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2976

查看

1

回复
主题:成安:丁大玲义务说唱团叫响三县乡村 [收藏主题]  
laocunzhang 当前离线

26

主题

228

广播

1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学前班

用户积分:3926 分
登录次数:344 次
注册时间:2010/3/5
最后登录:2018/5/3
laocunzhang 发表于:2018/5/2 8:10: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大家都见过春晚的央视大舞台,见惯了奔走乡间的汽车流动舞台,也见过传统古朴的农村礼堂戏台子……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下乡活动,记者觉得这样的舞台不再有新意,直到冀南大地成安县出现别具一格的丁大玲义务说唱团。点击查看原图丁大玲和她的义务说唱团

这是一个不收费、不化妆、时尚又接地气的民间说唱班子,来往乘用的电动车是自己买的,乐器是自己购置的,节目是自己排练的,台词是自己编写的。平时,大家各忙各的事儿,一旦有了义务表演活动,就自发集中到一起。本文是丁大玲和她的义务说唱团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露面,实际上,他们的名声好比隔着窗户吹喇叭,早已在邯郸市肥乡区、成安、广平三县接壤的近200个村庄响当当了。


点击查看原图

视频:义务说唱团在表演


两个村的村民自发成立义务说唱团

丁大玲今年63岁,家住成安县北乡义乡闫村,自幼喜爱演艺。在她十几岁的时候,有个河南坠子演艺班相中了她,想收她为徒,吓得她母亲把她藏了起来。虽说年轻时没当上演员,但丁大玲“巧嘴八哥”的本事一直没有丢。尤其是上了岁数以后,经常与闫村爱唱豫剧的丁勤秀、张俊芳“黏”在一起,我说几段,她唱几句,在村头巷尾给乡亲们带来欢乐。

从闫村往东走3里多远,就到了辛庄村,辛庄“文革”时有个样板戏班子。改革开放后,戏班子解散了,“吹、拉、敲、打”的班底却保留下来,加上几位会唱豫剧的,共计十四五个人,均已年过花甲,其中,年岁最大的张修华,今年81岁。平时,为了练练手艺、解解闷,老哥们、老姐妹们每逢三、六、九日在大街口或者小卖铺里“碰面”,吹吹打打热闹一阵子。

闫村丁大玲等3位老太太能说会唱,辛庄常修华等人有吹拉弹奏的技巧。2013年,两支业余文艺组织的热心和兴趣凝合在一起,自发成立了“辛闫义务说唱团”,一致推举热情好事的丁大玲任团长。

这个说唱团一没有办公场所,二没有服装道具,三没有工资报酬;人员是自愿参加,乐器设备是自己配备,出外也是骑自家的自行车或电动车。尽管如此,丁大玲和团员们抱定一条信念:演出不收一分钱,不受一份礼,跟群众一起吃家常便饭。    点击查看原图

看了一遍不过瘾,掌声催促连演5遍

由于条件限制,说唱团表演的节目主要是豫剧唱段和现代时尚的相声、快板书等。最让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敬佩的是,不管在哪里表演节目,一律不用搭舞台,音箱往地上一放,鼓乐队一落座,观众围一圈儿,打开场子就“开板”了。

别具一格的是,说唱团有一半的“独创”节目,台词紧跟新时代,使党的政策通过文艺形式走进老百姓的心坎上。

太阳出来满天红,党的领导真英明。

反腐倡廉民心顺,双手拥护习近平。

领导关心咱民生,柏油马路村村通。

文化广场器材全,条条街道有路灯。

十九大描绘新蓝图,小康路上奔前景。

这是丁大玲在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吴堡村庙会上表演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快板书中的一段,铿锵“大实话”,动听新台词,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这段快板书有70多句台词,说一遍得十来分钟,我说完一遍,观众不停地鼓掌,喊着让我再演,我推脱不开,只好连着说了5遍,观众还是一个劲儿地鼓掌。”丁大玲对记者说。

春节期间,记者到闫村看到,丁大玲没有歇年,正在丁勤秀家排练相声。她说:“咱这个团没有地方,谁家安静就到谁家练。”问她排练的啥节目,她接口说了这么一段:

太阳出来是晴天,土打墙头不如砖。

哥哥媳妇叫嫂子,老二弟弟是老三。

天怕乌云地怕慌,贪官最怕党中央。

打虎割住徐才厚,反腐撂倒周永康。

除了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外,说唱团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朝阳沟》、《红灯记》选段,丁双莲、董大兰、丁勤秀、张俊芳和张银娥都是豫剧演唱骨干。开场阵势也很大气,既有扭秧歌、广场舞的节目,也有锣鼓震天的热场。

与众不同的是,表演没有“节目表”,观众想看啥节目就现场“点播”,只要他们会演唱的就立马演唱,上下互动,气氛活跃。去年冬天,说唱队在成安县北乡义村演出,观众“点播”了一个豫剧唱段,可会唱这一出的演员还在半道上,没法上台演出。丁大玲说:“当时,我主持这场演出,演员没到也不能冷场啊!救场如救火,我就现编现演了这么一段……”

以前屋里好盘炕,现在路上好堵车。

辣椒辣,糖都甜,想吃咸的多放盐。

下雪当不了麦子面,卖凉粉的醋不管酸。

二十岁呀正当年,人家打架不上前。

打住咱了咱受罪,打伤别人咱花钱。

人怕出名猪怕肥,穷怕亲戚富怕贼。

拐子相亲怕走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娘盼儿媳爷盼孙,十冬腊月盼打春。

光棍盼的是搞对象,工人盼的是涨薪。

数伏连天盼立秋,农民盼的是大丰收。


……

大实话,自己编,学习排练好几天。

听的好了鼓鼓掌,说的不好提意见。

这段“大实话”刚说完,现场掌声如潮,观众们异口同声地喊道:“说得好!再来一遍。”本是冷场的节点,一下子掀起了高潮。

1月上旬,说唱团在邯郸市肥乡区常庄村演了一上午,散场时,有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坐在原地不离场。丁大玲过去一问,老太太说:“下午你再给演一晌吧,要是看不到你的节目,我就不吃饭了。”没办法,说唱团只好加演了一晌。

  还有,原本计划在肥乡区肥乡镇东马固村演一天,观众热情高涨,横竖不让说唱团离开,“逼着”演了4天。

丁大玲说唱团演出的节目土得掉渣,为啥这么“叫好又叫座”?邯郸市肥乡区天台山镇天台山村老农张凤山告诉记者:“演员不站舞台、不乔装打扮,看起来很亲切,跟在自家院里演出一样,俺看着就舒服。再说,演员说的是大实话、用的是方言土语,俺一听都懂,心里觉得很近,越听越爱听。”点击查看原图

说唱团在三个县义务演出200多场

去年11月,“丁大玲说唱团的‘学习十九大’节目在邯郸市肥乡区常庄村连演7遍,观众把手都拍红了!”这条微信曾一度“爆”了朋友圈。不仅这一个村,4年来,丁大玲义务说唱团已在肥乡、成安、广平三县农村演出200多场,而且走一路、响一路。

然而,在热闹场景的背后隐藏着丁大玲和团员们内心的痛点。由于演出不收费、不卖票,团里没有一分钱收入,乐器鼓板、音响设备都是各自买各自的,平时的零星开支也是自己掏腰包。去年冬天,音响坏了买不起新的,丁大玲送到维修店,花45元修好了。家里怕丁大玲、丁勤秀外出受冻,两家摊钱买了一辆电动汽车。

不仅零花自己拿,还耽误打工减了收入。辛庄村的张忠环在土建队打工,一天挣130元,只要有了演出的事,二话不说就请假不上班了。他说:“我是拉二胡的,是头把,我不去,节目没法演,钱挣多少不要紧,耽误演出就影响一大片呀!”

尽管如此,丁大玲和她的团员们坚持演唱在乡间,播撒文明在百姓心中。年过八旬的常修华是打小鼓的,身体不太好,常年吃药,不管到多远的地方演出,老汉都主动过去,他曾对丁大玲说“等我走不动了,你们抬也得抬着我去演出”。

 分享到
 本人系河北农民报成安俱乐部会长及长城网成安工作站站长,愿我们在农网大家庭里共学习,共进步。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admin 当前在线

3731

主题

360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6991 分
登录次数:8665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3/29
admin 发表于:2018/5/2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不能复制过来的图片,要上传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