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1343

查看

3

回复
主题:七月蝉趣主题征文70篇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转到:  
mengyanjun 当前离线

1140

主题

593

广播

6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八年级

用户积分:14038 分
登录次数:3626 次
注册时间:2007/5/6
最后登录:2024/8/9
mengyanjun 发表于:2024/7/19 18:29:00   | 显示全部帖子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乡音版“7月蝉趣”主题征文,截至7月20日,共收到稿件70篇。
  蝉声嘹亮的7月,总会勾起人们许多童年的回忆。捉蝉、玩蝉、种蝉、吃蝉……让我们用生动的文字描述那些难忘的故事。文字稿要求800字内,诗歌20行内。投稿标题注明“蝉趣”。本网网友可以直接跟帖发文。
  截稿时间:7月19日20时
  乡音版责任编辑孟燕君电话15933611158(微信同号)
  专用邮箱:921699874@qq.com
点击查看原图
一、远去的蝉鸣声

赵旭东(深泽县)
  小时候整个夏天伴着蝉鸣声度过,唧唧的声音让人心生厌意,那时候常想,如果夏天没有蝉鸣就好了,总感觉夏天应该是宁静的。
  蝉蛹是好东西,味道鲜美,夏天的每个晚上我都会打着手电去树林找蝉蛹,这个习惯从年少坚持到人过中年。蝉蛹的味道鲜美,小时候生活水平差,平时吃不上肉,蝉蛹是免费的美味,大人孩子都喜欢吃。
  或许正因为蝉蛹味道鲜美,夏天捉蝉蛹的人很多。渐渐地有了买卖蝉蛹的,最初是两毛钱一个,一年比一年的价格高,今年涨到了一元二角一个。这几年的夏天几乎听不到蝉鸣声了,因为夏夜捉蝉蛹的人太多,导致蝉蛹几乎绝迹了。
  前几天在网上一百块钱买的二斤蝉蛹,网上比水产店里便宜点,一斤五十个左右,合一元钱一个。
  蝉蛹的样子还是以前的样子,但吃着味道没有过去的鲜美,据说如今的蝉蛹都是人工养殖的,不如野生的好吃。也有人说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啥也没有以前的香了。
  好怀念从前的夏夜里打着手电捉蝉蛹的时光,不是因为那时候日子有多美好,是因为那时候青春年少。


二、夏日蝉记
刘雅林(饶阳县)
  1.伏了(fuliao方言)
  蝉的一种,但比蝉的个体要小许多,叫声响亮,听声音如同 “伏了”因此而得名。
  伏了,有的地亥叫伏天,它们的个头和麦知了差不多,但它们个体似乎还小一点儿,而且它们一副很娇弱的样子,通身有些绿色,翅膀也好像是透明绿的。因为个头小,所以这种虫儿鬼机灵,往往还没有触碰到它们,眨摩眼的工夫就难寻倩影!
  我小时候,经常捉一只来玩。先是听到它们一声声伏了伏了的叫着,然后仔仔细细去寻,要蹑手蹑脚的,轻悄悄的,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好容易见到它,只见它翘着个尾巴,一缩一张的,我于是慢慢绕到树后,找准它趴着的位置,然后用两手猛力一扣,有时候赶巧就抓它在手上,心里一阵阵暗喜!
  抓住它它就不叫了,伏了其实并不多,也没有多少肉,人们是不吃的,就是喂了猫狗也不够它填牙缝的,所以有时候玩够了就放了!
  因为蝉吸食树木的枝叶,所以蝉是害虫,伏了属于蝉的一种,大概也就是害虫吧!但它的叫声很好听,听着它伏了伏了的叫声,你就知道夏日到了!!!
  2.麦知了
  麦知了是蝉的一种,它个头相对较小,可是说是娇小玲珑,因为它常常在麦收前后出现,唧唧唧的叫声说不上好听,但想到它在黑暗里呆了好几年,也就是叫一两个月的时间,它是很不易的,所以也就原谅它了!
  其实,你不原谅它也是叫,毕竟它要呼朋引伴,或者求偶配对,因为这是生命繁衍的需要,就像秋天里不起眼的小草,就是身长一寸,也要结籽。这是大自然赋予它的权力,我们没有法剥夺!
  但剥夺一两个十几个的情况是有的,我小时候没有少逮知了,麦知了因为形体小,所以很机灵,往往你没有靠近它,它唧一声,从尾翼里泚出一股尿来,然后就迅即飞走了。
  但个别的情况是有的,循着它的叫声走过去,要轻声轻脚,不能弄出半点声响,而且呼吸仿佛也要停止了,你仔仔细细在树身去找,上下左右寻麽着,它的颜色和树皮差不了很多,也是黑褐色的,所以要不眨摩眼的来找,终于看见它了,它的尾翼颤动着,翅膀紧缩着,仿佛做出迅即要逃离的架势。其实,它们往往在树身的下端,所以你只要绕到树后,,忖摸着它的位置,然后迅速出击,双手猛地往它的位置一扣,有时候就会逮住它,但也有被它提前逃脱的时候!
  你把它放在手里,它用利爪抓挠你的手心,有时候还一动不动的装死。它的翅膀真是薄如纸膜,它两只眼睛是凸的,像两个小小的明球,它有腿爪很是有些刀劲儿,这是注定它未羽化成蝉时发挥的掘土机的作用!
  是啊,它们从土里一呆就是五六年,由籽变成蛹,然后以吸食树根的汁液为生。它们慢慢的长大,腿爪越来越有力,它们把压在身上的土一点点挪开,一点点的上升,直至爬出地面,上的树来,在天气晴好的夜晚,经历过一阵阵的苦痛,它们褪下了旧衣,露出一身青绿绿的丽装来,然后经过时间的洗磨,逐渐变成了一身黑褐色的衣服!
  它们拼命地叫着,有人说它不谦虚,只知道瞎叫,可是,又有谁知道它曾在黑暗中苦苦等待,它在生命地蜕变中痛苦挣扎,几近绝望!它知道,生命属于它的时间也就那么短短的一瞬,为何不用自己的叫声证明自己的存在呢?
  3.大蝉
  其实,我们冀中平原就是三种蝉,至少我见过的是三种,即麦知了伏了和大蝉。
  所谓大蝉,是相比麦知了和伏了个头相对而言的,它的个头最大,有大人的拇指大。
  我小时候最爱摸知了猴了,也就是大蝉的蛹虫。它们要在地底下好几年,吸食树根的汁液,然后一点点长大,及至能有足够的力气掘洞,然后等着天黑,从洞子里爬出来。
  我们下午放学后,就拿了一个大口瓶子或者再拿把铲子。就急赤赤地来到树趟子里。猫着腰,低着头,寻知了猴洞。这种东西鬼机灵,它们也怕人捉了去或者进入猫狗之口,它们先小心翼翼地用两个挠钩划开一条缝,然后等着天黑下来,再急忙忙地爬树上去。
  有时候看准了它的洞缝,用手指头一抠,把洞口弄大,就看见一只知了猴在踊动。于是,用铲子掘开拿出,放在瓶子里,有时候用手指伸进洞里,它们就抓着你的手指带上来。还抓挠你的手指一番。
  天渐渐黑下来,树趟子里手电光晃来晃去,人们大声小话地说着,黑暗里多是听到人们问:你摸了几个?于是那边说:没有几个,其实已经摸了好多个呢?当然孩子们多,叽叽喳喳地又蹦又跳追追跑跑的,遭到大人们一声声凶呵:别摔着了!
  有时候围着树转一圈,没有手电的就用就借着月光看,见到一团的东西就去摸,有时候还摸到了飞蛾臭虫之类的东西,真腻歪人!但摸到蝉空壳的时候也很多,欢喜一阵摸上去一捏就碎了。
  大概知了猴喜欢地湿吧!因为雨水大的年头知了猴特别多,有时候一晚上能摸一大碗,它们在碗里涌动着,瞎爬着,捣挠着,但是徒劳无功的,因为甩把盐之后再盖上一只碗,它们就只能乖乖地等死了。
  知道它们的不易,要在地下等待多少年,但童年时没有好东西开可口,只有牺牲它们了,况且它们是害虫。
  早上,早早起来,嚷唧着娘也起来,娘做熟了饭,就支上炒菜锅,我捡来干木棒,娘点燃之后,锅下就烘烘地燃烧起来。然后娘在锅底放上半勺油,油烧开了,在倒上知了猴,只听吱啦一声,知了猴的身子个个膨胀起来。
  娘用筷子翻搅着,而我看到知了猴的身上吱吱地冒着油,嘴里的馋水也直往外冒。
  等娘炒好了,还没有晾凉,我就夹起一只放嘴里,香喷喷的滋味真是好吃。
  有时候,早晨早早的起来寻脱皮的嫩知了,它们往往飞不高就落在地上让你捡,有时候,如果黑下下了雨,第二天没有脱好皮的蝉更多,它们像一个罗锅子,趴在树上,中间震动着,但皮还在,它们飞不了,只好任你来捉。
  当然也有很多羽化成蝉的,它们静静地脱下了皮,从一个丑陋的小鸭子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然后吱地一声,从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
  太阳还没有好高,它们身上的衣服已经由浅绿变成深黑色,翅膀也硬乎了许多,它们里面的雄蝉已经开始叫起来,吱吱吱地叫上一阵,然后,呼朋引伴似地,所有能叫的蝉都叫起来,千万只蝉嚷成了一大片,吵得不可开交!
  它们中午地时候叫的最凶,吵得人睡不了觉,但谁拿他们有办法呢?
  如果天热,黑下它们也叫一阵子。
  我们小孩子中午不歇晌,便让大人们给弯一支弓,配上长竹竿,找来高粱莛杆,在杆头插上娘缝衣服的针,然后在树趟子里去射蝉。
  看见树枝上爬满了一溜蝉,然后把竹竿悄悄伸在蝉屁股下,一拉弓绳,高粱杆箭便直刺蝉身,它们带着莛杆飞不了多远,便无力地落下来。
  一个中午能捉好些个蝉。
  知了猴少了之后,晚上,小孩子们没事,就抱着柴禾去沤蝉。
  白天看好了哪的蝉叫声密集,晚上就去拿沤。把柴禾点燃,火大了,就开始猛劲晃树,有时候用脚踩,树大一些的就嗖嗖爬上去晃树枝。
  蝉大概喜欢亮光,它们就勇敢地飞下来往地上碰,往火里钻,吱吱嚷嚷着,我们小伙伴们往水桶里捡拾落蝉,它们挤挤撞撞地瞎叫。
  一晚上弄沤好多个,早晨掐翅后,再用剪刀把蝉剪成两半,用油一煎,也挺好吃的。
  到了秋天,蝉也飞不高了,雌蝉开始甩籽了,它们屁股上带着一根白线,拉出老长,雄蝉也叫不大响了,它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蝉这个不大的虫子,给我们的童年增加了很多快乐!
  又到夏日摸蝉蛹
  热天我最待见一件事是摸知了猴。
  我从五六岁开始摸知了猴,到而今已经坚持30年了,其实不是坚持,是馋猫。是啊,连馋猫也爱吃知了猴,何况杂食动物的我们呢?
  小时候的知了猴特多,尤其是刚下过雨,在水洼里也能寻见知了猴。地皮很湿,知了猴也很容易钻出洞来。下午放学后,天还没有大黑,心早琢磨着摸知了猴了。拿了一个小布袋,或者再拿一把铲子,去大树荫凉下找洞缝。
  知了猴在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就用它的大挠钩划开一条细细的洞缝,看看天是否黑下来。也许就是这个洞缝,暴露了它的影踪。于是,用小手指头的指甲轻轻一刮它的洞缝,如果越来越大,里面很圆,光光溜溜的,一定会看见肥胖的蝉蛹躲在下面。
  或者用手指头去碰它,让它的挠钩抓住你的手指头就会带它上来,实在不行,就用铲子把它挖出来。
  天渐渐黑下来,地上到处爬着知了猴,它们迅即从洞里爬出来,避开猫狗和人的扑捉,匆匆忙忙爬上树去。
  此时,你看见树林里,到处闪着明晃晃的手电光,间或有人问:你摸了几个呢?那边一定说:嗨,没有几个,哪怕已经逮了好多。
  此时,只能在树上找了,围着树,仔仔细细地寻觅着他们的身影。有时候看见一个,心便一阵暗喜,捉它下来,放在布袋或者瓶子里。
  就这样,一棵棵树找下去,一直找出好远。
  也听说过有的男女去摸知了猴摸到了一块的爱情故事,也有的顺手去摘瓜偷菜,但我确乎没有,因为我一心一意只想摸知了猴。
  知了猴摸回来,用水洗几次,然后放在碗里,摔上盐,扣上碗。
  第二天早晨,知了猴就腌死了,个个涨着肥胖的肚。
  于是,支上锅,放上油,点着火,等油热了的时候,就放上知了猴,要小火慢煲。等知了猴变成焦黄的时候,香喷喷的气味就直刺鼻子,口水在嘴里直打转。
  等放凉一会儿,然后夹起一只放嘴里,那香味十足,是绝上等的美味。
  知了猴我年年摸。去年因为在安平城里打工,隔了一年。
  昨天我问小外甥,知了猴多了吗?外甥说:麦知了猴很多,大的还不多呢!


三、难忘那夜吃烧烤
沈五群(邢台市)
  今夜“有戏”,心里充满了期待。
  吃罢晚饭,借着收拾碗筷的机会,我把半盒火柴,悄悄掖进贴身口袋。然后,若无其事地向妈妈打了一声招呼,便轻步走出家门。
  来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只见堂兄手拿一把小铲子,与伙伴二楞正在树下说笑。我近前掏出火柴盒,用三个指头捏着一晃,里面发出“哗啦啦”清脆的响声,直听得我们三个小伙伴相视而笑,沿着小河边的黄土小路,信步走向远离村庄的旷野。
  堂兄比我大一岁,一对黑白分明的浓眉大眼,把稚嫩的脸蛋衬托得格外帅气。他虽说肚里鬼点子多,但他从不欺负人。因此,我很喜欢和他一起玩。
  此时正是夏至时节,白天虽说有点热,但傍晚的风一吹,感觉还是很凉爽。
  越过一座小石桥,我们来到一条绿树成荫的子河边。子河就是引水浇地的备用河,平时河道无水,这里环境幽静,两岸树上的蝉儿,此时正在举办夏季歌咏大合唱,粗细高低的歌声混杂在一起,汇聚成此起彼伏的浪潮。
  我们跳进无水的河床,走近一堆柴草,将其挪动为两米远近的三小堆。
  这些柴草,其实是我们事先备好的,目的是搞一次神秘的野外烧烤活动,品尝一下生活的乐趣。
  我不会爬树登高,便在下边点篝火。不一会儿,三堆篝火便在河道里熊熊燃烧,冒出一朵朵飘动的火苗。
  与此同时,擅长爬树的堂兄和二楞,早已爬上大树,双脚稳蹬树杈,两手分开抓住锨把粗的树骨,奋力摇晃起来。受到惊吓的蝉们,不顾一切扑向燃烧的火堆。
  我紧握一根拇指粗的木棍,立在火堆旁观光察看,只见振翅乱飞的夏蝉,恰似大年五更下饺子,“扑通扑通”扑进火堆,瞬间便恢复了平静。
  堂兄下树来到火堆旁,富有经验的他拿起一根树棍,把正在燃烧的树枝挑开,用事先备好的小铲子剜土灭火,再把热灰聚拢起来焖蝉。不一会儿,一缕缕烧烤的肉香便扑鼻而来。
  堂兄用树棍扒出烧熟的蝉,伸手抓起一个尝了尝,便让我和二楞大块朵颐。
  今夜星光灿烂,我们仨开心烧烤,津津有味地大美舌尖。羡慕的满天繁星竞相俯瞰,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四、夏夜里烧知了
李占民(无极县)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西口曾经有个池塘,村里人们叫它苇壕。整个苇壕里都是芦苇,春天一片碧绿青翠,特别是月夜高照的晚上,那澄清的一池春水,宛若一颗硕大明珠璀璨夺目。周边一圈柳树成搂成抱的粗壮高大,夏天人们在壕边乘凉,听着一首唱不完的蝉歌很是舒服,这里更是孩子们的天堂。
  这个夏天的晚上,我们听着爷爷给我们讲着苇壕的故事:从前这个壕里有一只金蛤蟆,每当大雨来临的时候,夜里就叫个不停,那洪亮地声音方圆十几里的百姓都听得清楚,只要听到金蛤蟆一叫,就知道大雨就要来到,人们就赶紧提防洪涝发生,让这里一方百姓解除了不少灾难。后来让南蛮子知道了苇壕里有金蛤蟆的事,便把金蛤蟆给偷走了,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有听到过金蛤蟆的叫声。
  我和英子、狗蛋、二娃听完爷爷讲的故事,就在池塘边架起柴火,点燃起一堆火焰,不一会儿树上的知了就奔着火光扑到火堆里,这才叫“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哩。那吱嘛吵叫的声音像一首悲惨的曲子,瞬间消失在篝火间,它们却不知这里就是送命的火葬场。
  我们像一群饿狼饥肠辘辘,早已急不可待,欣喜的用树枝把一个个肿胀肥胖的知了拨拉出火堆,一股焦糊的香味刺激的流下口水来。
  狗蛋显得更虎,用手捏起一个焦黑的知了,连头戴屁股就塞进了嘴里,瞬间又从嘴里吐了出来,那火炭的温度烫的他直跳脚。
  见他如此狼狈,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英子总是靠近我身边,我捡起一个焦黑的知了,等感觉不再烫手,就掐头去尾把中间那块白嫩的肉塞进英子嘴里,我看着她一张一合石榴花似的嘴巴,还有被碳灰弄成的五花笑脸问她:“好吃吧”? 她纵动着那双漆黑的麻花辫点头说:“真香民子哥”。
  一边的二娃说:“是知了肉香,还是你民子哥香”?逗的大伙一阵大笑。英子红着脸说:“你跳进火里吧,你的肉吃着更香”。
  一阵欢笑随着吹来的夏风回复了平静,新月从西边的天空划落,篝火随着拉黑的夜幕熄灭,知了慢慢静止了歌声,大地一片沉静,我们已进入梦乡。


五、蝉(外一首)
董剑鹏(赞皇县)
黑暗中蠕动
冻土在碎裂
牵着小草的根须
找到了阳光


踩着树的脊梁
爬上高处
扒开千层叶障
深添地吸了一口气
从身体内甩出一条响鞭‘
赶着,一头头夏耕的牛


咏蝉
董剑鹏(赞皇县)
我瞅见,你的笑在酷热的丛中绽放
我看到,你用歌声犁开了盛夏的胸


夏日流火流过你的嗓子
烤熟了长着金黄脸谱的五谷杂粮


一点也不嫌弃底层人的劳作
老牛旁,你也扶着真挚大放歌声


暴风骤雨没打翻你的歌唱
你抽出体内的响鞭抽打厚厚的云层


高一声,低一声,为尘世念佛
三伏天的酷热,压不住你诵经的虔诚


在盛夏的胸膛里点种亢奋的诗韵
秋天,从你的歌喉里摇曳出芬芳的意境


于呐喊中省略无声的沉默
抖动的翅膀,把美丽的预言铺满天空


六、七月蝉趣(蝉趣)
张占星(丰宁)
从童年到暮年
我家乡塞北丰宁凤山的蝉鸣
年年都与伏天相伴
或早或晚不差几天
只是末伏结束
蝉的唱和便至此戛然
昼夜温差拉大想再引吭高歌
它们竟变成哑嗓子歌手的可怜
说起蝉的寿命可谓长矣
最长的竟在地下生活十六七年
只是华丽转身攀上枝头
一鸣惊人又可谓短暂
在火热的夏日
林间歌舞蝉联
此起彼伏的蝉鸣能轰动万壑群山
而生命高潮风光之短暂
也只能以天来计算
生生死死 蝉本无知
只是人替蝉多愁善感


七、蝉趣
刘凤娟(滦南县)
  小孙女儿从幼儿园里出来,车停在了一颗柳树下。我们居然同时发现了一只正在柳树干上脱壳的金蝉。我们把它带回家,又担心它会饿,我们到楼下,把它放飞到小区的花园里。
  幼儿园的柿子树上,我们去仔细端详柿子是否收成胜过往年。不经意间竟发现一只蝉已经退了壳儿。
  我家门后有一片树林。那天下班儿我推开了纱门儿,一只蝉居然正趴在沙门儿上。它准备从旧壳里钻出来。中间裂开一条小缝隙,缝隙逐渐变大,蝉的蛹软软的,先是头,再是身体,最后是嫩绿嫩绿的褶皱的,展开来居然是晶亮透明的双翼!
  它先试试寒,试试暖,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爬过来,似乎看不到方向。倏然飞到了天边……
  我寻不到的地方!
  2011年,宁雨老师为先心病儿童募捐。她的散文集《女儿蓝》全部稿费捐献。我给我教的孩子们每人预定了一本,宁雨老师在每本书上都题跋留言签名。还附赠了我一幅郝建文老师的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当时大班的孩子们不识几个字,今年这波孩子已经高考结束了!
  有一对四川的兄弟,给我打来电话,他们都顺利通过考试,预备去理想的大学!
  前几天,舒畅告诉我已经考取了中学编制。依然在进修更高学历。
  法布尔的《蝉》写到: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在阳光暴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八、七月的蝉鸣
赵爱芹(隆尧县)
沃野里
小小的身体和树联手
弹着这炽烈的盛夏
一曲喧嚣
一场肆意
交织成浓郁的乡情


在七月的午后
在风中 在林梢
在高大的绿荫里
在新雨滂沱里


阳光愈烈  蝉唱愈密
鸣声一飞冲天
如仲夏的滚烫
划破天空
执着地将夏天唱尽


“知了”悠长的歌韵
是童年的乐趣
是乡间里难忘的记忆
是岁月里永久
难忘的美妙之声!


九、蝉声起处是故乡
张岱群(承德市)
七月,蝉歌嘹亮
翠绿阴凉的舞台早己搭好
老家后院的山枣树又迎来会唱歌的贵客


黛瓦石墙
矮腿儿的小饭桌,四条腿儿的小板凳
灶堂里草木灰散着余温
烧火棍穿着黑色的高跟儿鞋倚着笤帚说着悄悄话


清爽的风在堂屋里穿梭
父母午睡的呼吸是蝉歌的旁白
小板凳儿上的我倚着后门槛
枣树上这神秘的歌者给我一个神奇的世界


不怕行程远,唯愿蝉声亮,七月蝉声起,声声回故乡


十、儿时七月 知了声声
杨宗瑞(易县)
  七月的阳光炽热且璀璨,每当这股炽热的气息弥漫于空气中,我的思绪便情不自禁地飘回儿时的七月。那是一段满溢着欢声笑语与纯真无邪的美好时光,尤其是那连绵不绝的知了声,仿若仍在耳畔回响。
  儿时的七月,堪称大自然的狂欢盛宴。阳光毫不怜惜地倾洒,将大地炙烤得滚烫。山间的谷子弯着腰,在风中摇曳生姿,恰似湖面层层叠叠的波浪,似乎在诉说着丰收的期望。而最令我沉醉其中的,无疑是那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午后,当滚滚热浪汹涌袭来,人们纷纷躲在阴凉处休憩,唯有知了不知疲倦地放声高歌。它们隐匿在高大的树枝间,凭借独特的嗓音,奏响了夏日的激昂交响曲。
  我和小伙伴们总是难以抑制内心的好奇。趁午后大人们睡午觉的工夫,我和几个小伙伴悄悄溜进牛圈,揪下牛尾鬃。用牛尾鬃毛系个活套,绑在长长的木竿顶端,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些正在欢唱的知了。当成功套到一只时,那份喜悦简直难以言喻。我们会将知了放在手心,仔细端详它透明的翅膀和乌黑的眼睛,感受着它在手中轻微的颤动。有时趁人不注意,小手猛地捏一下手心的知了,知了发出“哇”的一声鸣叫,吓得人一跳,小伙伴们便会发出一阵咯咯的笑声。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静静地伫立在树下,聆听着它们的歌声。那一声声“知了,知了”,宛如夏日的交响乐,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酷热的午后。
  傍晚时分,热气逐渐消散,微风轻拂面庞,带来缕缕凉爽。我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村头的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穿梭游弋。我们迫不及待地跃入水中,嬉戏玩闹,水花四溅。知了的叫声似乎也变得更为悠扬,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在整个村庄上空久久回荡。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月光如水般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弥漫着驱蚊火绳的味道,大人们坐在小板凳上,围坐一团,轻摇着蒲扇,谈论着家长里短,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而我们这些孩子,耳朵里还萦绕着白天知了的歌声,在这宁静的夜晚,缓缓进入甜美的梦乡。
  如今,岁月匆匆流转,儿时七月的情景,渐行渐远。但每当七月来临,那熟悉的声音总会在我的心底响起,唤醒我沉睡的记忆,让我再次体悟到儿时的欢乐与温暖。


十一、蝉鸣
周丹(安徽省濉溪县)
炽热的夏日午后
阳光如金线般穿梭林间
一曲蝉鸣
穿越尘世的喧嚣
在绿叶之后
开启季节的序曲


蝉在大自然中嬉戏
与树对话,与风共舞
七年暗潜,一夏欢歌
激昂如梵唱
在无尽的炎热里
寻找一丝清凉


蝉的鸣唱
是对旋律的渴望
是对阳光的颂歌
是对生命不息的赞礼
在热浪中振翅
只为活出自己的声音


十二、清欢蝉歌(789字)
石颢(甘肃省宁县)
  我们村是个山村,村落里的树不只“村边合”,更把人家掩映。每个伏日,洋翠溢碧的树们,都是蝉尽展美妙歌喉的舞台。阳光烤得的人烦闷难挨的晌午,那聒噪的蝉歌就冲人报信,白雨将临。浇的大地像舞台幕布一样华美的白雨,干脆如军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堪称伏日的好雨。若仲春日一样温和的傍晚,悠悠蝉歌陪伴我和乡亲缓步走进梦乡。一个囫囵伏日,我和乡亲与蝉共度。
  伏日清晨听蝉歌,我思蝉的高洁。蝉该是活的通透的生物!以叶遮身,餐风饮露,不跟人与鸟争食五谷,晨光中的歌声又格外轻灵。我的心灵随它们那如远似近,若有如无的轻灵歌声而澄澈,解读了民间把它们叫知了的密码。知了,知了,知了,知了,那是对“何处惹尘埃”的大悟。边穿行拢村青绿幽静沟梁,边聆听蝉的“知了——”,“知了了了——”的纵情歌唱,我感受到的是“蝉噪林逾静”的幽雅意境,联想到的是活着真好!????
  在炎阳快把大地晒燃的伏日,绿树丛林仰仗蝉歌,愈发生机蓬勃;伏日依赖蝉歌,有了岁月的静好。蝉歌是蝉生命的强劲旋律,是蝉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
  蝉的营养价值极高,口感独特,乃食用昆虫中的大哥大,更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乘野味。如今,一盘“油炸金蝉”,在一些星级酒店卖过了百元。蝉翅在中药里叫蝉蜕,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透疹能耐。物质匮乏岁月的伏日,天一黑,村里大人孩子就出门捉蝉。蝉蜕换钱,蝉身炸食。那时村落的树,不及现时五分之一多。起初两年,一个人历时三小时,可捉蝉百只,随后几年,捉蝉不足十只。近些年里,村落的树愈来愈密,蝉更的愈来愈多,却没了捉蝉人,这是国家普及和谐共荣生态理念的功劳。
  当今这快节奏时代,几乎人人的生活都似逆水行舟,压力山大。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赚好生活的忙碌中,不如把手头的活儿先放一放,伏日来我们村听听蝉歌,让疲惫的身心歇缓歇缓。我深信,当你听了我们村的伏日蝉歌,一定会学会享受属于自己的宝贵生命时光。


十三、今夕蝉声,童年已逝(785字)
于春林(辽宁省葫芦岛市)
  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都是伴随在蝉歌声中长大的。
  盛夏来临,我就和小伙伴们光着膀子开始自己制作捕蝉的工具:从家里找出废旧的铁线围成一个铁圈,把一根长长的木棒子一头绑到铁圈上,然后四下里寻找蜘蛛网,将蜘蛛网沾满铁圈,一个捕蝉的工具就大功告成了。一番忙碌过后,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裸露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热乎乎的灼痛感也全然不顾,那个劲头真是无法形容。
  房前屋后的树木,为蝉提供了生存空间。蝉虽小,却有着大大的能量,一声一声蝉鸣响彻夏日的晴空。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蝉鸣嘹亮,岁月悠长。
  我和小伙伴只一个想法,看谁能捕到更多的蝉,那才威风八面呢!天越热,蝉鸣越响,我和小伙伴们越来劲。顺着蝉鸣叫的方位,猫着腰,悄悄地摸到树下,抬头仔细寻找蝉伏在哪里。蝉有时傻乎乎的只管不停地叫,却被我们逮个正着:高高举起的铁圈,顺着树木的缝隙伸到它的身边,它正在得意地呼朋引伴,黏糊糊的蜘蛛网就沾到它的身上,任凭它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随着它最后一声哀鸣:“知——了!”那响亮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了。“我抓到了一只!”我大声告诉小伙伴们。“我也抓到一只!”那边又有一个小伙伴告诉大家……快乐的叫喊声一阵接着一阵,欢乐了童年的夏天。
  蝉鸣起了又落,我们捉到了一只只蝉,把它们装进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瓶子里,瓶盖上挖出一个小窟窿,让它们在里面自由地呼吸,它们不停地蠕动着,好像在说悄悄话,商议着怎么逃出这个玻璃罐子……
  傍晚,夕阳西下,我们带着“战利品”回家了,这时肚子里也饿得咕咕直叫了。当我跟爸爸妈妈炫耀我的“战利品”后,往往是得到他们的命令似的忠告——把所有的蝉倒掉,让它们重返自然。尽管有时我极不情愿,但妈妈对我说:“它们也是生命啊!”我一想,妈ma的话是对的,蝉儿再小,也是一条生命啊,何况它的生命时光还如此短暂呢!
  蝉把最嘹亮的歌声留在了炙热的夏天,留在了每一个乡村长大的孩子的童年时光中。


十四、悠扬的“蝉”鸣声
杨慧敏(成安县)
  清晨,外出散步之前,发现家属院门前植物园的梧桐树上,“知了”又开始吃力叫唤起来。毫无疑问,今儿又是一个大热天!要不,树梢上的“知了”是不会起劲儿叫唤的。
  蝉,在邯郸一带俗称为“知了”,它似乎生来就是为夏天而放歌,在阳光最为炽热的时候,爬上高高的树梢,翘动着那透明的翅膀,以最强的声音,咏唱属于这个季节的响亮乐章。小时候,我常蹲在门前的大槐树下,全神贯注,凝望那些贴在树梢上的黑灰色身影,听着它们发出那独特的“知---了---声”,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意。我注意观察到“知了”的鸣声,有时激昂高亢,如战鼓擂动;有时悠扬婉转,如清泉流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气温也高,它鸣叫的频率越快,且声音特别亮。每当听到这声音,仿佛看到一个容貌靓似天仙的少女,挥舞着五颜六色彩带,在激情四射的戏台上舞姿翩翩。然而,“知了”的命运却是非常短暂,它从破土而出,到爬上树梢,再到高声歌唱,最后竟然悄然离去。
  孩提时代,农村周围树林多,坑塘多、泥土也多,这也就为“知了”的生存提供了舒适温床。“知了”不仅是夏天的歌者,而且又是小孩子手中玩物,它的幼虫,俗称“金蝉”,还是一道家庭美味珍馐。彼时,一进入盛夏酷署季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趁着暮色擦黑时,打着手电筒到附近树林里摸金蝉。两个多小时,轻轻松松就能摸一大罐头瓶。将“战利品”带回家后,一个个还那么活跃,挥动着小爪子,拼命地蹭着盆壁往上爬,妄图逃跑,等待用清水把它们洗干净,放入盆里用盐水淹起来。第二天捞出“金蝉”,将水分控干净,放入油锅轻轻一炸,然后用铁笊蓠捞出“金蝉”放进盘里,一道美味佳肴就摆上了饭桌。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人们在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之余,竟然把“金蝉”当作舌尖上的享受,真是不可思议。
  古人言:“居高声自远,非是书藉秋风。”“知了”的鸣叫声,不是依靠热风的吹拂,而是它们自己努力攀登,才获得了那高声鸣唱的权利。“知了”不像其它昆虫,能随意在草丛中穿梭,它需要用自己的“吃奶劲儿”,一步一步爬上那高高的树梢,仅仅为了那一刻的嘹亮鸣唱声。
  闲暇时,我在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人类也能像“知了”一样,不畏困难,不惧挑战,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么,人类的生命,是否也会像“知了”的鸣叫声,虽然短暂却充满一种信心和力量?
  “知了“鸣声悠扬,回荡在赤日炎炎的夏日空气中。我站在门前梧桐树的绿荫下,静静地听着,感受着那来自大自然的韵律。这不仅仅是”知了“发出的一种悠扬鸣声,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毅力,一种”动物“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十五、咏蝉(外一篇)
于广(承德县)
你是夏日最美的风景,
你给伏天送来最美的歌声。
禾田里的庄稼伴着你的歌声疯长,
人们闻着你的歌声如沐清风。
你的歌声催熟瓜果,
唤来年年五谷丰登。


养蝉儿
于广(承德县)
  小时候,伏天里,我拿着课本和大人们坐在村头大柳树下的石磴上边学习边听大人们讲家长理短,讲民间笑话。常有蝉儿在树上鸣叫,有时好几只一起鸣唱,我就催爸爸上树去给我捉蝉儿,爸爸说:“什么蝉不蝉的,那叫知了。”我就和爸爸犟:“明明书上写着蝉儿,你咋叫知了?”爸爸就骂我“书呆子”。我说:“不管叫什么,你去给我捉一只玩。”爸爸一指高高的树:“你没看它在那么高的树枝上吗?我怎么去抓,再说了,没等我爬到跟前,它就飞走了。”
  没办法,只好望蝉兴叹,但我每每听到蝉鸣,依然不死心,天天想着捉一只回来玩。那薄薄的玻璃一样透明的蝉翼,那悦耳动听的鸣唱,时时诱惑着我,我实在忍不住了,就用纸壳子涂上绿树叶,做了个假面具,爬到树上去等,等了三个星期天儿,终于让我等到了机会,这只蝉儿可能比较年轻,没有识破我披着爸爸的蓑衣,戴着假面具,竟然落到了我触手可及的一棵树枝上,机不可失,我没等它落稳,便一下将它轻轻抓在了手心里,并小心翼翼的将它装进早已准备好的一只玻璃瓶里,那一刻,真是太高兴太激动了。
  回到家里,爸爸和妈妈也都挺高兴的,我弄点小米喂它,它不吃。爸爸说:“它只喝露水。”于是,我天天早起拿个瓶子到院外花枝上接露水,大概是它的饭量太小,总也看不出瓶子里的水少。直到有一天放学回来,见它一动不动,好像是死了,我急得哭了。爸爸说:“你哭啥,没见伏天已过,它就这么长的寿命。”
  我舍不得把它扔掉,依然把它放在透明玻璃瓶子里,身边放着露水瓶子,期待它明年早点醒来,我要把它放归大自然,让它继续为人们送去那美妙的歌声。


十六、蝉声响在七月间
刘庆国(迁安市)
七月盛夏天正炎,
绿树成荫遮骄阳。
阳光如金万物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蝉声响在七月间,
蜻蜓点水舞翩跹。
多种花草树成林,
夏秋两季绿装染。
珍惜当下好时光,
雨洗秋城碧玉天。
妙语连篇赞当年,
努力拼搏创辉煌。
自然绘制美画卷,
乡村振兴笑开颜。


十七、盛夏蝉趣(754字)
吴梅芳(湖北省崇阳县)
  “知了,知了……”,一到盛夏,蝉就在树上鸣叫起来。蝉鸣声此起彼伏,很有规律。每次鸣叫之间隔不到两分钟,每次鸣叫时间也在两分钟之内,无休无止,不知疲倦。叫声有的高昂,有的低吟,有的领唱,有的压轴,铺天盖地奏响这盛夏的旋律。
  无处不在的蝉鸣音勾起了我小时候捉蝉的趣事。
  老家的树木多,那时候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我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爱在树荫下乘凉。蝉们趴在树上专心鸣叫,有人欣赏也好,无人在意也罢,它们自顾自地唱着,似乎是一群爱好音乐的孩子,在指挥家不断挥动的手势中,把每一曲十分完美地演绎出来。那悦耳的乐声,配上树木散发的芬芳,滋润着酷暑中燥热的情绪。
  我们便循着声音找到蝉的位置,如侦察兵似的,静悄悄地走上去,猛的用纱布将它盖住,晒干了卖两分钱一个。每天比赛谁捉的蝉多,捉得多的那个就像是打了胜仗般自豪。
  晚上,则拿着手电筒,跟着大点的孩子去树上捉肉虫(蛹)。太阳落山后,肉虫从地底下钻出来,圆圆的身子沿着树干慢慢往上爬,便被我们捉了放在瓶里。回家大人用热油炒一炒,洒上盐,味道美极了。一边吃,一边说:“知了知了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
  房前屋后都是树,睡觉的时候,蝉声与蛙声,以及其它虫声混和在一起,奏响乡村小夜曲,将夜晚拉得长长的。年少不知愁的我,听着听着,便在这乐声中进入梦乡。
  长大之后,我知道了,蝉的一生很传奇。当它还是幼虫的时候,需要在土里经过漫长的沉默,后来从地下钻出,见到光明,爬上树干,经历撕裂般的痛苦,蝉衣裂开,生出透明的翅膀,实现了一生的自由。然后,飞在枝头,沐浴着阳光,尽情地歌唱,所有的痛苦,化为这一季的狂欢。当它产完卵的时候,生命就会终止。而卵又会回到土里。
  整个夏天,蝉都在深情地鸣叫,这神奇妙音唤醒了心中沉睡的记忆,思绪又回到树荫匝地的乡间,与小伙伴捉蝉、吃蝉的情景。


十八、蝉和夏天的约会
宋浪(贵州省赫章县)
七月
炎热透过我的皮肤进入我跳动的心
被风儿轻轻的一吹
把你的灵魂和身体从土壤中吹出来
看着你灰不溜秋飞向枝头
在树梢间来回吟诵诗句
吟诵秀美山河下忙碌的人们
你诗句里有着身边的故事
故事下的我和你


阳光穿过密集的树叶照射在你的身上
抖动的翅膀像盖上一层透明的窗纱
这个夏天一定是为你量身定制
专门为你精心准备的约会
一场属于你的盛宴
你的存在
整个夏天将会充满了蝉意


十九、儿时捉“知了猴”
王瑞夫(新乐市)
  人到花甲之年之年,看着孙儿乐趣,总会产生怀念小时候思绪,且最近常常像顽童做些童趣之事,莫非是在找自己小时候影子缘故。夏至没到,我便今年第一声蝉鸣,这声蝉鸣把我思绪童年最乐趣的世界。
  记得七、八大岁时候,每每到了傍晚时分,我就与近邻小伙伴们一块村子树木丛生闲院落,去捉“知了猴”(当地称“叽叫牛”)。开始是在地上寻觅,稍晚些就树上或棉花棵寻找。每天的结果往往是:我总是比伙伴们捉的多好几倍,我之所以捉的多,是因为我掌握了知了猴寻找技巧:一般闲院落如像蚂蚁一样的小孔很多,知了猴在刚要爬出土时,常爬出的地面上往往会有像黄头大或小的高粱小孔,关键是怎样辨别是“知了猴”的穴,还是蚂蚁穴,知了猴穴一般看上去,黑洞洞地,只要稍挖即刻变大,若进一步挖,就会成为与“知了猴”大小相同穴;将穴小心翼翼挖大后,且知了猴一般在出口不远深处,这时候你若不注意或方法不当,很可能使地下爬“知了猴”逃到很深了。一般方法用小指指甲轻轻地放入空穴内,当“知了猴”爪子钩住指甲后而带出。
  捉“知了猴”一般到村内闲院落及树木多的地方去,选择捕捉时机也很重要,一般雨后出来“知了猴”不仅较多、也较早。
  当吃过晚饭我们再去(捉)时,这时“知了猴”一般都爬出洞穴,就要先看看地上有没有“知了猴”新穴,若有,就顺着爬的印迹去摸,要拿着手电筒去照每棵大树,浩浩荡荡的那些“知了猴”宝宝,有的正在往树上爬,有的已经变为嫩蝉了。这些“知了猴”及嫩蝉很快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了。
  爬的低“知了猴”及蜕变嫩蝉很快被抓下来,回家另外将“知了猴”放在蚂蚁箩内在墙上扣起来,第二天也变为嫩蝉了。再晚些时候,我们点起篝火,将那些我们能摇地动小树摇一摇,那些在树上受到惊吓蝉在弃暗投明同时,相拥着自投罗网了。
  经过这么几个来回折腾,一顿美味佳肴就要到手了。条件好炸一炸,条件差的就只好用火燎一燎,那时我家也只能燎一燎吃了。烧得外焦内叽叫肉,在嘴反复咀嚼着,舍不得马上阉掉。
  在70年代,对于我这个农村贫困孩子来说,那时别说品尝到腥味,就连温饱都难于解决的,童年时代在我印象中,这些经燎烧蝉香脆可口,可以说是我小时候中大自然最好赏赐人间最美食了。
  儿童时捉“知了猴”带给我美好回忆,也有难以忘怀留酸疼的记忆。记得是雨后晚上,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到一旧院落去捉,我在用手挖穴时,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将手咬一口,被咬小手很快胖的像吹起来一样,钻心地疼痛,疼疼得我在地上边嚎哭边打滚。后来才知道被蝎子蛰了。
  是呀!童趣让我向往,让我铭记……


二十、七月听蝉
李运秀(赞皇县)
从高处传来
那一声声,声嘶力竭
居高声自远
带着满腔热情
唱响一曲夏的赞歌


知了 知了
知道季节已走进夏的深处
万物葳蕤、成熟
印象中,那两只羽翼
薄若轻纱,翔舞翩翩


蛰伏、沉寂,破土
即使生命短暂
也要用尽全力亮开歌喉
诠释这灿烂而辉煌的一生


二十一、蝉趣(外一篇)
尹根生(故城县)
小时候爱听蝉鸣
中午放学后
约上三五小伙伴
爬到装满小麦的囤上
瞒着大人
偷出一大捧瘪瘪的麦粒
放进嘴里嚼啊嚼
嚼成了面筋
再找一根长长的木棍
顶头上绑上细细的荆条
尖尖上缠上少许粘糊
全神贯注地高高举起
向着蝉鸣声寻去
探索在大树的枝杈间
‘粘住了,粘住了’
在小伙伴高兴的呼喊中
一只只“蜕变”的金蝉被串成一串串
玩嗨了的伙伴在‘蝉海’留连
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摸爬爬
尹根生(故城县)
  每到夏季来临,嘶哑的蝉鸣声几乎震破人们的耳膜。而大人孩子热衷的是在太阳落山后仨一群俩一伙地拿上家伙事,跑到林间树下摸爬爬(也就是才出土尚未褪皮的金蝉,我们这边叫它知了爬爬)。
  暑期放假,八岁的孙子回到老家。孙子听到大人说近几天有好多人晚上去村东大寒布村的那片白杨树林摸爬爬,吃过晚饭,孙子便吵着带他去体验一下抓蝉的感觉。孙子的这点好奇心,爷爷奶奶总该满足他吧。于是,我们每人戴上一个头灯,拿上一只饮料瓶,外加一根细长棍儿,骑乘两辆电车,驮上孙子,飞速奔向杨树林。
  二里多的路,几分钟就到。我们沿着崎岖不平的林道,进入到
树林腹地,从树下到树干,强烈的电光如同探照灯一般,一棵棵树况暴露无遗。“有爬爬”,孙子喊到,我连忙走到近前伸手抓下一只硕大的金蝉,小心翼翼地放进瓶里。抬头的瞬间另一棵树干上,一只正在蠕动的金蝉映入了孙子的眼睑,灯光下,孙子高高地举起竹竿,慢慢地把它挑了下来。爬爬们极力地配合,孙子兴高采烈地蹦高儿。但孩子小不禁折腾,时间久了就只喊累了。此时闷热的天气也使人透不过气来。停下喘口气的瞬间我才发现原来摸爬爬的人比爬爬都多。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光柱如闪电般照亮了整片树林。摸爬爬的人们个个汗流满面,但蝉香的诱惑驱使他们不顾燥热依旧在林间树下转来转去,寻寻觅觅着。由于“僧多肉少”,最后的“战利品”寥寥无几,孙子意犹未尽,心有不甘地拿着装有十几个爬爬的塑料瓶,爬上了我的电摩。
  爬爬摸得少是少了点,但孙子也收获了成长,我和老伴也当锻炼身体减减肥了不是。


二十二、夏 之 蝉 忆
邢红霞(邯郸市)
  记忆里,夏日的午休时间,我和小伙伴常常趁着大人们的鼾声响起时,汇聚到村西的小树林捉知了。
  一拨人四散开去,各施各的绝技,各用各的妙招。偷眼瞧去,一只知了在树的枝桠处叫得正欢,遂弓腰弯身,掌心吐一口唾沫,双脚抵树干,两腿交换上蹬,向着自鸣得意的知了攀爬过去。虽是万般小心,还是被机灵的知了发现,立刻停止唱歌,“扑棱棱”飞走了,只剩下目瞪口呆的捕者,树下一张张仰望着的沮丧的面孔。那边,有几个有备而来者,手执一根高过自己许多的杆子,末梢处绑上一块面筋。蹑手蹑脚,顺着蝉鸣声找到一只蝉,稳稳地把长长的杆子伸向知了,快要接近时,猛地向翅膀处一扑,知了就稳稳地粘到了面筋上。其他“观战者”欢呼雀跃,捕者得意洋洋地装进自己的玻璃罐里,任它在里面绝望地挣扎。
  知了最初从土里钻出来,身上裹着一层薄薄的壳儿,家乡人叫它“爬扎猴”,这可是当时我们这些馋嘴猴儿极好的美食。夜幕降临,我们三三两两拿着铲子来到小树林里,这时候,正是爬扎猴蠢蠢欲动,向树上“进军”的时机。只要在树下看见一个小洞,用手抠开,或用铲子挖几下,十有八九会遇到一只爬扎猴。天渐黑,爬扎猴刚从洞里爬出来,不会爬得太高,用手从树根处向上摸去,黑灯瞎火的也会摸到几只。夜色渐浓,手提“战果”交给娘。看娘用清水泡,用盐腌,用油煎。第二天,金黄焦脆的的爬扎猴就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
  爬扎猴变成知了会褪下那层薄薄的壳儿,家乡人叫它知了皮。 也不知道听谁说的,知了皮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能卖钱,所以,我们也会一窝蜂地钻进小树林里捡知了皮。知了皮很脆,一不小心,就会被弄成碎末儿,所以要轻拿轻放,以减少损失。捡满书包,屁颠拿到收购站去卖。用没焐热的钱买上几个练习本或几块糖。小小的心里溢满了快乐。
  而今,家乡的小树林不见了。童年的小伙伴也各奔东西,为生活忙碌着。我也离开了家乡,在城市一隅庸常度日。逮知了,摸爬扎,捡知了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不再年轻的梦中,常常还会出现童年的那一幕。


二十三、蝉蜕
牛文全(东光县)
一夜蜕变枝头登,
林间才有蝉声鸣。
幸亏命大爬上树,
差点被炒餐盘中。


二十四、蝉 趣
洛和(隆尧县)
  七月,在这炽热的季节里,有一种声音,穿越了喧嚣与浮躁,悠悠然响起在每一寸被阳光亲吻过的角落——那是蝉的歌唱,是七月独有的蝉趣。
  在那个被阳光拥抱的七月午后,住在村北老槐树下的“神木匠”老张头,静静坐在门槛上,岁月的痕迹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纹路,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与温柔。他在端详着一块木头,寻思着雕刻件有趣的物件来。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蝉鸣穿透了夏日的宁静,如同琴弦上跳跃的音符,瞬间吸引了老张头的注意。
  他抬头望向那棵槐树,只见一只身披黄褐色外衣的蝉,正振翅高歌,那歌声高亢而激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老张头的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曾像这只蝉一样,满怀激情地追逐着梦想。岁月如梭,转眼间他已白发苍苍,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改变。
  于是,他缓缓站起身,动作轻得像是怕惊扰了周围的空气。他一步一步地走向槐树,每一步都充满了敬畏与期待。当他靠近那只蝉时,他没有伸手去触碰它,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眼神与它对视。在这一刻,他们之间仿佛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无需言语,却能深刻地理解彼此。
  蝉并没有因为老张头的靠近而停止歌唱,它依然高昂着头,用尽全身力气唱出它心中的歌。而老张头则静静地聆听着,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他知道,这只蝉是在为他而唱,也是为所有能够听到它歌声的人而唱。
  他微笑着对蝉说:“你唱吧,尽情地唱吧。在这炎热的夏日里,你的歌声就是最美的风景。”说完,他转身回到小屋,老张头没有立刻拿起他的雕刻刀,而是先泡上了一壶清茶,坐在窗边,让茶香与蝉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回放着刚才与蝉的互动,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他感激大自然赋予了他这样美好的时刻,让他能够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他也敬畏生命的力量,即使是如此微小的生命体,也能以它独有的方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忽然间他拿起雕刻刀,开始在木头上细细雕琢起来,每一刀都显得那么有力而精准。这一次,他雕刻的不再是简单的物件,而是他心中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对那个午后与蝉相遇的永恒纪念。
  在雕刻的过程中,老张头仿佛与那只蝉再次相连,他的心灵随着刀尖的舞动而起伏,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当最后一刀落下,一件精美的木雕作品展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蝉,正展翅欲飞,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自由与热爱的故事。


二十五、捉蝉(外一首)
田静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每到七月,气候闷热的日子,蝉则更活跃,村子里的蝉鸣常常此起彼伏,它们与鸟儿,青蛙的歌声相互伴奏,成为乡村美妙的天籁。
  村口有棵高大的老柳树,夏季就成为孩子们捉蝉的最佳“阵地”。我们 捉蝉的工具都是自己制作,用一根细竹子绕成圆圈,在圆圈上用旧布缝成底部细小的网兜,然后固定在一根长棍上,铺到蝉后就把口子扎住。
  有天中午,我们一群孩子寻着蝉声来到大柳树下,许多的鸣叫声中有一个最为响亮,那一声声的鸣唱,清脆悦耳,惹得孩子们蠢蠢欲动。小强是爬树高手,他脱掉鞋,把铺蝉的网兜别在裤腰,抱着粗壮的树杆“噌噌”地爬上十几米的高处,站在树杈上。他小心翼翼,炯炯有神的眼眸机敏地搜寻着,过了一会,不识时务的蝉又一次的鸣叫,暴露了它的藏身之处,小强左手抓住树枝,脚步在树杆上慢慢地向前移动,他右手握着铺蝉网兜悄悄地快探到蝉时,只听见“咔嚓”一声,树枝断裂,“啊!”我们都惊叫起来,小强猝不及防地掉在低层的树梢上,翻了个跟头,就在他掉下的那一瞬间,被另一个断裂的干树杈挂住了衬衫,他就在离地面五六米高的半空晃悠着,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孩子们反应过来之后,一下子乱了方寸,有的大喊:“快来人,快来人!”有的孩子吓哭了。
  因正是午休的时间,村里的路上没有人,看着小强被悬着,他哭叫着脚乱蹬,正当我们一群孩子焦急万分,不知所措时,一位叔叔拉着一车(两轮的小木车)麦子赶过来,他急忙把车停在树下,让我们稳住车,他爬上去踩在麦子上,把小强从半空抱下来……那次捉蝉,既惊险又刺激,令人难忘。
  有时候,我们晚上用手电筒照着,在树缝里也能捉到蝉。爷爷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听蝉鸣,他是编笼能手,会用草秸或麦秸给蝉编六角形的、小巧玲珑的“房子”,我们把捉回来的蝉关在里面,挂在屋檐下。我们还会采摘一些新鲜的杨柳枝放在蝉笼里喂养,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和蝉,同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午休时常常是余音绕梁,那每一声的鸣唱,都是在讲述着我们童年的故事。


蝉鸣
田静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小时候
蝉鸣是一首童谣
光脚丫的孩子
唱着唱着
就把童趣甩在了身后


长大后
蝉鸣是羞涩的信号
见证柳树下
青梅竹马
甜蜜的爱情


中年后
蝉鸣是淳朴的乡音
亲切但不再响亮
一声一声
呼唤着游子的乳名


二十六、知了
陈宝华(定兴县)
  知了搬家,在农村每到大雨来临,知了就会搬家,从一棵树搬到另一棵树,在搬家的过程中还会发出尖利的叫声,似乎在告诉人们大雨就要来临了,场面极为壮观。看到此情此景,又想到知了的一生,于是便作此诗。
金蝉脱壳蛹变蝶
振翅高飞表心结
磅礴大雨如期至
万物生长了暑劫


二十七、听蝉
牟福明(承德县)
忽听窗外鸣叫声,
原来是蝉儿在歌唱。
轻轻的、柔柔的,
甜甜的入梦乡。


歇会吧,说说话,
没担忧不牵挂。
我看着你,你瞧着我,
两个痴情的小傻瓜。


看看云,心在飞,
又听蝉儿在歌唱。
滋润了纯净的心田,
去追寻诗与远方。


二十八、七月听蝉鸣(外一首)
贾继山(永年区)
七月的天空,湛蓝如宝石,
烈日高悬,似火般灼烧。
热浪滚滚,在空气中翻涌,
风也带着滚烫的温度,掠过树梢。
大地仿佛被置于巨大的蒸笼,
万物在酷热中,微微地颤摇。
绿树成荫下,我静坐于草坡,
聆听那蝉鸣,此起彼伏的诉说。
蝉儿的歌声,似夏日的弦音,
奏响生命的热烈与执着。
那是对光明的颂歌,
是对短暂时光的不辍雕琢。
一声声,穿透了燥热的空气,
唤醒沉睡的心灵,撩动思绪的风波。
在这喧嚣的鸣奏中,
我听见了岁月的匆匆,听见了梦想的触摸。
七月的蝉鸣,是季节的使者,
提醒我们珍惜,这流火的时刻。
让心随着那旋律飞翔,
在盛夏的热烈中,绽放绚烂的烟火。


《捉蝉》
贾继山(永年区)
夏日的午后阳光正烈,
我走进那片葱郁的林野。
蝉声如潮,奏响热烈的季节,
我心怀期待,开启捉蝉的冒险。
沿着树干,目光急切,
耳朵倾听着每一处声响的差别。
发现一只蝉趴在粗糙的树皮,
我屏气凝神,踮起脚尖慢慢靠近它。
悄悄地伸出双手,缓缓围合,
就在即将成功的刹那,
它似有预感,“吱”的一声飞离,
留下我呆立原地,满心失落和惊讶。
我不甘心就此作罢,
继续在树林中穿梭巡查。
又看到一只蝉停歇在矮枝桠,
这次我更加谨慎,轻手轻脚往前爬。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抓,
终于,将它握在了手心下。
蝉在手中挣扎,
我感受着它的力量和对自由的牵挂,
最终还是松开手掌,让它飞回家,
因为这夏日的欢歌,本就属于它。


二十九、金蝉与桃兼得
尚庆朝(衡水市)
  一年一度的暑期生活开始了,窗外传来了知了唱起的动人歌声,孩子忽然说:“爸爸,我想吃炸金蝉啦!咱们什么时候回老家找金蝉呀?”我的心头一震,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在十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找到我。一脸期待地问道:“你们老家种果树吗?”“我们家从来不种果树,父母年龄大了,只种植一些小麦、玉米便于管理的农作物,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来啦?”“那你的邻居肯定种着,你嫂子想去你们老家捉金蝉,帮忙联系一下呗!”对于朋友的重托,我无法拒绝。经联系,老家虽没有人种植果树,但是可以到我妹夫的姑姑家完成心愿,这个村子离我们老家约5里地。
  下午六点,吃过晚饭,我开车接上朋友两口子,向70公里以外的深州市唐奉镇某村出发。一个小时后,已是傍晚时分。接上我的妹妹、妹夫两个向导后,汽车继续在狭窄的乡间公路上行驶,片刻后终于到了一片约5亩桃树地的地头。妹夫的姑姑、姑夫、表弟几个人已在路旁等候。
  经了解:这个大家庭共12口人。桃树已经种植了十几年,计划明年砍掉种植别的农作物。每天傍晚开始,都有人看守。晚饭后,每人拿一个手电筒,拿一个直径约10厘米,高约20两厘米装有水的塑料瓶开始在桃树的树干上寻找金蝉,前几年,一个晚上最多找到了800个左右,现在虽然少了,但是每天晚上也能找到200多个。金蝉一部分供家人食用,剩余的部分在冰箱内冷冻起来,或送给亲朋好友,或在重要的节日食用。
  我们寻找金蝉时,发现在每棵桃树距离地面约50厘米的地方,都缠有一圈透明胶带,金蝉爬到这里掉到地上,重新向上爬;能够越过这个地带的金蝉少之又少,从枝头上的金蝉外壳可以一目了然。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的衣服已经湿透,塑料瓶中的金蝉也越来越多。我们坐在地头上休息,姑姑摘了几个桃子,用随身携带的纯净水洗干净递给我们,每个桃子约半斤以上,咬上一口,唇齿间甘甜,也美在心里,我们边吃边说:“这桃子真好吃,这么甜的桃子不种了太可惜啦!”
  姑姑笑着说:“我给你们装满3箱桃子带回去,让家人慢慢品尝。”
  同行嫂子的脸上笑开了花,兴高采烈地说:“金蝉得有200个;这么甜的桃子,每家满满的一箱,谢谢你们!”
  朋友笑着说:“欢迎你们到衡水玩,我们在一起聚一聚,我陪你们小酌两杯。”姑姑一家人满口应允。
  时光荏苒,转眼十几年。我不知不觉又回忆起那个金蝉与桃兼得的美好夏夜,那朴实热情的一家人……


三十、七月蝉鸣
李志红(饶阳县)
孩子们把蝉鸣别在衣襟
飞快地扑向暑假
顾不上老师的声声叮嘱
听不见爷爷奶奶的呼喊


七月
每个孩子就是一只快乐的蝉
绿杨阴里那一声新
唤出振林樾的无调歌


如今
快乐的少年已不再奔跑
在清风半夜中
望明月别枝


把蝉鸣捧在手心
微笑着忆起老师的叮嘱
爷爷奶奶的呼喊
思索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