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朝闻天下 >> 网罗三农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四川三兄弟成当代愚公 欲花20年移走家门口的“磷渣山”(图)

时间:2013年04月09日信息来源:华商网 点击: 【字体:

 

四川三兄弟成当代愚公 欲花20年移走家门口的“磷渣山”(图)

绵竹市白衣村村民赵凤华(右)和四川宏金新型建材公司的林斌,两人一脸无奈地看着山一样的黑渣堆

四川三兄弟成当代愚公 欲花20年移走家门口的“磷渣山”(图)

什邡市仁和村,政府修建的新房林立,但遮天的化工烟雾让很多村民纠结搬还是不搬

 

 

  在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一场灾难正悄悄滋生:磷污染。村民们世代生存的土地上,一座座磷石膏渣堆平地而起,有人选择沉默,有人选择抗争,有人想做那移山的“愚公”。但是,这场灾难的背后却是磷化工产业发展的不合理,落后产能的急速扩张赢得了经济,却失去了再也难以找回的青山、绿水和纯净的空气。

  大山如墨,树叶焦黄,白色的烟雾在灰色的天空中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在四川绵阳、什邡等地,人们正争先恐后地“逃走”。

  “如果有钱我早就走了,谁还待在这见鬼的地方?”什邡市仁和村村民王丽(化名)说。每天早上起床,她看到的不是青山如黛,而是横在村子面前的一个巨大磷肥生产化工厂,巨大的烟雾和天空中的云连成一片。而丈夫每天下午都要去这家化工厂上班,这是他们唯一维持生计的收入。这让她尤为沮丧。

  磷污染,在这个自古美丽的天府之国,不断上演。

  横在家门口的黑色磷渣山

  “那是多大的一座山啊!就凭你们哥仨能把它移走?做梦吧你们!”老人们苦口婆心,可赵凤华就一直挠着头傻笑:“怕啥,干呗,大不了挖个几十年。”

  绵竹,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被称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可就在绵竹市的东南二环,一个名叫白衣村的地方,三个农民却正在为如何搬走家门口的磷石膏渣堆而绞尽脑汁。

  “不行,买个挖土机挖了算了。”村民赵凤华今年42岁,原本做着开拖拉机的营生。堂兄弟三人,他算一个主心骨。那边也就是随口一说,可这边的堂弟张军一听,一下就乐了,因为他本来就是开挖土机的。

  说干就干,三人分头行动,把村子里几百户人家都找遍了,可没一个愿意出钱出力的。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兄弟们一咬牙,就借了几万块钱,买了一台二手挖土机回来。

  当机器轰隆隆开进村子,他们还专门买了鞭炮放了放。那一天,赵凤华记忆犹新,是2011年4月28日。

  与他们的欢乐劲儿不同,村里人却以为他们疯了。“那是多大的一座山啊!就凭你们哥仨能把它移走?做梦吧你们!”老人们苦口婆心,可赵凤华就一直挠着头傻笑:“怕啥,干呗,大不了挖个几十年。”

  他家就住在村子的西头,离磷石膏渣堆不到150米。他家的门口,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色的麦浪随着微风摇曳。而门口的右侧,就是那个长达2000多米,有3层楼高的磷石膏渣堆,乌黑的大山就像村庄的一块恶性肿瘤,散发着腐臭的味道。

  事情还是得从2007年10月1日说起。这一天,四川磷化工生产龙头企业之一——龙蟒集团,在白衣村从村委会手中租借了100多亩土地,建设了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直到2012年该厂彻底搬走,5年的时间里,留下的唯一遗产就是这占地14.4公顷的磷石膏渣堆。清明节期间,本报记者在白衣村磷石膏渣堆采访期间,“偶遇”龙蟒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有些谨慎地询问村民:“你们这里是不是来了记者?”

  4月6日,绵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磷石膏渣堆污染做出回应,特别提到龙蟒集团旗下的龙蟒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在政府介入下“限期关闭”。据公益组织“绿色和平”核实,这块“黑色的大山”占用耕地确实为5年前龙蟒集团征收的白衣村土地。据村民介绍,当年给予白衣村117亩耕地赔偿的费用是每亩地3.3万元,分到每个村民手中的大概也就是1.6万元。

  5年后的今天,磷污染,让这个曾经宁静的村子充满恐惧。一位叫“祥叔”的69岁老人,此刻已经瘫痪在了一张劣质的轮椅上,可3年前,他还能担着担子走10里路。腿疼、腿酸,这些症状在很多青壮年身上也开始出现,他们逐渐怀疑,是这样一块庞大的磷石膏渣堆,污染了村子赖以生存水源。

  “买桶装矿泉水喝,可做饭、洗菜、洗衣这些还是得用井里抽出来的水,都用纯净水我们负担不起。”赵凤华媳妇说,“要有钱我们早就搬家了,可没钱再盖房子能到哪里去呢?”

  一位紧挨着磷石膏渣堆的村民说,2012年他们曾经要求村委会给拉自来水,可村委会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要拉也可以,你们自己掏钱。”

  就这样,赵凤华三兄弟的移山计划就开始了,村民笑话他们是现代的“愚公移山”。可赵凤华觉得自己没那么伟大:“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可能还要生活几辈子,我没什么出息,但总得做点对得起后人的事。”

  挖完这些磷矿渣怎么也得20年

  “我光开拖拉机,一月也能挣个3000多元。”赵凤华说,“有人以为我们挣钱了,可1000块钱能干啥?其实我们三兄弟都想在外面干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要多挣点钱。”

  赵凤华估摸着,挖完这些磷矿渣怎么着也得20年时间。好在,“移山”也是能赚点补贴的。磷石膏可以为水泥厂提供缓凝剂的作用。附近有天河水泥厂等厂子,也不时地派卡车来装土,反正没人管,爱装多少就是多少。三兄弟的这台挖土机也就派上了用场,半个小时装一车,也能挣个40元钱。刨去挖土机加油、机械修理这些费用,大多数时候,三兄弟每个月都能分个1000元钱。

  村里有人质疑他们为了挣钱而挖掘磷石膏渣堆,赵凤华也不愿意解释。也有人来找他们说“入股”,挣点“分红”,赵凤华却只问“你愿意开不”?

  “我光开拖拉机,一月也能挣个3000多元,有时候还干些体力活。”赵凤华说,“有人以为我们挣钱了,可1000块钱能干啥,算挣钱吗?要有人愿意开(挖土机)的我们都欢迎。”

  一起挖这些渣土的还有四川宏金新型建材公司,他们在这座渣山下,建立了简易的工棚,有一些零散的大型机器。该公司一位名叫林斌的负责人说,2010年中期,绵竹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这家公司,并在当时口头承诺愿意给宏金公司在磷石膏渣堆旁边批20亩地,让他们开设“纸面石膏板”厂。

  磷石膏渣堆虽然对环境有害,但是对于“纸面石膏板”的生产来说,却是很好的加工原料。因此,林斌领了几个人,搬到渣堆附近住下,开始了前期的筹备工作。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首先是龙蟒集团的磷化工分厂搬走,接着是绵竹市承诺的20亩建厂用地泡汤,于是,宏金公司建立“纸面石膏板”厂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现在,林斌每天仍然和两三名工人一起,用挖土机将磷石膏装车拉到山下,然后添加原料对磷石膏中的酸性进行平衡,卖给水泥厂。但这些工作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

  “老板前期投入了300万,没想到是这么个结局。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林斌不停地抽烟,眉头锁得很紧。

  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天有多少水泥厂的车子来拉他们加工过的磷石膏原料,最多的一天是18车,少的只有6车。他在不停地算一笔账:卖一车加工过的磷石膏给水泥厂是42元,但是还要缴纳17%的税,司机的运费是15元,自己挖土机、搅拌机的油钱是6元,电费每车算2元,添加的材料费算5元,再加上设备维修、土地的租金,这样下来几乎是亏本在处理这些磷石膏。

  “我现在就希望政府能把17%的税款给我们减免一点,我们是企业,是要挣钱的,不是公益组织啊!”林斌说。据“绿色和平”组织研究人员介绍,目前四川的磷石膏废物利用率仅为10%,而这些堆积已久的污染物,比新出炉的渣物污染含量更高。

  磷污染,成为村民和家之间的一道“沟坎”

  “我们其实不想要钱,就希望这个化工厂能搬走,这个地方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什邡市仁和村村民王丽说:“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没钱没能力的人,要有钱早就搬走了,(污染)这是一辈子的事。”

  在磷石化工业密集的什邡、绵竹等地,白衣村的故事并非是个例,至少有十多个村庄正在遭受磷工业的侵蚀。什邡市的仁和村就是其中的另外一个典型。

  仁和村处于什邡市西北部,大山脚下。共有7个生产队,约有3000余户居民。在“汶川大地震”中,仁和村损失惨重,村民房子几乎全被夷为平地,数百人在这场地震中丧生。至今,仁和村一条通往外界的主要干道两边,隔几米就立着一块“四川什邡抗震救灾纪念广场”的牌子。

  震后,什邡市政府在仁和村的原址修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子,房子共有三层,用白色的涂料粉刷一新,每一户都有一个小院子,村子里广场、超市、商铺一应俱全。只是,这些新房子并没有一户人家居住,因为离村子一路之隔,便是蓥峰实业有限公司的磷铵分厂。

  4月5日,记者在仁和村看到,长达两千多米的厂房被烟雾笼罩,多个烟囱冒着刺鼻的白烟,并顺风飘向仁和村。工厂下面,便是一条没有多少水的小河。

  说起这件事,69岁的老人王荣宽充满了愤怒。他指着不远处的蓥峰磷铵厂房说:“你看看,今天还是雨天,它们工厂上面冒多大的烟,一股硫磺味道。以前,他们工厂周围的庄稼都不长。”王荣宽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蓥峰公司的磷铵分厂就建在了这里,在大地震后,政府说要原址重建,并承诺蓥峰公司的磷铵分厂一定会搬走,村民们才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然而,5年过去了,这个磷铵分厂又决定不搬了。但是,仁和村的新房子却已经建好了,这让村民们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搬还是不搬?据村民介绍,目前仁和村很多人都住在政府安置房里面,也有一部分村民去了其他镇子上安家,都想回来,可是有家难回。磷污染,成为这些村民和家之间的一道“沟坎”。

  “看到我们家门口的豌豆叶子了吗?叶子中间全是白点。不仅是这些农作物,这两年村子里种的银杏树也死了很多。”王丽是仁和村二大队的村民,丈夫在蓥峰公司打工。她说,这两天政府正在和村上谈搬迁的事情。

  “我们其实不想要钱,就希望这个化工厂能搬走,这个地方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王丽说:“可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没钱没能力的人,要有钱早就搬走了,(污染)这是一辈子的事。”

  尽管不情愿,但王丽和很多村民一样,想的是:“赔了款我们就搬过去住吧,地震都死了几百人呢,没啥。去城市里买房子,要几十万呢,想都不敢想。”

  四川磷污染产能过剩的环境“肿瘤”

  近些年,四川省绵竹、什邡等地的很多村庄备受磷污染困扰。位于什邡市双盛镇的亭江村,在过去的30多年,一直是磷化工的重度污染村庄。

  20世纪70年代末,各大小化工厂在石亭江河坝一带纷纷设厂,周边几个村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白龙村居民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系统、内脏系统癌症等各类癌症致死者已高达五六十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

  磷污染已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

  后来,白龙村与邻村合并,改名为亭江村。

  名字改了,磷污染并没有随之而去。现在的亭江村,距离四川省金河磷矿化工厂的磷石膏渣堆最多10米,破败的农户房子,留下的都是最贫穷的农民。

  老吴(化名)今年58岁,但看上去有68岁。老吴介绍,一到晴天,工厂一开工菜叶子上必然要落一层白灰,所以菜叶子老是耷拉着。别说卖出去换点小钱,自己都觉得没法吃。

  2005年,亭江村的稻子甚至因未知原因绝收。现在的长势也大不如前了,“以前每亩少说收个1000来斤,可现在最常见就是三四百斤。”

  对于磷污染的抗争一直在民间继续,但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撑体,磷化工厂本就不是几个村民可以撼动的。

  2007年,四川省的一个边陲小县盐边,终于在与磷化工厂的10年抗争中取得了胜利,在环保总局的强势介入下,紧邻盐边的一家黄磷厂被关停。该县唯一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罗兴全递了数不清的材料,为乡亲们换来了一块污染过后的净土。这位古稀老人,在抗争成功后面对媒体老泪纵横。

  在一次次抗争中,最大的收获是地方政府的觉醒:磷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的时候。2013年4月6日,本报记者从四川德阳绵竹市、什邡市政府新闻办获取回应:磷石膏是在磷复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因受生产水平、技术条件限制及国内市场影响,难以完全利用,逐渐堆积,系历史遗留问题。两地正在加强治理,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到底要环保,还是要保经济?

  2012年9月10日,环境保护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市签署《进一步加强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大气、水体、土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然而汶川地震后,四川很多大化工厂集中开工,并逐渐扩大规模,为四川生态环境保护留下了一丝阴霾。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四川省磷肥产量达到95.4万吨,同比增长69.94%;2011年四川省共有磷肥生产厂家37家,生产总量91万吨,成为继湖北、贵州、云南之外的第四大磷肥生产基地。

  但是,整个磷肥行业却正深受产能过剩的困扰。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国内磷肥产能为2360万吨(折纯),国内实际需求1200万吨,出口窗口期内出口量约为300万吨。

  过剩的产能,却无法遏制磷肥生产厂家的步伐。清明节期间,各大磷肥生产厂家都烟雾缭绕,依然处于紧张的开工状态。

  记者走访中,磷石膏堆放最为“壮观”的是四川宏达集团。据公益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丈量,该山体面积大概有39.4公顷。该集团虽然组建了磷石膏处理工厂,但1年100万吨的排渣量,也让后续的处理厂措手不及。

  2012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实现GDP10639亿元,比云南省、贵州省的经济总量还多,接近四川省GDP总量23849亿元的半壁江山。其中,工业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磷化工产业是德阳地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四川省磷化工产业本着靠近矿山资源减少成本的原则,主要分布于龙门山的金河—清平一带,以及凉山州的马边地区。

  “但是这些资源依赖型产业,又是典型的重污染产业。随着这些磷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环境隐患也日益突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衔认为。

  到底是要环保,还是要保经济?地方政府面临两难抉择。什邡、绵阳两地官方称,将监督相关企业完善堆场污染防护工程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以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其中,绵竹官方表示将尽快全面完成农村人饮工程,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什邡官方称将定期监测磷石膏堆场附近地下水水质,确保周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记者从什邡市政府公开信息获悉,2005年起,什邡已经不再审批产生磷石膏的生产项目,并从2008年开始着手关停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磷石膏产生厂家。日前,绿色和平组织也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其中包括建议政府减少磷肥在农业中的使用。这也是国际上的一大趋势——欧洲过去的10年磷肥使用率减少了20%,而中国增加了20%。尽管政府的表态给人希望,但可能要等20年后才会出现的磷石化工业的技术改进,和很多搬走的村民一样,“愚公”三兄弟已经等不起。

  资料链接

  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处理磷矿时产生的固体废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磷石膏含有许多有毒化学物质,包括氟化物、水银、铅等,过量摄入体内可造成骨骼变形、损坏肾脏等,并且它的堆积对环境影响可长达百年。据估计,中国土地上至今已累积了至少3亿吨的磷石膏,相当于每个中国人背负着200多公斤的废渣。

  中国法律对有害废物堆放区域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距离居民区在800米之外,距水表水体150米之外。而据本报记者走访,几乎每个磷化工厂都傍水而建,并且均没有达到远离居民区的要求。其中最远的610米,最近的仅10米。在磷石膏渣堆附近,既无人看管,也无任何污染警示标志。

(作者:刘斌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