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2656

查看

0

回复
主题:红楼梦话:判词 [收藏主题]  
安月艳 当前离线

66

主题

224

广播

1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学前班

用户积分:69 分
登录次数:972 次
注册时间:2014/2/12
最后登录:2024/2/16
安月艳 发表于:2018/8/21 15:1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红楼梦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版本。我们也因此才能够玩味再三,品评不已。但是,符合曹雪芹本意的版本是客观存在的。


判词,是《红楼梦》中针对主要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根本纲领。宝钗和黛玉是合在一起的。


晴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雨后初晴,隐晴字。霁月也同时指晴雯光明磊落的性格。


霁月难逢,是说像晴雯这样的好姑娘难以找到;同时“难逢”又是“难于逢时”,即命运不好。彩云易散,是预示她薄命早死。


    晴雯相貌美丽,心地纯洁,聪明伶俐,双手又巧,是怡红院里最拔尖的女孩子。虽是奴婢,但从不自轻自贱去巴结谁;相反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有话便说,而且常常是一针见血。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就因为晴雯平日不趋奉她,便忌恨在心,乘着“绣春囊事件”阴毒地使了手脚,在王夫人面前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她生得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会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她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趒趒,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认为是晴雯把宝玉勾引坏了,把她叫来,尖酸刻薄地辱骂一顿。当王善保家的随着凤姐来到怡红院搜检她时,“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掉出来”,当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大难堪。就在她病体支离的情况下,被赶出大观园,在家里凄凄惨惨地死去,年仅十七岁。



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鲜花隐“花”字,破席隐“袭”字)


    袭人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丫头,本名珍珠。贾母担心她的爱孙宝玉身边的人不可靠,才把这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丫头给了宝玉。宝玉因她姓花,便依据陆游“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改其名为花袭人。    袭人的性格和晴雯正相反,非常随和,同上下左右的人关系都搞得不错,所以说她“温柔和顺”;而且长得也“柔媚娇俏”,所以又说她“似桂如兰”。她跟了宝玉后,“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处处体贴,时时关切,无微不至,成了宝玉身边第一号得意的人。王夫人将她的月银提到二两,享受到同荣府其他姨太太同等待遇。贾家势败后,袭人同蒋玉菡结成婚姻。按脂批“琪官(蒋玉菡艺名)虽系优人,后同与袭人供奉玉兄(宝玉)、宝卿(宝钗)得同终始”一句提供的线索,我们还可猜测宝玉和宝钗在穷困落魄后,要靠袭人夫妇过一段生活。


--副册


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应怜”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两地生孤木:拆字法,桂。后来薛蟠娶了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显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图。


--正册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宝钗 “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


   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他们的爱情就在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天折。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得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音yuan,谐“元”字音)。


    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 "榴花开处照宫闱 "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 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的皇家式的大观园。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的命运无法与元春相比,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这副画象征着探春像断线的风筝一样离别故土,船和海是暗示她远嫁的情景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 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 挥的可惜.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回,写她代凤姐管理一段大观园,管理得井井有条,其精明几乎不在凤姐之下。

    她在封建观念影响下,以自己是“庶出”为耻;加上赵姨娘为人卑琐,她就干脆不认她作娘。她同姐姐迎春懦弱的性格截然相反,人称“玫瑰花”,又鲜艳又有刺。在“抄检大观园”一回,她居然敢打那个大太太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一个大嘴巴!凤姐随意作践赵姨娘,可是对其生的这个出众的女儿却丝毫不敢小看,还要“畏她五分”,独表敬重。"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家的姑娘,即史太君的侄孙女。她生下不久,就失去父母慈爱,成为孤儿,在叔婶跟前长大。"富贵又如何 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 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她到大观园来,是她最高兴的时刻,这时她大说大笑,又活泼,又调皮;可是一到不得不回家时,情绪就顿时冷落下来,一再嘱咐宝玉提醒贾母常去接她,凄凄惶惶地洒泪而去。 “展眼吊斜晖”,就是说她婚后的生活犹如美丽的晚霞转瞬间即失。


妙 玉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似乎透露出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
   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是荣府大老爷贾赦的妾所生的女儿。她心地纯洁善良。因性格懦弱,又排行老二,人称“二木头”。"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孙绍祖的先人拜在贾家门下,靠贾家的势力起家的。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提升",一跃成为"暴发户".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迎春嫁过去之后,受尽种种虐待,一年之内就被折磨死了。


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她是贾家四位千金中最小的一个,从小就厌恶世俗,向往当尼姑,小时爱和馒头庵的小尼姑智能儿玩,后来又和妙玉成了朋友。"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惜春眼看着当了娘娘的大姐元春短命天亡,二姐迎春出嫁不久被折磨死,三姐探春远嫁他乡音信渺茫,都没有好遭遇。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才“看破红尘”毅然出家为尼."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要消融。雌风(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极危险。


"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王熙凤嫁给荣府贾琏为妻。她的姑母是贾政的妻子,即宝玉之母王夫人。

    王熙风掌荣府管家大权。她姿容美丽,秉性聪明,口齿伶俐,精明干练。秦可卿出丧时,她协理宁国府,把宁国府里里外外整顿得井井有条,真有日理万机的才干。然而她心性歹毒,为了满足无止境的贪欲,克扣月银,放高利贷,接受巨额贿赂,为此可以杀人不眨眼,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女魔王。贾家败落时,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她。"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


贾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姐是王熙凤的独生女。判词前的画面暗示她将嫁给一个庄稼汉,成为做饭纺织的农村妇女。从锦衣玉食的公府千金,沦为喂猪打狗的农妇。高鹗续书写贾环、贾芸、王仁等人设圈套要把巧姐卖给一个外藩的郡王作妾,刘姥姥偷着把巧姐接到乡下,由她作媒把巧姐嫁给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并且是个秀才!)。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侯,攀宗论亲;势败没落的时侯,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比较而言,要比她姑母们幸运得多.


    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正是对上层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慨叹。第三句"偶因济村妇"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倒是刘姥姥这个穷老太婆,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以报,使人感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茂兰,指贾兰,说他要有出息,当大官。守着他的美人当然是其母亲。


"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


    李纨是宝玉的亲嫂子。她与其夫贾珠婚后生了贾兰,不久丈夫就死了。李纨同其姻娌王熙凤为人恰恰相反。王熙风像一团烈火,她像一堆死灰;王熙凤像一把利刃,她像一块面团;王熙凤贪求无居,她与世无争。在大观园诸女性中,她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她不注意别人,别人也不注意她。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贾家没落后,贾兰要靠读书求取功名,“头戴簪缨”,“胸悬金印”,当一个大大的官;李纨要因此受诰封,“戴珠冠,披风袄”,荣耀一番。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天情海幻情身:三个情字暗指秦可卿,同时带出秦可卿的淫乱生活。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迫奸淫而自尽.


总结:

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是对红楼梦中身在官宦之家的薄命女子的描述.
各首判词中用隐晦的诗境提前暗示了她们的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摧残下必然"红颜未衰身先死",照应了红楼梦"千红一窟(哭),万艳齐杯(悲)"的主题.也反应了中国千年以来女性的悲哀.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诗词鉴赏】     

    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金玉良缘:宝玉胸前天天佩带着从娘胎里含来的一块宝石,上面写着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胸前也天天佩带着由光头和尚送给她的一个金锁,上面也写着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从字面上看,正好配成一对上下联。在世俗人的眼里真可谓门当户对了。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她都是胜利者。 高鹗把黛死钗嫁扭在一起,“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一边极喜,一边极悲。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渊。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当了和尚。宝钗空守烛房,并没有做到对宝玉的不离不弃。宝玉心里一直悼念着黛玉,也并没有对宝钗做到莫失莫忘。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
   
   
枉 凝 眉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诗词鉴赏】 咏叹宝玉和黛玉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这首曲唱的是元春。


    《恨无常》表示了一种痛苦深沉的遗憾。
    元春当了皇帝的妃子,贾家成了皇亲国戚。正当你享受荣华的兴头上,突然“无常”“死”降临了。


分 骨 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诗词鉴赏】 探春

《分骨肉》,是说儿女与父母永远分离。
探春本人对她的远嫁倒也不那么特别沉痛。从临行前告别致意的话来看,想得开,看得开,很豁达。这同她的性格有关。她为人处事刚强决断,颇具男人之风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诗词鉴赏】    湘云
    湘云是大观园女孩儿个性格最活泼的一个。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无小儿女那种扭怩之态。第二十一回写她睡觉:“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睡觉也带有男孩儿之态。芦雪庵赏雪联句时,她和宝玉等人烤鹿肉吃,黛玉笑他们是“一群花子”,她则说:“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土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腋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看她言谈举止多么潇洒豪放!至于喝醉酒,躺在芍药花丛里睡大觉,更是美谈。诗词作得也好,才华不在薛、林之下。

    湘云和黛玉都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遭遇有相类之处,但个性却截然不同。黛玉多愁多病,整天哭哭啼啼。湘云却健康活泼,爱说爱笑。

  世 难 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天生成孤癖人 皆罕。你道是唆肉食——腥膻,视绮罗——俗 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 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 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 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 缘。


【诗词鉴赏】 妙玉

妙玉是个出众的才女,诗书琴棋样样皆通。黛玉还称妙玉是“诗仙”。她爱洁成癖,刘姥姥站过的地方她要用水冲刷,还不许送水的小肠跨进庵门一步。她出身宦门,聪慧无比,又自幼就与世隔绝又偏偏住进大观园里,同她年龄仿佛的贵族小姐们就在她周围过着花团锦簇的繁华生活,可她却凄凄楚楚地守着青灯古佛,敲着木鱼念经,木乃伊般地打坐。最后一句里的“王孙公子”,有人理解是宝玉,因妙玉对宝玉有一种微妙的感情,宝玉也很尊重她。但还是作泛称理解为好。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窥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干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诗词鉴赏】  迎春

    贾政花了孙家五千银子,拿迎春抵了债。孙绍祖 “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迎春劝两次,他就骂迎春,打一顿撵在下房!”完全是一副流氓嘴脸。迎春回到家里啼哭诉苦,王夫人也只能说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之类既像安慰又像劝导的话。迎春只提出一点可怜的要求:“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几天后,孙家来人接,她“只得勉强忍情作辞”,回到“狼窟”里去。

虚 花 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 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天桃 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 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 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 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婆,上结着长生 果。


【诗词鉴赏】 惜春

《虚花悟》彻底明白了荣华富贵都使虚幻无据之意。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人亡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诗词鉴赏】 熙凤
    《聪明误》,是知进不知退,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意。

    凤姐是荣府内实际上的第一号当权人物。第六十五回里,贾琏的心腹小肠兴儿对着尤二姐议论凤姐说:“若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她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她。”她是最有才干,也是最贪得无厌的一个。在“弄权铁槛寺”一回里,她对老尼静虚说:“你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为了三千银子,她略施一点小手段,就害死了张金哥和长安守备的儿子。此外还有贾瑞、鲍二家的、尤二姐等人都先后死在她手里。兴儿还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她是贾家这座大厦的顶梁柱,同时又是这座大厦的蛀虫;当忽喇喇大厦倾倒时,第一个就要把她压死。


  留 余 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 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 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 上有苍穹。


【诗词鉴赏】 巧姐

前人积德,后人沾惠。
王熙凤英雄一世,最后惨败。巧姐的命运就可以推知了。
刘姥姥在穷得过不去冬时,曾到贾府去求助。凤姐对这个穷亲戚本来没看起,但在无意中也救济了她。 “积得阴功”,指的就是这件事。从此刘姥姥和贾家结下了缘分,先后三进荣国府,成为贾家兴衰的见证人。连巧姐的名字还是刘姥姥给起的。在巧姐被其舅王仁等人推进火坑(很可能是卖给妓院)时,刘姥姥救她出来,使她“逢凶化吉”了.

晚 韶 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风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驾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管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说明]

  [注释]
  1.“镜里”二句——丈夫早死,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谁料到儿子的功名、自己的荣华,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2.韶华——这里喻青春年华,与曲名中喻荣华富贵有别。
  3.绣账鸳衾——指代夫妻生活。
  4.“只这戴珠冠”三句——是说待李纨可享荣华时,死期也就临近了,这是得不偿失。只,即使,即便是。
  5.阴骘——即前曲所谓“阴功”,指暗中有德于人。积儿孙,为儿孙积德。
  6.簪缨——古时贵人的冠饰。簪是首饰,缨是帽带。
  7.金印——亦贵人所悬带。
  8.“问古来”二句——说李纨本来大可不必“望子成龙”。


  【诗词鉴赏】李纨

“晚韶华”,字面上说晚年荣华,其真意是说好光景到来已经晚了。
第四回的开头就对她作了一番介绍,那段文字除了未提结局外,已可作为她的一篇小传。李纨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李守中为园子监祭酒(类似国立贵族子弟大学校长)。自幼其父就教她读《列女传》之类的书,受封建伦理道德的黛陶,成为一名典型的淑女。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青春丧偶,她能安之若素,只知道孝敬公婆和抚养儿子,此外一概不闻不问。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人称为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在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她果然就是“稿木死灰”吗?其实不然,她只不过是把苦痛和悲哀深深掩抑在内心里不流露罢了。这种无法渲泄的痛苦,才是最深沉的痛苦。三十三回里,宝玉遭毒打,王夫人叫着贾珠的名字大哭:“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这话犹如一针扎在李纨心上,她禁不住放声痛哭。这大概是她苦痛心情仅有的一次流露。


    李纨苦了一辈子,尽管晚年母以子贵(续书以贾兰考中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自然喜欢”为结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还是抵消不了她的悲剧命运。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


好 事 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 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 罪宁。宿孽总因情


【诗词鉴赏】

《好事终》,指秦可卿与贾珍乱伦的丑事告一段落,曲名含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开头几句似乎是把贾家败落的责任归到秦可卿身上。其实是通过秦可卿把宁府贾珍、贾蓉、贾敬等人牵出来,进行暴露和鞭苔。秦可卿是其父秦业丛“养生堂”抱养的孤儿。贾珍这个无耻的酒色之徒垂涎其美,不顾伦理关系,勾引她堕落,导致她自杀。贾珍的堕落,责任又在其父贾敬。这个贾敬一心想当神仙,整年烧丹炼汞,“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完全放弃了家业和对子孙的教育。于是贾珍、贾蓉父子“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翻了过来”,也没人敢来管他们。子孙不肖,后继无人,不败何待?

    收尾?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还了命,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诗词鉴赏】

《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
荣国府并不永远“荣”,有荣必有枯,而且要枯得很惨;宁国府也不永远“宁”,有宁必有危。从脂砚斋批语透露的曹雪芹所写的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情节看,贾家败落后,当年“金窗玉槛”、“珠宝乾坤”的大观园要变成“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一片凄凉颓败景象。被撵出大观园的宝玉和宝钗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困苦生活;王熙风要有一个“身微远蹇”、“回首惨痛”的可悲下场;惜春要沿门托钵,“缁衣乞食”;贾赦、贾珍之流要被撤职罢官,扛上枷锁,或被杀头,或被流放充军。贾家如此,史、王、薛三族也一样。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秦可卿与风姐托梦的结语,说了两句七言诗,最后说道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可知这人散一线,是书中最后的一局——也就是结局。


“三春去后诸芳尽”,有几层涵义。一即字面义;三春(孟、仲、季,即“九十春光”)过去了,百花凋谢.二是“三春”又指书中所叙三次重要的元宵佳节——第十八回省亲,第五十四回夜宴,与八十回后某回的一次元宵节(大约是巨变的发生)。三是“三春”又指贾氏姊妹,元、迎、探,特别是探春一去,方是人散的总溃之始。这两句诗总括地表述了大势。我以为这就要向另一段曲文去参会——就是第五回《红楼梦曲子》正曲第末支,那首惊心动魄的《飞鸟各投林》:

单只这“飞鸟各投林”五个大字,已然道尽了“人散”的意味。


这首曲文应是每句暗切一人之事:

为官的,家业凋零 ┓
富贵的,金银散尽 ┛——两句总括“家亡”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宝钗、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元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迎春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湘云
欲识命短问前生——凤姐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一秦可卿


“看破的,遁入空门”也可能包括妙玉惜春二人而言。但细味其言,终以指惜春更为切合,盖妙玉之出家,固幼年多病,为父母所舍身,又因避权势仇家之难,方进京入园的,并非“看破”之故,因此我仍以本句只指惜春,而并妙姑于宝钗一起,理由全在不能忘记“报应”二字是眼目。宝钗属于“无情”,书中有明文点破(她抽的花名酒筹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是为力证。),这样是合榫的。


元春原系死于非命,实因政治变故而致,受逼而亡(如书中暗示如杨贵妃),故为“欠命”。迎春为何隶于“冤冤相报”之下呢?这井非指此无辜少女本身,而是罪孽在她父亲贾赦,贾赦多行不良,贪货好色,害人性命。所以冤冤相报是说他害人家的女儿,孙绍祖也害了他的女儿。


俞平伯《红楼梦辩》:

……“《十二钗曲》末折是总结;但宜注意的,是每句分结一人,不是泛指。除掉‘好一似’以下两句是总结本折之词,以外恰恰十二句分配十二钗。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富贵的,金银散尽——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识命短问前生——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述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我们很想知道宝钗和湘云底结局,但这里却给了她们不关痛痒这两句话。

 分享到
 心情随遇而安,性格相信明天。生活还算美满,有女常伴身边。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