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情感原创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为让聋儿能说话……

时间:2012年04月05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点击: 【字体:

 

 

  这是一个有关梦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梦,一个承载着所有酸甜苦辣的梦。
  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剧,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为无法听到,而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在这里又上演着一幕幕的喜剧,多少个聋哑儿平生第一次喊出“妈妈、爸爸”。
  这个做梦者是刘洁,石家庄市赵县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创办者。她给自己搭起了一座舞台,承载着自己所有梦想的舞台。作为这个舞台上惟一的舞者,她希望能永远跳下去,跳出最美丽的舞步。

 


一、一次偶遇
改变了我的人生


  找准自己人生的坐标,为之奋斗,也许这就是幸福。
  我出生在冀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对于音乐,我从小便痴迷地喜欢。小时候村里放电影,我都早早地搬个小板凳去等着,不是为了看情节,而是听它的插曲。回到家后,便一点点地记录下来,一遍遍地模仿人家的旋律。
  12岁,我考入了县文化馆举办的声乐培训班,从此踏入了我梦寐以求而又神秘的艺术殿堂。16岁,我被一所中学聘请去作音乐老师。当时我教的很多学生都比我岁数大,为了能镇住他们,我烫了头发,穿上高跟鞋。后来,又通过自学我考入了河北教育学院音乐系,取得了大专学历。
  我的这份工作,在父母及同龄人眼中,已相当不错了。
  本以为自己一辈子会在音乐的殿堂中怀揣自己的梦想自由地翱翔。
  但1991年初秋,和一个聋哑儿的偶遇,我的人生就此转向。
  那天我正在商场里买衣服,看见一对夫妻带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孩子可爱得像个小天使。我不由地多看了几眼,旁边的售货员小声跟我说:“别看了,他们一家经常来,那孩子是个聋哑儿,四处求医却未能治愈。”我心里咯噔一下,多好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却不能听到这繁华的世界,不能表达内心的丰富,老天太不公平了。
  还有一次,我去串门,一对母女让我感受颇深。母亲是个哑巴,女儿已经结婚且有了孩子。母亲抱着外孙很兴奋,和周围的人比划着、笑着。可能是女儿嫌母亲是个哑巴,让她丢面子,披手把孩子夺过来。母亲顿时呆在那儿,我看到泪水已挂在她眼角。
  资料表明,全国每年新生聋儿3万名左右,大部分在农村。人们认为十聋九哑,而有的国家重视聋儿语训教育,已经成为了“无哑国”。再联想到此前我遇到的那两件事,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我也许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也许我所做的对于当前聋儿的现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我要尽最大努力帮助那些聋哑儿,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社会之中。
  我想创办一所聋儿语训机构。

 

二、我的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当我把想法告诉家人和朋友时,他们都明确表示反对,认为“我疯了”。曾有句话说“不疯魔,不成佛”,虽然我成不了佛,但是我也许能从这份新的事业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1992年春天,我的语训中心开业了。第一批学员7个聋儿,是在县残联的帮助下招到的。
  没有经验,慢慢积累;没有技术,独自摸索。我借鉴声乐训练常识,让聋儿练习呼吸、发音、咬字。因为当时招的孩子都已错过了语训的最佳年龄,也不知道让他们佩戴助听器,我每天从早上喊到晚上,嗓子都嘶哑了,但效果并不太好。
  我没有放弃。但屋漏偏逢连阴雨,有位父亲来看孩子,让孩子喊声奶奶。因为紧张,这个已掌握了基本发音的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家长一气之下把孩子带走了,而别的家长不了解内情,纷纷也把孩子领走了。
  我失败了。站在空荡荡的教室内,一遍遍地抚摸那黑板桌椅,那些孩子们牙牙学语的情景一遍遍地在我脑海中回荡,真想大哭一场。
  曾想过放弃,但始终割舍不下。
  痛定思痛,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我走访老中医、按摩医师、口腔和咽喉科医生,了解发音气管知识,并自编了一套舌操和口腔操,使僵硬的舌头变灵活。
  因为传统原因,很多农村的家长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家孩子有毛病,能瞒便瞒,导致生源困难。我一家家地做工作,有的甚至免费。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了,学员慢慢地由一名增加到15名、30名、50多名……招生范围从赵县扩大到全省、河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
  刚起步时,经费匮乏,我们在光荣院、烈士陵园里办过公。记得在烈士陵园办公时,丈夫说那地方太阴森,不愿去那儿住。没有办法,我只能一个人去陪着那些不会说话的孩子们。当时我没有一丝恐惧,觉得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是最安宁的。后来丈夫也被那些孩子们感动了,才搬过去。


三、付出了辛苦,收获了内心的安宁

  20年来,我们搬了7次家,可以说是颠沛流离。虽然我的这个梦想有些苦涩,但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那么多的聋儿从我这儿走出去后,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刘南、刘北(化名),赵县人,孪生兄弟。幼时患病,因为医生大量使用庆大霉素,两个孩子丧失了听力。家长四处求医,医生告诉他“药物治疗无效,只能佩戴助听器和进行语训”,但执拗的父亲依旧四处寻找秘方、偏方,甚至气功、烧香拜佛等手段都用上了。为了让两个孩子上学,我曾3次登门,说:“难道你真的忍心让孩子就这样下去吗?天下父母没有不疼爱自己骨肉的,别再骗自己了,相信科学,聋哑儿说话并不是天方夜谭。”看我态度真诚,父亲让我把刘南带走,先试一试。
  一年后,刘南的语言功能基本恢复,并且很懂礼貌,文化课学得也很好。看到刘南成功了,第二年刘北也被送了进来。如今,两个孩子早已进入社会,自食其力。据同厂的工人说,他们很能干,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他们曾是聋哑儿。
  有一个孩子,送来时他父亲说已3岁了(鉴于人手有限,康复中心一般不收小于3岁的孩子)。孩子基本没有听力,白天有人陪他玩还算听话,晚上一看父母不在身边,不让脱衣服,一宿宿地哭。没有办法,我只能搂着、抱着,小心翼翼地哄,一夜夜地不能安睡。后来,他父亲才跟我说了实话:“孩子刚送来时才两周半,怕你们不收,才说了谎。”这个孩子一直跟到我6岁才离开。
  还有一个孩子,送到这儿时,父母都已绝望了,残存听力很少,什么都不会说。几个月后,我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孩子清脆地喊了声爸爸。家长不信,说:“肯定是让别的孩子叫的,我家孩子肯定不会叫。”后来家长来了,真听到了自己儿子叫爸爸,眼泪唰得一下子流下来,一下子就给我跪下了。
  张雯(化名)自小被父母遗弃,靠姥姥养活。2002年,6岁的张雯被送到学校,当时交了点生活费,此后再也没有交过。期间,她姥姥、姥爷来看过她两次,但每次都泪流满面地诉说家中的不幸与穷苦。怎么办?我的日子也很难过,那么多的残疾孩子,贫困户又收不上学费,中心仅仅能够维持而已。撵张雯走吗?不可能。思前想后,和老公商量,决定留下这个孩子,承担抚养她的义务。张雯在我身边生活了5年,张雯说,那5年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后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给孩子配了助听器,在语训老师的训练下,张雯终于走出了无声世界,能开口说话了。
  我想,面对这些残疾孩子,这些人生残缺、缺乏完整的爱的孩子们,我的角色不应该是老师,而应该是他们的妈妈。我每天五六点就要起床,给孩子们穿衣、叠被、洗脸、喂饭,晚上给他们洗澡,整理教案,12点之前从没睡过。他们曾感动过我,我哭过,也笑过。每次放假都有孩子给我打电话,说想念刘老师了,要早些回来。
  2000年新学年开学时,6岁的刘飞(化名)第一个到校,双手紧紧地抱着一个盒子,特别兴奋,他急切、含糊不清地跟我说:“老师,吃蛋糕。”我打开那个盒子,原来是一块早已变质的生日蛋糕。原来这是孩子半月前过生日时,特意为我留的。我端起那块蛋糕,大口吃起来,孩子笑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四、对于家人我亏欠的太多太多


  在事业上我投入了所有的精力,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那些聋哑儿,而我自己的一双儿女却没有享受到他们应该享受到的母爱。
  记得创业初期,儿子刚刚出生几个月。我和爱人都没有时间照顾,保姆更是雇不起,怎么办?我想了一个办法,让他白天当晚上。在床上放两摞被子,上面搭上围巾,两边用枕头压牢,里面就黑了,白天孩子可以睡觉,等我们晚上回去,轮流陪儿子玩。有时我们白天忙,回家不及时,孩子醒了没人管,哭着又睡着了,枕头上经常发现大片大片的泪痕。后来婆婆实在看不下去了,孩子不满一周她就接走了。
  儿子5岁便上了小学,他很少吃我做的饭,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根本顾不上他。有时孩子自己拿碗到食堂打些饭,食堂没饭了,就自己拿包方便面直接去学校。2003年下半年,孩子该上四年级了。我觉得应该为儿子打算了,不然会耽误孩子的。那年,远在东北的二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我便把孩子送到了东北,一是给二姐作伴,二是能让孩子吃上口热饭,有人照顾。那年8岁的儿子给我写了一封信,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你们穿上秋衣、秋裤了吗?如果没穿上也快点穿上,千万别冻着,也别让老师们冻着(语训中心的老师),晚上你们和老师们看好孩子,别让他们尿床,也别让他们打闹,早上也让老师们上好课,别让老师看课外书,让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玩儿。(望能回信,写字也不要连笔的)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2006年河北电视台春晚举行节目海选。我拨通了剧组的电话,但被告知报名已于前一天结束。我向他们介绍了语训中心的情况,恳求给我们一个机会。在我的一再请求下,剧组答应了。
  训练时,孩子们练得很吃力,单就把“小鸟、小鸟你快飞,请把我的心意带到北京去”一句中的“北京”改成“首都”,不知练了几万遍。连续9天的训练,晚上我的嘴巴都是麻木的,基本没有知觉了。
  少儿群口快板在春晚的舞台上华彩亮相,当观众知道几个孩子曾是聋哑儿的时候,不少人流下了热泪。(本文部分内容根据刘洁本人日记整理)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