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1347

查看

3

回复
主题:七月蝉趣主题征文70篇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转到:  
admin 当前离线

3750

主题

360

广播

36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7145 分
登录次数:8730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9/16
admin 发表于:2024/7/19 18:32:00   | 显示全部帖子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点击查看原图

三十一、蝉趣
易铭流(江西省九江市)
七月流火,蝉声织成了夏天的网,
在童年记忆里,它们是最亮的星。
捉蝉的手,轻如风中柳絮,
看蝉的眼,明若晨间露珠。
蝉翼微颤,蝉声绵绵。
种蝉于土,期待来年的复响,
蝉鸣一夏,铭记童年的时光。
悠然间,它好像在呼唤我。
依稀间,我好像看到我的童年。
时光好似流水,再也不见回头。
钢筋水泥里,往昔的幽然化为今日的寂寥。
生活匆匆,如列车疾驰,
心灵的港湾,是否已渐行渐远?
慢下来吧,听一听风的低语,闻一闻花的芬芳,
找一找那失落的蝉鸣之趣,再重新去看那世界的新妆。
让心回归,回归那夏的宁静,
在闹市的喧嚣中,心灵的栖息地正悄然建立。

三十二、咏蝉
严雪梅(湖北省)
一朝褪化羽轻盈,
翠叶高枝蝉作鸣。
日暮苍山声渐歇,
昏黄灯暗应时惊。
风中月色花丛卧,
草木浓阴甘露生。
倾尽一生迎夏暑,
唯将真气伴荷清。

三十三、捉蝉
吴树岗(阜城县)
  午后的一场大雨来的及时,把大地冲洗的特别干净,雨过天晴天边挂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一阵凉爽的风,一种舒畅的心情。相约几个小伙伴来到村口池塘边的榕树下捉蝉,这里一片蛙声和蝉鸣,犹如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
  幼蝉又叫知了猴,在湿漉漉的地上寻找,见有一个玉米粒大小的洞,覆盖着一层薄泥,用手或树枝把薄泥掀起,剥落周围的泥土,手指深入洞中,很快知了猴顺着手指往上爬,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也许是雨水灌进洞里知了猴就会爬出来的缘故。
  知了猴脱壳成了蝉,它们会在炎热的时候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地叫着。捉蝉也是一门技巧,不着急不出声慢慢地靠近,瞧准蝉的头部用大拇指和食指猛的使劲按住,快速的把它拿下来。这一举动,惊醒了蝉的美梦,它会嗡的一声,随后拼命地摆动着翅膀,就像一个微型的小电扇不停的扇动。还有一种方法是提着竹竿一端套个塑料袋在树林里转悠,蝉的感觉反应迟钝,被塑料袋套住也浑然不觉,将竹竿往下轻轻一拉,蝉就立刻落入了塑料袋中。
  捉到的知了猴把它们放到地上慢慢地爬动,那笨拙的身子引得我们哄堂大笑。知了猴也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用盐水腌泡晾干撒上佐料烤着吃,味道极其鲜美香脆。捕捉到的蝉用小细绳拴紧它的双翼,手握一线头让它飞,蝉就像一个小小的风筝“知了”“知了”叫着地飞向空中。
  儿时捉蝉的情景记忆犹新,那一段段美好的往事,伴着童年的时光在欢乐和笑声中成长。

三十四、蜕变
刘士峰(广平县)   
蝉蛹
沉寂在黑暗的的地下
却不甘平庸
一点点积聚能量
一年年默默前行

成熟的身躯
执著地向上爬拱
终于破土而出
看到了身边的大美风景
仰望高高的树端
心里即刻激情喷涌
不经历一次次阵痛
又怎能涅槃重生
运气,鼓劲,炸裂
撕心裂肺般的蝉蜕后
向世人昭告
改变命运,唯有靠自身的不迫与坚定
才能够奔赴一场华丽转身的升腾

三十五、捉蝉记
王明伟(河南省通许县)
  蝉貌丑,却味美,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孩子打牙祭的天赐佳物。
  每到盛夏,天刚擦黑,心急的小伙伴往往一手拿空罐头瓶,一手持手电筒,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可是,去得早却未必收获多。有经验的捕蝉者往往在夜深人静时才优哉游哉地出发,他们头戴高亮度的矿灯,手拿一个塑料袋,短短一两个小时,却常常满载而归。
  不过,最容易捉蝉的时候还要数雨后的夜晚,那时金蝉纷纷从洞穴中破土而出,它们或是刚攀上草茎,或是刚爬到树根,就被猎人们捕获了。其实,聪明的捕蝉者在白天就出发了,夜晚的竞争太激烈,他们明智地选择错峰。将目光投向那些地面上平时没有出现的缝隙,以及耐人寻味的小圆孔,这时,你只需要一根小木棍就能将金蝉的家暴露于天下。
  比起上面的聪明人,还有一些人选择更大的挑战,他们手持绑上网兜的长竹竿,去捉树上的飞蝉。其实,飞蝉和没有脱壳的金蝉一样美味,可是捕捉它的难度太大,品尝它的人就少了。
  我哥哥和我堂兄力勇正是捉飞蝉的高手。不过,他们俩不是正面硬刚,而是独辟蹊径。
  也是在夜深人静时分,他们拿着手电筒只选择那些不那么粗壮的树木,要么是双手环抱力撼,要么是飞脚猛踢,这时,你只听到刚刚还在枝头狂嘶乱叫的蝉,吱地一声落在地上,随即陷入寂静。受惊的飞蝉在电光的照射下早已忘记飞翔的本领,只能任人摆布。
  老实说,我第一次见到这样轻而易举捉就能捉到平日高高在上的金蝉,简直是目瞪口呆了。
  人们为了一口美食,居然开发出了这般神奇的能力。

三十六、夏       蝉
武庆兵(湖北省大悟县)
已是夏日黄昏
蝉,还把聒噪挂在树上
全然不顾外界的感受

夕阳不愿离去
空气湿闷
武林侠士救起的落难少女
躺在船上,昏迷不醒

他眉头拧成了疙瘩
一拳头砸在桌子上
吼道:你还有点义气没有
蝉鸣戛然而止

三十七、捉知了
吕芹(巨鹿县)
  盛夏时节,我回了一趟老家,老屋院子的树上知了声声,让我忆起了小时候捉知了的趣事。
  小时候,我家常住着一个小客人,他就是我表哥。我大我一岁,我俩是一不离二,吃饭、睡觉、玩耍谁也离不开谁。
  当时,我们家住在村的最西头。三伏天,家里枣树和榆树上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大人们都爱歇晌,我和表哥不午睡。知了叫声烦人,我俩想把院子树上的知了赶走,就用脚使劲儿踹大树,怎奈我俩人小力薄,大树岿然不动,知了的调门依然不减。
  表哥提出玩粘知了,我问他怎么玩,他说,在长竹竿的顶端绑上一根细铁丝,铁丝头上粘上一点面筋粘知了的翅膀。于是,我俩就从瓮里抓一把小麦,放在嘴里嚼面筋。感觉像是嚼出面筋了,试试粘度根本不粘,我和表哥谁也嚼不出面筋。拆下吊蚊帐的竹竿也排不上用场。气得我俩就用竹竿在树上乱打一通,该死的知了有的尿我俩一脸张开翅膀飞走了。
  傍黑时,我和表哥喜欢去村外的树下找知了猴,仔细寻觅大树的周围有没有小洞,发现了小洞,就使劲抠开小洞看是否有知了猴。天黑时,我和表哥共用一只手电筒,他负责用手电照树身,我就顺着手电光在树身上找知了猴。一晚上,我俩有时能逮十来个知了猴。雨后的傍晚,是我们逮知了猴最多的时候,雨水松软了土地,很多知了猴从地上的小洞中钻出来。
  回到家,我俩用洗脸盆扣上知了猴,逮多了就把洗衣盆也用上。在扣盆之前,都要洒上一点水,让地面湿润,听人说,这样知了猴容易蜕皮。
  次日早上,我俩睡醒后,就小小翼翼地掀开盆,捉盆下已蜕皮的知了。大多数知了猴蜕变成知了,个别有头部蜕了皮,而身子还窝在皮里。对于蜕皮的知了,我们撕去它们的羽翼,然后把知了插在一根铁丝上,在妈妈做早饭时,在火上烤知了。等烤熟了,把知了的头和身子掰掉,只吃中间部分。知了肉特有的酥香味令人难忘。
  一晃几十年过去,我和表哥偶尔说起小时候的事,都觉得知了的红丝肉是天下最好的美味。

三十八、蝉鸣如歌
魏青锋(陕西省安康市)
  上小学的儿子有个家庭作业,背诵袁枚的古诗《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看着表情丰富抑扬顿挫背诵的儿子,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时光,思绪飞到那烈日炎炎蝉鸣声声的夏天。
  每年夏天,最盼望的就是暑假了,每天早晨都会被树上的蝉鸣声吵醒,父母听到蝉鸣,就知道今天是个好天气,早早下地去了,我爬起来开始写暑假作业,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歪着头发现树上好像多了一只蝉、两只蝉……仿佛在齐声喊着“笨死了,笨死了”我一下来了气,出门捡了一块土疙瘩,使劲掷向葱绿的树冠,土疙瘩穿过枝叶发出“簌簌”的声响,蝉鸣声立即停歇了,可待我返身刚在书桌前坐定,“知了、知了”的鸣叫声又开始了,似乎比刚才还要响亮。
  正呆着,堂哥扒开门缝喊我,我才想起和堂哥约定好的要去捡蝉壳,蝉的幼虫从地下钻出后就慢慢爬到树干上,潮湿的夜里,蝉进行最后一次蜕壳,蜕壳后的蝉就飞走了,树干上空留一只金色的蝉壳,蝉壳是一味中药,那时候镇街上有人收购,每只一分钱,我和堂哥提着小篮子,顺着硷畔一长溜的柿子树,一棵一棵仔细查找,或者直下到沟里,在树林里找,有时候一天可以捡几十个蝉壳。
  后来,我们剪短蝉透亮的翅膀,看着蝉飞到半空中,又晃晃悠悠地落下来,还比塞着看谁的蝉飞的远,结果民作弊,剪翅膀时偷偷留的比我们的都长一些,我们的都落地了,他的蝉却飘飘悠悠飞走了,气得民眼泪婆娑的,我们只能再去给他做一只。有时候运气不好,就抓回一只哑巴蝉,身体小一圈,看着可怜,我们就抛向空中放飞了。长大后通过学习才知道,蝉有雌雄之分,会鸣叫的蝉是雄蝉,发声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而雌蝉没有发声器,不会鸣叫,我们通常把它叫哑巴蝉。
  通过学习我对蝉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蝉的幼虫生活在黑暗土壤里,刺吸植物根部汁供给营养,经过数年或甚至上十年的漫长等待,才在某一个黄昏或者夜间从泥土中钻出,幼虫刚钻出来时,还没有翅膀,艰难地爬上草丛或树梢,脱掉金黄色的蝉衣后,才变成了有翅膀的蝉。我们平时听到的蝉鸣,就是雄蝉在求偶或者交配时发生的声音,每年的盛夏过后,完成产卵任务的蝉也走近了他生命的尽头。其实,我一直觉得蝉的一生是值得颂扬的。沉寂地下数载,艰难苦熬,只为奋力跃出地面,爬上枝头在阳光下展示自己的歌喉,哪怕这个过程极其短暂,也要尽情高歌,努力飞翔,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大自然。生命里阳光虽短,但是它却没有丝毫懈怠。或许经历过长期的黑暗,它们更懂得享受这阳光火热的夏天。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楼下传来熟悉的歌声,远郊杂树林里此起彼伏的蝉鸣声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吟浅唱,时而飘忽灵动,时而喧闹噪动。我站在楼顶的露台上,听着忽远忽近的蝉鸣,迎接又一年盛夏的到来。

三十九、人蝉大战
杜军(蔚县)
  我们居住的宿舍门口有一棵参天大树。
  盛夏七月树上的蝉一天到晚狠劲的乐不疲倦的叫。叫得我们那个烦哟。
  我们绿化的工作与一般的工种有点不一样。因为部分路段白天不让上路工作,晚上我们上路干活。通常是一干一个通宵,次日6点多下班。白班则是5点半上班11点下班吃过午饭1点半又上班了。然而此时蝉就与我们争锋相对,故意找茬,制造噪音。我们刚躺下蝉就址开它那天生的大嗓门吱吱啦啦使劲的叫。叫得我们那个心神不安。惹得我们是怒火冲天。于是我们就一齐动手上演了人蝉大战。摇树干,用高杆甩打树叶,这边刚刚折腾完刚躺下,它立马就狂叫不止。再折腾再躺下,再叫,再折腾这样往返几次也就到点了上班了。由于休息不好上班是那样的无精打采,遭到不明真相的上级领导多次批评。蝉就这样无休止的折腾我们,我们想了用弹弓打,甩石子,用音响录下鞭炮声吓唬,然而却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蝉似乎比以前叫得更响更凶更加猖狂肆无忌惮,我们就在这种煎熬中度过分秒。每天上演着人蝉大战,想着各种战术对付着蝉的強大“攻势”。后来还是小马用高压水枪猛喷大树数次才结束了我们人蝉大战的战斗。
  这段经历成为了我打工生活的一段插曲。真没想到这一辈子还与蝉"大战"几个回合。想起来还有些好笑。

四十、行香子  草原七月
连斌(沽源县〉
碧荷频频,涓水盈盈。
夜暮轻风送温馨。
青杨枝上,湖畔兰亭。
听蝉儿鸣 。蛙儿唱,管弦声。

草原无暑,清凉盛夏,
各方游客露行营。
点燃篝火,呼友邀朋。
赏一湖星。半轮月,万家灯。

四十一、蝉声吱吱山乡美
任付珍(信都区)
  夏季到了,有一天,突然听到蝉的叫声,啊,无意间瓜果满园的夏天早已来到跟前。
  我的家乡地处信都区与沙河市接壤处,山高林立,满山遍野都是板栗树。蝉,在我们这里叫知了,是一种叫声特别好听的昆虫,还有一个近似于蝉的小家伙叫蒙嬢子,个头不大,要比蝉叫的早一个月且小的多,人们最喜欢的还是知了,在山上的板栗树下劳动累了,坐在树荫下凉快时,就会听到知了的美丽动听叫声,是大自然赋予它在给勤劳人们演凑音乐,每当听到知了的美妙音乐还就是让乏困大大减轻了。
  说道知了,最有诗情画意的莫过于在青草绿野的小溪杨柳树下,知了爬在柳树稍上尽情唱起优雅的欢歌,正如宋代诗人苏轼在《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白话释义:青蛙呱呱的叫声在青草里停泊灶碰,蝉发出烦躁的声响躲在杨柳枝条上,试想,在清水荡漾、杨柳依依的湖面上该是多么美丽。
  蝉,在我们深山里是没有人吃的,把他当做一种音乐天使来对待,不像城市人那样愿意把音乐天使当成美食来享用。当然,昆虫也有生存的空间,它需要依附在树稍上汲取水分,不少板栗树枝就会被吸干而死去。但它对人的音乐贡献远远大于死几个树枝的代价,所以,山里人是不吃蝉蛹的。愿知了的歌声永远伴随着我们劳动人吧!

四十二、蝉趣
小月昱(广东省广州市)
童年时光,忘不了
对夏日蝉踪的追寻
一只只手电筒
用目光将夜色看穿
把秘密揭示
曝光一个物种
集体蜕变的计划
它们从土里爬上树杆
想要完成除旧仪式
而迎接它们的是被捉的命运
它能满足的不止是味蕾
还有我们万花筒一样的童年
当人们开始反刍时光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或许会明白万物有情
蝉的一生与人的一生
不过是用一个梦滋养另一个梦

四十三、捉知了
文立(顺平县)
  这个清晨,溜达久了,我坐在公园的条椅上歇息时,不经意间竟瞥见一小树上扒了个蝉蜕皮,才想起此时正是知了们聒噪的时节。于是,当年捉知了的一些景象便浮现眼前了。
  那会儿的夏天,知了们极多。尤其烦人的,是午后。知了们一排溜儿趴在树木枝干上,肆无忌惮地鸣叫着烦躁,声嘶力竭地歌唱着乏味。
  搅扰得人难以午休啊!太讨厌吧?
  不妨捉了它们,或炸或烤着吃了,才解气呢!
  如何捉呢?捉知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白天用,姑且称之为“粘”吧。
  怎么粘呢?
  那会儿,我们用的材料是白面粉。挖出半碗面粉,加水和好,和到坚硬程度;然后把和好的面整体放入水盆中,在水中用手慢慢揉搓,目的是将浮面洗去,仅留下面筋;当水中的面筋洗到洗不出什么的程度,再取出来晾晒片刻,它即能缠绵不断,极具粘性了。
  找一个长长的杆子,杆子上面捆绑一小节细棍儿,先将晾晒好的面筋分出一小团,附置于细棍顶端。
  好了,装备完成,行动!
  蹑足潜踪悄没声儿地走到树下,专注地盯住了知了,举着杆子一点点渐渐抵近……
  那傻傻的知了,还不知危险临近呢,还以为隐藏得好呢,还安然地陶醉着高吟呢!
  杆子已近到能一击即中了,只需轻轻一点,不管碰了它的翅膀,还是身子,只要沾着一点,它便只有扑棱的份儿,只有不甘心叫几声的份儿,早飞不掉,被粘住了!
  当然,如此捉知了,效率不是很高,遇到稍机灵的知了,也常常失手。要想提高效率,非使用第二种方法,捱到夜间了。
  在夜间捉知了,更容易,甚至都称不上捉,简直是手到擒来的“捡”了!
  怎么“捡”呢?
  最好选择阴天,因为没有月亮和星星,越漆黑越好!
  把手电筒照向附近地面,或在安全的空地上燃起一堆火,之后,尽管猛地逐一用力去摇撼周围的树木吧!
  诶呦,见证奇迹了:
  瞬间,那些呆在枝头摸不清头脑的知了们,那些受了惊吓一时半会儿辨不清路径的知了们,竟一个个地趋着光亮扑落而下,“唧”“唧”着不管不顾地跌在人脚边了!
  哈,赶忙捡吧。
  如今想来,我都笑了,真别有一番趣味呢!

四十四、聆听蝉泣
张少永(阳原县)
七月的树上
蝉鸣彼此起伏
而我不再以为
这是拨动心弦的歌声
​
​经历了许多事情
​这种熟悉的叫声
再听起来
是那么的尖锐猛烈
如同阵痛中的哭泣

聆听蝉泣
随声细品
每一个精彩的背后
又何尝不是一场痛苦的修行
正如这声声蝉泣
如果你懂
就不会嫉妒化蝶后的彩翼翻飞

四十五、蝉  声
刘会强(平山县)
儿时的蝉声
总在我记忆深处
被不时唤醒
汗流浃背的庄稼地里
一直镌刻着爹娘
忙碌的身影
让人酣睡的早晨
总会令我难于入睡
总会被蝉声阵阵
惊扰到我的好梦
傍晚放学的山路上
蝉声也会伴着我
步履匆匆
也会让我在她的陪伴下
聆听山风
吟唱出来的浓浓乡音
特别是在
礼拜天的中午
我与弟弟会在柿子树下
忙着做功课
那永不知疲惫的蝉声
会在不停的嘶鸣
也成为我
儿时夏天里
最难忘的记忆
是那么的铭心刻骨
又是那么的
悦耳动听

四十六、小精灵蝉
王巧英(赵县)
盛夏时节
蝉在不厌其烦地唱着丰收的歌
送给勤劳的小蜜蜂
果园的梨农


无论是烈日灼心
还是阴雨连绵
处处都有你们的身姿
独立枝头俏

夜晚
不知你诱惑多少人
打着手电筒寻觅 捉蝉
草丛林间的小精灵
时隐时现

深秋后蝉的鸣
拉响哀的长笛
趴在树上已不那么灵动
等待秋风扫落叶时的归根落地
生命戛然而止

四十七、套知了
张喜龙(陕西省潼关县)
  暑期 ,房前屋后的树上,知了此起彼伏、响亮聒噪的长鸣,常常使我想起小时候逮知了的情景。
  小时候,每到夏夜,知了牛就从树下潮湿的泥土里钻出来,爬到树干上,脱掉外壳(蝉蜕),不久,就变成体形小巧玲珑,善于低空飞翔、善于攀附树枝、善于引吭高歌的知了了。对知了,我们感到它很神秘,对它也很好奇,总想逮几只好好“研究”一番。苦于知了机灵,不容易抓住,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
  不知套知了的办法是谁“发明”的,也忘了是谁传授给我们的。只记得有一年,我们几个伙伴在中午大人休息的时候,悄悄溜出家门,来到生产队的饲养室里。几个人见面后,先是从靠在墙角的扫帚上抽出几根竹棍,把顶端柔软的细枝折断。接着在马圈里寻找马尾巴上掉下来的长毛。材料准备齐全后,我们在马尾毛的一端打一个中间留点空隙的小结,然后把另一端塞进小结的空隙里,形成能灵活拉动、伸缩的“圈套”。然后在扫帚上折下火柴棒长短的细竹节,把马尾毛的一端塞进竹孔里,接着把竹节紧紧地嵌进竹棍顶端的圆孔里,把马尾毛紧紧地夹住。这样,套知了的套杆就做好了。
  我们来到饲养室东南方不远处坡下河湾的柿子园里,循声寻找树枝上鸣叫的知了。发现后,手握套杆的小伙伴小心翼翼地把“圈套”移向知了的颈部,知了对“圈套”反应迟钝,似乎“视而不见”,等知了发觉突然起飞时,头部就会被“圈套”牢牢地套住;遇到反应慢的知了,只要在适当时候快速拉杆,知了就会被紧紧地套住,越挣扎,“圈套”拉得越紧。
  在赤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个知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在认真察看知了单薄的双翼、带有粘性的腿脚,控制知了发出叫声的共鸣腔的玩耍中,我们收获了成功、知识和快乐。

四十八、蝉鸣,爱的心曲
李嗣泽(辽宁省盖州市)
  盛夏的夜晚,空气中四处弥漫着焦躁的味道。坐在窗前,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故乡的蝉鸣。
蝉,又名知了。小的时候,对于乡下孩子来说,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暑假。而捉蝉,则是我们玩耍游戏中必备的科目。
  每每到了晚上,我便和伙伴们顶着夜色,赤裸着上身,脖子上挎着一个小布袋,在月光的帮助下,循着蝉的叫声,扑向那繁花如雪的榆树,摇动婀娜枝条的柳树,还有生机盎然的杨树林中。比赛,在悄无声息的紧张中进行着,每个人都不甘于落后,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树上串来串去。这时的枝干,也许是因为生气,开始捉弄着我们,它们会给我们在前胸和胳臂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血痕。但我们此刻,完全因为捉蝉的兴奋,而忘却了疼痛。
  随着布袋里的蝉渐渐增多,大家便开始捡一些干柴,生起火来,那燃烧的火焰,把夏夜仅有的一丝清凉,瞬间就给驱走。
  大家围着火焰席地而坐,用事先准备好的自行车车条,把蝉挨个串起,然后,放在火上去烤。不久,一股特有的香味便被烤出来,在那个缺荤少油的年代,大家早已急不可待,在说说笑笑中,把那些烤得半生不熟,或是有些烧焦的蝉,一个个送进嘴里,尽情地享用这罕见的美味,以及美好的童年时光。
  后来,我大学毕业在市里上班,繁忙的工作,时常压得喘气都感觉异常艰难。直到有一天,为了让紧绷的神经得到送驰,我从手机上搜索出《梁祝》的歌曲,正当我完陶醉于那优美的旋律中,不知怎的,我突然因蝶而想到蝉,于是,一个可怕念头便在脑海中闪过,蝉鸣,是雄蝉在向雌蝉求爱而发出的声音,当年被我因无知而无情戕害过的蝉,该是多么得可伶!它们用悲壮,为我的快乐而奏响的旋律,也许至今还散发着血腥。那些爱的心曲,对于它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悲歌!
  当我毁掉它们爱情的双手,还在生活中指指点点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向逝去的岁月,真诚地忏悔。
  又是一个月朗星繁的夜晚,我从市区开车很久,才到了一个小山村,在村头的一片小树林里,我听到了几声久违悦耳的蝉鸣,那此起彼伏声音,把我的心揪得越来越紧,我知道这爱的心曲,除了唱给静寂夜晚,还有孤独的我,于是,我便面对这片树林和山村,深深地鞠躬。

四十九、蝉
刘瑜(山东省邹城市)
你在地下
苦苦孕育了几年
亦或十几年
暗无天日的生活
为的是有朝一日
上来见到光明和温暖

你铆足了劲儿
终于在一个夜间
用你锐利的前爪
叩开了希望
你蜕皮羽化
躲过了众天敌的猎捕

太阳出来
给了你能量和勇气
你展翅翱翔
用生命去歌唱
用全力唱响夏天
用双翅舞动火热

你生命虽短
却乐观坚毅
天气炎热
阻挡不了你的为生命而歌
你用生命告诉我们
再大的困难也不能停止追求

五十、禅趣征文       捕蝉的乐趣
宋书明(赵县)
  夏天到了,听到知了响亮的叫声,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捕蝉的事。
  那时,村西有一片柳树林,夏天,我和伙伴们常常到那里捉知了猴。黑影下来时,知了猴有的已经爬到了树干上,有的刚出洞穴,有的正在地面上慢慢爬行。我每捉到一只,总爱把它高高举起给同伴们炫耀:“看,我又捉住了一只!”看到他们羡慕的样子,我非常得意。我把知了猴带回家,担心它们爬走,就用脸盆扣住,让它们在里面脱壳变成知了。可是第二天一早,我打开脸盆一看,知了猴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有个别脊背上仅裂开了一道缝儿。大姐说:“盆下不透风,跟在洞穴里没多大区别,它们是不能变成知了的。”
  从那以后,我捉了知了猴,就将它们一个个放进炕上的蚊帐里。嘿!天明它们都脱壳变成了知了。它们有的身子已经成了黑色,有的还是黄色,都一动不动地趴在上面。我高兴得直想跳起来,順手把它们就擒。蝉,有会叫的,有不会叫的,我选出一个叫得响的,拿一根长长的线绳绑住它的爪子,如放风筝一样,抛向空中,知了也许觉得获得了自由,使劲往高处飞,还边飞边叫,可好玩啦!我这一招,引来许多小伙伴观看喝彩,并且都纷纷效仿。
  大姐说:“知了是一种害虫。你看,柳树上许多枝条干枯了,都是知了产进了卵,害的那些柳树不能好好生长。以后捉了知了喂鸡吧,鸡吃了下蛋多,个还大。”
  捕捉知了,我采用许多种办法,弹弓射,面筋粘,马尾套……知了很狡猾,往往竹竿还没伸到它跟前,它就感到了不妙,开始机警地向上爬行,有时嗡地飞起来,撒泡尿,落到远远的另一棵树上。为了扑捉到更多的知了,我还采用点火的办法。晚上,抱一些柴火放在树下点燃,坐在树杈里的伙伴猛劲摇晃树枝,知了黑夜喜欢光明,受惊的它们看见火光,都中招纷纷尖叫着扑落下来,我们将它们一个个捡起,带着胜利的微笑,回家喂鸡;有时把扑进火里的知了烧了吃,那肉香香的,非常可口,我们乐得合不拢嘴。
  白驹过隙,一晃,我已步入了老年。而今听到知了的叫声,心里还直痒痒,我多想回到孩童时期,拿着竹竿,蹦蹦跳跳地到村西柳树林里去,再次享受一番捕捉知了带来的乐趣啊!

五十一、蝉(外一首)
王志敬(黄骅市)
深居数载树根滋,静默修行醉梦痴。
弃暗投明初见日,放言世事已皆知。


王志敬(黄骅市)
地下蛰居苦,枝头羽化身。
居高腔未变,仍是旧时音。

五十二、“爬叉”见过老爱情
宗红(邯山区)
  一阵阵蝉鸣,将午后的寂静划出天外,也把树下的农家院转换成它们的交响天地。在先生老家——鲁西南泰山余脉之侧,人们管我们常说的知了猴为“爬叉”。
  二十年前,也是这样的午后,蝉声轰鸣中,娃将两只小手举成丫型,嚷着要吃。中午那盘炸“爬叉”吸引了他,我节制着喂给他不足两只。我们成年者则把盘中的爬叉瞬间吃光,偶尔蹭落在盘的皮儿,被公爹小心捏起。先掐碎抹在娃的唇边,又喂在婆婆笑开的嘴角上,婆婆眼角的菊花丝霎时多了几道,带动面颊的沟壑,自然地乐享着这贴心的照顾。
  当着晚辈秀恩爱,我暗笑。
  先生说:这不是很正常?
  自小,公爹工间回家带孩们春打榆钱,夏抓爬叉,以作人多饭少的弥补。一小碗爬叉,婆婆腌渍后铺在大锅底煎成金黄焦脆,而公爹往往会将第一只爬叉夹到婆婆的嘴里。这个习惯,他保持了整整一生,从青丝到白发。
  当年淮海战役刚打响,公爹负伤卸甲,服从组织安排支前,带着刚过门的婆婆及村人,夜以继日地做推车、缝制鞋服。那日夜不息的紧张劳作,被这棵尚茶杯粗的榆树尽收眼底。它也见证了庭院里的添丁进口,见证五个儿子相继考出乡村,在属于各自的事业领域施展抱负。
  爬叉正盛时,公爹一声令,我们四面八方再来集结。一树爬叉不够聚餐的量,就去村头小超市买。公爹豪气出资,包圆店里满满一大袋爬叉,我们不忍。他却说,离休金还不是让孩子们好、让你娘好?我么,有点结余能交纳特殊党费就够。
  人们曾惋惜,那时年轻的他火线入党又立功,伤愈后完全可以申请重返部队延续大好前程,但公爹选择了服从安排。党史上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而公爹说,推他前行的还有他的新妇、我的婆婆。
  我和先生结婚时,公爹嘱咐我们要继承他们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十多年间,公婆先后离世,音容笑貌宛在,话音仍绕梁不已。供桌上,敬奉一碗油炸爬叉,儿子夹起最顶尖的一只,恭恭敬敬放在奶奶照片前。
  老屋窗外老榆树上,又一阵蝉鸣划过天际。

五十三、蝉鸣(外一首)
崔军峰(河南省洛阳市)
蝉喜欢夏天
你听,蝉鸣如夏天的琴弦
拨动着阳光的旋律
暑气万物茁
它赞美的最热烈


蝉喜爱大树
你瞧,它牢牢地粘在梢头
唱过儿时的乡村
穿过喧嚣的城市
描绘了岁月的痕迹


我要种下一棵树
开出盛夏的赞歌


捉知了猴
崔军峰
童年的月光
总能洒满夏夜
树林是我的小乐园
瞧那知了猴
悄悄钻出大地
奋力向月亮攀爬


我快步走向它
两个手指轻轻一夹
如一声欢笑,放入瓶中
“哈哈”,一只又一只
装了满满的快乐
在夏夜里回荡


五十四、父亲带我去捉蝉
李向红(柏乡县)
  听着屋外的蝉鸣,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带着我捉蝉的场景。
  儿时的农村,可以玩耍的地方很少,可是父亲总能变着花样让我享受童年的乐趣,捉蝉,也让父亲玩出了新花样。
  夏天,鸣蝉在树上快乐地鸣叫着,午睡后,父亲把我叫起来,拿着一根长竹竿对我说,走,咱们粘蝉去。
  父亲用面粉制作一块面筋,把面筋粘在竹竿顶部,站在树下,朝着鸣蝉慢慢靠近,鸣蝉很聪明,一只只飞走了,也有一些不机灵的鸣蝉,被我们用面筋粘住了翅膀,被我们俘获,父亲把捉住的蝉放到一个塑料瓶子里,说回家喂鸡吃。我家北屋屋后有一棵高大的槐树,树上的蝉很多,有时候我还跟着父亲来到屋顶,近距离粘蝉,半天下来,也能桌上十几只,可让家里的母鸡解馋了。
  后来我们还发明了用塑料袋套蝉,把塑料袋绑在竹竿顶部,朝着树上的蝉套去,一只只蝉被我们套在了塑料里。有时候父亲在树下点燃一堆柴草,然后使劲摇晃树木,树上的一些蝉顺着火光就掉了下来,被我们生擒。有时候夜幕降临,我也会跟着父亲到田野的树上去捉蝉,把捉住的蝉放到家里的瓶子,父亲陪着我看蝉如何蜕皮,看着鸣蝉在瓶中菜叶上爬着一步步把外皮退去,我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
  在我心目中,能捉多少只蝉是小事,能跟着父亲疯玩那才是根本。虽然事情过去好多年了,但是父亲带着我捉蝉的事情,总能时时浮现在我脑海,久久难以忘怀。


五十五、蝉音中的往事
张士杰(隆尧县)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洒进小巷,街道两旁的老槐树上,蝉鸣声此起彼伏。我独自一人走在小巷中,心情却出奇的宁静。
  那年的夏天,对于我来说,是特别的。因为那一年,我遇见了一只特别的蝉。
  那天,我正坐在树下看书,一只蝉突然落在了我的书上。我抬头望去,只见它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发出清脆的叫声。我小心翼翼地捉住了它,它在我手中挣扎了几下,便安静了下来。
  我轻轻地抚摸着这只蝉,感受着它身体的温度和质感。那一刻,我仿佛和它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它生命的韵律和节奏。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奇妙之处吧。即使我们身处不同的世界,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
  我把这只蝉放回了树上,看着它振动着翅膀,飞向远方。我知道,这个夏天,将会被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如今,每当夏天来临,我依然会坐在树下,聆听那熟悉的蝉鸣声。那些记忆和感受,仿佛就藏在那些声音之中,等待着我去发现和感受。而那只特别的蝉,也成了我心中永恒的回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夏天。我再次走在小巷中,看着那些熟悉的槐树和蝉鸣声,心中涌起一股感慨。那些曾经的夏日记忆,仿佛就在昨天一般,清晰可见。而那些陪我度过那些时光的人和事,却已经远去。
  我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着蝉鸣声。那些声音,仿佛就在耳边,不断地回荡着。我想,这就是生活的韵律和节奏吧。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无论我们经历何事,生活总会在我们耳边低语,告诉我们那些关于生命和时光的故事。
  我继续走着,心中却充满了感激和敬畏。感激那些曾经陪我度过夏日的人和事,让我拥有了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感受。敬畏那些蝉和它们所带来的声音,让我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韵律和节奏。
  蝉趣,或许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感受,但它却让我拥有了无限的想象和感动。我想,这就是生活的美好吧。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无论我们经历何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


五十六、蝉
李淑红(承德县)
炎炎的烈日,
高高的杨树,
一只蝉儿藏在绿叶间,
只闻鸣叫声声续,
偶尔高亢,偶尔低吟,
唱出力量歌幸福鸣出语
暖暖的太阳
矮矮的我
抬头寻找深藏不露的你
可爱的我
高不可攀、繁枝茂叶白杨
深居简出貌不惊人蝉儿
勇敢的仲夏使者
鸣唱着生命的赞歌


五十七、蝉趣追忆
任开旺(秦皇岛市)
  小时候,学校旁的那片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当盛夏,蝉鸣声声,它们悠扬地歌唱,像是大自然的交响乐。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在课间或午后,或是放学后的闲暇时光跑到那片树林里,捉蝉、玩蝉。
  那时的蝉鸣,对我们来说,既是童年的背景音乐,也是探险的号角。我们寻着蝉鸣声在树丛里在树干上寻找它们,偶尔在地上发现一个蝉蜕,就会惊喜地大叫,仿佛找到了宝藏。有时,我们还会比赛谁捉的蝉多,谁的蝉叫得最响。那时,校园里的蝉鸣声就这样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为记忆中一道最美好的旋律。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步入社会,成为了一名新时代农村农业产业工人。我上班的“小菌菇产业园”园区里,也有一个小公园,那里同样有着茂密的树木和悠扬的蝉鸣。每当午休时或是下班后,我都会来到这里,静静地聆听那熟悉的蝉声,仿佛它能带我穿越回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有一天,我和几个工友闲来无事,决定去捉蝉。我们准备了网兜、柳藤筐子,还有一点点烧烤用的炭火。大家兴致勃勃地出发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童年时光。我们在树林里穿梭,寻找着蝉的踪迹。每当有蝉飞过,我们都会兴奋地挥动网兜,试图捕捉到它们。不一会儿,我们还真就捉到了不少蝉。大家决定把它们烤来吃,体验一下别样的风味。我们找了一个空旷的地方,生起了炭火。蝉在火上烤着,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们围着火堆,一边烤蝉,一边聊天,欢声笑语不断……每当回想起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下午,让人觉得非常有趣和难忘。那些蝉鸣声、欢笑声和烤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成为了我记忆中最难忘和美好的一页。
  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每天在为家庭、为孩子、为生活忙碌与操劳中,我时常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在这个缤纷而繁忙的时代,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脚步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蝉鸣声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之一。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享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无论是童年的蝉鸣声还是成年后的烤蝉趣事,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与懵懂前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我们不仅要享受其中的乐趣,更要学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又到夏天,蝉鸣悠悠。捉蝉、玩蝉、烤蝉、吃蝉……儿时的蝉趣虽已远去,但却是我最美的回忆。


五十八、夏日的“歌者”
黄廷付(安徽省亳州市)
  午后,我在匆匆赶往工厂的路上,绿化带里突然传来几声蝉鸣,我不由自主地哼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我的童年与村里的池塘和树木紧密相连。夏季午后,知了的歌声是那时最响亮的乐章。我们这些泥巴还没洗干净的孩子们,一听到这声音,便像被魔力吸引一般,轻手轻脚地靠近。记忆中,总是在低垂的树枝上发现它们的身影,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一个迅疾地捂捉。成功时,我们的笑脸比七月的阳光还要灿烂;失败时,便一路追随那振翅高飞的小生命,直到它栖息在难以企及的高枝。
  在我们这群孩子中,二毛是我们的“领导”。他不仅聪明过人,玩乐间更是个能工巧匠。一次,他指挥着小三去寻竹竿,明明回家取塑料袋,自己则用柳条和麻绳制做了一个捕蝉的“神器”。当二毛举起竹竿,对准歌唱的知了,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将其收入袋中。随后,他将这“神器”递给我,那份信任与责任让我倍感骄傲。
  我们的“神器”捕捉知了几乎百发百中,很快,小三手中的袋子便装满了夏日的歌者。而二毛总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比如那次他用面团粘住的竹竿,从树叶缝隙中巧妙拉下好多只大知了,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那炎炎夏日,直到母亲们在门口大声唤我们的乳名,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提着满满的战利品回家,约定到二毛家共享美味。二毛的奶奶总是笑眯眯地迎接我们,她手艺高超,红烧知了的味道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岁月如梭,当年的小伙伴如今已各奔东西,成了人家的丈夫和妻子。家乡的老树也将被砍伐,让路给新时代的建设。我时常在想,未来是否连知了的歌声也只能在绿化带中零星传来?是否会有孩子,如我们当年那般,怀着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夏日欢乐?
  不管怎样,那是一段无忧无虑、欢乐真挚的时光,永远镌刻在心头。如今虽然时光远去,但每当知了声响起,童年的回忆便会如潺潺小溪,在心间缓缓流淌。


五十九、蝉声
刘会强(平山县)
儿时的蝉声
总在我记忆深处
被不时唤醒
汗流浃背的庄稼地里
一直镌刻着爹娘
忙碌的身影
让人酣睡的早晨
总会令我难于入睡
总会被蝉声阵阵
惊扰到我的好梦
傍晚放学的山路上
蝉声也会伴着我
步履匆匆
也会让我在她的陪伴下
聆听山风
吟唱出来的浓浓乡音
特别是在
礼拜天的中午
我与弟弟会在柿子树下
忙着做功课
那永不知疲惫的蝉声
会在不停的嘶鸣
也成为我
儿时夏天里
最难忘的记忆
是那么的铭心刻骨
又是那么的
悦耳动听


六十、七律•咏蝉
宋英宾(栾城区)
十年蛰伏土中生,蜕化黄衣蝉注名。
柳岸姿柔栖碧树,晴空激越亮高声。
餐风饮露谁知意,沐雨临霜不了情。
磨砺光阴虽短暂,但留天籁和琴筝。

六十一、又是一年蝉鸣时
刘洪旺(香河县)
  流火七月,阳光炙烤着大地,从早到晚都是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高温。偶尔的风吹过也清凉不了奔忙的人们。唯有那树间密密麻麻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在耳边不断地响起,不过听上去好像也是在叫着“热啊热啊”。
  蝉在老家这里被叫做马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幼虫——知了猴,不过在家乡话里它被叫做马嘎猴。说起这马嘎猴也是小时候夏天里最长久的玩伴了。炸马嘎猴可是一份夏日记忆里超级的美味佳肴。因为它不光好吃,还都是自己辛勤劳动所得,意义非凡。照马嘎猴这个事情也变成了从儿时到现在夏日里晚饭后最常做的休闲方式。
  每每吃过晚饭带上手电塑料瓶子便可以出发了。小时候打麦场在雨后的傍晚也能找到马嘎猴的身影,所以征程一般从那里开始。随着农业科技化发展现在农村早就看不到打麦场了。只有去树林里面寻觅它们的身影了。早的时候只需要打着手电在树木间的地上搜索,要是看到地上有绿豆大小的洞孔便用树枝挑开,把洞口扒大。幸运的话便可以看到洞里面张牙舞爪的马嘎猴。用铁丝勾出来就得到了一件战利品。当然不是所有的洞口扒开都能幸运的,空洞也是常有的事情。随着夜色降临不但要留意脚下的土地洞口,还得记得观察树干上。因为有很多心急脚快的马嘎猴已经爬到了树上,这样的目标很好锁定,手电光只要扫过就能看到那向上爬的身影,轻而易举就能抓到。溜溜达达的时间里也是聚精会神的战斗啊。不论收获如何回到家第一时间都要把马嘎猴用水洗上两三遍在装进灌了盐水的罐头瓶子里。等攒够了就可以饱餐一顿美味的的油炸马嘎猴了。那可是年少时暑假里最期盼的一道盛宴了。
  现在已是中年人了虽然没有儿时的精气神了,反倒更热衷于夏夜里去树林里找马嘎猴了。收获多少不重要,可能是更喜欢那偌大树林里到处的电光火石,人影攒动和遇到了邻居村里人的寒暄调侃吧。不过现在的马嘎猴也是身价倍增,今年行情路边收购的小贩们报价都是最少一块钱一只了。那能入药的马嘎猴皮(蝉蜕)都涨价到360块钱一斤了。现在出来遛弯儿顺便寻找马嘎猴的人多了,每个人的收获也就少了。今年到现在都没找够一罐头瓶子,看来想饱餐一顿油炸马嘎猴的愿望只能往后排一排了。
  又是一年热难耐的盛夏,还是那此起彼伏阵阵蝉鸣声常伴耳边: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六十二、童年夏天里的蝉鸣
窦熙熙(平泉市)
  诗经曰:七月流火,足见七月的炎热,这个时候是“莲动下渔舟的季节”,也是儿童急走“追蝴蝶的时候”,是“湖上西风急暮蝉”的时节,听着窗外一阵比一阵热烈的蝉鸣,思绪一下飞到儿时的夏天,那时正值我们暑假的日子,漫天遍野都是我们的身影。
  那个年代没有不是每家都有空调和冰箱,所以天热了我们会拿着芭蕉扇去树荫下乘凉,坐下水泥墙或者青石板上,闻着空气中散发着各种野花杂糅的清香和淡淡的青草气息,玩起了拍画片,跳飞机格,斗蛐蛐……这个时候脚下的蚂蚁也会倾巢出动,蚁王们领着一群小蚂蚁们新品耕耘。而这时候骄阳高悬,树上也是一阵比一阵响亮的蝉叫,有时候足够幸运是会看到一个很大的金蝉,它们扑腾着两个大大的翅膀,它们的翅膀薄的透亮,有一个成语正是:薄如蝉翼。蝉虽然貌不惊人但是确实一只只杰出的音乐家,有时还会大合唱,生生的叫着这个夏天的序曲,呼应着我们的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而蝉也是很苦的一种动物,它们经历了很多漫长的黑夜,就是来世上享受这白日天光的,所以即使有时候它们叫声有点躁,也尽量不要伤害它们。
  而这个时候远处有时候会过来一个卖雪糕,冰棍的人,通常是一个 28 自行车上面载着一个泡沫箱子。里面的的东西可太诱人了:冰棍是用纸皮包装的,绿豆味,巧克力味,带着一层薄薄的霜。这时候孩子们作鸟兽散,一准是回家要零花钱去了,没一会就会兴高采烈的拿着一把红绿的小票票去买自己喜欢的口味了,至今冰棍的那种甜甜的凉丝丝的感觉都记忆犹新。
  而如今许多年过去了,那些儿时的记忆依然清晰而美好,那些青砖青瓦的屋檐,夏天里很多陪伴我们可爱的小生灵,那一阵阵飘在风里的蝉叫,那些夏天里美好的一幕幕,永远会是生命里最温暖的一个角落!

六十三、故乡的蝉鸣
徐龙宽(无地址)
  在故乡,蝉分布很广。
  夏日午后,如果想安静的睡觉都很困难,蝉的鸣叫声音很大,并且每个树上都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阳光越热烈,叫声就越大,从早上太阳出来,到晚上月亮升起,一直有很强大的蝉鸣声伴随左右。
  夏季的夜晚是我们捕蝉的最好时间。长出翅膀的成虫,可以振翅高飞的,我们称之为知了,没有蜕变之前我们才叫做金蝉。肉质醇厚,味道鲜美,在物质不太丰裕的年代,这种高营养高蛋白的肉肉保证了家乡人的营养,以至于好多人竟然有吃的肥头肉脑,满肚流油。
  捉蝉一般要等到晚上,越是漆黑的夜爬出来的蝉越多。蝉分布在树根附近和不经常走人的过道处。黄昏时分,蝉把洞穴扒的薄薄的,伏在里面等待。这时候捉蝉需要很好的视力和经验,蝉的洞穴在没完成打开之前和蚂蚁的洞穴特别像,细微区别在于蝉的洞穴边缘不规则,若隐若现,周遍无浮土,而蚂蚁的洞穴圆润光滑,周遍有些浮土存在。当你用手指捅开洞穴想抓金蝉时,它就会拼命往里收缩,只到手指不可触及。
  天渐渐黑,整个村庄像扣上了黑罩子,伸手不见五指。然而一瞬间,无数个灯笼、无数道手电筒的光芒会把村庄、小树林来点亮。这点点光芒,密密如织,宛如无数个萤火虫在飞舞,又像夜空里无数颗明朗的星星交相辉映,成了黄河滩区一道极为壮观的景致。我喜欢打着灯笼去抓金蝉,很有种过年的味道。我的眼神好,行动也灵巧,捉起金蝉来得心应手,有时候,高高树上正在爬行的金蝉,我也会爬树把它捉住,一个晚上下来,能捉一百多个金蝉。第二天中午用油炸出来,金灿灿,喷喷香,将金蝉的肚子和肩膀分别掰开,然后大口大口的吃,很过瘾。
  最近几年,乡下捉蝉的灯火越来越密集,蝉的声音就越来越少,我也很少回故乡去。前年夏天我回老家小住几日,蝉的叫声稀稀落落,围绕着我左右,那么熟悉而亲切。
  新蝉忽发最高枝,
  不觉立听无限时。
  故乡阵阵蝉鸣,声音悠长又久远。好像是故乡亲人的话语,虽然单调,但却亲切动听,停留在记忆最深处。

六十四、蝉声(两首)
乔志兵(福建省泉州市)
(一)
从泥土里蹦出来,露出骨
攀上高枝,跳舞
对着四空,唱歌
(二)
烈阳刺破皮肤
它对我喊,直达耳朵根部
发火没用,一头潜入水底看诗

六十五、夏夜,持微光者
郭尔爽(北京市)
她缓步入林,将光束停留在树干
仰头凝视。从地下爬出的蝉
暴露在危险的聚光灯下
黑暗塑成的金身,在土壤深处
爬过城郊的废砖块,经过草根、蚯蚓
制造地平线上的虫洞
但它不急于爬出,林中
持光者的步伐足以让它周身颤动
遇难蝉成为玩具或盘中的蛋白质
幸存者将在树梢体验蜕壳时
欣喜的战栗。它们吸吮树汁、飞翔、鸣叫、
交配后落回林中,开启新的生命周期
身旁的小女孩照亮地上的虫洞
同时回应母亲的呼唤
我从林中退到路边
路灯照在最外层的树上,林深处
黑暗中闪烁着手机和手电筒的光亮
在光的分界线上立着通州和朝阳的界牌

六十六、高树蝉声入晚云
王金玉(贵州省安顺市)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蝉声回荡高树,随晚霞腾入云端,一种空旷悠远的意境是隐含诗人内心孤独与寂寥,是情感流露里映出深厚人文关怀。
  蝉鸣伴入伏,槐柳翠绿,木屋窗前蝉声成琴,木窗共鸣,清音悠扬,如泉水之流石。推窗而观,枝头金翼蝉鸣,数只蝉儿挂于树上,其声“知了、知了”,唤起对其名之记忆,唤起心中曾经的诗句。杨万里的《听蝉八绝句》:“道是江东官事冗,绿杨阴里听蝉声。”绿杨阴中,政事繁忙际,听蝉声成雅趣。蝉声之鸣,非同凡响,乃为宁静与自由之象征也。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垂下如帽缨之触角饮清露,鸣声流响于疏桐之间。借其境其情,诗人以蝉鸣自比,寓己之高洁品行。
  忆幼时,每当夏至,蝉鸣四起。便执竹竿,至麦田中取穗,以麦筋粘蝉。名曰“黏粘儿”,此法捕蝉甚为有效。每听到蝉声入痴,便蹑手蹑脚,靠竹竿助,粘于蝉翅。成功之时,心中之喜颇似朱熹的《宿山寺闻蝉作》:“林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三伏之景,林叶浓密而蝉声动听,为这美妙景色所震撼。
  倚窗前,静听蝉鸣。其声从晨至昏,细听之,其声如歌谣般漫吟。万蝉齐鸣如唱流行曲调。特注意时,有蝉鸣则无鸟声。夏之时节,蝉呜几占绿荫歌坛。
  深知蝉其一生之艰辛,数年冰封与酷暑之煎熬。几经脱变方能破土而出,追求阳光与自由。无此经历则无对幸福之追求,无黑暗则无光明之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向往蝉之高洁光明亦寓其诗中。客居他乡不得阳光处,孤寂之情难以言表。而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更非虚言,明言蝉以高树难觅食而常饥渴,徒劳鸣叫,虽悲苦费声却不得其饱。借咏蝉托物言志,言及诗人身世之慨及高洁之品格。虽悲苦费声其情可哀,然求得阳光与自由之志可嘉。
  故此,坚毅之蝉,高亢之声,“知了、知了”,或许乃其对生命之赞颂与解读。陆游的《秋日闻蝉》却是对蝉鸣的另解读:“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蝉之声最令人憎恨,因其送走亲友又将秋天送走。此乃诗人对光阴易逝与秋天离去之感慨也。
  岁月苦短,生命来之不易。故应珍惜时光,不分早晚,不知疲倦地歌唱。向世人展示生命之存在与快乐,诉说生命之美妙。
  “高树蝉声入晚云”,蝉声如天籁之声乃自然之赐予,聆听之则有意想不到之惮悟人生收获。

六十七、蝉意绵绵
帅猛(山东省单县)
  生在鲁西南,每当到了夏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就是金蝉。有了金蝉,夏天才算是真的来到。
  每当夜幕降临,尤其是大雨过后,小脚的奶奶就会手持电灯在家门口转悠,那时候,村子里面的树还有很多,大家也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奶奶负责用手电筒寻找金蝉的踪迹,同样小脚的我则负责拎着一个水瓶拾胜利果实。
  面对人们的前后夹击,金蝉早就练就了一身本领,奈何,在没有褪下外衣之前,它们的行动还是比较笨拙的,并且,它们的目标始终如一,就是爬上眼前的大树,爬得越高越好。有时候,奶奶累了,我也累了,索性就蹲在一棵大树旁边“守株待蝉”。运气好的时候,也能抓到几个掉队的蝉。
  拉水井里拉出来的水是天然冰箱,能让金蝉浸泡一个晚上还不会变质,相反,被水“滋养”了一个晚上,不仅祛除了泥土的腥味,样貌反而更加圆润,肥嘟嘟如同个个胖小子。似乎只有满载而归,夏天的夜晚才不会变得如此漫长,一个美梦还没有做完,就被一阵诱人的香气熏醒,自不用说,一定是奶奶在处理金蝉。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一块洁白如雪的猪油打底,不放葱姜佐料,才能激发这浑然天成的味道。这些被煎至金黄的美味,酥脆至极,轻轻一咬,就在口腔破碎,释放出独有香气。因为馋嘴,一口一个,大快朵颐,奶奶总是担心我不够吃,在一旁看着,就像看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奶奶的腰弯了,背也驼了。
  后来,奶奶摔倒外加眼疾,卧床不起,我也渐渐长大,暑假的时候,都就担当起摸金蝉的重任。吃过晚饭,一手拿着电灯,一手拎着水瓶,早早出发。此刻,外出“打野”的人也多了,有的时候,一片树林中,人比树还多,运气不好的时候,就会颗粒无收。有的时候忙到半夜也没抓几只,就只好放在冰箱冷冻,攒够一盘再煎炸,那段时间,最深的印象是将煎好的金蝉送到奶奶手边,尽管,她的眼睛已经看不见金蝉的样子,但,味道还是那个味道,看着她心满意足的表情,就像是看一朵绽放的花。
  时至今日,奶奶已经离开人世4年有余,因为工作匆忙,我也很少像当年那样手持装备刺破黑夜,寻找金蝉的影踪,但,依旧会感到最纯真的情,想到最疼爱的人。

六十八、七月蝉趣
白永芹(内丘县)
  曹文轩曾在《草房子》一书的扉页上写道:“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走出他的童年”。是的,在这蝉鸣阵阵的七月,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忆起了小小蝉儿带来的星星点点的乐趣,忆起了镌刻着童年快乐的七月。
  七月的溽热,在孩童眼里算不得什么,他们澄澈的眼神里,蓄满的是广阔的室外。那里,是一个能挖掘出无尽乐趣的宝藏。这不,他们把目光,锁在了一声高过一声的高树鸣蝉身上。
  村东头是一个地势低洼的浅沟,沟两旁长满了高高的杨树、柳树。大中午哥哥精力旺盛,他制好了面筋,拿着长长的竹竿,带我去东沟捉蝉。哥哥把面筋涂抹在竹竿的一头,瞅准了树上的蝉,悄悄地把竹竿靠拢了过去。快挨近蝉时,就快捷地点向蝉的翅膀,蝉被粘了下来。囊中之物的蝉,够我们玩上几天了。
  天黑了,哥哥拿着手电筒,带上我这个“小跟班”到东沟里捉蝉蛹,蝉蛹我们称作知了猴。我提着小桶,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哥后面。黑魆魆的树林里,在手电筒的照射下,闪过一道道忽明忽暗的光。哥哥说,要找准树下的小洞眼去挖,洞眼大的就不要费劲了,知了猴早爬出去,蜕了皮,爬到树上变成知了了!哥哥丰富的“作战经验”很见效,一晚上下来,收获颇丰。
  哥哥要把知了猴做成美食。他把知了猴洗净,放到盆子里,加水放盐,说要先泡两个钟头,盐才能入味。可怜的蝉蛹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只是机械地蛄蛹着想爬出去,奈何盆子边缘太光了,它们的挣扎只是徒劳。接下去的步骤,我不敢直视。哥哥烧红了油,把控过水的蝉蛹放进去。“滋滋”声、“哗哗”声过后,一盘炸蝉蛹上桌。我只敢拿余光看哥哥大快朵颐,只见他掐头去尾,开膛剥肚,吃得满嘴流油,不亦乐乎。他也不忘剥好一只,送到我嘴边。这个诱惑太大了,我闭着眼含过来,试探着咀嚼。啊,真是一等一的美味呀,吃起来软香酥脆,唇齿留香。
  童年的蝉鸣兀自响彻耳旁,心境已然不同,现在感触更多的,是对蝉这种小生命的敬畏。“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受”,感谢蝉带给我的美好童年记忆,且听蝉鸣,就让蝉在一声高过一声的嘶鸣里,来吟诵它们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吧!

六十九、夏蝉
高发奎(山东省邹城市)
大雨过后,知了猴突突地往外冒
蒲扇,铲,手电筒,集合
音乐,我选择十面埋伏
手下留情吧,明天正午
我想听蝉的高歌。风
热风。扇,扇子拿在手中

七十、蝉的世界(组章)
天下一秋(湖北省大悟县)
(作者拒绝网络发表)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