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美丽乡村,如何首先让农民满意

时间:2013年06月23日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字体:

  记者 黄勇娣

  第二届“我喜爱的乡村”评选,6月初启动网络投票环节,从市郊25个候选村中推选出10个乡村。目前市民投票踊跃,7月将揭晓结果。

  两年前,本市首届“我喜爱的乡村”评选就受到市民追捧,十大“上榜村”迅速蹿红,纷纷成为小有名气的乡村游景点。但换个角度看,让市民喜欢的乡村,如何让农民先满意?城乡一体化这篇大文章,应该有哪些更重要的着力点?

  村落“空心化”能否扭转

  田园如画,炊烟袅袅,是城里人向往乡村的理由。可现实生活中,村里人却越来越多地离开了,留下破旧闲置的农宅,一些老人和外来务工者驻留,村落“空心化”趋势明显。

  农民不再安居的乡村,怎么可能成为让人喜爱的乡村?市郊一些地方围绕 “农宅改造”做起了激活村落的文章。

  奉贤庄行镇的新叶村,是 “我喜爱的乡村”25个候选村之一。以前,村里不少农民搬到了镇上和城里,如今他们又开始回来了。这是因为,现在村里的房子变漂亮、舒适了。记者看到,村民盛阿姨家是一栋新建的三层小楼,有225平方米,去年5月搬进来居住,里面装修与城里的房子无异,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她说,已成家的儿子和女儿每周都从市中心回来度周末。

  让人吃惊的是,建这样一栋房子,她家只出了几万元。周围是一排排新建的三层小楼,据说已有400多户农民搬了进来。“实际上,新建一栋房子平均需要20多万元,这是大多农民无法承担的。”村支书姚建中告诉记者,新叶村的农宅基本建于二三十年前,如今大多成了危房,但村民自己“翻修翻不起,住着又危险”,结果老人居住的占68%,空关的占11.6%。

  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村里探索了宅基地归并的新方式,拆除农民原本分散的农宅,集中建造新房子,节省出宅基地面积,再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获得了建房资金,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新建的农民小区,上下水、供电、电信、路灯、绿化、道路等全部按照城市化标准配套。于是,一些农民把镇上的房子租了出去,又重新搬回村里,和老邻居们一起过起了乡里乡亲的田园生活。

  村民“离土离水”怎样增收

  在郊区,大多数村民已处于“离土”、“离水”状态,寻找新的增收渠道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同样是“我喜爱的乡村”候选村,金山山阳镇的金山嘴渔村,受渔业资源枯竭等影响,2004年前后走到了必须转产的关口。昔日的渔民,不能再靠捕捞为生,又无农田可供耕作,生计如何着落?转型后的金山嘴渔村整体打造滨海休闲景区,村民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增收致富门路。

  在金山嘴老街25号门口,村民沈阿姨正忙着制作“海棠糕”。她丈夫老李告诉记者,双休日人特别多,几乎每天都要卖出五六百只海棠糕,销售额近千元。老李还开了村里唯一一家理发店,生意也十分好。

  62岁的施阿姨说,老伴姜象贤曾是村里有名的船老大,17岁就出海捕鱼,但2003年后就捕不到鱼了,只好转岗。现在,老姜是一名村干部,年收入在4万多元,施阿姨则在一家公司做保洁员,每年也有近2万元收入。家里的老房子租给了村里,给一位海归画家当工作室,年租金3万元。更重要的是,沈阿姨和所有村民一起,都被纳入了“镇保”,退休后每月可领1000多元养老金。

  山阳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镇里对渔村进行了村落改造和旅游开发,总投入逾亿元。渔村变漂亮了,开出了10多家特色海鲜馆和农家乐,去年村里接待游客超过42万人次。

  还原“美丽乡村”如何长效

  近郊一些村落,打工者“群租”现象突出;远郊一些村落,宅前屋后棚舍凌乱,垃圾无人管……为了还原美丽的江南水乡环境,本市实施了村庄改造等实事项目。

  松江叶榭镇马桥村,也是“我喜爱的乡村”候选村,因为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置”,一下改变了垃圾乱丢印象。村党总支书记朱惠明带着记者看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只见农宅前后整齐干净,村里绿化成荫,一派美丽乡村的宜人风貌。

  朱惠明说,去年起村里率先试点,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多次分类。可还田的菜叶、农作物秸秆等,被搜集到田间积肥池里,沤制发酵成有机肥,再归还到家庭农场的粮田里;不可还田的垃圾再次分类,酒瓶、旧衣服、塑料薄膜等卖到回收站,不可回收的垃圾统一装运出村。不仅垃圾减量,自产的有机肥还节省农民的肥料成本,并修复了农田土壤。

  在金山嘴渔村的老街上,卖海棠糕的沈阿姨反复跟记者夸赞家门旁那条运石河的变化。她说,两三年前,这条河还是淤浅的,河床上堆了各种垃圾,夏天臭烘烘,自己和邻居们都不敢开窗。镇里投入1000多万元疏浚、整治河道,还对附近的所有海鲜餐馆污水截污纳管,如今沿河两岸变成了景观。

  “河水变清了,石板路平整了,连我家房子也被免费修缮一新,门前还摆放了花架……”端着饭碗的村民老李,领着记者去隔壁的渔村文化展示馆,墙上展示的巨幅老照片里是昔日灰暗、脏乱的渔村旧貌,而这一切已被“美丽乡村”替换了。

(作者:黄勇娣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河北行唐县:毁林建厂
    毁林建厂占耕地全没手续——在行唐县毛照村 河北农民报(农民[查看]
    乡间织布女
    农闲时,到处能看到农妇绕线、织布的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不再使[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