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女村官以柔克刚 恶霸村脱胎换骨

时间:2012年09月24日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 点击: 【字体:

  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以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打开村治新局面
 
  问题村“病历”
 
  “病人”: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
 
  症状:毒品泛滥、聚众械斗、村官贪腐、干群对立。
 
  处方:大换血后的村“两委”带领村民修水塔、清码头树立威信;村中事务通过“三轮会议”交由村民决策;利用行业协会协助“两委”工作。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秀林
 
  9月5日下午5时,55岁的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党支部书记谢爱珠赤脚坐在客厅里和小孙子一起玩耍。半小时前,她刚从阳江回来。当天上午,谢爱珠去了趟镇政府,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扶持,下午则去阳江参加了一个表彰会议。忙忙碌碌中,谢爱珠在支部书记的位置上干了整整十年。
 
  红光村是阳西县首富村,有着180年的养蚝历史,全村3000多人中80%从事养蚝业。2011年,红光村蚝产销量达4.5万吨,总产值2.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5300元。这个因养蚝闻名的村庄如今是“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而就在10年前,其还是当地有名的“白粉村”、“恶霸村”。
 
  六名村官三人入狱“最严重的时候,村里有50多人吸白粉。”红光村一位曾经的“瘾君子”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上世纪末,毒品的泛滥,让红光村的治安状况恶化。一些红光村民说,外来人进村,经常遭抢劫;公安部门来人执法,车胎被扎穿;县镇干部进村视察,经常被围堵。2001年,部分红光村村民因水源纠纷与邻村村民发生大规模械斗,这让当地政府下决心对红光村开展强力整治行动。2001年6月的一天晚上,大批武警、警察进入了红光村,抓获数十名参与打斗及吸毒贩毒的村民。
 
  红光村缘何变成“问题村”?对此,阳江市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主要是当时的村“两委”班子的问题,“这个班子不思进取、庸碌无为、贪图享乐、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有村委会干部未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以低价偷偷发包了集体的千亩虾围,将承包款全部花光。此类事件,不是只有一桩,而是几十桩。”
 
  最终,红光村6名原村“两委”干部有3人锒铛入狱。此后,有关部门也曾试图通过派驻挂点干部或在村中推选能人等方式帮助红光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打开局面,但都无济于事。很多村民根本不把村干部放在眼内,甚至有村干部在台上讲话,话筒都被村民抢去。由于工作无法开展,有近半年时间,红光村“两委”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为红光村党支部物色一名无私无畏的领头人,成了当地党委组织部门的当务之急。就在此时,红光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谢爱珠逐渐进入了有关部门的视野。
 
  有一次,有村民为用水问题围攻镇干部,恰好被谢爱珠撞上。她问明原因后,对前来处理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这事我来处理,我去同村民说说。”经谢爱珠劝说,事态平息。
 
  此事给当地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进一步了解,有关部门发现,谢爱珠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为人正直公道,在村中很有威信。很快,谢爱珠被列为红光村新任党支部书记的主要人选。
 
  起初,谢爱珠并不想接这副担子。“连男人都镇不住的歪风邪气,我一介女流又有什么本事呢?”谢爱珠说,“没想到家里人都很支持,于是便答应了。”
 
  谢爱珠清楚,村里的工作光靠她是不成的。“要找个好搭档。”谢爱珠最终把目光停留在村中能人谢家贵的身上。“他不仅为人厚道,点子多,更重要的是有一股牛劲儿,不会轻易答应什么事,一旦答应不达目标不罢休。”谢爱珠说。
 
  不过,要想让谢家贵“出山”,对谢爱珠来说并不容易。因参与与邻村的械斗,谢家贵被抓去关了30天,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当谢爱珠动员他一起主持村里工作的时候,遭到了谢家贵的断然拒绝。谢爱珠不气馁,坚持上门做工作。“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可谢家贵就是不点头,甚至说宁愿出3000元请村里人吃饭,也不要人选他当村干部。”谢爱珠说。
 
  无奈,谢爱珠使出了“激将法”。她对谢家贵说:“我是女流之辈,都想到为红光办点事;你是男子汉大丈夫,难道就不应该为村里出点力吗?”听了这话,谢家贵考虑了几天后答复谢爱珠:“只要是你领头,我就出来挑担子。”

 

女村官以柔克刚 恶霸村脱胎换骨

 

有了强有力的村级基层组织做主心骨,红光村的蚝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02年3月,红光村举行换届选举。谢爱珠和她的新班子几乎全票当选。
 
  两件实事赢得民心红光村靠海,井水咸得发苦。为了喝到淡水,人们天未亮就挑着水桶上山;下雨时,家家都要拿出水桶到屋檐下接水。经过多年的努力,红光村民终于找到了水源,可在一个两村交界的地方。围绕着水源地的归属,红光村与邻村争得难解难分。红光村架设在水源地的水管,多次被邻村村民破坏。当水管遭到第三次破坏的时候,部分红光村民将自制炸药扔到邻村地界,最终引发一场大规模械斗。
 
  “在哪里跌倒,还在哪里爬起来。”谢爱珠说,上任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自来水塔。
 
  筹资建水塔的消息传出后,全村人却没有反应。“以前每届村班子都说建水塔、装自来水管,但都是说说而已,有些收了钱,水塔却没有建起来。”有红光村民说,“新班子刚上台,能不能做成事还是未知数,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交钱。”
 
  “这可怪不得群众落后。”谢爱珠说,她刚接手的时候,村集体账户上只剩下52元,却欠下50万元债务。
 
  为打消人们的顾虑,谢爱珠告诉村民,以前为建自来水管从各家各户筹集的捐款仍然算数。她还带头拿出家里的钱,对村民说,“如果这次仍建不好水塔,引不来水,你们到我家里把钱拿走。”
 
  修建水塔的资金最终筹集到位。随后,村“两委”班子所有成员带着工具、干粮上了工地。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修水塔的队伍中。2002年9月,红光村终于通上了自来水。
 
  让谢爱珠在村民中树立威信的第二件事是收回码头。红光村码头有数百米长,是村中蚝苗进出的咽喉通道,长期被十多个村民占用。有村民从广西购回蚝苗,十多辆接运车无法靠近蚝船,一堵就是几天。村民眼睁睁看着价值数万元的蚝苗干死发臭,无可奈何。
 
  谢爱珠决心拔掉这几颗“钉子”。她和谢家贵天天做占用码头村民的工作。有的人吓唬谢爱珠说:“你挨得起我两拳吗?”谢爱珠说:“一拳我还是挨得起的。”然后,她碰了碰身边的谢家贵说:“第二拳你就帮我挨吧。”
 
  谢爱珠说,对这些村民,她不采取强硬态度,“限期拆除”之类的话从来不说,只是让几个村干部分头上门反复劝说,“这些村民就好像一块大石头,不可能一下子推走,要用杠杆一点一点地撬,把下面的泥土弄松就好办了——没有了根基,一推就倒。”
 
  几户占用码头的村民自知理亏,又看到谢爱珠带领大家建起了自来水塔,知道新的村“两委”是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最终,他们主动让出码头给全体村民使用。
 
  发挥民间组织作用上任伊始,谢爱珠发动全村58名党员走村串户征求群众意见。短短一个月,她召开了4次会议,议题是“我为红光村献计谋”,共收到各种建议300多条。
 
  “村里事情应该由村民来管理。”谢爱珠说,红光村的发展不能靠一己之力,而要靠村“两委”班子和所有村民的同心协力,“村中重大事项决策,都交由‘三轮会议’讨论,即由村‘两委’干部会提出议案,听取群众意见后提交村党支部大会讨论,再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并在村务、党务公开栏中一一公开。”
 
  在红光村,除了“三轮会议”外,每年端午和春节的演出活动也是讨论村务的重要平台。演出的节目由村民自导自演。演出前,谢爱珠都要发言,除了总结和规划工作外,最重要的是征求村民意见。
 
  红光村推进村级民主的做法得到了广东省司法厅、民政厅的肯定。2005年1月,该村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除了发动村民参与村庄管理,谢爱珠还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让其成为村务管理的左膀右臂。
 
  在红光村,养蚝户之间矛盾摩擦时有发生,仅有5名成员的村“两委”应付起来有些捉襟见肘。“为何不让养蚝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呢?”谢爱珠将目光落到了村里存在已久的“蚝协会”上。
 
  红光村“蚝协会”会长谢彦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协会虽然1993年就成立了,但是一直没有注册,想发挥作用很困难。”他说,2005年,在村“两委”的协助下,红光村“蚝协会”成功在民政部门注册,“现在不仅养蚝户相信我们,政府的人也高看我们一眼。”
 
  “‘蚝协会’为我们减了压。”谢爱珠说,养殖户之间偶尔磕磕碰碰,协会都会出面拉双方讲和,“以前为了照管自家的蚝,养殖户们都得熬夜守护,后来协会与村‘两委’合作建立了巡逻队,3个人驾两条快艇每夜巡守4万亩养殖场。”
 
  谢彦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养殖户有什么困难和建议,“蚝协会”也经常向村“两委”提出,“以前,村里的蚝船无处停靠,一旦遇到风浪,极容易损毁,在协会的提议下,村‘两委’主持修建了1万平方米的码头和一个可容纳1000多条渔船的避风港。”
 
  记者手记“强人”之下亦有民主当南方农村报记者第一眼看到谢爱珠时,根本无法将她和全国劳模、党的十七大代表联系起来。然而,就是这个朴实甚至有点腼腆的中年妇女,却将一条恶霸村变成文明村,将一条贫困村变成全县首富村。
 
  谢爱珠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一个“公”字。就在南方农村报记者进村采访的前一天,谢爱珠刚化解了一起因宅基地引起的邻里纠纷。整个调解过程才两个小时。谢爱珠说,之所以能这么快调解成功,就是因为自己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谢爱珠上任前是红光村的养蚝能手,年收入7-8万元。做村官之后,她每月“工资”仅380元,工作却丝毫不比养蚝轻松。让她坚持下来的,是村民的信任。
 
   2002年,镇领导要求谢爱珠出任红光村村官时,她的第一个要求是“将我放到村民中去选”。谢爱珠说,就是要看看她有没有群众基础。2005年起,谢爱珠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将每天的行程和集体开支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向村民公布。
 
  更为可贵的是,在树立起威信之后,谢爱珠非但没有搞“一言堂”,反而更加主动地通过“三轮会议”等形式接受村民的监督。在依靠经济能人破解村庄痼疾的“问题村”整治路径中,红光村案例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谢爱珠“以柔克刚”的施政技巧,更在于一套保障村民知情权、话事权、决策权、监督权的民主机制正在她的精心培育下萌芽、生长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