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互联网保定工作站站长:王恒星

农民互联网保定频道热线:13931248033

保定新闻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保定频道 >> 保定人物 >> 浏览文章

涞源县一家四代人守望相助为英烈守墓75年

时间:2015年08月18日信息来源:河北新闻网

  

  【核心提示】在涞源县东团堡乡漕碾村,有这样一家人,他们祖孙四代用75年的时间,坚持为当年在这里牺牲的72名无名烈士守墓。8月14日,燕赵都市报记者驱车来到涞源县,走近大山深处,了解世代守墓人背后的故事。

涞源县一家四代人守望相助为英烈守墓75年

抗日烈士纪念碑

涞源县一家四代人守望相助为英烈守墓75年

刘成章老伴尹国秋老人(图片来源新华网)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见习记者赵辉、闫晓阳 实习生辛蕊、李畅

    【见证】

    18岁少年亲眼目睹72名战士失去生命

    据相关史料记载,1937年9月,日寇进入山城涞源县,到1940年夏,日军为了修筑东团堡据点到漕碾拉夫,年仅16岁的刘成章和父亲被日寇抓走,到东团堡修炮楼挖战壕。

    1940年9月22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支队三团打响了东团堡攻坚战,全歼东团堡日军第二混成旅团士官教导大队170名守敌,刘成章和父亲被解救出来。从此,父亲时不时地就对刘成章说:“咱们刘家人世世代代也不能忘了八路军的恩情。”

    在东团堡攻坚战结束不久,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支队三团四连驻进漕碾训练,四连是一支刚刚补充新兵的部队。日军不知怎么得知,在东团堡乡漕碾村有一支刚刚补充的新兵连,就要挟当地老乡带路前往。涞源县八路军总指挥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急忙派情报员前去送信,但由于情报员在路上耽搁了,还是没有赶在鬼子之前把情报送到。

    刘海清是刘成章的孙子,他讲述,小时候听爷爷讲,当时,天刚刚亮,村子里的新兵连刚刚出完操,把枪支挂在墙上,正准备吃饭。突然,前一天就埋伏好的日军向新兵连进行偷袭。为了避免枪声惊动八路军,鬼子就硬是拿着刺刀,一刀一刀刺向毫无防备的八路军。

    当时,年仅18岁的刘成章,亲眼目睹了这残忍的一幕。鬼子离开后,他和村子里的乡亲们用石头搭了一个拱形的墓,亲手将72名新兵战士埋葬。刘海清说,小时候,爷爷总是喜欢唤来儿孙,一家人围着一盆炭火,不厌其烦地讲当时日军有多么的残忍,72条生命一下子就没了。每次讲着讲着就不由得流下眼泪来。

  【筑碑】

    卖掉棺材 为烈士修了一座墓碑

    1996年,刘成章夫妇不顾儿女们的反对,搬离世世代代居住的老山村。在距离烈士墓100米的地方盖起了4间石头房,同烈士们朝夕相伴。

    每逢清明节、重阳节,在烈士墓前总能看到一个佝偻的瘦小老人的身影,带上一盏马灯,拎上一瓶酒,坐在土堆上陪烈士们说说话。

    刘海清说,2000年,爷爷刘成章已经76岁了,按照家乡的习俗,家里的孩子们为他置办了棺材,可爷爷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72名无名烈士。能够为他们建一座像样的墓碑就是他最大的心愿。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在刘成章几经奔走寻求资金帮助无果后,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卖掉自己的棺材,给烈士们修一座墓碑。听到这个消息,儿女们坚决反对刘成章老人的做法。但是刘成章老人想,他和老伴的身体还硬朗,祖坟的那棵大柳树也快成材了,到时候就把大柳树伐掉再给自己做一口棺材。

    刘海清指着墓碑告诉记者,最终爷爷还是卖掉自己的棺材,为烈士修墓碑。同村的乡亲们得知,乡亲们都很受感动,尤其是一些老人,也拿出一些钱。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为着72名烈士修建了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

    2004年,80岁的刘成章老人走完了他的人生路。在刘成章弥留之际,心里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守了大半辈子的烈士墓,刘海清说,墓碑哪里坏了就修一修,该上坟的时候可不能忘,这是爷爷生前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坚守】

    只要走得动 每天就去烈士墓看看

    72位烈士同漕碾的大山连成了一体。在刘成章老人的眼中,早已熟悉的大山之中更多了几分牵挂。2004年正月二十八,刘成章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路,埋在了和烈士墓只有一道河槽之隔的刘氏祖坟里。守护烈士墓的任务交给了老伴尹国花,孙子刘海清一家人也参与了进来。

  今年44岁的刘海清已经是第三代烈士守墓人,现在也只有他一个人在一直守护着这72名英烈的尸骨。刘海清说,墓地离住的地方有三里地,村里人走山路惯了,四十分钟就过去了。“只要走得动,每天就去烈士墓看看。”这是爷爷临终前嘱托给他的话,爷爷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了这座烈士墓,只要活着,他也会继续坚持下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爷爷去世后,刘海清接替了爷爷为烈士扫墓的义务。“烈士墓埋到了我们村里头,像我的亲人一样,这是全家的义务,我们要世世代代守好他。”刘海清低着头,眼眶里闪着泪水。

  【传承】

    守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习惯

    当问到刘海清自己一个人在山上孤单不孤单时,刘海清笑着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我还要把爷爷的心愿传下去。”

    现在由于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了,不少村民已经从山上搬到县城里面住了,刘海清的老婆也因为儿子上学的原因,住到了县城里。但是刘海清还是一直谨记着爷爷的话,守着英烈的墓碑。

    当问到孩子对守墓这件事的态度时,刘海清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说:“我就一个儿子,经常给他讲我爷爷小时候给我讲的那些事,本以为儿子会很反感,没想到,每次一跟他说这事,他听得都特别认真。今年儿子17岁了,在上中学,对于守墓我不强求他,但是如果他愿意,我会很欣慰。”

    刘金水是刘海清的儿子,在他看来,太爷爷和爸爸就是他心中的榜样。即使将来自己走出了这个小村庄,他也不会忘记肩负着守墓的使命。“守墓可不能断在我的手里,那里埋着的可都是受人敬仰的烈士啊。”刘金水说。

    ■记者手记

    75年的光阴里,涞源县东团堡乡漕碾村,农民刘成章祖孙四代义务守护着他心中最神圣的无名烈士墓。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每天都要到烈士墓地转几圈,清理枯枝败叶。到了春节、清明,他都会来烈士墓前祭奠,一直坚持到他去世。

    “子承父业”四代人用75年的时间传承“守墓事业”。这种大爱,实在令人感动。这是一位善良老人的心愿,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们依然会继续坚守下去。历史不能遗忘,更不能忘记这些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作者:赵辉 闫晓阳 辛蕊 李畅 编辑:baoding)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涞源县一家四代人守望相助为英烈守墓75年]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0311-67563570 办公QQ:2806279960 中国农民博客QQ群:213551375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17983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