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招聘 送福 微博 网站首页 订阅RSS
首页 农民博客 农民图片 农民视频 农民问答 农民超市 农民论坛 农民招聘 农民微博 农福频道 农评频道
头条 网罗 图话 监督 关注 话题 种植 养殖 农资 行情 加工 农法 情感 两性 劳动 顾问 说理 历史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新闻频道 >> 炕头夜话 >> 说话说理 >> 浏览文章
农民搜索

说说农村养老难

时间:2013年01月07日信息来源:河北农民报 点击: 【字体: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
网友爆料
  1.孤寡老汉流浪乞讨
  2012年12月25日,笔者在邯郸市肥乡县田寨村小马路边一间废弃的屋前,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在烤火。笔者在和老人聊天中得知,他每天用一辆破旧自行车驮着铺盖卷去要饭,也不多要,吃饱就行。老人是相邻的曲周县槐桥乡某某村人,人称老三。老三有地,由于年老又没有儿女,耕种不了,就把地给了侄子。老三吃低保,一个季度150元,他说现在物价特别贵,一个月50元不够吃。老三家的土坯房,已经坍塌,没钱修缮,想去侄子家住,由于实在看不下侄媳的脸色,就离家出走了。笔者走访周边群众,得知老三在周边要饭已经两年多了。
  笔者不禁要问老三侄媳:继承老人家产却不赡养,良心何在啊!
  试问曲周当地的一些部门,老人够五保条件为啥不能享受五保?国家有危房改造金为啥不给老人修缮危房?笔者感慨:我们肥乡县每个村都给老人兴建了幸福院,但这幸福院大多是应付检查给领导看的,领导们检查完一走,老人也就随之解散。希望这些事能引起上级有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更多地关爱我们身边的老人。农民互联网肥乡县网友 牛社军 陶青臣
  2.儿女不济老人受罪
  农民互联网定州市网友曹祖兴发博文说,2012年12月6日,老母亲煤气中毒,在医院治疗两天后醒了过来。19日老人病情复发,再度陷入昏迷。十几天的治疗花费上万元,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挺一挺也许就能过去,但对于这个特殊的家庭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老人的大儿子曹祖兴,由于患小儿麻痹,身体残疾,又离了婚,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生活很辛苦,由于行动不便,不能在医院看守母亲。老人的小儿子夫妻俩在苏州打工,在匆忙回来几天后便回去工作了。大儿子无暇自顾,小儿子为生活奔波,只能由老父亲一直守候。
  无独有偶,农民互联网网友werty59678发博文反映,邻居老两口都70多岁了,以前老爷子靠放羊挣点儿钱,老婆婆靠捡拾粮食、挖中草药卖点儿钱,倒也能维持日常开支。可2012年春天老爷子不幸摔断了两根肋骨,一根肋骨扎进了肺部,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可生活大变了样。他们养的羊早卖掉了,由于两个儿子日子也过得紧巴不能自顾,也只能由老婆婆伺候老汉。
  农民互联网成安县网友程海军反映,他们村一对老夫妻今年70多岁,养育了1个儿子3个女儿。儿子娶媳妇后分了家,因为一些家务事,婆媳经常吵架,后来老夫妻就把自己的责任田交给了村委会,不种地了,到一家企业看大门挣点钱。现在没活儿干了,就轮流到女儿家生活。然而,儿媳却不让他们进家,说孙子没花过爷爷奶奶一分钱,老人也什么都没给儿子留下,就是不养他们。
网友群聊
说说农村养老难
现 状
  关键词:穷 道德滑坡 留守 机构形同虚设
  吴云香(柏乡县):现在的农村老龄人占相当一部分,养老还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现代化社会“养儿防老”已不现实了。年轻人不挣钱就不能维持生活,只靠两三亩土地也解决不了现在的高消费,养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再到结婚所需足够我们奋斗大半辈子了,别说考研考博,修房建屋,买车买楼了。如此看来,这不挣钱能生存下去吗?这还没算养老的一笔支出呢,在农村现有的经济条件之下,能解决老人温饱问题就算是孝顺了,而“啃老”的也大有人在。
  土地养老,那得有劳动能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就可想而知了。靠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就农村的现状来说,有些该五保的一保都保不了,有权有关系的富裕户却吃着国家的低保金,非常无奈啊。
  常淑贞(景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到城市务工甚至长期居住,农村独居、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农村养老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我村现有三百多口人,且大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留守一族,他们的子女大都没有超过两个。一家四五口人,多是老两口在家支撑着,孩子在外打工或在外地安了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买房子还借贷,还得养小,根本养不了老。对自己的父母,也只有嘴上的责任。在没有大病大灾的情况下还可以幸福生活,一旦有大病,那真是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本领使多大的本领了。还有些年轻人,在城里娶了媳妇安了家嫌弃老人,出现了道德的缺失。
  葛元芳(平山县):现在农村人“养儿防老”一方面靠道德伦理维系,一方面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收入等因素,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至于对农村五保户的照顾,有一些老人也住进了地方政府办的敬老院,但就整体而言,农村养老还很难令人乐观。
  近两年,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已逐步全覆盖,但从现实看来,这点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子女们进城打工落户,因此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故而农村老人的养老有了新难题。
  7328285abc:***农村养老难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近年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青壮年人口远离乡村,远离父母,“养儿防老”的观念也被改写,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承受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苦。
  王君(滦南县):恕不讳言,现在的社会现状是,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但人情淡薄了,尤其是在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方面。君不见:啃老现象大众化,娶了儿媳就分家。孩子都为父母生,有钱须为隔辈花。年迈仍将老牛做,付出无酬开支压。丧偶可怜催择就,有财方称儿女妈。活着不孝死了叫,装腔作势洒泪花。
  史继锡(肥乡县):在中国一直延续着工人国家养老,农民子女养老的模式。近年政府在农村养老上加大了投入,到60岁每月领55元“退休金”也感觉不错了。有人说农村五保户老人可以进养老院和福利院,可到了地方上,真正靠土里刨食的人是进不去的,得靠关系和后台。
  叶树林(大名县):关键是养老院设施简陋,环境不尽人意。服务人员素质低下,对老人冷吹慢待,住进去的老人多是出于无奈。
破 局
  关键词:集体养老 环境 教育 创新模式
  刘景福(泊头市齐北村):不妨尝试一下在本村集中养老,好处如下:一是健康的伺候卧床的,一部分人伺候另一部分人,谁也有伺候人的时候,谁也有被伺候的时候,依次循环,既节约了资金,老人还不孤独。二是子女尽孝容易,亲朋探望方便。在城市(县级城镇)集中供养的,去探望要遵守养老院的规章,可是规章往往和子女亲朋的作息时间矛盾。三是节约了供养成本。农村就是剩下一个老人,夏要降温,冬要取暖,也得住一间房子,在农村集中供养,最起码可以四至六个人共用一个宿舍。四是小病看得及时,大病送得及时。各村都有医务室,集中供养,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一个电话本村的大夫就来了。五是老人劳作了一辈子,不干点活儿不舒服,况且他们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多少干点农活儿,既活动了筋骨,还为老人增收节支。
  叶树林(大名县):政府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道德素质,给住进去的老人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让老人有尊严地享受晚年的生活。
  常淑贞(景县):加强对人人都要老,养老敬老是道德底线的教育,政府部门加大农村养老事业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尤其对于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要进行处罚性地教育。我们期盼政府的好政策。
  王君(滦南县):礼、法兼治当属上策。在传承先人美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维护老人权益的制度和法规,否则,人性的道德将继续滑坡。
  7328285abc:***农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笔者支招:缩小城乡差距,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模式;尝试和推行多种农村养老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以吸纳非公式的商业养老模式,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养老新型模式,为稳定社会、提高我国老龄人口的幸福指数做出贡献。

燕之有理
福 音
  上面这段语录,是前几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考察革命老区保定市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时说的,表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咱农民的关心。一个608口人的村里,竟然有428人是贫困人口,可见,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有些还是很穷,真穷,实现小康任务非常艰巨,而养老更是一个现实的难题。
  农民养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受教育程度和德行素质所限,一些年轻人不但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甚至还虐待老人;再就是穷,一些人上有老下有小,收入涨速远跟不上物价、生活成本的增长速度;三是一些养老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实得不到位,使已经建立起来的服务机构和设施成为摆设;四是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使很多地方出现空巢老人。据了解,我国农村目前有超过1亿的老年人,农村养老是我们正在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然而,有些城里人并不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真实现状。小孟在公交车上曾听到几个城里人对进城打工的农民指责、埋怨,称农民工在抢城里人的饭碗云云。近日网上有人晒农民工高工资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其实在大家羡慕那个数字时,并没有看到背后的故事:他们所拿的那些工资是在怎样的环境里辛勤付出得到的,而这个数字又承担了多少责任,多少希望。他们没有五险一金,没有任何福利,甚至连工作保障都没有,因此,他们根本还来不及想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
  小孟本身就是一个进城文化打工的农民。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各种惠农补贴政策,习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又向我们透露了一种让农民眼前一亮的好信息。小孟坚信,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城里人能享有的政策,咱农民也一定能够享有。快过年了,小孟觉得,咱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多回家看看,在老人活着的时候,让他们感受到儿女的孝心和关爱,向他们传递党的十八大给咱农民带来的福音。

子女孝 老人福
  邻村一位老太太,年轻时一直在外打拼,年纪大了被安排进镇办养老院。养老院的环境不是很好,女儿几次要求母亲回老家居住,老人因为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就是不答应。去年冬天,老人患上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女儿便把母亲接回家。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渐渐好转,自己也能拄拐慢慢行走。刚回来时,老人常哭着说要回养老院,现在女儿给她开玩笑,要再把她送回养老院,老人却怎么也不想回去了。邯郸市大名县网友 叶书林

(河北农民报2013年01月07日B7版)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热点排行
精选图片
    玉田白菜销售受阻 菜
    提起“玉菜”,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肯定并不陌生。自[查看]
最新博文
最新贴子
最新求购
最新供应
农民互联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河北农民报主管 惠农文化传播主办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采编楼3层 邮 编:050013
  办公电话:网站0311-67563570编辑部0311-67562745发行部0311-67562175广告部0311- 67563195值班室0311-67562614传真0311-67563588
  驻地新闻热线:石家庄15933611158沧州衡水廊坊13503279812邯郸邢台13931037788保定张家口承德 13803279190
  Copyright 2013 nongm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0132号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三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永健在线义务解疑、帮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