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2835

查看

0

回复
主题:毛泽东主席用典(3)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32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50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4/19
文字虫 发表于:2020/5/5 6:32: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系列稿

毛泽东主席用典(3)

----兼听则明,尽善理政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功绩盖天无比,是大家都清楚的,并且被全世界推崇。他知识极其渊博,讲话、写文章经常“用典”,即用历史典故来说明、证明自己的观点。

      毛主席引用的典故,来源范围很广,有中外古代和近代的;有《史记》《老子》和三国、水浒等名著的;有名人名言和名事;有寓言和传说故事;有的是寥寥几个字,有的是整篇的文章,等等。

       作者把《毛泽东选集》第1至5卷中毛主席的“用典”,试作介绍,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期望继承,学习借鉴,以帮助工作。


点击查看原图

      《毛泽东选集》第1卷《矛盾论》,是毛主席1937年8月的一部经典哲学论文,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作了部分的补充、删节和修改。文中载:“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这是毛主席批评一些同志“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局,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的“片面性”时所引用的。



探源释义

       毛主席引用的这句话,源自《资治通鉴.唐纪八》中,唐朝第2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宰相魏徵的一段对话

点击查看原图

       《资治通鉴》,是宋朝的史学家司马光编纂、宋神宗奖之的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重要的地位是“后世不可不读之书”。毛泽东主席自称曾17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编写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谓“史学两司马”。


点击查看原图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隋唐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谥号文贞”,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

   他竭诚辅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面陈谏议有50次,呈送奏疏11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病逝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原出处如下:贞观二年(628)上问魏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翻译成现代文是: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者怎么能够做到清楚、明白?为何糊涂、暗?回答说:“‘兼听’,即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清楚、明白;‘偏信’,即只相信单方面的意见,就会糊涂、暗。

   这就是说,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地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如果只相信单方面的意见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毛主席多次谆谆教导全党做到兼听:早在1943年,毛主席就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个诸葛亮。......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我们要向他们学习。”1955年说,“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他还说,“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必须养成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一切领导人员都要发扬民主,让人讲话,....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那怕是骂自己的话,也要让人家讲。”



成败实例

       “兼听尽善理政偏信必失误乱纲。对于统治者来说,兼听”才能天下大治,偏信”必会天下大乱。历史上的实例太多啦。

       《资治通鉴.唐纪八》中,载有魏徵李世民讲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兼听而明的有,尧帝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兼听广纳下情得上通,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明四目,达四聪,即能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鲧、欢兜不能蒙蔽他

       偏信的有,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污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

     毛主席绝对称得上是“明君”。把兼听则明运用到我党的工作中,一是,把紧密联系群众,作为党的路线来践行;二是,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取得工作胜利的一个重要武器。

    他1964年说:“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要善于团结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毛主席曾经两次被骂,但光明磊落,宽大为怀,妥善加以处理,还起到了“兼听则明”和“言者无罪”“闻过则喜”的示范作用。

       延安时期,大骂毛主席的人,是许世友。许不但骂,还扬言要带枪去见毛泽东,“毙了他!”。引起群愤,群起而攻之,缴了许的枪,关押起来,剥夺了他的自由。此事报告给毛主席后,毛主席命令放了许世友,还了他的枪,发给他子弹,让他携枪来见自己。相见之后,毛主席了解了许骂的原因。解开了误会,沟通了思想,融洽了情感,还交成了知心朋友。使许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忠于毛主席,至死不渝。

   第二个骂毛主席的人是一个农家妇女。一个夏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这妇女就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接着又骂共产党。基层干部们立即抓了这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消息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她为什么骂他,咒他死?还骂共产党?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原来是因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种子,已无颗粒存粮。主席得悉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报复惩罚她,还百般安慰,肯定她意见提得好。临行,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这位农妇,以解养家糊口的燃眉之急。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四个举措

      兼听则明理政之善策,若真正践行,则需要从思想认识、自身胸怀修养、施政措施制度等方面修炼打造。

        1.思想上要去掉“傲气”,不能唯我独尊。若要做到“兼听则明,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去掉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傲气冲天根子。要学习、效仿如下两位伟人。

       毛主席1941年就告诫我们:“决不能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唐太宗深知“一人之耳目有限,思虑难周,非集思广益难以求治”,他曾对大臣说:“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正因为认识到帝王“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所以才鼓励臣僚极言规谏。  

   封建皇帝和伟大领袖均为“天子”“人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能够“屈尊”“兼听,我们任何人能独尊”?!

         2.对群众要去掉“骄气”,不能高人一等。 若要做到“兼听则明对群众,要去掉高人一等”“唯我高明”的“骄气”。视群众真正的英雄、历史的创造者。如同毛主席1942年所说的:“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而不能高人一等。毛主席说过,高高在上的人,“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处事平等待人,人们才能有话给你说。统治者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群众才能“知无不言 ”。唐太宗是很好的例子。他为了让臣僚极言规谏,多次表示,即使是“直言忤意”,也决不加以怒责。每次听取谏言时,总是和颜悦色,态度诚恳。对于敢直言劝谏的人,不仅不加责罚,反而给予奖励。虚心求谏诚意纳谏知过能改,使谏诤乏事蔚然成风上自宰相,下至县官小吏,甚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于直言切谏。所以,造就出“贞观之治”清明政治和国家强盛

        3.工作中要去掉“官气”,不能官势压人。若要做到“兼听则明在工作中,不能摆官谱、撒官气,以官、以权作威,处事靠群众、靠大家、靠理、靠法。

   毛主席早就说过,我们党的干部,也是“普通劳动者”。1944年明确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4.在党内要去掉“霸气”,不能家长自居。若要做到“兼听则明,在党内,在党委班子内,坚决反对一言堂的家长作风,一定要实现民主集中制。

   毛主席1945年说:鼓励别人提意见  不能“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我们工作作风中的一项极大的毛病,就是一些工作人员习惯于独断专行。”1949年说:“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发挥‘一班人’作用”。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