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lhq_2006@sina.com
  • 个人签名: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2474 篇
    回复总数:34315 条
    留言总数:118 条
    日志阅读:8778642 人次
    总访问数:9507893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xiaojian发表的博文
从木梯到楼梯[2019/9/14 20:28:38|by:xiaojian]

从木梯到电梯

出生在建国初期的父亲,生前会时不时给我讲述他儿时的难忘记忆,在那个贫困落后的年代里,家里穷的连几间土坯房都盖不起,所以为了挡风避雨,家家户户便只能在山坡上挖山洞居住。



山洞又矮又狭窄的同时,进入山洞睡觉时,也只能匍匐着进去,也就是爬进爬出。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所谓的“家”里也没有多少东西,甚至几分坡地因为“望天收”十年九旱的原故,也打不下什么粮食,也就不用发愁存放了。



而当时村子里的农民,大部分又是以乞讨过日子,吃不饱、穿不暖也便成为了一种生存常态。



为此,居无定所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用父亲的话来说,小时候他就没有见过木梯子。



也是后来修建上了土坯房之后,农民才根据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发明”了“木梯子”出来。



昨天上午从县城新购买的高层楼房拿到新家的钥匙,乘座电梯返回一楼地面时,我的心里除了喜悦不已,更是五味杂陈与百感交集。

    这是我继前几年在镇上小区购买低层楼,即六层以下楼房居住多年以后,因孩子在县城工作,因为结婚需要而在县城又购买的一套楼房。

    之所以在乘座电梯返回一楼地面时,心里会五味杂陈与百感交集,其实正是因为在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儿时家中靠在房顶上的那架木梯。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在那个缺吃缺穿的贫困年代,家里居住的是土坯房,而且由于常年漏雨,加上木椽子的腐烂断裂,屋子的地面上还会支撑起几根木头的立柱支撑起房顶上的那些断裂处,也导致了当时一进屋子就像步入了迷宫一般。

    那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在房顶上靠着木梯子,做为将庄稼从地上背到房顶上晾晒的交通工具,当然了,花生、玉米棒子等庄稼在房顶上晾晒干了之后,仍然需要利用木梯子从房顶上背下来入瓮或者入了竹席围起来的粮仓存放。

    如果遇到阴雨天,屋顶漏雨,也需要通过木梯子爬上房顶用塑料布将房顶苫盖起来。

    当然了,炎热的夏天夜晚,我们还会通过木梯爬上房顶纳凉,并伴着习习的凉风安然入睡进入梦乡。

    小时候,可以说我也是在靠着房檐的木梯上爬上爬下长大的。

    记忆中,关于木梯子印象最深的记忆应该是小我一岁的弟弟在木梯子上挨打的经历了。

    那天傍晚正是爷爷病故后丧的日子,因年幼无知与好玩的天性,在其他家人对死去的爷爷嚎啕大哭之际,爬在木梯上玩耍的六岁弟弟因为被我讲的笑话逗的哈哈大笑起来,便被爹从木梯子上摁住便在屁股上搧了几巴掌,并伴着大哭声融入了哭丧的人群。

    想起往事时,当时的一幕犹如就发生在昨天,仍会栩栩如生的浮现在眼前。

    对于木梯子的极度恐惧应该是从邻居张叔摔死的那一刻开始的。

    那时候的木梯子因为家里穷,所以制作木梯子的木头也是又细又长,加上风吹日晒雨淋,腐烂之后仍然不舍得扔掉,只是用其他木棍加固一下之后便开始继续使用,最终邻居张叔在破旧的木梯上背着庄稼上房顶时,导致了木梯断裂,也导致了张叔脑袋朝下,呈“倒栽葱”式从木梯上摔下来,并被当场给摔死,被摔成脑浆崩裂的悲惨一幕,除了触目惊心之外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段时间,记得当时我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也许是木梯子淋雨较多,使用时间又较长的原故,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也时常导致木梯子断裂将人摔伤或摔死的悲剧发生,令人心痛不已的同时,父老乡亲们因为家里贫困而又无可奈何之际只能唉声叹气、一愁莫展,从而除了加固木梯子的腐烂断裂处,也只能望洋兴叹与愁眉苦脸,尽量减少攀登木梯子的机率。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党的富民政策的越来越普及,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第一件事除了打制新木梯子淘汰旧木梯子之外,便是购买已经生产出来的铁梯子。

    但因为铁梯子价格昂贵,一般的家庭又负担不起,所以当时农民还是以打造新木梯,淘汰旧木梯为主。

    后来,随着工业化如雨后春笋开始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而且在改革开放春风的熏陶下,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就开始了使用钢筋、水泥浇筑“楼梯”,成为连接地面与房顶之间的通道,加上水泥浇筑楼梯两侧焊接牢固的钢管扶手,不但又结实又美观,而且还减少了摔伤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近几年,在工业化越来越火爆的今天,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一日三餐大鱼大肉就像天天在过年的好日子里,甚至还见不到了讨饭的“叫花子”,而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也开始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了在镇上、县城,甚至是省城等其它大都市购买了楼房,也就有了楼梯与电梯。

    如此一来,村子里不再居住的老院不是成了菜园,就是成了杂草丛生之地,靠在房顶上的木梯也就成了菜架或杂草攀附的工具。

    从建国七十周年初期,父亲所处的那个没有木梯子的贫困年代,再从木梯到楼梯我所处的这个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新时代,短短十年的飞速发展与变化,也烘托出了祖国积极开拓进取、翻天覆地的真实历史与可喜变化,更是党的富民政策英明指导之后,祖国也开始由弱到强,由贫穷走向富裕起来,甚至还走上了发家致富的一条康庄大道,以及国富民强并让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刘会强



阅读次数(461) | 回复数(1)
上一篇:不让走还要管饭吗?
下一篇:夏天的婚礼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