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286

查看

0

回复
主题:8月20日《乡音》被撤稿件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admin 当前离线

3750

主题

360

广播

36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7145 分
登录次数:8730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9/16
admin 发表于:2024/8/20 9:2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8月20日《乡音》被撤稿件
四色礼
□董民生(威县)
(被撤理由:宣传陈旧习俗,不符合文明新风)
  四色(方言音shai)礼是过去农村定亲时的信物,也是彩礼的序幕,它是结婚礼仪的一部分。关于结婚礼仪,早在周朝时期,《周礼》就规定“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核心是对女方的尊重。六礼一直在延续,内容不断与时俱进,虽然从纳吉开始就一直伴随着财物活动,但每一项都充满了仪式感。
  “纳吉”,相当于现在的定亲,在农村俗称“换帖”,也叫“换书儿”。“帖”用红纸制作,正面大书“天作之合”,背面大书“龙凤呈祥”。男女双方红帖上分别载明生辰八字、籍贯、祖父辈名讳等内容。换帖一般由媒人经办,男方要摆大席,媒人又叫“冰公”,所以又叫“冰公席”。威县北部一些地方,过去还要带着锅灶柴火,在女方家埋锅做饭招待贵宾,满满的仪式感。
  到结婚的时候,男方要下帖“请期”——请求确定结婚日期,男方出帖“敬求金诺”,女方回帖“谨遵台命”,日期确定,就要送彩礼——“纳征”,以表达对女方嫁女的感谢尊重之情。彩礼的多少,根据家庭条件而定,每个时代都有所不同,此不赘述。女方用彩礼置办嫁妆,作为“陪嫁”带回婆家,条件好的家庭为女儿置办嫁妆会花费很多。
  结婚头一天,男方还要给女方送“食盒”,包括粉皮、大米、点心、肉等,现在也折合成现金了,由媒人下娶帖时直接带过去,省时省力,但缺少了礼仪感。女方在食盒里象征性地回赠饺子等食品。饺子是在结婚当天让新娘子吃的,表示新娘子初到婆家,不习惯婆家饮食,要吃娘家带来的食物。还有提示姑娘初来乍到少说话的意思,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不妄语是一种教养,沉默是金。
  如今,年轻人的婚育观在不断进步。各地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红事简办,四色礼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留给人们的只是农闲时的谈资。


烧烤店
□吕芹(巨鹿县)
(被撤理由:涉及雄安新区,需要雄安新区审查后才能在报纸上发)
  当张哥问刘浪接不接手店面时,刘浪蒙了,生意红火的烧烤店咋就不干了呢?
  刘浪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人,初中一毕业就去了北京闯荡。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让他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天下哪有端着金饭碗再去讨饭的道理。
  县城一条街的拐角处有一个烧烤店,紧挨着的是一个烟酒店欲转让,刘浪和媳妇下决心接手店面开了一个面馆。
  面馆生意较为惨淡,饭点时间,甚至有唱空城计的时候,尽管如此,夏天店外的地摊桌该摆还是要摆的。而烧烤店生意却异常火爆,从初夏到仲秋的夜晚,除非下雨闹天,地摊桌和马扎占满店前的空地,每天吃客爆满。
  一日傍晚,七八个男女坐到面馆的地摊上,刘浪和媳妇赶紧凑过去问吃什么,其中一个说,吃烤串。
  媳妇脸一沉,说:“去那边。”
  刘浪说:“就在这里吧。”他赶紧叫来烧烤店老板张哥。
  张哥不好意思地说:“我的客人怎么能占你的地方。”
  刘浪说:“这地方闲着也闲着,以后,你那边人多就安排这里,反正我这里也没啥人。”
  回店里,媳妇嘟囔道:“咱家的店前,不该让他用。”刘浪嘿嘿一笑:“他家客人给咱撑门面,这是好事啊。”
  打那以后,烧烤店外地摊的人满了,刘浪就主动把人安排在面馆的地摊上。面馆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
  烧烤店张哥要回坝上老家伺候老人,想在家门口做事。他来到面馆说:“咱是邻居,这个烧烤店我不干了,你们如果中意,就先转给你们。”
  刘浪媳妇满口答应下来。张哥把腌制羊肉串的秘方传给了刘浪。
  7年了,雄安新区日新月异,刘浪喜在眉梢,他的心里一直感念着张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2)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