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农民头条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农产品价格“逢节必涨” 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背后推动?

时间:2012年02月02日信息来源:新华社 点击: 【字体:

农产品价格“逢节必涨” 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背后推动?

  经历了2011年如同“过山车”般的物价波动后,在高CPI背景下迎来了龙年春节消费。今春“菜篮子”价格走势如何?春节作为食品价格波动最大的时期之一,“平价春节”离百姓期待有多远?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菜篮子”全线上涨

  3元一斤的青菜、5元一斤的芹菜、8元一斤的茄子……上海市发改委节日期间公布的“部分农贸市场主要蔬菜品种价格公布表”上,特意用红色字体标注了全市各菜市场中间价格“最贵”的产品。

  数据显示,大年初三的菜价较之前一周几乎全线上涨。青菜、芹菜、菠菜、黄瓜、青椒和大白菜的涨幅都超过了20%,15种主要商品中仅有鸡蛋价格微幅回落。很多市民感到,要在家下厨请亲友吃饭,“菜篮子”并不轻。

  在北京工作的张小姐也感到春节菜价的“高涨”,她说,“初六逛超市买点菜,有机小排骨要37元一斤,原先30元都不到。年前1元1斤左右的青菜卖到了3元,一些时令蔬菜甚至翻了好几倍。”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也是周期最长的节日,从小年至元宵的近20天都是消费高峰,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多年来的规律。加上大量从业人员回家过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卖菜的小贩少了许多。

  价格备案、开设平价超市、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节前集中投放粮食蔬菜……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下,江西、安徽、青海、宁夏、黑龙江、江苏等省区春节前提出,根据本地市场情况和调控需要,适时投放地方粮油储备,确保成品粮油、蔬菜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保持粮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然而,一些市民仍然反映,现在春节时段长,菜价涨幅大,一些普通家庭“吃紧”,困难家庭和低保人员则“吃不消”。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唐建伟表示,由于生产周期、信息不对称、游资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近10年的历史中,食品价格增速已多次呈大涨大落轮回,春节期间几乎是全年食品价格波动最大的时期之一。

谁在推动“逢节必涨”?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统计数据看,1月份上半个月的蔬菜价格比12月同期还是有明显的上涨,预计下半个月上涨的幅度会更明显。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推动农产品价格“春节必涨”?

  一是“从经济学的规律看,特定时间价格的上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供需关系变化。春节期间,老百姓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井喷,大家都需要集中购买年货,其中就包括最基本的食品。”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表示。

  二是供给方面来看,从菜市场的商贩到田间地头的农民,会回家过年。虽然像大型的超市、商场春节期间依然保持供应,但就整个市场的供给而言,还是比平时要少,供应不足进而传导给终端物价。

  其次,季节因素影响,农副产品进入冬季原本就是进入了价格上升阶段。春节期间,我国不少地区遭遇雨雪和低温天气,较高的蔬菜生产运营成本,对菜价形成支撑。

  三是市场流通价格管理因素亦不容忽视。由于多数农副产品的价格已经实行了市场化,国家只对粮食等少数重要的农产品实行指导价,定价权往往掌握在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销售商手中。在春节市场供不应求时,菜商联手抬高价格不足奇怪。“哪怕蔬菜都卖到10元1斤,老百姓为了过节也得买。”

  四是春节返乡习俗影响,导致短期内劳动力严重不足,人工成本突然提高,对物价影响大。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余南平说,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虽然他们也有圣诞节等周期较长、消费集中的节日,但没有大范围的人员流动,而且基础商品尤其是食品供应基本都是成体系的,往往采用工厂化配送方式,且多为成品或半成品,节假日不会出现大幅物价波动。

  反观国内,春节劳动力大范围流动的特殊现象导致人工成本上升;供应体系比较分散,并非集中管理方式,导致进货成本提高;加之一般企业员工在春节假期工作有三倍工资保障,大多依靠价格补偿来体现节日加班的价值,所以物价高涨。

加强农超对接:减缓节日“异常波动”

  按照一般规律,节后价格会有一个回归常态的过程,但不能因此就放松对于平抑春节物价所采取的措施,更不能因为整体价格涨幅回落,对节日的物价上涨掉以轻心。

  专家认为,每年春节几乎都发生农副产品价格大涨的现象,而且零售环节比批发环节涨得更多、更离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农产品直供城市的能力薄弱,系统不健全。

  现在零售依赖农贸市场,而小菜贩多数是外地人,春节大量摊位歇业,造成供不应求。因此,需要加强农副产品直供体系的建设。

  江苏省大蒜行业协会副会长张传喜说,现在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城市周边的菜地减少的速度也快,仅靠城市周边农村供应农副产品已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而城市农贸市场与农村生产基地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没有很好地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农超对接、市场与生产基地对接的力度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菜价大幅波动还将发生。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为平抑物价,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一些地方加大开设平价商场的做法值得推广。广东今年计划将建成3000家,江苏去年也建成773家平价超市。这些“平价商店”、“平价超市”通过政府补贴、产销对接等方式降低农副产品价格,其销售价格普遍比周边市场价格低15%以上。

  有关专家提出,要依托农业流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减少流通环节,有效稳定农产品售价。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