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农网社区 >> 新闻联播 >> 查看帖子

8108

查看

0

回复
主题: 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26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44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3/28
文字虫 发表于:2019/1/14 4:54: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专访衡水市冀州区老干部辛向党

      2019年元旦,采访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退休干部辛向党,他说:“我退出工作岗位15年,时刻不忘自己是共产党员,退而不休,一直在做弘扬冀州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

       他今年69岁,是一位具有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党员,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网名和号“文字虫”。

      他任劳任怨,以深厚的文化修养,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冀州区乃至衡水市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被人们誉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他是个从小爱写的人

       辛向党从小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在学业上,爱语文、爱写作。

       小学时,老师发现了他在作文方面的天赋,便鼓励他往媒体投稿,他写了多篇宣传好人好事的稿件,十分渴望看到报刊上出现自己的铅字。

      中学时,他以过人的文采,被老师称为“小作家”,并进入了学校语文组,参加《校报》编辑组,这为他提供了一个锻炼写作能力的绝佳平台。中学刚刚毕业,《衡水报》发表了他的题为《红心给献毛主席》的第一篇稿件。

       1966年,15岁的辛向党结束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在长达近半个世纪中,先后担任村、公社(今乡镇)、县(市)直属部门的领导职务,还担任过《冀县志》编委成员、《冀州市志》编辑室主任等职务。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从没有停下笔写作。

      他凭着“稿子不登只管写”的劲头儿埋头写作,《衡水日报》《河北日报》每个月都会刊登他的稿件。此后,他在工作过的几个单位,都主要与文字打交道,直至退休。他的文章除去在地区、省和中央、国务院内刊刊载外,还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屡屡发表,曾经轰动冀州、衡水。


                                  他是个退而不休的人

       2004年,辛向党退出工作岗位。15年来,他虽然退出工作岗位,但根本没有“休”起来,仍旧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他整天忙什么?忙学习政治时事,忙挖掘历史文化,忙采访写作素材,忙编写文章书稿。

        一般情况下,他是这样安排时间的:

       早上5点至8点,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是,用电脑上网看新闻,把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地方所有的新闻浏览一遍。之后,便走进自己的几个博客,发表文章,并且与全国各地粉丝进行互动。他说:“目前,我的《新浪博客》点击量13万多;《人民网.强国博客》已经9千。”

      上午,他有时去锻炼,骑自行车20公里,还会带着老伴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去调查走访、查阅资料。

      下午,他“大门紧闭”,专心写作。

      晚上,是他的“充电”的时间,看《新闻联播》后,就读书看报,不断充实自己。

      截至到2018年底,辛向党已经撰写600多万字,平均每年写40万字。除去每年在报纸、刊物发表50篇左右、在网站发表100左右文章外,已经出版有《徐家庄村志》《冀州史辑》《钩沉集》等11部“冀州历史文化丛书”,其中,《随笔集》还获得了河北省“民俗创作奖”。还给《冀州市志》《冀州文史》《冀州历史文化研究》等书撰稿数以百篇。2019年,他计划出版3部书。


                              他是个善于挖掘的人

      辛向党编写冀州历史文化的文章、书稿,绝不是简单地整理已有的古旧书籍,而是下大功夫去挖掘、去研究、去搜集、去编撰,进行开拓创新的工作,他拿出来的东西,许多都是冀州志书、文史书从来没有过的。

      辛向党挖掘的冀州传统历史文化,含人物和事件两大类

       人物部类有:到过冀州的1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情况;周恩来总理1966年、李鹏总理1988年在冀县的细节;《史记》中的冀州人,《资治通鉴》中的冀州人。到过冀州或与冀州相关的全国名人范曾、中石、马季等在冀州或与冀州的情况;冀州参加长征的人、在黄埔军校的人、被毛主席接见的人,被斯大林接见的人;冀州“第一望族”冯氏家族全部人物;冯承素是冀州人;受“封典”获“圣旨”的人,等等;

      冀州历史人物系列,含冀州的劳动模范、模范村干部、历史上的美德女性、历史上的作家和书、有作为的州官、教育世家、乡间名医、办工业精英等,计形成近百篇文稿。

       事件部类有:冀州之最:含自然、经济、政治、人物、人文5个方面;

      冀州史、昔系列文稿,有200多篇。如,《历史摈弃的那些事》《男尊女卑100例》《冀州人“禁忌”研究》;还有《冀州为啥称“九州之首”》《冀州冯氏缘何辉煌500年》《与冀州相关的典故》《冀州的“插花村”》《冀县曾经办大学》《省委党校曾在冀州乡村》《百年前的冀州》《80多年前的冀州教育》,等等。

      冀州历史事例系列15篇,含冀州历史上讲民生、讲和谐、讲开拓、讲文明、讲法治、讲奉献、讲团结、讲民主、讲改革等事例;

      冀州民俗研究系列,有100多万字,如《因“商”形成的冀州“十大”特色习俗》《冀州读书教育的“五大习俗”》 《冀州<冯氏宗谱>研究》、12生肖系列、冀州村名研究系列百篇,等。

      因为他挖掘编写的《冀州第一望族冯氏家族》,总结概括出冀州镇岳良村冯氏家族的“两帝”“三后”“四妃”“六相”及29高官、91功名者,冀州区委、政府打造了旅游景区“皇家小镇”,该村被评定了“全国文明村”。

      辛向党的好友,已经退休的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原副主任张锡杰曾这样撰文评价他:“辛向党是讲好‘冀州故事’的人,他秉承了启迪后人的初心,‘以史为镜鉴’,以‘历史智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类的真善美……”

      许多人称他是冀州的“活字典”。


                                他是个坚持信仰的人

      辛向党是1969年“文革”中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信仰,编写的冀州历史文化的文章、书稿,人物和事件,注重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引人崇德向上向善。

       他在建国60年、抗日战争70周年、改革开放30年和40年等节点,都是提前筹划运作,提前查找搜集素材,提前撰写文稿。因此,得到媒体重视,广泛宣传于社会、教化于民众。

      2008年,他写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23篇稿子,被《衡水日报》分别开设了《30年我们一起走过》和《30年年来农村新鲜事》两个专栏刊发。

      2009年,他写的庆祝建国60年的21篇稿子,分别被《衡水日报》和《衡水晚报》开设的《我看六十年》《百姓谈变化》和《60年沧桑记忆》3个专栏刊发。

      2015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及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他在《河北农民报》《河北地方志》《衡水日报》《衡水晚报》等报刊和网站发表文章26篇,其中,《小莲子的悲欢离合》《冀州抗日之最》被整版刊发。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写了9篇纪念文章,共计2.5万多字。文章内容,既有个人和自己家庭40年巨变的回顾,如《40年写稿投稿的变迁》《40年的4次搬家》,又有他所在地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总结,如《冀州40年的“5个全国领先”》《忆建立初期的冀州暖气片厂》等。文章被《老年日报》《衡水晚报》及网站全部发表。其中,4篇被收入纪念40年专刊文集。

      他对了解到的身边真善美的好人好事,总是积极热情采访、撰写、宣传。2015年,他采写的《俺是老党员,助人理应当》主人公吕丙生,被多个媒体报道,被人民政府命名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他采写的三五九旅后勤部长李更生、与邱少云同连战友的张金涛,参加上甘岭战斗的张世权、参加西藏平叛的王宝璋,等等,均引起官方和民众的重视、轰动。


                              他是个勤奋奉献的人

       人们只要赞扬辛向党的成绩,他总是说:“我智商不高,能力不大,就靠以勤补拙,下些笨功夫。”

       他为了做好弘扬冀州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事业,确实下了大功夫,费尽了心血。

         ----翻烂工具书。在他的书房里,保存着几十年来辛苦购买、搜集来的1000多本《说文解字》《现代规范汉语词典》《辞海》《辞源》及1923年版《冀县新乡土教科书》、1929版《冀县志》,建国后历年的《冀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等工具书和历史文化、民俗类书籍。他说,这是他的“心肝宝贝”,须臾不离的“亲密伴侣”。《现代汉语词典》他已经翻烂了2本。

       ----苦读老古籍。写历史,离不开老古籍。他介绍说,看古籍,首先需要认古字,然后是译字意,再是标点断句,最后是翻译成现代语。他说,16开的1页古籍,需要研读半天的时间。他研读距今132年的《冯氏宗谱》,用了1年的时间;研读距今104年的田村《陈氏家乘》,用了半年的时间;研读距今159年的谢家庄村《雷氏家谱》的4篇《序言》,用了10天的时间。

      他靠老古籍写出了30万字的《冀州“第一望族”冯氏家族》、写出了有关陈氏的文章11篇、写出了《谈古冀州文化的扬弃》《冀州的古称谓》《冀州历史上的美德女性》《冀州历史上的廉吏》等文稿近百篇。

        ----常跑档案馆。他认为,历史档案是极其珍贵的宝藏。他说:“我所编著的历史文化文章、书籍中所涉及的情况、数字,全部都是档案馆中和国家统计部门有记载的,有据可查,才予以使用。”为此,他每月跑档案馆的时间都有四五天。

       他曾经到天津、石家庄、衡水及冀州及民政等单位,查找历史档案。有时,为查一个问题,去多个档案馆(室),在一个档案馆呆一两天时间、去两三次。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冀州区叫冀县,属石家庄专区管辖,为了了解当年冀县的情况,他自费去石家庄市档案馆、石家庄日报社档案室。在石家庄,人家不接待他,他跑到河北省委办公厅找领导干部说明情况,省委办公厅打电话并写信给石家庄市委秘书长,才得以进入档案馆。

       ----寻觅古碑刻。他对于有关冀州的碑刻十分关注、钟爱,只要知道哪里有,就立即前往拓、抄碑文,带回来研读。

       他说:“以前,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只能是骑着自行车,往往都是扎下去一天,到晚上才能回来,后来下去采访才能打车或者雇车。”十几年来,他先后研究了十几个古碑刻。

       他利用碑刻,挖掘写出了《冀州狄家庄玉皇庙》《冀州大刘村历史》《冀州冯氏的稷祀》等等文章。

        -----采访知情人。辛向党说:“个人知道的、古籍记载的东西是有限的、比较死的,只有知情人提供的东西,才是丰富的、鲜活的”。所以,他十分注重千方百计地去采访知情人。

      冀州有400多个村子,他几乎都到过,他采访的人物、事件知情人有千人次以上。

      他写《周恩来总理在冀县》,访问了当时的10多位知情人。

      2010年,他为写冀州第一部村志《徐家庄村志》,历时4个多月,走访130多位老人。

      他为写《一封信获得“冀县电影院”题字》《冀州“金鸡城”题写始末》,冒着酷暑跑了三四天,连续走访七八位老人,有的老人反复走访两三次。

      他为写2000字的《马季在冀县》,历时3个月,采访知情人11位。

       ------留心闲聊天。他深有体会地对记者说:“茶余饭后的闲聊天,对写东西,太有用啦。”“只要做个有心人,闲聊天,往往是寻找线索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在一次饭局中,他听说冀州有一个参加过长征的干部,随后,拜访其后人3次,写成了《冀州参加长征的人》。

       “你知道么?‘云烟’这两个字是冀州人写得呢!”他拿起手中的云烟烟盒摇了摇说,这也是在中午饭局中听说的。他饭后没有休息,立即找到那位书法家采访,写出了《“云烟”是他写》一文。

      他说,《冀州黄埔军校的人》《不居村庄的乡镇机关》等文稿,都是通过闲聊天得到的素材。

        -----不计较己利。辛向党做弘扬冀州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下大功夫,费尽心血,作为退休干部、具有高级职称者,既不为评职称、升职务,更没有想获经济利益。

       不管谁来找他商谈写村志、村史及家谱,人家先问“润笔费”,他总是说“稿酬分文不取”,有时还要往里面搭钱。

       按照过去的有关规定,省级作家协会会员2角钱一个字的稿费,他写10万字,应得2万元,600万字,应得多少?而他却“稿酬分文不取”。

      他写30万字的《冀州“第一望族”冯氏家族》,费时两年,分文没取。他写10万字的《后冢村梁氏家谱》,同样分文没取。他写20万字的冀州第一部村志《徐家庄村村》,自己贴进去2000多元。

      11部书,每一部书的印刷出版前,他都需要五六次的校看、修正,他总是摘下近视眼镜认真一丝不苟地把关。

       他出的书,全部都要免费捐赠给冀州中学、冀州档案馆和图书馆。他说:“出书,不为卖书赚钱,只为把冀州的文化历史更好地传承弘扬下去。只是为了尽一份党员的义务。”

      他还搭进若干精力和时间,为若干学校、单位讲解冀州历史。

      这就是一个老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作为,一个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希望辛向党继续做下去,创作更丰。也希望辛向党保重身体,为弘扬冀州先进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网.中国视窗)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