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212

查看

0

回复
主题:皇帝派医、助葬的田况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49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67 分
登录次数:595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6/27
文字虫 发表于:2024/6/1 5:47: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历史人物】

皇帝派医、助葬的田况



       田况(1004~~1063),字元钧,祖籍京兆,后迁至河北省信都(今衡水市冀州区)。进士。北宋重臣。被史、志书称谓“老成,谋国之大者”。

       他先后担任府推官、州判官、省宣抚副使、谏官、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枢密使(作者注:古代官名。权力与宰相相当)等。被追赠太子太傅(作者注:古代官职之一,负责教习太子。从一品。后来是一个荣誉称号)致仕(作者注:辞去官职。食邑三千五百户,实封八百户。谥号“宣简”。

     “暴疾”后,皇帝亲派太医前往治疗。他去世后,皇帝“赙赐(作者注:送布帛财物帮助丧葬)之甚厚”。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年少有


       他的父亲教子非常严格,他作为长子,自幼得到很好教育。他从小就英才卓荦(作者注:卓越、突出),志向远大”“为人沉悍笃实,不苟为笑语”。

       他爱读书且记忆力强,“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

       他的文章,“得纸笔立成”“意博辞丽”“称天下”。

       他初举进士,后中甲科,又对“贤良方正”(作者注:是汉文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策为第一。




上书仁宗


        他多次上书皇帝宋仁宗,均得到赏识、采纳。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西夏赵元昊称帝谋反。对此如何应对,大宋当时朝野意见很不统一。他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反复慎重思考后,给皇帝上书,提出了出师之“七不可”办法,宋仁宗予以采纳。

       后他又以《治边十四事》上书,也得到宋仁宗赏识。

       他还大胆地对宋仁宗谏言:不必恐好名而不为”,而应“奋乾刚,明听断”“行威令,慑奸宄 ”“悦亮直,恶谄媚”“责功实,抑偷幸”,等等。


文武俱


       他经历广泛,“行内修”,为人宽厚明敏,具有文武才略。既担任过行政长官,又领掌过武官,还掌管过国家财政。无论干什么,都很出色。

       他知成都府时,宽刑罚,禁擅杀,行教化,社会安定。宽赋减徭,发廪以救之,而无饥者”。

       他担任谏官时,提出“斥奢汰,革风俗”“务咨询,达壅蔽”,等等。

       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保州(今保定)云翼军据城叛乱,他奉命带兵前往镇压,坑杀429人,招降2000多人,月余乱事平息。

   他掌管国家财政时,解决了财赋收不抵支问题;“使百姓得完其蓄积”。因此,“上固恃公(作者注:皇帝依靠他”。

       他著有《皇祐会计录》6卷、《奏议》30卷、《金岩集》二卷及《儒林公议》二卷等。

        他故后,王安石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依民国版《冀县志》.《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编写)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