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难忘那段苦日子(四)

时间:2016年08月30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字体:

难忘那段苦日子(四)
  自己的故事自己写
  说起我的家乡临西县马兰村,就不能不提红高粱,因为我小时候天天喝高粱面粥,顿顿吃高粱面窝头。而说起红高粱,就不能不提那位曾红极一时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委员、女省委书记吕玉兰。1960年,当选为东留善固村党支部书记的吕玉兰,为了解决全村人的温饱问题,选择了较为高产的高粱进行大面积种植,经过5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条件终于有了初步改善。70年代初,吕玉兰走上临西县委书记的岗位,面对有人外出乞讨的贫困局面,她又号召全县大种高粱。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条件落后,土壤贫瘠,惟有高粱耐瘠薄、耐盐碱、易管理,旱涝都能保收成,但适口性差。有人就编了句顺口溜:“高粱窝窝难下咽,拔干拔得难大便。”为了夸张,还有人说:“人吃高粱尿红泡,猪吃高粱不长膘。”1972年9月,临西县在东留善固村召开高粱新品种推广现场会。会前,吕玉兰拿来几个红高粱面窝头,放在桌子上。几位县、社领导就大声议论起来:“这玩意儿就是好吃,白面馍馍也不如它!”吕玉兰问当时在县医院工作的大会保健医生王顺道大夫:“王大夫,你有什么看法?”“不好吃,这么涩,谁愿意吃它!”王大夫摇着头道。吕玉兰站起来大声说:“听到没有,你们这些当干部的还不如一个医生敢讲真话!说实在的,我也不愿意吃高粱,可问题是有人连这个也不够吃的。等将来富裕了,咱谁也不吃高粱了!”红高粱简直让我们吃腻味了,作为“又红又专”年代的红高粱,确实救了许多人的命。六七十年代我在村里经常看到要饭的人,但都不是我们临西县的。在不产甘蔗的北方,惟一使我怀念的,是那种杂交多穗高粱和糖高粱的秫秸秆,比蜜还甜。
  我的家庭,可以说世代务农,祖上几辈人都只会扛锄头、种庄稼,且生活贫困。爷爷虽然当过土干部,也只会念几个字。爷爷和奶奶就靠两间小西屋,为我的大爷、爹爹和叔叔娶了3房媳妇。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高,子女婚配不太注重财产,一是看出身,是地主富农,还是贫农下中农,二是看人性强不强。
  1966年春,爹和娘结婚的第三天,就下起了毛毛细雨。春雨绵绵,把人浇了个透心凉。高粱秸铺成的房顶,一根像样儿的椽子都没有,嘀嘀嗒嗒漏起雨来,连睡觉的地方都保不住,爹娘只好头顶一块黑塑料布,在一个墙角处休息。结婚时借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第二天就还给了人家。当时因为没分家另过,锅碗瓢勺什么都没有。被面是自家织的土布,用红胶泥砸的颜色,还算新的,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里面的陈旧套子却不知用过多少年了。现在,洞房里就剩下夫妻俩、一床被子、一张破席和一个带豁子的盛高粱面的瓦缸了。爷爷在3间正房土屋里住,他看看窗外的天,叹了口气对奶奶说:“二小(我爹行二,家乡人俗称二小)家不会闹事吧?”奶奶说:“我去瞅瞅!”奶奶披块头巾,来到西屋窗前,听到爹娘正在唱学习吕玉兰的歌曲《歌赞党的好支书》:“不怕风吹浪打,不怕飞石走沙。主席著作是指南,广阔天地把根扎……”于是,奶奶就乐不可支地去给爷爷汇报:“小金(这是我娘的小名,成立人民公社后起了大名叫夏明兰)不是爱富嫌穷的人,庆雨(我爹的大名)他俩弄不了事!”
  以上这段故事出自小孟的长篇自传《趟出高粱地·我的家庭》(远方出版社出版),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小孟家庭苦中有乐的生活。经历过苦日子的人,都有难忘的记忆,小孟在网络上发起“难忘那段苦日子”话题,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回忆难忘岁月里的苦日子,用讲故事的方式忆苦思甜,让当今的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通过阅读一篇篇来稿,小孟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其实,很多作者笔下小小的主人公,难道不是我们当年的自己吗?打开情感的闸门,勾起遥远的记忆,小孟期待更好更多的来稿。

  半根冰棍儿
  □陈金仲(大城县旺村镇南楼堤村)

  小时候,学校里只放秋假和麦假,不放暑假。大人们都去生产队参加劳动了,而我的任务就是看弟弟。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年代,人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小孩儿们吃根冰棍儿都成了奢侈品。因为我们家劳动力少吃饭的多,在生产队是“拿钱户”,生活和经济条件非常拮据,每花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有时候母亲看见天气太热,就小心翼翼地从她的内衣口袋里摸出一个2分的硬币,一边把硬币给我装进口袋,一边千叮咛万嘱咐:“可要收好,千万别丢了,等弟弟闹了给他买冰棍儿吃。”
  有一次,妈给了我两个1分的硬币,我接过钱领着弟弟连蹦带跳地来到大街上,和小朋友做起了跳绳的游戏。我们尽情地玩耍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炎热难耐的天气。将近中午了,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们都躲到阴凉的地方了,这时弟弟哭喊着要我去买冰棍儿,我赶紧去摸母亲给我的两个1分钱的硬币,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手里摸出来的只有一个,而另一个不知在什么时候丢失了。我当时急得抓耳挠腮,就在玩过的地方认真地翻找起来。天气越来越热,我的双眼都被汗水模糊了,豆大的汗珠像雨点一样滴在地上,全身上下都湿透了。最后,我地毯似地把跳绳的地方翻找了一遍,还是没找着。母亲给我的1分钱硬币就这样悄然失踪了。
  我又着急又害怕,心想,去找妈妈要吧,妈会给吗?说不定,钱没要来,屁股还得受到***巴掌“奖励”。我领着哭闹不止的弟弟在卖冰棍儿的车子前徘徊着……我俩手上下左右地摆弄着妈妈给我的那惟一的1分钱硬币,用以减弱弟弟对冰棍儿的馋恋。
  卖冰棍儿的小贩看了看我和我手里的钱,又看了看哭闹不止的弟弟,似乎悟出了什么,他和蔼地说:“小兄弟,你看这样好吗?这冰棍儿是2分钱一根,没有1分的,等会儿我卖到最后的时候,有那快化的,或是磕的碰的,有残缺的卖给你一根好吗?”我听了卖冰棍儿的人面带微笑的劝解,立刻像遇到救星一样,对卖冰棍儿的人万分感激。我擦了擦感动的泪水,深情地说:“谢谢您,谢谢您!”
  卖冰棍儿的车子不断变换着位置,在村里转啊转,那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冰棍儿,冰棍儿,清凉败火……”
由于人们生活困顿,有时候串完几条巷子,竟然连一根冰棍儿都卖不出去。我领着哭闹不止的弟弟左劝右劝,总算不哭了。他听我说一会儿掌柜的就卖给我们,像看到了希望,屁颠屁颠地跟在卖冰棍儿的后面,等待着奇迹发生。
  由于路走得太长了,弟弟累得走不动了,就又哭闹起来。我哄着他,让他趴在我背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从卖冰棍儿的手里接过那根“残缺”的半根冰棍儿,当再回头叫弟弟吃冰棍儿时,他已经趴在我背上睡着了。
  少年不识苦滋味
  □徐贵吉(玉田县潮落窝乡东宋庄)

  儿时,正是建国之初,满目疮痍的祖国百废待兴。帝国主义却把战火烧到国门,不仅众多英雄儿女为国捐躯,也迟滞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那时的气候也好似专门与人作对,天气出奇得冷。而人们的衣着条件却非常差,说缺吃少穿并不为过,即使如此,我们少年活泼乐观的天性却很难泯灭。
  那时流行的词汇叫“猫冬”。到了冬季,尽管自家的屋子里也冷得像冰窖,屋外的冷风吹进屋子,煤油灯被吹得不停地晃动,有时会被吹灭,但是大人们还是都猫在家里,守着火盆度日子。而我们这群不识苦滋味的少年,放学回家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聚集到村西那个被称作“西大园”的河滩地上去玩耍。
  这“西大园”之所以让我们着迷,是因为那里夏季麦收后,年年被洪水淹没,即使到了冬季水也不能退尽,就成了冰的世界。我们在那里玩陀螺、打滑溜、滑冰鞋、支爬犁……最有趣的是“赶嘎嘎吱”,一大群少年在冰薄的地方挤着一齐往前跑,脚下的冰发出嘎吱吱的破裂声,冰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大一点的裂纹会有水冒出来,也有跑得慢的人会掉入水中成了落汤鸡。幸亏河滩地水不深,没有生命危险。吃饭时,大人不喊几遍是舍不得离去的,回到家里还要挨大人的训斥。
  那时我的手冻伤累累,手背肿得像一个小包子,从一个个裂缝里浸出殷红的鲜血,冻伤又疼又痒。在学校里老师看到我的手后都为之动容,让我没齿难忘的是,一个叫黄金龙的老师,把他自行车上的大皮套袖摘下来让我戴。他只是星期六下午去开会时自己骑车用一下,还特别嘱咐我不要去玩冰。遗憾的是,我那时并没有听老师的话,还是和小伙伴们去玩冰。我们弟兄多,家长根本照顾不到。
  看着如今“纸包件裹”的孩子们,心里也会燃起莫名的感觉。那个艰苦的年代,磨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今天我们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割草·积肥·拾麦穗
  □赵同胜(保定市七一中路152号人民银行)

  《我是公社小社员》歌曲里的“割草积肥拾麦穗”,收藏着苦涩的欢愉。邻居家有个“戏匣子”,整天呜里哇啦的,馋得人心痒痒。朝娘要,娘不冷不热来了句“家里没钱,想要,自己去挣”。于是,我瞄上了打“线草”。
  盛夏,棒子地里的温度能热死牛,叶子上的毛刺如刀锋般锐利,稍不留神就会伤及皮肤。心里装着“戏匣子”,早已无所顾忌。汗珠滚落,小脸通红,薅草的小手被磨出了血泡,胳膊上浸血的剌痕触到汗水钻心地疼,却丝毫也没想着要退缩。
  从仲夏到初秋,周末注定成了“薅草时光”。一季下来,干草卖了10块3毛钱。钱不够,娘从里三层外三层包裹严实的手绢里拿出毛票和硬币,凑够13块5,一台灰色的收音机总算到手了。从此,我家也有了呜里哇啦的声响。那种惬意无以言表。
  小时候的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很多,即便浑身裹棉,也难以御寒。可积肥最好的时候就是冬季,于是,我稚嫩的肩膀上就多了一个大粪筐。
  每天早晨,天还不亮,娘就“胜儿胜儿”地喊开了。睁开惺忪的睡眼,很不情愿地背筐、拿杈,一个弱小的身影行走在长满白霜的田野里,看见一坨粪,心里就会涌出一阵激动。筐满,日上三竿,把粪倒进爹早就挖好的大池子里。等开春的时候,粪坑就会被填满,爹一锹一锹地将其挖出,像撒化肥一样散到地里,为庄稼地提供养分,期望能长得好些,一年的日子便有了着落。
  一冬下来,我的手和脚被冻伤祸害得不成样子,天暖后还会烂,娘看了心疼得要命,但她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麦收时节,大地一片金黄。父辈们自然是麦收的主角,小孩子也并非看客,拾麦穗最为应景。大人在前面割,将麦捆码好,孩子们跟在后边拾漏掉的麦穗,谁拾的还要做上记号,以备检查。
  小时候很享受拾麦穗的过程,小伙伴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重要的是还能挣工分,于是,就平添了很多成就感。队长对拾得多的孩子会额外奖励一个工分,一帮孩子明里暗里没少为此较劲。童年的时光已然成了美好的回忆,但这回忆里却充满了生活原本的苦涩和应有的意趣。
  吃食堂的苦难生活
  □程玉林(顺平县正童村)

  1960年是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那时我刚10岁,正上小学。以前各家的单干生活,虽说清贫,可不至于苦到饿死人的地步。1958年各家的地都已归了集体,我村分了4个大队,各大队都建了集体食堂,各家的牲口、车辆以及各种农具和粮食都归了集体,就是做饭的铁锅也都被砸了大炼钢铁。人们只好被迫每天用篮子拎着筷子、碗,拿着小板凳,到集体食堂打饭吃。
  我队的食堂建在张家大院,西院房是厨房,东院房做餐厅。餐厅布置得挺气派,墙壁粉刷了白灰,贴上了彩色标语,正面墙上挂着一块大匾,上面是用糖水写好后再撒上金黄的小米粘出来的“第一食堂餐厅”6个大字。开始人们从西院打了饭,都要到东院餐厅去吃。饭是每人一份,小孩半份。人们也只能吃个八分饱。我们小孩子都感到稀奇有趣,整天嘻嘻哈哈,没能体谅大人们心中的凄凉和忧伤。
  到了1959年,食堂粮食开始紧张,每个大人的口粮定量从每日8两、6两逐渐减到3两半,一日3顿稀粥,每家大人总是先紧着给孩子喝,剩下的大人才分着喝点。这时人们打了饭也不进什么餐厅了,在院里凑合着喝两口了事。我们小孩没什么感觉,大人们却饿得头昏眼乱,到处见什么能吃就吃什么。
  到了1960年,食堂里做的饭根本就不叫人食,像什么棉籽皮、芝麻壳、棒子皮、山药蔓等东西,用石灰水软化后粉碎,掺少量玉米面,做饼子让人们吃。当时我也咬了一口,嚼了半天也没咽下去,父亲赶紧让我吐掉,喝点仅有的稀粥算了。可是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咬在嘴里,嚼好长时间,才使劲强咽下去。我虽说小,可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说出的滋味。那时能吃的榆树皮剥光了,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地里能吃的野菜挖光了,就是不能吃的人们也都试着吃,导致好多人食物中毒,轻的浑身臃肿,不能大便,重的毒饿而亡。仅在那一年,我村就饿死十几个人。
  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总是酸酸的,感念爷爷奶奶,感念父亲母亲,在那苦难的日子中,我们全家竟都活了下来,没有他们坚强的支撑和庇护,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
  坚守校园的那段时光
  □张占星(丰宁县凤山总校朱首营学校)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加入教师队伍的,在本村教了两年。因工作需要,就先后调到离家十七八里及三十多里的外村任教。那时没有柏油路和水泥路,很不好走,自行车有时还得推着走,更何况中途还有一条牤牛河。俗话说:“隔山不算远,截河路阻断。”住校一个星期回一次家,看看一周多的女儿,爱人不仅自己带孩子还要照顾家。我只能在仅有的一个星期日,拼命忙一下责任田的农活。那时我还是民办教师,带的粮食也是自产的,小米、玉米面、棒子米,够一两个星期用的,多了也没处放,又有老鼠糟蹋。乍开始自己做饭,生一顿,糊一顿。常吃的菜是自带的咸芥菜疙瘩和酱,很少吃熬白菜、萝卜、土豆等。春天常吃野菜——苣荬菜蘸酱。也尝试猪毛菜和玉米面加少量的盐大锅贴饼子。较嫩的车前子熬吃,因为油水太少苦涩难以下咽。每次听红军吃野菜、草根、树皮这些往事体会颇深。
  记得1986年,当时也是7月的一天,白天上课,完成备讲批辅考,放学后,校园就剩下我一人。晚上8点半,烛光下的我照旧打开半导体收音机,任凭隆隆的雷声在空中滚动,电波在咔咔嚓嚓的干扰中作响,我雷打不动地听着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气象基础及农业气象》的中专课程,及临近考试的《遗传及作物育种》等。因为是连雨天,我两个星期没有回家,周六走了五六里路到河边,水大过不去,只好返回学校。其实,学校也是危房。当时也没有电话,家人和我只能心里互相惦记着。独守学校,米尽柴空,把最后半截担水杠子烧煮稀饭也没开锅。后来能回家了,路上一段大泥坑,必须绕走一农户谷地,还得掏1角钱的过路费。的确,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
  那段日子很苦,但我过得很充实。1992年6月,凤山中心校“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时,《我以“三热爱”点滴》谈了我是怎样以校为家的事,受到了在场的领导、老师和家长的热烈鼓掌。从此我的教育教学不断进步,苦日子也逐渐变成了甜蜜事业。
(作者:河北农民报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难忘那段苦日子(四)] 的评论,总共:1条评论
panxiude 会员:panxiude  2016/8/31 1
很好,已拜读
 
最新贴子
最新博文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河北·惠农文化传播(石家庄)有限公司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业务电话:1823318991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