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农民头条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国内多家中小型棉纺企业深陷倒闭危机

时间:2013年06月12日信息来源:经济之声 点击: 【字体: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由中国棉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13年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不久前在南京召开。让人感到吃惊的是,260多家棉纺企业的负责人把整个会场挤得满满当当,尽管会议议程安排得非常紧张,但竟然没有人离场;中午吃自助餐,在餐桌上,大家都在相互交流着信息,打听各自的近况。所有这些,让人察觉到当下整个棉纺织行业的焦虑。

  安徽华茂是国内纺织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产品远销意大利、日本等市场。当记者问到企业现在的利润状况时,董事长詹灵芝却表示,自己羞于开口。

  詹灵芝:利润也很低很低很差,不好意思说,我觉得说了难为情。说了给老外听了高兴死了,说你们这么好的企业就这么样,我不能说。

  纱支数,是用来衡量棉纺织产品等级高低的一项指标,支数越多,表示纺出来的纱线越细,产品等级越高,相应的技术含量和售价也就更高。一般来讲,50支以下的棉纱,属于中低档产品,超过50支则属于高支纱。

  安徽华茂目前产品全部是60支以上的高纺棉纱,但即便如此仍没有利润可言。情况类似的还有华润纺织,作为央企下属企业,拥有100万纱锭的华润纺织在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董事总经理狄慧表示,企业也只能在盈亏平衡线上勉强支撑。

  狄慧:这个利润似乎就是加不上去了,所以我们现在勉勉强强能做到高支纱的这部分微利,每个月几十万的利润,但是像过去我们都是几百万的利润,一个月一个厂都是300万的利润很轻松的,到了月底忙了整个一大轮,订单也有,生产也满复合,但是勉勉强强不亏损。

  造成棉纺织行业当前困境的最重要原因是:国内棉花价格每吨要比国际市场高出五六千块钱,而棉花占到棉纺织企业总成本的7成,这就相当于,如果使用国内棉花纺纱,每吨棉纱产品企业要多支出成本三四千块,以每吨棉纱平均售价3万块计算,多付成本达到10%。

  这种巨大价差不仅让华茂、华润这样的大企业苦不堪言,对那些规模小或者以中低档棉纱为主的企业来说,更是距离关门只有一步之遥。广东德泰纺织是一家规模只有5万锭的小企业,总经理陈娇兰说"日子难熬"。

  陈娇兰:要保持到我们好的技术团的有一个饭碗,要保持到我们工人有一个平台,不想流失这些好的技术人才,所以企业亏损都要做下去,你要养住工人,但是企业跟银行打工,银行的利息、工人的工资,现在保险、生活水平稍微一差,工人都留不住,所以确实也很难,压力很大。可是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它没有情面的,等到一年的时候,面临着中国的纺织行业会关停并转逝并不少。

  陈娇兰所言并不夸张。由于进口棉纱更便宜,去年,中国进口棉纱猛增到153万吨,大约折合1000万锭的产能,占到中国全部纱锭的8%,这就意味着,中国去年至少有8%的纱锭因为进口棉纱的冲击而被迫关门。

  这种惨烈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末在纺织全行业进行的"三年大压锭"运动——从1997年开始,三年内关闭纺锭1000万锭,下岗分流120万人。虽然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1000万锭所牵扯的纺织工人也不在少数。

  王天凯:去年一年我们的关的中小企业绝对不只1000万锭,开始我也很担忧中小企业会不会有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好像没有,说明我们市场竞争体制形成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你想1000万锭下来会有多少人离开工作岗位,我们现在简单算中小企业一万锭是100万人,1000万锭小万人,我只能说今天又新的机制形成了,大家开不了就回家了,就这个情况,反过来讲这些企业完全可以跟印方竞争,因为棉花厂家它干不了,这种是不公平的竞争,中小企业不服气的,不会干不过印方,它怎么能干不过印方呢?所以我说企业是手臂挽不过大腿的。

  更为严峻的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棉纺企业正在步步紧逼。在会议发言环节,印度棉纺织品出口促进委员会会长雷马斯瓦米就直言不讳的建议,今后"中国直接购买印度棉纱是更好的选择"。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提醒,高棉价可能导致中国棉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全面丧失。

  杨世滨:印方商品的大量进口,你要说它那里面利润多高,得用棉花它平移过去,直接都是利润,那对于它的技术进步有大幅度的提高,它可能买新设备,我们可能历经了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所的技术进步、装备的提升、员工的操作培训都会在几年之内会被竞争对手赶上甚至超过,这是可怕的,因为这种优势一旦丧失以后你再去追它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嘉宾主持魏亮:现在国内棉花价格和国际价格倒挂,主要原因是政府出台了最低价格收购政策,有这个收购政策是为了保护广大棉农的利益。但是这却对棉企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另外,我国棉纺企业以低端的简单加工企业居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一旦碰到价格壁垒就会吃不消,而在压力之下进行创新才有可能走出去。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乡间织布女
    农闲时,到处能看到农妇绕线、织布的情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逐渐不再使[查看]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