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午间课堂 >> 种植参谋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蚜虫发生规律和防治

时间:2012年07月18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点击: 【字体:

  蚜虫,俗称蜜虫、腻虫,在很多庄稼上严重危害。其繁殖速度很快,正如有人所说:初见蚜虫就一个,再见蚜虫排队过,转身回头再观看,里外三层无法数。蚜虫突然增多,好似一下子从空中掉下来,人称“邪虫”。为此,我们有必要认识蚜虫的发生规律,掌握相关的防治技术。
  蚜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蚜科。温度低于6℃,大多以活体在小麦根际直接潜伏越冬,可耐零下10℃左右的低温。温度高于6℃,就能趴在小麦根茎处吸汁危害,并开始繁殖,但此温度下繁殖很慢,约24天完成一代;温度在16℃时,约10天完成一代;温度在20℃时,4~5天便完成一代。晴朗干旱、麦苗稠密有利于其发生危害,因为干旱条件下,叶片糖分积累浓度高,蚜虫很容易补足繁殖所需要的养分。
  蚜虫为什么低于6℃就能不吃不喝不动而进入休眠呢?因为蚜虫是变温动物,身体的温度会随着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降低,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就会变得缓慢;温度上升,生命活动加快,活动范围扩大。蚜虫的血液是黄色或绿色,它是变温动物,冬天需要休眠。蚜虫属于外骨骼动物,外表皮有骨化蛋白质、几丁质和蜡质层组成,具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外表皮无细胞分裂性质,因而不会随着身体的膨胀而伸长,因此随着虫体的增长,它们必须蜕皮,然后再形成新表皮。蚜虫每次蜕皮后,身体的重量、体积、长度、宽度都会显著增大;蜕一次皮为一龄,两次蜕皮间的时间为一个龄期。蜕皮的间隔时间和摄入的营养多少有关。蚜虫蜕皮4次即成母虫,可以繁殖。蚜虫属于卵胎生,不需要交配直接胎生,且全年所产蚜虫均为雌性,雌性蚜虫所胎生的蚜虫仍为雌性,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称之为孤雌生殖。直到深秋,才产生有翅雄蚜,产生越冬卵。
  蚜虫以卵越冬,和以活体越冬同时进行。卵初产生时为橙黄色,快孵化时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像黑芝麻粒似的隐藏在桃树、梨树、木槿的芽鞘缝隙里面。越冬卵第二年平均气温6℃以上即可孵化,孵出蚜虫叫“干母”,干母产生的后代全是雌蚜,叫干雌。干雌在嫩芽处危害一段时间,补充营养后,产生有翅蚜,随风四处迁飞进而扩大危害。4天后小蚜虫在原基础上又开始翻倍繁殖,由于其独特的繁殖方式,使其在短时期内能暴发成灾,危害程度不可忽视。
  蚜虫危害庄稼,是用空心针状口器,刺入庄稼最富营养的部位,吸走有机质,致使叶片萎黄扭曲,又称为传播病毒的媒介。因而防止病毒病首先要消灭有翅蚜。蚜虫的食性很复杂,身体颜色有绿色、黄绿色、橘黄色、淡红色、赤褐色,颜色能随季节、气候和寄主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喜干旱怕阴雨,但在20℃以下时小降雨对其发生影响不大。如果温度超过25℃,一旦发生降雨,对蚜虫生存不利,此时蚜虫将不治自退。这是因为蚜虫分泌的蜜露落在叶片上,形成营养丰富的霉蚜菌培养基,一旦超过25℃发生降雨,霉蚜菌能在短时间内对蚜虫身体发生袭击。一般在小麦生长后期,雨过天晴,我们可以看到,反应快的蚜虫生出翅膀赶快逃走,而大批的蚜虫,已经上了厚厚的霉层。因此其防治,应从小麦播种时开始。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