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农民头条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春天到农资俏,“农资忽悠团”也要来了

时间:2018年02月04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春天到农资俏,“农资忽悠团”也要来了
  提醒:农资忽悠团目前主要的忽悠手法有:名义上是技术培训、专家讲课、扶贫补贴、新产品推广、厂家让利、产品试验等,吸引农民参与,随后进行“洗脑式”宣传,然后再施以小恩小惠,赠送电热锅、饮水机、净水器、食用油、健身器等产品,总之,是千方百计让你买他们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只要你的钱一装进他们的口袋,他们就达到了最终目的,最后你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所以,农民朋友一定要头脑清楚,不贪图小便宜,不买游商的农资产品,买农资就到正规门店!!

  最近报道了不少农资忽悠团下乡推销化肥等农资的事件,其实这些也都不是什么新闻了,大多数农民朋友应该对此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他们中的一类群体,对一个行业造成的影响很大,那就是“农技专家”。一些真正的农技专家表示,现在都不敢下乡给农民讲课了,因为一见面人家就会说,不会是又来推销农资来了吧!

  农资忽悠团就是摸准了农民对农业专家信任的心理,找一些人员扮作“农业专家”以给农民讲课的名义,专门推销产品,推销产品也就罢了,关键是推销的多是些假冒伪劣产品。农民上当的次数多了,也就对“农业专家”另眼相看。久而久之,就有了“农业专家”就是下乡来推销农资产品的不良印象。下面,这个事件讲的也是以“农业专家”名义推销化肥的,不少农民上当受骗,最后,这伙人被查处了。

  一、忽悠农民买不合格肥料,最后被抓了

  家住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龙头村牛角屯的盘先生,见有人到屯里来散发传单,说有商家在县城租了一所学校来搞“培训”,推广一种价格便宜、使用效果好的化肥。

  想起自己家的40多亩甘蔗要使用,他跟同村的另外6名村民一起到县城听商家的“培训”,并花了5850元买了40公斤装的复合肥45包,每包售价130元,商家当场另外赠送了23包,一并拉回到村里给他。

  岂料,肥料撒到地里后,连续几天都不见甘蔗苗长高,反而叶子变得发黄,明显出现营养不良症状。

  此外,同时从该商家手中购买化肥的城关、马泗、红渡等乡镇200多名群众,甘蔗地也出现了同样状况。于是,群众向县农业局、工商局反映,经过抽样送到有关机构化验,发现村民购买到的是伪劣化肥。

  忻城县公安局接到县农业局移交的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经调查发现,今年年初,浙江籍人吴某、刘某为了牟取暴利,便找到位于崇左市的正规厂家,让厂家按照其要求,生产营养成分未达到国家标准的伪劣化肥150吨。

  厂家负责人黄某根据对方的订单,生产完化肥后成交。随后,吴某和刘某将化肥全部拉到忻城县售卖一空,销售获利总计32万元。

  经权威机构检测,这些化肥抽样化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有机质均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尤其是化肥中最重要的含氮量,一包40公斤重的化肥,含氮量竟然不到两斤半。

  吴某在江苏江阴市落网,被押解回忻城。刘某到忻城县想来探视吴某时,刚住进县城的宾馆就被警方拿下。而厂家负责人黄某迫于警方压力,自动投案。三名嫌疑人退回了32万元赃款。后来,警方将钱如数发放给了当初购买化肥的群众。

  二、“农业专家”只讲课不卖肥?又是个套路

  事实上,进村卖化肥的“专家团”多了,很多农户上了当后,就逐渐不再相信了。不过“专家团”也有新花招。看看这个例子(农户化名张田)。

  一个下午,邻村的包地大户找到张田,说有肥料厂家的,明天让种地大户邀请本村的农民去镇上某酒店开会。

  听说是从北京请来的农业专家讲作物增长管理技术,人家特别说明,会上只讲技术,不卖货。

  张田感觉这是好事,骗子再高明,只要不掏钱,他们还能明着抢不成?

  和村里几位要好的邻居一讲,大家都愿意去,因为开会的那个酒店在镇上可是一流的,还能大吃一顿,还有礼品拿,还不让咱掏钱,这样的好事儿,谁不去谁就是大傻瓜。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赶到了会场。肥料厂家人员一听张田还没吃早点,赶忙跑到街上买了几个包子。张田推辞不过,就吃了两个。

  北京请来的专家,那技术可不是盖的,人家把农户种植所遇到的问题全说了一遍。一看就不是外行,大家听了都是佩服得不得了。

  后来,有农民站起来说:“专家说得那么好,你们的肥料又那么好,不然就卖给我吧,还省得我们跑镇上去买。”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后来肥料厂家的人交头接耳地商量了一阵,牙一咬脚一跺,发狠地说:“那我就破例一回吧。因为公司领导特别嘱咐,不让我们现场卖肥料,因为现在的骗子很多,大家也遭受过不少损失。

  既然大家那么捧场,不卖也太不近人情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如果我因此受到了公司的处罚,乡亲们可要给我作证啊,我这是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卖给大家的呀!”

  “既然这样,我也很开心,今天的肥料买两袋送一袋,咱一分钱不挣还贴钱。”好家伙,还有这样的好事,村民们纷纷交钱订货。

  张田犹豫了一下,这时早上给他买包子的小伙子来到他的身边,用征求的眼光望着他。他的心理防线顿时就崩溃了,买就买吧,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会上的人都买了,就咱几个不买,到时候也不好意思呀,更不好意思吃人家的饭,拿人家的礼品了。于是,张田就带头买了,可回到家就后悔了。

深扒“农资忽悠团”的典型骗局模式和流程

  近年来,“忽悠团”的骗术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期,骗子们用“最新品种”、“高科技”、“进口”等作为伪装来迷惑人,大讲其效益。为了防止更多农民朋友被“忽悠”,小编将几种“忽悠团”的典型骗局模式和流程为大家分析整理。
  精心导演的一场骗局,它是在充分研究了农民心理的基础上,构筑了一道极具诱惑力的欺骗模式,这种诱饵式的营销模式极具杀伤力,很多农民刚开始并不是就想买他们的肥料,可好奇心害死人啊!没办法,农资忽悠团的行骗手法屡试不爽,并且也在不断地演变,和电信诈骗一样不断地升级,令农民朋友防不胜防。现在,就来看看农资忽悠团的行骗套路。

 
     销模式现场“洗脑”
    春天到农资俏,“农资忽悠团”也要来了
     有记者调研了解到,在一次玉米专用肥的忽悠现场,“讲课”伊始,“讲师”首先解释称,公司之所以采取这种“直销模式”,是为了节省广告费用,给广大农民让利。在随后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又多次宣称,“玉米专用肥”是一种科技含量极高的“测土配方复合肥”,具有“不怕淋、不怕晒、不流失、全吸收、全营养”等特点。他还明确承诺,使用此种肥料能使玉米亩产达到1300斤至1500斤,高的甚至达到2000斤。如果因肥料质量问题造成减产,厂方将包赔损失。
     “讲课”最后,该“讲师”还现场演示了一个实验:只见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包白色粉末倒入盛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不一会,液态的水随即变成果冻状。他解释称,之所以发生这种化学反应,是因为“玉米专用肥”中含有一种特有成分,能够保水保墒,即使多月不下雨庄稼也不受旱。
     面对眼见的“事实”,不少农民很是兴奋。“讲课”一结束,许多人随即下楼签订购买合同。
     在办公楼后面的大院里,记者看到,十多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活着,长满铁锈的机器不停转动。一位工人说,厂里每年只有夏秋两个生产季,其余时间基本不开工。每天能卖出去50多吨,主要都销往全县各乡村,生意非常好。
    行骗流程环环相扣
    春天到农资俏,“农资忽悠团”也要来了
     一位此前曾和“忽悠团”深度合作过的肥料企业负责人姚军(化名)透露,“讲师”堪称“忽悠团”的关键人物。这些人通常也是农民,30岁左右,高中文凭。虽然只掌握了皮毛农技知识,但往往冠以“农业部专家”“农业大学教授”等名头,最低的也要自称为厂家“技术顾问”。
     “讲课时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带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说的都是农民常见的身边事,比如什么辛苦打药磨破了肩膀、零售店为了赚钱而坏了良心等等,不动声色就把推销的产品给带出来了。”姚军说。
     一位从业多年的曹姓“讲师”告诉记者,授课分为小课和大课,小课进村讲,在大队部或村室,来的人相对较少;大课多集中到肥料厂家的会议室,有时还在县城的一些地方租用场地,听课规模能达到几百人。一个课时不超过2小时,授课结束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购买。
     “我光讲大课已经有十多年,化肥厂、县委党校、农业局办公楼里都讲过。‘讲师’啥都得懂,比如肥料养分、作物生长特性什么的。还要随机应变,能抓住农民心理。”老曹说,“以前讲课光靠嘴,现在为了让农民相信,还得做演示实验,为此我专门买了全套设备,投影仪、便携电脑都有。”
     宁陵县一家肥料厂销售经理胡可指出,在每个“忽悠团”的组织架构中,以“讲师”为纽带,向上有位幕后组织者,向下则是数十名业务员。幕后组织者也叫操盘手,“忽悠团”行动前,先由操盘手考察好地点,包括和农资厂家谈判对接,这叫“踩盘子”。等相关事项敲定后,业务员再进村组织农民进厂参观,紧接着才是“讲师”出马。
     “有的操盘手自己也是‘讲师’。作为核心角色,各环节最后的利益分成都由他说了算。”胡可说,“由于整个流程设计环环相扣,比如请客吃饭的同时,就有人登记各家要多少农资,这边吃完送你回家,后边送肥料的车子也跟着过来了,让你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利益链上各取所需
     在一次完整的“忽悠团”行动中,合作的农资厂家要挣钱,请农民吃饭、车接车送需要成本,那么“忽悠团”最终是如何获利的呢?老曹以作操盘手的经历跟记者里里外外算了一笔账。
     以80斤的袋装玉米肥为例,通常市场零售价在120元/袋。“我从厂里以1800元/吨的批发价拿货,算下来也就72元/袋。搭配玉米种子后,我的‘套餐肥’卖到140元/袋,赠送的种子对农民讲是50元一包,其实批发回来也就18元。这样扣除种子成本、业务员提成以及其他各种开销,每袋肥料我最低可以挣10来块钱。但在农民看来,除去种子钱后每袋肥料只花了90元,自然认为很划算。”
     记者调查发现,驱动“忽悠团”四面出击、到处行骗的,恰是此间潜藏的巨大“利润空间”。事实上,在严密组织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能从中不同程度获得分肥,唯有农民是最终的利益受损方。
     有业内人士介绍,通常每销售一袋肥料,“讲师”获利5元,操盘手10元。因为要承担请客送礼、农资运输、人员住宿等成本开支,业务员每袋可提成30元。
     胡可表示,乍看之下,这点钱不算什么,可由于推销量大,时间集中,综合算下来也称得上是暴利。“一个农忙季最多个把月,通常‘老板’(操盘手)可以挣10来万元,‘讲师’8到9万元,业务员3到4万元。曾经有个‘老板’亲口告诉我,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半月时间就挣了上百万元”。
     干了15年操盘手的老吴告诉记者,因为不用做广告,销售效果立竿见影,很多中小规模肥料企业都有过和“忽悠团”合作的经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投资50万到100万元之间的小型肥料厂,如果跟我的团队合作,保证当年就能收回投资。”他说。
     姚军说,这些年,不少参与搞过“忽悠团”的都发了财,“老家盖上了楼房,还买了小车,通常价位在15万元左右。因为来钱快,有的孩子辍学后,也被带出去从事这一行当”。
        监管乏力以至“放水养鱼”
     在低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前景”吸引下,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流动作业、手法隐蔽,目前“忽悠团”的危害尚未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
     接受采访时,老曹和老吴分别从甘肃和安徽两地考察完业务回来。老吴介绍,河南的农忙主要在夏秋两季,前后加起来做业务的时间也就两个多月。因为从业人员越来越多,这几年大家开始向省外发展。“河南的小麦种完了就往南方走,就我知道的,可以到山东烟台卖果树肥,也有的甚至跑到**卖棉花肥”。
     老曹则表示,入行十多年来,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南到云贵,北到黑吉辽,中部的安徽、河北等地都开展过业务。“从我2000年入行至今,带的‘讲师’级徒弟有五六十人,刚开始是河南人干,现在外省也有我们发展的业务员。大家跟着农事走,一年四季不闲着”。
     经过多年发展,“忽悠团”在操作手法上也有所演变和创新,比如从以前的只卖一种农资变为多种产品相互搭配,进行买一赠一的套餐式推销,或者从单纯售假变为暗地里偷减含量,由此变得更加隐蔽,更具有欺骗性。
     记者还注意到,“忽悠团”之所以四处行骗屡试不爽,相关部门监管乏力乃至故意“放水养鱼”,也是重要原因。
     老曹透露,每到一地开展业务时,难免有人打电话举报。“工商局、农业局、质监局一行动,请客吃饭是免不了的,吃罢喝罢,多少还得拿几个。不摆平他们,下面的活没法干。”他说。
     业内人士呼吁,由于农民分散经营,维权成本高,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发生事故后难认定,愈演愈烈的“忽悠团”现象亟待引起各方重视,从源头上严查清理。如果任其发展,不但扰乱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伤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还可能给粮食安全埋下隐患。
     全国有无数家化肥企业,总有那么一些企业,不把心思用在提高肥料质量上,而是挖空心思设骗局,赚黑心钱,农民朋友只有提高警惕,不贪便宜,才能保护自己,不上当受骗。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春天到农资俏,“农资忽悠团”也要来了]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7839690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849417744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