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互联网三农频道工作人员查询

聚焦三农工作站站长:程金箱

聚焦三农频道热线:13653386251

综合新闻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聚焦三农频道 >> 法制教育 >> 浏览文章

威县一中:我的 “东方红中学”

时间:2020年05月16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题记:谨以此篇献给我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母校、恩师和同学……


威县一中:我的 “东方红中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民互联网:(赵英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叶,我满怀着求知的热望,步入了高中的校门。这所学校就是威县一中。在那风谲云诡的特殊岁月,一中曾一度更名为“东方红中学”。五个鲜红的大字赫然镌刻在学校大门的门楣上。大门坐南向北,门前是操场。既不是砖墁,也不是水泥硬化,更不是塑胶,而俨然是一个超大的打麦场。其间矗立着几对属于那个时代标准的简易篮球栏。四周杨柳拱围,绿树环合。操场的北西两面是平畴良田。


   校园四周是低矮的围墙,进门是一条南北向甬路,路旁多植垂柳,树外两侧是一排排整齐的简易瓦房教室。靠近围墙四周是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兼办公室。最西南角上的建筑是“伙房”。功能只是为学生熬点稀粥,熥熥干粮而已,根本没有专供师生吃饭的餐厅。整个校园里到处是高大的柳树、杨树和榆树,兼有其他树木。一幢幢普通的房舍掩映其中。就是这样一所普通的校园,那时在我们学生稚嫩的心灵里却是一首田园诗,一所伊甸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别看我们的校园不大,校舍也很简陋。但我们的老师里头好多都是“仙”,都是“龙”,可谓卧虎藏龙。我们的老师因了这样那样的机缘,从四面八方荟萃于此,把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播洒在这普通的校园里。他们中有年近知命的宿儒,也有风华正茂的俊彦。他们几乎都是从正式师范院校甚至名牌大学走出的高材生。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威集。”他们学养深厚,品格雅正,教风清淳,方法娴熟,经验丰富,“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敬重。他们亦父亦母,亦师亦友。给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想来我们那时的学校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没有这样那样的校规校纪,更没有这样那样的处理规定。学校既不封闭,也不军事化,更不魔鬼化。校园里的空气是清新的、祥和的、和谐的、轻松的、自然的。师生关系亲密融洽,同学间亲如兄弟姐妹。尽管当时男女有别,少有来往,但彼此都非常尊重,非常友好。根本没有同学间闹矛盾打架甚至欺凌群殴这类现象。这些在当时被公认为是最低级下流最卑鄙可耻的行为,是有悖教育大道,有失学校体统,有违人伦道德的事情。

   现在的中学生书山题海,作业负担重如泰山,以致于引发全社会的公愤,学生学习时间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岂能“学而不厌”!那有快乐可言!我们那时根本想不到作业还能构学生的负担!我们那时上课学习,下课玩乐,没有老师的逼迫,更无家长的督促,心情舒畅,志趣单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春天来了,校园里柳条披风,榆钱纷飞,教室前或围墙下秫秸花和其他野花次第开放,五彩缤纷。花间蜂飞蝶舞,嘤嘤成韵。窗外春燕呢喃,树间莺歌鸟鸣。整个校园一派春意,满园诗情。

  夏天日长,中午时分,蜻蜓在空中飞翔,鸣蝉在枝头长吟。特别是晚饭后成为学生自由放飞的时刻,学生们有的在球场上打球呐喊;有的三五成群或在操场上散步;或席地而坐谈天说地;更有一些爱好音乐的同学独自在教室里、在墙角边、在操场边的树下,吹口琴、吹横笛、拉二胡,还有音乐老师那专业而高雅的琴声和歌吟汇成了一曲自由而欢快的乐章。在校园上空飘荡,“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此刻,举目远眺,夕阳西下,霞飞漫天,百里外的群山峰峦在夕照的映衬下依稀可见。构成了一幅校园晚照图。

  秋天,风清气朗,蓝天白云。立足校园可以嗅到五谷的芳香,可以望断南飞的雁阵。特别是晚上,秋虫唧唧,星光灿灿,调皮的蟋蟀在教室里肆意跳荡,跳在课桌上,跳到我们的肩头乃至头顶上。飞蛾围着电灯狂舞,时而还有蝙蝠光顾。这一切给我们的晚自习生活平添了无限的趣味。

冬天生活比较索然无味,当时没有暖气取暖,每个教室靠墙角盘个炉子就是御寒的全部设备了。炉火同学轮流值日管理。当一旦下雪后又乐趣无穷了,课间学生们争着堆雪人,用煤块按眼睛,用红纸装嘴巴,雪人大小不一,千奇百怪,其乐无穷。学习轻松自在,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故事众多。

  而今,我们看看孩子们的书包已经不能再称其为书包了,简直是书箱或书柜了,与我们当年用得书包不知大了多少倍!当时我们所用的书包基本上都是母亲用家常布缝制的,与其说书包毋宁说是“干粮袋”。因课本少,又无所谓辅导之类的书,作业本有限,书包的功能主要用作装干粮。周一来校时母亲将昨夜蒸好的干粮塞满书包以备来校食用。一般三天带一次。记得当时班上最累的人是生活委员,饭前负责将同学们的干粮装在一个大尼龙袋里,带领几名值日生将干粮袋做上标记送到伙房,放在笼屉里,再急忙回教室上课,开饭前再去取回,再提回半桶稀粥供同学们食用。因同学们各自的干粮不一,有红薯面的,有高粱面的,有玉米面的,有的母亲手巧,因玉米面少就将红薯面或高粱面裹在玉米面里边,乍一看很馋人,极少有白面馒头,即使有只要一面世就被同学分吃掉了。

  以班为单位去熥,回取时常常拿错,也许这班取回的是那班同学的干粮,拿回什么吃什么。同学们毫无怨言,但遇到此类情况生活委员很自责,因此,每当开饭时间快到的时刻,班上的一些同学总是提醒生活委员早点去伙房,以免自己班里的干粮袋被别班同学拿去。咸菜问题全由自己解决,都是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吃饭时自由结合,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或在教室,或在室外随便找个地方。谁拿来的咸菜可口就先吃谁的。从好到差依次吃,往往吃不到周三回家拿干粮时,咸菜已荡然无存,至多剩有少量的陈咸菜或萝卜酱勉强佐饭了。秋冬季还好,春夏季同学们拿去的干粮一天后开始发粘甚至长毛,那也一点儿也舍不得扔掉,擦一擦毅然地吃进腹中。

  当我快要结束这长长回忆的时刻,耳畔一直在萦绕着一个声音,那便是校园的钟声。当时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全部指令信息都是由它发出的。这口大钟就悬挂于大门西侧房顶的支架上。记不清听谁说:这大钟是用战争年代残留的榴弹炮弹壳做的。打钟的老师傅每天分秒不爽的敲响每个信号。钟声雄浑而庄重,威严而深厚,辽远而苍凉。特别是清晨和傍晚敲响时,声传十里,震铄四野。不知为何,每当我忆起这大钟时,脑际总是跳出一个古老的成语“黄钟大吕”。我意为也只有这个成语才能准确的诠释我的“东方红中学”的全部内涵。那个时代已经远去,学校早已旧貌换新颜。那口大钟与那位忠实的敲钟人也早已消失在新时代的喧嚣中,唯有那悠远而绵长的钟声依稀在我的记忆深处久久的回响……

四十年前的校园,生活确实是艰苦的,但我们的精神是快乐的,心情是愉悦的。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是真挚的。后来,这个时代被定性为“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可那时作为学生的我,既没有感觉到“动乱”的恐怖,更没感觉到“浩劫”的血腥,给我的只有温馨和祥和,恬淡和惬意。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连同我的校园值得我永远的眷恋和追忆。

噫!日月流转,光阴荏苒,弹指一挥,四十春秋。而今,我们芳华不在,豆蔻远去,日薄古稀,老之将至。好多恩师早已仙逝,不少同年亦登泉台。独处陋室之时,夜深人静之际,每念斯人,悲从衷来,潸然泪下,心潮难复,不能自已。好在还有更多恩师同学依然健在,幸福快乐地生活在当下这美好的时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的祖辈从战乱走向苦难,我们的父辈从苦难走向贫穷,而我们却从贫穷走向了富有和小康。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才是幸运的一代,我们已生活在幸福之中。我们的父辈多已故去,我们的儿女都已成家,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关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信心百倍的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愿我们一起唱响那首专为老年人谱写的歌曲《夕阳红》走向光明的未来。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最后,我用自己写的一首打油诗作为文章的结尾,并与诸君共勉。
劝君莫作垂暮吟,
夕阳晚照贵黄金。
老来留得健康在,
管他秋夏与冬春。   
 

(作者:佚名 编辑:pingshan)

上一篇: 电影《生门》观后感

下一篇: 没有了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威县一中:我的 “东方红中学”]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7839690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849417744
Copyright 2003-2016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