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880

查看

0

回复
主题:刍议目前和今后的“文史”工作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34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52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4/28
文字虫 发表于:2023/8/8 6:1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刍议目前和今后的“文史”工作



   所谓“文史”,2022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文学和历史的合称;有时偏指历史。”1990年版《词源》释为“文艺和史学”。  

   特别说明:2022年前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2022年版《辞海》及作者接触到的一些工具书都没有“文史”这个条目。


点击查看原图

   作者所说的“文史”,是文字和历史。它是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4月29日提出来的。他说:要把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方面记载下来”,能够“使后人知道老根子,这样就不会割断历史。

       他随即主持成立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聘请了文史专员、建立了专员室。此后直到如今,全国从国家到县,一般都设有“文”专门部门


       作者认为,“文史”包括回忆录、回忆文章、志书、村史,等等。点击查看原图

   作者是“文史”爱好者,上世纪70年代初就给村里写村史、党史,2004年退出工作岗位后,专注研究冀州历史,挖掘、整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发现了许多以前冀州的志、史书没有的冀州古人和往事。目前,已经写了1000万字,其中,编撰、付梓印行了25部《冀州历史文化丛书》(含3部与他人合著),包括9部村志(史)和家谱,537万字。



目前“文史”资料搜集越来越难

        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文”撰写作者必须“三,即亲历、亲见、亲闻”。就是说,“亲历、亲见”必须是事件的“当事人”“亲闻”是“知情人”。

        毋庸置疑,搞“文史”写往事,离不开事件的“当事人”和“知情人”。最好是“当事人”自己回忆成文;也可以他人采访“当事人”和“知情人”搜集资料写作;当然,不排除依靠“当事人”档案等文字材料成章。

         作者发现:搞文史、写村志(史),搜集资料越来越难!

         一难在1949年前事情的“当事人”和“知情人”越来越少。我上世纪70年代初给村里写村史时,参加搜集资料座谈会的70岁左右的10多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本地建立初期(上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互助组等的“当事人”或者“知情人”;2000年,我写村史时,参加搜集资料座谈会70岁左右的人,了解抗日战争及之前事情的很少;2022年,我写村史时,70岁左右的参加搜集资料座谈会的的人,对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的党员和新中国建国前后的互助组、初级社具体情况都不清楚。之前情况更是不知。

         二难在“当事人”和“知情人”记忆所限。为什么1949年前事情的一些“当事人”和“知情人”在座谈会上谈不出东西?缘由是人的记忆限制。有专家说,人们能够记忆的“亲历、亲见、亲闻”并且述说或者写出来、一辈子难以忘记的事情,即:具有“长时记忆”的,一般是初中、15岁左右及以后的,之前的难以做到。


        下表是70岁左右的人,在部分年份开始有“长时记忆”的时间。

时间    年龄    出生年      长时记忆

1970年   70     1900       1915年及以后

1990年   70     1920       1935年及以后

2000年   70     1930       1945年及以后

2020年   70     1950       1965年及以后



        从表中可以清楚地明了,什么时候的人,知道什么时候的事。

         三难在《家谱》等文字东西越来越难找。除去自然灾害等原因外,随着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老年人不断去世,可以作为“文史”资料的《家谱》、个人日记、书籍等文字东西,因为年轻人不注重,越来越难以寻找。





今后“文史”资料搜集的“五途径”

     面对“文史”资料搜集困难,在写事关1949年前的“文史”资料搜集时,除去找“当事人”和“知情人”外,还有如下“五途”。

        1.官方档案。档案中,不但有历史人物相当准确的履历、都有都其成长、进步过程、都有他们自己写的《自传》、都有组织上对其评价、都有其获得奖励的先进模范事迹,等等。我在《冀州共产党员风范》一书中,写的近100名已故历史人物,素材有50%以上源自他们的档案。我写的一些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其子女都不知道。

        2.旧书报刊。旧书、报、刊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情况。如我通过早年出版的一部书,获得了《冀州参加黄埔军校的人》,含姓名、老家、当时年龄、所在军校届别等;我一朋友,通过翻查上世纪50、60年代的《人民日报》等报纸、刊物,获得了已故半个世纪孙来奎(冀州人)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曲艺标兵”等珍贵资料。

         3.家(族)谱。(族)谱虽然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一家一族的事,但是,其中必然反映出社会上的状况。近10多年来,我依据4部百年以上的家(族)谱,写出了100多篇精忠报国、敬业奉献、廉洁自律、助人为乐、敬老爱亲、仁义诚信、造福乡梓、见义勇为,等等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

       4.个人遗物。历史人物的个人遗物,包括日记、文章、回忆录、照片、视频、奖励证书、报刊发表的文章,等等,最能说明其行为。我一朋友,通过其父亲的遗物,编撰了一部30多万字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书。

        5.碑刻。碑刻,绝对不是头脑一热、随心所欲、轻虑浅谋、一蹴而就的。其上文字,可信度很高。我通过两通碑的碑刻,把两个村的建村时间分别提前了600年和1000年。



“文史”工作必须继续

       “文史”工作,不但早在新中国建立初周恩来总理就提出而高度重视并亲抓,在新时代的今天及以后,党中央及领导人也提出明确要求:必须重视,不能忘“根”,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必须必须继续下去。

   这个活儿,“好汉子不干,赖汉子干不了”。 挖掘“文史”,找文字和音像资料是很难的,找“当事人”或者“知情人”也是有困难的,1.本人早已故,后人说不清;2.正想去找,突然去世;3.找了一次,再想找,过世离去;4.人虽然在,身体原因,难谈东西。因此说,抢救“文史”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和死神赛跑,刻不容缓!

         作者认为,首先,各级领导及文字工作者,对“文”的认识,要提高。要排除“可有可无“写些死人,没意思等思想;解决“写过去事,距主媒体较疏、 与今节拍较异、同青年人较远”等观念;改变回忆录登不了大雅之堂偏见,等等。

          “文史”工作,没有捷径可走,要耐得住寂寞、不惧“冷板凳”,下大功夫、苦功夫、笨功夫、硬功夫。要树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奋斗的拼搏精神。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