎重投,钱要花在刀刃上。产量是未知数,而投入是实实在在的。

   (三)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想到,都有应对预案,不能碰运气,不能把增收寄托在天气给力上。

   (四)及时了解掌握棉情是施策根据,不跟风,不随大流,不听信不实宣传。植棉不仅靠手,也靠眼,更靠脑。对棉田不断巡视、检察、调查,也是“干活”,而且是更重要的劳动。

   (五)充分发挥棉花木本直根深根特性,北方棉区宜适当晚播,适当增加密度,少留果枝,降低土壤肥力,利用或塑造较小株型,促根下扎,既挖掘土壤供水供肥潜能,又有效降低倒伏、烂铃、荫蔽风险,解脱管棉困苦。

   (六)无论是老植棉户或新植棉户,都要对植棉技术心存敬畏,虚心学、诚心学、耐心学,没有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

   [解读]没有收益,或收益很低的高产量、高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度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轻简化,都是农民不接受的,都要走弯路,不会维持长久。

    国家在主要宜棉地区实行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和建立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棉农等合理收益。作为植棉者,应尽最大努力,挖掘一切潜力,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失误,争取把植棉收益最大化。高收益是衡量植棉成败及成功大小的唯一标尺;也是研判和预测植棉后势的试金石。

    以往的农民植棉动力,主要是本分拉动,对扩大面积没有动力。今后要转入收益拉动,标志是看有无扩大面积的强烈意愿与底气。再下个阶段,将转入兴趣和创新拉动,对植棉痴迷(靠学习交流观摩)

    为最大限度提高植棉亩收益,打造棉花市场强势竞争力,增强植棉吸引力,必须首先降低投入。一因客观上降低投入有很大空间,二因可由人完全控制,较有把握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扩大植棉规模创造条件。笔者认为:现阶段年植棉收益要达到万元左右,才有吸引力。

    在不租地、不雇工、自家出工不计投入前提下,亩投入控制在400~500元。每公斤子棉只投入2元,产品就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每亩棉田最少收益1千元,种10亩年收益1万,20亩收益2万,而且不能费力。只有这样才有扩大植棉的动力。

    第二年就敢租地,扩大面积,总收益就可再大幅增加。第三年就可再扩大面积,并开支部分雇工费,年收益进一步扩大。这样,适度规模化植棉才能逐步实现。看似慢实则是快。

    当前形势是,种其它大田作物收益也在降,但省事。所以,种棉一定不能太苦太累。这一点应上升到全局和战略层面来强调。

    关键是把单产目标降下来。亩产300公斤和250公斤,投入是大不一样的。亩产200公斤也能接受,投入更少,还可多管棉,而且大大降低了倒伏、烂铃、荫蔽风险。

    2017年,有的户植棉几亩就因扶棉和摘黑铃累病了,叫苦不迭的也大有人在。旧的植棉模式和技术路线非改不可了。不怕有人重新弃棉,正为更适宜地区和新思路者提供了发展空间。

    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在人为”统一起来。当所在地区农田立地条件不太适合植棉,又无更好的替代作物,通过改变思路和实践创新,杀出一条现阶段植棉新路,也不是不可能的。期待出现稳立棉海涛头的弄潮儿!

   (未完待续)

阅读次数(910) | 回复数(5)
上一篇:刘振洋的管棉功夫
下一篇:短语思考(173)把待人处世提升到高境界 刘春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