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美文共赏 >> 查看帖子

1073

查看

0

回复
主题:泥土与火焰的凝结               ——记临西“贡砖”烧制工匠(于俊祥) [收藏主题]  
义禅子 当前离线

410

主题

5

广播

2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四年级

用户积分:110424 分
登录次数:578 次
注册时间:2018/9/19
最后登录:2023/1/1
义禅子 发表于:2021/6/6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时近仲夏,我们“网络文化团队”驱车驶上卫运河南端大堤,沿岸一路北行,来到陈窑“贡砖产业基地”。首先咉入我们眼帘的是,堆积如山的土源和即将待运的成批贡砖。接待人员介绍,这批贡砖近两天就要运往北京颐和园和正定古城。前一批,刚运往豫东商丘。现在,窑厂的订单接应不暇。 临西砖的烧制历史悠久,明代初期朝廷钦定为“贡砖”,成为北京皇家建筑的主要材料,如故宫、天坛、地坛及城墙和城门楼、文庙以及各王府等的营建,直至清朝末年。期间,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建筑,一直用此地贡砖。江南文人袁旭有一首诗描述当时贡砖绕制的繁盛与辉煌:“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 据明清史记载:在长达30公里的运河沿岸上,“设窑192座,每座两窑,计384窑,每年出砖4176窑,计1044万块。”“每窑划定良田40亩,专供窑户建窑、取土、存放砖坯之用,共占地7680亩。” 《临西县地名志》如此写道:明嘉靖年间,陈氏始祖陈清与李姓人家分别在此立窑,建窑数座。……陈、李两姓以绕窑为业,后人增丁繁,形成村庄,由于陈姓居多,取村名陈家窑,简称陈窑。 贡砖的官窑选址在这里,陈氏烧制技艺传承人陈建磊如实说: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这里原为黄河故道,形成红、白、黄相间的“莲花土”,它无杂质,沙黏适宜,烧成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不碱不蚀。”另一个是,这里傍临运河,运输方便,砖成方可漕运到京师,既快又安全。 自19世纪末期始,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以及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战乱不断,京都建筑以及全国发展,再无寸进。因而“贡砖”停产,以致荒废,最后销沉匿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勘探,在陈窑村发现明清贡砖官窑,引起高度重视。21世纪初,陈窑村陈氏后代、血气方刚的陈建磊立志继承先人基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筹措资金2700余万元,成立“运河贡砖”公司,协调流转土地百余亩,购置和建造烧制设施,招聘专业技术人才,采土、浸泡、熟泥、制坯至点火烧砖。 熟泥工棚正热闹,大池内几个年轻工人赤脚边踩和浸泡过的黄泥,边说笑甚至有的还哼唱着小曲,他们说这样不觉累,越踩越有劲儿。熟泥也叫醒泥,它有灵性。这些人都是挑选的末婚男青年,有朝气,有活力,踩踏出来的泥无气泡,且柔中有坚,软中有实,因而泥坯细腻坚实。 制坯工棚里几位中年技工正在忙碌,他们用晾干的砖坯垒成隔墙,各在自己的场地上手持坯模,抓撒一把细沙,熟练的将醒泥携放到模子里,端到木架上,用弓刀平割后,再放到晾处倒扣脱模成坯。李师傅告诉笔者说:“制坯晾坯很有讲究。熟泥运来后,要放在苫布上,不让栖底;一次用不完要盖严,不允干皮,始终保持醒的状态。制坯时,关键在于一把细沙,不粘手、不粘模、不粘地。成坯后,三天要将横立扶起,通风透晾;再三天将它上垛,晾干待装。” 坯砖焙烧最为重要,它决定贡砖的质量、成色及寿命。成批的坯砖被运到窑内进行技术垒装,使之风道通火,受燃均匀。窑炉轮流焙烧,每批三窑,昼夜不间断一直达七天,火势保持旺盛均衡。 说起焙烧贡砖,韩经理告诉笔者:“我们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木柴烧制法,虽然它比煤烧的成本高,但柴烧既能保证质量又能环保。因而烧出来的砖,敲击有声,坚硬茁实。” 贡砖为青灰色,洇砖是烧制的关键。焙烧不洇是红砖,只有洇的恰到好处,才呈现出青灰色。为了保证质量,陈建磊亲自对传统法进行技术改造,经过多次探索、试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使洇出来的砖比原始的成色更纯更佳。 临西陈窑贡砖自恢复以来,陈建磊带领全体员工,发扬工匠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将老一套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力求创新,稳步发展,着力打造贡砖产业基地,以新时代新理念,向贡砖文化及运河旅游开发延伸,让新一代“贡砖”烧制传承人谱写历史华章。 2021年6月1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