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lhq_2006@sina.com
  • 个人签名: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2462 篇
    回复总数:34309 条
    留言总数:118 条
    日志阅读:8752846 人次
    总访问数:9478159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xiaojian发表的博文
麦收季节 [2020/5/16 21:56:48|by:xiaojian]

麦收季节

在布谷鸟的声声欢叫中,距离麦收的日子便越来越近了。

每当麦收季节临近之际,我便会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从县城回到村子里,并时常坐在母亲居住的老院里,一边听着村口麦田里布谷鸟的鸣叫声,一边陪着母亲唠嗑。



夕阳下,慈祥的老母亲已经是满脸皱纹了,一付老花镜架在她的鼻梁上,一边与我唠叨家长里短,以及村子里的一些是是非非,一边还在忙着用手缝制一些邻居家送过来的旧衣服。



母亲是大半辈子的人了,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由于女红做的好,记得儿时除了为我们兄妹三个成天的缝缝补补之外,村子里孤寡老人的衣被,以及大姑娘、小媳妇儿家里的针线活也都会来找母亲帮忙。



而成天忙忙碌碌的母亲不但对此毫无怨言,而且还总会来者不拒,并乐此不疲。



记忆中对母亲印象最深的往事,便是麦收季节母亲到打麦场里用簸箕往干净的簸麦子的经历了。



那时候,每当父老乡亲们收完麦子,都开始暂时休整之后,由于家里人多,粮食又总不够吃。尽管因为多日来的麦收已经将母亲累的精疲力竭了,但为了能让我们吃的好一点点,母亲仍然会拖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子,去麦场里的麦秸垛低下扫那一粒粒被落下的麦子,然后就用带去的簸箕簸干净之后,再用袋子装回家准备给我们磨面吃。



由于是家中长子的原故吧!所以每次到麦场里的麦垛低下往出扫麦子时,母亲都会喊上我陪她一块去,除了我已经能帮她干一些张张袋子或捡拾麦粒力所能及的活之外,主要还是去与母亲做伴儿,给她壮壮胆儿,毕竟若大的一个麦场,独自一人在麦垛里干活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印象中从麦垛里往出扫麦子时,母亲总会累的满头大汗,甚至汗水还会打湿全身,令人看上去衣服就像刚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特别是在麦垛低下的沙土里一颗颗的用手指往出抠那些半截儿陷在沙土里的麦粒儿时,一边抠着母亲还会一边意味深长的对我说道:“儿呀!多捡拾点麦粒儿,除了可以让你们兄妹三个吃饱饭,还可以将麦粒卖了换成钱供你们上大学”。



而直到如今,我们兄妹三个之所以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或县城工作并居住,其实完全应该是受益于母亲当年的谆谆教诲呀!



每年的麦收季节,回到村子里的老院陪伴老母亲期间,话题总会不由自主的聊到已故多年因病而撒手人寰的老父亲。



而这么多年来,母亲之所以一次次拒绝我们兄妹三个接她去城市居住的根源,我想应该也与父亲的坟莹在村子里有关吧!



记得那时候的麦收季节,由于父亲已经在二百里外的宅北乡收购站上班了,但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山路又比较远,所以父亲平时也很少回家,但只要到了麦收季节之时,父亲总会想方设法的赶回家,并起早贪黑的抢着收割麦子。



以至于,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都镌刻着凌晨三点多钟便听到父亲在院子里的磨刀石上磨镰刀,并下地割麦的情景。以及午饭也顾不得回家吃,而是由我们兄妹三个帮父亲送到田间地头去吃的难忘一幕。



特别是晚上,由于家里劳动力少,为了赶进度抢收抢打,也为了减轻母亲的过重负担,父亲便在月光下割麦,或让我们兄妹三个轮流给他提着灯笼在麦田里割麦。



如今,父亲已经病故十多年了,随着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以及我们兄妹都在外上班的原故,也早已经不种麦子了,而且父辈留下来的麦地也已经交给了亲戚耕种。



但尽管如此,母亲与父亲当年麦收季节为了我们兄妹三个累死累活,以及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但改变了家里的贫穷面貌而且还成为了我们兄妹三个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甚至他们那种锲而不舍与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更是令我们一直都感动不已。



夜晚的灯光下,在书房的电脑上敲击着这些感人肺腑的文字。此时的深夜更是万籁俱寂,而在脑海里回想起这麦收季节的一幕幕往事时,我也早已经是哭成了泪人。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刘会强



阅读次数(470) | 回复数(0)
上一篇:致父亲
下一篇:莫把婚姻当儿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