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难忘那段苦日子(七)

时间:2016年09月27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字体:

难忘那段苦日子(七)


中秋夜里偷冬瓜
□程明跃(重庆市秀山县清溪场镇新华居委会四家城组)
  记得小时候,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在我们乡下农村,都会有小孩成群结伙去偷冬瓜或水果的习俗。据传说是吃了偷来的冬瓜不生疮长包,来年可以吉祥。还有一个说法,没有生育小孩的夫妇,偷个冬瓜放在被窝里,以后就会怀上。因此,往往是冬瓜的主人有意不把冬瓜收拾完,留下一个大的在地里,用冬瓜叶和冬瓜滕盖住,在八月十五这天等着大家来“偷”。
  四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孩子,中秋节也会参加“偷”冬瓜的队伍,我们既觉得新奇刺激,又可以一饱口福。这游戏吃在其次,吸引人的主要还是那种“偷”带来的感觉。平时我是绝对不敢去偷东西的,母亲经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只要一有点小偷小摸行为,要是让母亲知道了,少不了挨一阵细竹条抽打。但是到了八月十五,母亲不会过问,只是嘱咐要多加小心。
  到了八月十五那天,寨子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儿早早就计划好了,谁负责带锅碗瓢盆,谁负责带油盐酱醋,谁负责放哨,谁当搬运工等等,分工具体细致点滴不漏,只等待月到中天的时候动手。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亮,天上云淡风轻,地上山色朦胧,田野秋虫唧唧,大人们都熄灯睡觉了,正是我们“作案”的好机会。几个人结伴摸到白天都采好点那家人的后门,先溜到门边,侧耳听听院子里有没有声响,然后就用准备好的薄竹片去轻轻地拨院门的门栓。有的就干脆翻墙进入,其实大人们早知道了我们的心思,有意留了门儿,不然凭我们这点三脚猫功夫,一般是难以得逞的。
  门栓打开了,怕引起声响惊动主人,还要对着院门的门包撒泡尿,农村的孩子摸黑摸习惯了,加上又都是熟门熟路,只要注意别弄出声响来,一般情况都能顺利得手。有时大人们故意将东西临时挪动一个地方,那就够我们一番寻找了。
  晚上乘着月色,我们这群机灵鬼们把冬瓜偷来了,老人们说,偷的东西是不能够带回家去的,只能在外面煮来吃。我们就在寨子外边找一个地方,架起一口牛五大铁锅,按照事先的分工,烧上一堆篝火,七手八脚开始野炊。反正那时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一个个虽然年纪小,煮个冬瓜吃那也不在话下。几十个娃娃围在一起吹吹打打,唱唱闹闹,说说笑笑。冬瓜煮熟了,便一人一碗,一边赏着天上明月,一边吃得津津有味,其乐融融。那冬瓜味道好不好,已经没有多大印象了,但吃起来的那股高兴劲儿,现在还仍然记得。大家围着火堆又叫又跳,嗓子好的,还能吼几句山歌出来,直到兴致尽了才回家,安安心心睡觉。那是真正的大团圆,大和谐。
  偷瓜的这档子事我们算完成了,但大人们在中秋节还有一个节目,那就是“骂街”。一般是年纪较大的女人,待我们把冬瓜、水果偷走后,就要追出来骂街。骂天骂地骂没良心的,骂不得好死的,要骂得四周都能听到,寨子上空都会出现回音,远远地都听得到。厉害一点的人还能跳起脚,巴掌拍得啪啪响。五满娘就算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平时她对我们是最喜爱不过的了,每每采摘了野果就会放在家里,只要我们去她家,她就会拿出来招待我们。她家可偷的东西也最丰富,院子里除了南瓜、冬瓜,还有板栗、核桃、橙子等水果。只是平时看起来最是慈祥不过的人,骂起人来却也特别厉害。
  记得有一次,八月十五那天我们偷了她家的橙子,我们前脚才跑出门,她就脚跟脚地撵出来骂街了。先是骂我们这群小孩子没天理没良心;再骂她儿子没良心没孝心,大老远的在外地辛辛苦苦一年也养不了家糊不了口,过节了也不回来看看;最后再骂她的老公,丢下她在世上一个人孤独受难,自己却在地下快活。骂来骂去就将一堆堆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抖落了出来,不过骂是骂了,尽管她把天王老子到小鬼阎王都数落出来,但她骂人不带一个脏字,一时哀婉,一时凄厉,一时激奋,臂指苍天,脚跺大地,弯腰抚掌,“啪啪”声与骂声相互造势,相得益彰。这时犹如有一阵山风袭来,让我们毛骨悚然。我们年纪小,以为她真是骂我们,觉得更为刺激。
  但是我们也有失手的时候,那次运动(乳名,因为四清运动那年出生的,所以叫这个名字)刚翻过明友哥家墙头,准备往院子跳下去时,就被明友哥用棒棒一阵敲打,打得他哇哇直叫,我们后面的这些人吓得四下逃散。后来还是大人出面解决,经过生产队和大队调解,明友哥家最终赔了医药费不说,还当面向运动一家人道歉。
  后来,我们从大人那里了解到,其实骂街也是我们乡村中风俗的一部分,我们那时不过是成了大人们开骂的一个由头。那个时候,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而又生活无着无落的大人们,借此机会充分发泄着心中的愤懑,希望能够将晦气骂走,祈盼着明年迎来一个好彩头。
  现在,农村里电视普及了,互联网络也通到了乡村每一角落,小孩们对新的事物接受特别快,对以前那种习俗没有那么上心有兴趣了,八月十五中秋节那份乡情,那份淳朴,那份开心,慢慢远离了那份贫穷。但偷瓜的记忆还是深深地铬刻在我的脑海里。

 
偷吃父亲的白面馍
□李艳情(辛集市旧城镇石家庄村)
  小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很贫穷,勉强果腹罢了。平常素日头吃棒子面饼子、大麦馒头,冬天以红薯为主。戳筷子不倒的红薯白粥,能扛好几个月。惟有过年时才能吃上点白面馍。雪白、喧腾、香甜可口的白面馍,是大人和孩子们都向往的梦。
  我父亲是位汽车司机,常年累月饥一顿饱一顿的,没吃上过正时饭,因此落下了严重的胃病。有一次,父亲的胃病犯了,吃药打针折腾了好些日子也不见好。父亲吃完棒子面饼子就烧心,烧心的时候就吃一点小苏打。十天半月的时间,消瘦了很多。母亲为了父亲早点好起来,去姥姥家借了几块钱,买了点白面,要特意给父亲蒸一笼白面馒头。那天放学了,看到母亲在案板上揉面,一向爱贪玩的我,主动请缨要帮母亲烧火拉风箱。看着母亲把生馒头装上笼屉,我巴不得让馒头早点出锅,于是,用双手使劲拉着风箱,灶堂里的火苗子窜出来老高。母亲见状,嗔怪道:“添那么多柴火,烧那么大火,你以为是让你烧窑呢?”母亲让我去写作业,她接着烧火蒸馒头。那会儿没有表,蒸馒头是估计着工夫烧火,看着锅圆了气,就改稍微小点的火再烧。母亲凑在锅沿上闻闻,有馒头味了就是快熟了,再烧几把柴火就停火。一掀起锅盖,雾气腾腾过后,雪白喧腾的馒头出现在眼前。母亲郑重地说:白面馍是给父亲吃的,你们几个尝尝就行了。我们贪婪地尝完母亲分给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馒头,眼巴巴地看着母亲用饽饽篮子把白面馍头拿走了。
  第二天放学后我饿得慌,就找吃的,刚咬了几口棒子面饼子,忽然想起家里还有给父亲留着的白面馒头呢,放下硬邦邦的饼子就去找馒头,翻了好几个地儿都没找到,最后在一个闲置的粮食瓮里找到了。翁里放了个面盆,盆底铺上了屉布,馒头放在屉布上,馒头的上面还盖了一块屉布,最后再用盖帘板盖上。
  我找到白面馍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亢奋,拿起一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凉馒头一样香甜,还掉渣,就连掉下的馒头渣也好吃。光顾着吃了,早把母亲的叮嘱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偷吃父亲的馒头,让我落下了馋猫的绰号,多年后母亲还稍有微辞,常常提起我这不光彩的历史。
  提醒:“难忘那段苦日子”话题正在农民互联网热评,欢迎不能上网的广大报友通过信件邮寄文稿,要求讲故事“忆苦思甜”,控制在800字内,地址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邮编050013,收件人是河北农民报社李文娟。    本版责任编辑 孟燕君
 
(作者:河北农民报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难忘那段苦日子(七)]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