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乡村振兴 >> 天下农资 >> 查看帖子

1848

查看

0

回复
主题:厂家技术员揭露假化肥生产黑幕 [收藏主题]  
jiangtingting 当前离线

158

主题

10

广播

6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一年级

用户积分:1766 分
登录次数:228 次
注册时间:2008/8/21
最后登录:2024/3/20
jiangtingting 发表于:2018/8/9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点击查看原图

  一、偷养分
  这种手法最为常见,甚至有些颇有名气的厂家也明目张胆地这么干。据厂家技术人员说,化肥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不足,以及总养分含量低于标注含量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成了不合格肥料生产行业的一个公开的秘密!而业内人士则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偷养分”!
  一位业界专家曾表示,所谓的“偷养分”,就是说一些肥料产品的养分标识很高,但是其产品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实际做的含量却较低。因为肥料的养分的含量高低直接关系着肥料的效果好坏,当然也与肥料的价格密切相关。
  前几年,一个养分的成本要好几十块钱,比如肥料中一个氮的纯养分三四十块钱左右;而一个磷的纯养分要四五十块钱左右,一个钾则要六七十块钱左右,细算一下,偷一个养分可以省掉多少成本?更别说那些成分含量低得可怜的假肥料了。就是一些正规的肥料厂家,偷一个养分就不得了啦。
  因此,在肥料抽检中,那些养分看似只低了一点的肥料被判定为不合格冤枉吗?其实一点都不冤。因为农民买他们的肥料并没有少给钱,如果少一个含量让他们赔偿农民一定的钱,他们肯定不会干。
  至于那些不法厂商生产的假肥料,养分含量严重不足,哪会有效果?农民贪便宜买回来,得不偿失,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影响作物的收成,真正是里里外外吃亏!
点击查看原图

  二、偷天换日
  肥料抽检中常会出现标识不合格,很多农民认为这是包装不规范,不是大问题,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标识是一个肥料的身份证,也是说明书。
  一些化肥产品的包装袋上标注的“总有效成分”,“元素含量”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总有效成份”的用词并不规范,有的是加入了锌、硫等一些元素后的数据,而按规定这些中微量元素是不能被计入总养分的,规范的标注应该是“总养分含量”。以此代彼,仍有偷骗之嫌。
  业界人士表示,厂家这样做是为了误导农民购买化肥,不少农民在购买化肥的时候,主要就是看总养分的含量,他认为含量高就是好肥,含量低就是不好的肥料,厂家就是抓住了农民的购肥心理,故意混淆有效含量和总养分的概念。
  还有些肥料氯离子含量高,用在烟草或果蔬上会引起肥害,但厂商害怕真实标注会影响销售,故意不标或标低,甚至在不显眼处标示,这样也是不行的。
  三、挂羊头卖狗肉
  还有一些企业玩障眼法,蒙骗农民,如在香港或国外等地注册一些名字看上去很是高大上的企业,其实就是皮包公司。包装袋印制十分精美,正面往往有“美国”“挪威”“俄罗斯”等,而背面却是委托国内的某某不知名的企业生产。
  其实,外地注册的公司和委托生产的企业幕后老板都是一个人,这是典型的乾坤大挪移,挂羊头卖狗肉,欺骗不明就里的农民朋友。而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即使是自己委托自己生产,也需要到质监部门进行委托加工的审查和备案。
  真化肥卖不动,假化肥却畅销,这是为何?
  业界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肥料市场的竞争缺乏良好秩序,正规的肥料企业生产出来的化肥成本高,价格当然要卖得贵一些,在市场上相应地缺乏竞争力,而假冒伪劣的生产成本极低,所卖的价格较之正规产品低很多,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而当下农民的辨别真假能力几乎弱爆了,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肥料产品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又不够,这就给假肥料留下了空子可钻。才使一些化肥“忽悠团”屡打不绝,坑农害农!
  其实,只要相关执法部门敢于动真格的,严查假化肥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将使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最终失去生存之地!然而十分遗憾的是,现在的农资监督抽查环节滞后,抽查结果出来,有些问题农资已经销售到农户手中,而有些不法厂商摸准了监管的漏洞,可以轻松地逃避打击,这种现象在倒逼着农资监管方式必须改变。
  农民朋友,防止上当受骗,最好的办法是:一定不要买送上门的肥料,一定不要买太便宜的肥料,一定不要买“走街窜乡”的肥料。记住:最好是买正规农资店的肥料,并索要相关票据!
 分享到
 我爱中国 我爱云南 我爱春城 我爱大理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