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拥民在线 >> 拥民农技 >> 查看帖子

2481

查看

0

回复
主题:小麦茎基腐病暴发危害很大!咋办? [收藏主题]  
huinong 当前离线

247

主题

8

广播

1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版主

用户积分:988 分
登录次数:217 次
注册时间:2010/6/29
最后登录:2022/8/1
huinong 发表于:2021/4/20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春节前后,北方冬麦区气温迅速回升,小麦病虫害发生也日渐增多。其中,令人担心的小麦茎基腐病又出现了!

  今天一大早,就有大户反映自家的麦田不仅发生了茎基腐病,并且周围的麦田也出现了茎基腐病流行的态势。这位大户说,自从春节前他发现病害后,就及时使用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氟环唑、芸苔素、腐植酸叶面肥等进行防治,但是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点击查看原图

  那么,什么是小麦茎基腐病呢?它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 等病菌综合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侵染,会造成小麦分蘖减少、病株矮弱、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后期易形成枯白穗,减产严重。该病源菌可在土壤中存活,随农事操作及流水传播蔓延。

  确实,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和气候变化,小麦茎基腐病菌在田间大量累积,为病害暴发提供了充足菌源,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茎基腐病一旦发病,蔓延非常迅速,危害十分严重。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防治。

  其实,早在小麦秋季播种时,就提醒过大家,要在播种时就开始预防这种病,因为小麦茎基腐病是土壤带菌,种子侵染,从整地播种时着手防治效果较好。最省事的办法是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不知道这些大家做到了没有。

点击查看原图

  这里再次提醒一下,今年小麦如果发生了茎基腐病,在秋季播种时必须选用含有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成份的药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可以提前收藏:每一百公斤种子可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300ml、或32%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0ml、或48%苯甲· 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0ml等,包衣或拌种,或27.2%氟环菌·咯菌腈·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等拌种,兼治地下害虫、蚜虫等。

  不管怎样,现在已经进入小麦返青期,也正是小麦茎基腐病的高发期。既然发病了,就要想办法防治。那么,怎么防治效果好呢?

  早春小麦返青初期,是药剂防治茎基腐病的最佳时期,也是较好的用药机会。

点击查看原图

  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用药方式,可供参考。

  在小麦返青早期,可选用含有戊唑醇、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嘧菌酯等成份的药剂喷施小麦茎基部。如每亩可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g,或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ml,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60ml,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ml,对水喷雾,重点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

  因为小麦茎基腐病一旦发病,蔓延迅速,因此要及早防治。没有打药的,赶快行动起来吧,别等到发病再喷药,那时候就晚了,影响防治效果。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小麦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秙杆还田较多的河南, 河北, 山东, 安徽, 江苏等地。

  小麦出苗期就可感染, 病菌最早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小麦返青后,病菌向上扩展,在茎基节间形成茶褐色病斑,麦苗生长缓慢,严重时开始死亡;小麦灌浆期造成茎基部分蘖节处枯死,上部茎叶和穗得不到水分而死亡,出现枯白穗,田间拨除时极易从基部折断。重病田成穗大幅度减少,比正常田少50% 以上,且穗小籽少。

  小麦茎基腐病害特征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典型的传病。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过冬,温度适宜后在土壤表面萌发,病原菌一般从根部和根茎结合部侵入,侵染小麦主茎和分蘖茎,然后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扩展至小麦茎基部。该病具有多次侵染特点。

  小麦茎基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前期危害后的明显特征就是根部发生褐变,根部1-2节呈褐色,严重的时候变成深褐色,开始死亡。湿度大或中后期的小麦根部可能会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

  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后期会直接表现在灌浆期,小麦上部穗出现枯白穗,穗小籽少,根部容易折断现象。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1、2节叶鞘及茎,表现为褐色或黑褐色,阻断叶片和根部的营养交换,出现弱株或死苗,湿度大或中后期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尤其无效分蘖多的田块,分蘖消亡给病菌提供了优质载体。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病原菌为:多种镰刀菌和根腐离蠕孢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趋势及原因

  随着秸秆还田年份的增加,翻田耕地作业的减少,这一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重发区的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区域,今年减产超过30% 的地块极为常见。盐碱地、有机质含低的沙质土发病重。

  1. 缺乏抗病品种

  有关单位对黄淮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抗茎基腐病进行了病圃鉴定,没有发现免疫品种,高抗品种也很少, 中抗品种占11.36%, 感病品种占46.59%, 高感品种42.95% 多数品种属于感病或高度感病。

  2.水肥条件改善和有机肥施用减少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灌溉条件改善和水浇田面积扩大,化肥施用量大幅度增加,十分有利于植物根病的发生和流行。

  偏施氮肥,磷钾肥不足,有机肥施用量的大量减少,造成土壤生态恶化,对土传病害的发生也非常有利,是导致当前植物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土壤盐碛化严重,有利于病害发生。

  3.长年连作和秸秆还田面积扩大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多种病菌复合侵染的病害。目前实行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加上近年普遍实施秸秆还田,大量根茬遗留田间或秸秆直接还田,十分有利于菌源在土壤中的积累,造成土传病害不断加重。

  旋耕方式的推广,表层土壤作用残留物大,整地质量差.同深翻耕地相比,旋耕田发病明显严重。

  4、冬季干旱,部分没浇越冬水的地块,越冬后麦苗长势弱,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当前生产中的防治存在的问题

  小麦茎基腐病为新发生病害,农民对此病认识和防治技术有待提高。

  生产上常用的种衣剂多为杀虫剂,杀菌剂含量少,对小麦茎基病防治效果一般,且有些杀菌剂对小麦有抑制作用,影响小麦苗正常生长。

  小麦返青后拨节前喷施三唑类杀菌剂,是小麦茎基腐病防治的最后机会,但在目前不被重视,用药面积极少;拨节后田间明显出现发病株时喷雾,药液极难到达茎基部,防治效果不佳。

  目前没有特效防治药剂,综合防治是解决此病的有效方法。重病区轮作倒茬、土壤深耕是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但基于目前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连作是主要种植模式,更改难度大;而小户承包种植方式又不利于深耕作业(旋耕有利于小农户平整土地)。因此在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轮作和深耕是减轻小麦茎基腐病有效的农业措施。

  减少田间生秸杆数量,可以减少生秸杆田间残留量,减轻病菌压力。在当前严格禁烧的状况下,还需要寻求小麦、玉米秸杆利用途径或处理方法。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