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文学园地 >> 查看帖子

7492

查看

0

回复
主题:又是三秋大忙时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义禅子 当前离线

410

主题

5

广播

2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四年级

用户积分:110424 分
登录次数:578 次
注册时间:2018/9/19
最后登录:2023/1/1
义禅子 发表于:2021/10/9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又是三秋大忙时

          邓连朝

      秋收秋耕秋种,传统上的三秋大忙之时,而今却是轻描淡写,谈笑间“庄家收获小麦种上了”。什么掰棒子、砍棒子秸、鼓捣棒子楂,这套脏活累活都在大型机械面前销声匿迹。而犁地耙地耩地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遗憾的是,今年天公不作美,大型机械无法进地,人们不得不采取最原始的手段,忙于三秋之中。面对这样的“历史倒车”,心底深处的记忆再次被勾起。

      上小学时,我们农村里的学生不放暑假,而是放秋忙假。每到这时候,我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各个生产队里拾棉花、掰棒子、刨地瓜等支援家长们忙三秋。秋假刚开始的时候,秋高气爽,无论干什么都是兴高采烈的。只是越到后来天气越凉,那时候家庭条件普遍都差,脱下夏天的衣裳,只能穿两层布料的所谓夹袄、夹裤子,效果比今天的秋衣秋裤差远了:不仅显得臃肿,而且还特别不隔风。尤其是晚秋的清晨,在野外呼一口空气,就能冒白烟。我们一个个冻得夹尾巴狗似的,一个个可怜巴巴的。赶上晴天还好点,等到太阳出来后,天气越来越暖和,我们很快就能挺了过去。否则遇上阴天再刮着风,更是度日如年。

      上初中的第二年春天,开始大面积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一到秋假,我们就跟着父母全程参与三秋。掰棒子割豆子割谷子拾棉花这些活都成了最轻松的活了。而从粪坑里往车上装粪再拉到地里一掀掀卸下来洒到地里,帮着父兄牵着驴子犁地耙地,尤其是耙地,驴子力气小,父兄站到耙上拉不动,就让我站上去。在高低不平的喧土地里,在驴子忽快忽慢的行程中,身材瘦弱的我,稍一不注意就会被甩下耙来,在父兄的帮助下手忙脚乱地从耙下挣脱出来,稳定情绪后重新站到耙上继续战斗。至于耩地没有那么危险,只是帮耧时必须紧紧拽着驴缰绳,确保走直线。因此不时大人们依依卧卧的呵斥纠正着,一晌下来,耳朵被震得嗡嗡的,心情也是糟糕到极点。按着时下人的想法耩完了就大功告成了。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产条件远远达不到耩完就算完的地步,往往麦苗出不好,尤其是人工撒种,赶时候可能一截子地没苗,当然有的地方可能一撮子一撮子的。对于后者我们基本上听其自便,而缺苗的地方则要拿着小三齿把土扒开,另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把麦种尽可能地均匀地撒进去,最后掩上土,用双脚踩实。无论是犁地耙地还是耩地,当时我都是默默地计算着百分之一、十分之一、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直到十分之九,期盼着尽快结束。那种眼巴眼望地期盼,解读着劳动强度之大,解读着劳动的艰辛,解读着苦挣苦熬,解读着农家子弟的无奈和幻想。

      地里活忙乎过程中,还要不时夹杂着场里活。剥棒子皮、萷谷穗、轧谷子、轧豆子。尤其是轧豆子,用叉挑或者手抱摊开,这一过程扎扎叉叉的豆秸不时刺破手臂上的皮肤,吃饭洗手时生疼生疼的。摊好晒好后,套上驴拉着石磙砣子在豆秸上转圈圈,把轧烂的豆秸一层层地起出来,再集中到一起,借着风力扬场,最后才得以把成品豆子装到口袋里,宣告结束。只是豆子收成不大好,远不如其他作物合算,后来基本上不种或者只在其它庄稼地里套种,一星半点地只是用棒槌敲打敲打即可收获。作为玉米的脱粒过程,生产队里的脱粒机早已不知所踪,用手搓对于上千斤的数目而言,显然不现实。当时采取的办法是把棒子弄到屋地或者院子里四周为好,一家人用木棍子或者杠子敲击。当时数着数挥舞大棒敲击棒子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至于与兄弟哥哥比赛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或者敲击的次数多,更是激发了斗志,磨练了坚强的意志,为后来如不人生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紧张劳碌的三秋过后,我们秋假基本结束开始上学,但是作为三秋的后遗症之一剥棉花桃则成了我们每天晚上的必修课。一天三趟从摇鞍镇到家来回跑念书,一到晚上就睁不开眼,但是每人必须完成的剥棉花桃定量,是雷打不动的。刚擦黑,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剥棉花桃还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困劲越来越大,机械地剥着剥着就打盹,直到别人提醒强打精神重新投入战斗。每天晚上不知反复多少次,最终完成任务人困马乏地摸上炕头钻到被窝里,很快就进入梦乡。那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念成书,以后别再熬夜了。殊不知正是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念头,帮我克服了好多学业上的困难,最终得以跳出了农门。

    回味着曾经的三秋大忙情景,尤其是劳动的艰辛,设身处地考虑着农民的不易,化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感度自觉的内在动力。深刻领会着劳动培养一切美德的道理,反思着当前的“双百”活动,心头喷涌着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把好事办好的激情。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