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专家来到灵寿县 撑起蘑菇致富伞

时间:2012年11月29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点击: 【字体:

时间:2012年11月23日    地点:石家庄市灵寿县狗台乡南城东村、南朱乐村     
本报记者 董志水
  “我在村里当村干部,平时忙,冬闲时种金针菇,2万斤料能收入3~4万元。靠着种金针菇,我翻盖了房子,供着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真要感谢农科院专家对我们的村帮助。”“我们公司创建以来,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生意越做越大,我们种出的食用菌特别受市场欢迎,不仅卖到了大半个中国,还出口到了韩国和日本。”说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食用菌专家给予的指导帮助,灵寿县狗台乡南城东村村主任张金海和南朱乐村绿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九话音里带着真挚的感情。从20前开始在灵寿县坚持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等科技服务,特别是2008年成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技术依托单位以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所王朝江、高春燕等食用菌专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灵寿县数以万计的食用菌种植户和几百家种植加工企业身上。正是由于他们的科技支撑,灵寿县食用菌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25%~31%,该县已成为全国食用菌种植大县和我国北方最大的金针菇产区,先后被国家和省农业厅命名为“国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中国金针菇之乡”“河北省食用菌之乡”。灵寿县的菇农说,是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为他们撑起了蘑菇致富伞。11月23日,记者来到灵寿县部分食用菌种植村和公司,实地探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为这里带来的种植变化。
科技撑起食用菌大县
  从上世纪90年代,参与灵寿县食用菌产业启动开始,20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就与灵寿县的食用菌种植户、合作社和大大小小的公司结了亲。从在县科委举办了第一场金针菇生产技术培训班,到引进第一台菇筒吹塑机,从设立常年服务点,到不断编写技术资料,从引进珍稀菌种,到形成了健全的技术、菌种、菌资服务体系,特别是灵寿县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列入院县共建单位以来,遗传所就与灵寿县政府、县农业局、食用菌协会建立了牢固的工作联系,1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和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的成果直接应用到了生产实践当中。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省遗传生理所食用菌专家王朝江研究员介绍,为帮助灵寿县发展好食用菌,每年他和相关课题组成员要举办3~5次培训班,年均培训人员500人次,除了发放技术资料、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话咨询、现场指导等方式解答农民在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还在部分乡镇和重点村设立了技术推广点。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灵寿县农业中的龙型经济,形成了以金针菇为主、鸡腿菇、杏鲍菇、白灵菇协同发展的多品种种植结构;产区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158个行政村、13500余户,种植面积600万平方米;大小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7万人;年产量5.4万吨,产值3.7~5.5亿元,纯收入1.8~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31%;灵寿县已成为全国食用菌种植大县之一和北方最大的金针菇产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中国金针菇之乡”“河北省食用菌之乡”。
  王朝江研究员认为,食用菌栽培是现代农业产业中最具时代特征的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及其显著的富民产业,必将获得更大发展。“在国家建立产业技术体系过程中,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与灵寿县分别以综合试验站和示范县的身份,携手进入食用菌产业体系,为今后的科研与生产相长、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家品种科技含量足
  据王朝江研究员介绍,灵寿县食用菌的主要栽培用种均由遗传生理所选育,其中有:
  白金针菇品种——Fv093:出菇温度2~20℃,出菇整齐,菇体洁白,盖小不易开伞,生物转化率80%~120%。
  黄金针菇品种——苏6:出菇温度3~22℃,适温性广,出菇整齐、色浅,低温褐变少,生物转化率100%~150%。
  鸡腿菇品种——鸡腿菇3号:出菇温度8~28℃,纯白色,个体大,磷片少,产量高。
  杏鲍菇品种——杏鲍2号:出菇温度8~24℃,哑铃形,稍粗大,原基少,产量高,子实体不裂开。
  白灵菇,出菇温度2~24℃,手掌型,菇体洁白,易出菇产量高。
  其中,Fv093、苏6的选育及应用是获2011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成果的部分内容。
科技服务助力菇农致富
菌种制作纯度高
  农业上讲“种好三分收”,而对于食用菌生产而言,菌种的重要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栽培种通常是由种菇户自行繁殖的,简易的设施和生产条件难以保证菌种的纯度。
  王朝江研究员介绍,课题组提供的高纯栽培种制作技术是用棉籽壳装输液瓶机制备食用菌菌种,该技术使用获得了专利的装瓶机(授权专利:ZL200710061407.5),突破了输液瓶口径小难填料的障碍;采用输液瓶生产菌种可循环利用,塑料袋比不易破损、高温不变形、滤菌性能强、菌种纯度高等优点,能够大幅度降低制种过程中的污染,使优良菌种率达96%以上,同时,还可提高装瓶速度,比手工装瓶效率提高8~10倍。
灭菌检测更先进
  王朝江研究员告诉记者,就像种地要除“杂草”那样,种菇必须要除“杂菌”。“杂草体大,可在播种前除,也可在出苗后除,可拦腰折断,也可连根拔起,杂菌体微,又遍布栽培料及所用物品,无法拔出,只能在播种前采用蒸汽杀灭,为食用菌菌种的生长营造出一片净土。”然而,常规生产上,因栽培料量大、灭菌火力不足、料袋垛码疏密不均等原因,杂菌常侥幸存活,其与食用菌同处一袋,竞争营养、产生毒素、恶化环境,使食用菌菌丝生长量减少甚至无法生长,造成减产和栽培失败。
  这一次,是一项至今已获2项发明专利(ZL200910074596.9、201010530945.6)的灭菌技术帮助课题组的专家们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目前,在灵寿县普遍采用的灭菌检测技术是把从金针菇栽培料中分离出的一种高耐热枯草芽孢杆菌(GMCC No.4153)制成生物指示剂,灭菌时将该指示剂置于栽培料袋内进行伴随灭菌,灭菌后20~40℃培养,通过该菌是否能恢复生长以判定料中杂菌是否杀灭彻底。
出菇管理有高招
  灵寿县金针菇传统出菇法是“菌袋横卧、两端同时开口出菇”,随着出菇季节的不断前提,出菇不齐和产量降低问题成为与工厂化产品争夺市场的软肋和增收障碍。
  为此,针对栽培袋特点,专家们研究出了“一端出菇、间期补水”技术,即是菌袋一端出菇后另一端再出菇,在出菇间期补充袋内水分,这样可明显改善出菇性状,使菌丝吐水多,原基数量、分支数增加,产量比传统出菇法可提高20%~40%,并使菇体外观“头潮把大支密,二潮盖过头潮”,商品特性得到明显提升。
  别小看这个改变,以“出菇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成果获得了2011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011JB3003)呢。
病虫防治效果好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由于遭遇极不适应的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常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专家们在大力宣传“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前提下,除推广防虫网、灭蚊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技术外,还针对食用菌发菌期间绿霉、链孢霉等感染,研制了食用菌专用杀菌剂——百菌净,针对平菇、杏鲍菇细菌性褐斑病,研制了专用药剂褐斑净,针对金针菇出菇期间的白毛菌感染及子实体细菌性斑点病(花帽),引进了专用药剂霉斑净,有效率可达95%。
基质配方有创新
  棉籽壳一直是灵寿县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料,但随着栽培种类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棉籽壳价格迅速攀升,成为效益增加的阻力。为此,专家经过研发,提出了在棉籽壳中部分添加棉柴、玉米芯等新型原料的创新配方:
  ①玉米芯栽培黄、白金针菇配方:棉籽壳50%,玉米芯30%,麸皮20%,另加石灰3%。
  ②棉柴栽培黄金针菇配方:棉籽壳50%,棉柴30%,麸皮20%,另加石灰3%。
  ③棉柴栽培杏鲍菇配方:棉籽壳40%,棉柴40%,麸皮15%,豆粕粉3%,石膏1%,石灰3%。
  食用菌原料来源的拓宽,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巩固生产规模和产业的持续发展作用重大。
菌渣利用更充分
  食用菌栽培后的培养料称作菌渣(菌糠)。由于不同种类食用菌具有不同类型的营养需求,不同栽培方式又对栽培料中营养消耗程度不同,所以,经一次栽培后形成的菌渣中还含有一些糖类、有机酸、以及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如棉籽壳栽培金针菇后,粗纤维的含量由原来的52.5%下降到35.1%,粗蛋白由原来的7.35%上升到10.21%,蛋白质含量接近或高于玉米。专家们经反复试验,在灵寿县推广了以下两种栽培料循环利用方式:
  ①白金针菇菌糠栽培黄金针菇,转化率可达100%,配方:菌糠40%,新棉籽壳40%,麸皮20%,石灰3%。
  ②白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菌渣生产鸡腿菇,转化率可达90%~105%,配方:菌渣64%,玉米芯25%,麸皮5%,石膏1%,过磷酸钙1.5%,生石灰3.5%。
  菌糠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种植收益和对原料的高效利用。
工厂栽培模式新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于一体的生产方式。即按照菇类生长需要设计封闭式厂房,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高效率生产;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员工有序生产;真正实现食用菌周年化栽培,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经济效益。
  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灵寿县绿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建成了工厂化食用菌制菌、栽培生产线,产品质量好,产量高,颇受市场欢迎,不仅卖到了大半个中国,还出口到了韩国和日本。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