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暂无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lhq_2006@sina.com
  • 个人签名: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2474 篇
    回复总数:34315 条
    留言总数:118 条
    日志阅读:8778454 人次
    总访问数:9507672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xiaojian发表的博文
吴联兵老人的“热心肠”[2020/7/5 20:22:42|by:xiaojian]

吴联兵老人的“热心肠”

现年74岁的吴联兵是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吴白雁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也是一位有口皆碑的“热心肠”老人,更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剃头匠”。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三件事”,由于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令他乐此不疲的同时,心态也越来越好,从而也达到了身强体健、益寿延年的效果。



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徒弟,也就是让剃头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吴联兵曾深有感触的对人说道:“随着近年来理发店与美发店的兴起,以及这些高档店生意兴隆的势头越来越旺,加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甚至在众人爱美思想的作祟下,除了一些老年人,其他顾客理发光顾街头巷尾剃头匠摊位的人数便越来越少,甚至在同龄手艺人病逝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之际,他真担心这门剃头手艺在他百年之后,也会随着他的消失而失传了。”



那样不但会令他在有生之年感到心痛,而且还会令我国又丢失一门传统手艺。



据吴联兵亲口讲述,他15岁那年就在“公社理发店”跟着师傅学剃头,并学习掌握了头部按摩手艺。



一晃近50年了,这门手艺不但令他练习的越来越娴熟,而且还成为了他曾经养家糊口的一条良好渠道。



吴联兵说他永远忘记不了师傅临终时的嘱托,他说道,师傅临终时拉着他的手,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把剃头的手艺永远传承下去,否则他会死不瞑目”。



每每想起师傅临终的嘱托时,年迈的吴联兵仍然会热泪盈眶,并发誓:“决不能让剃头的手艺在他手里失传了”。



为此,为了寻找“接班人”将剃头手艺传承下去,吴联兵真是没有少费心思,甚至他还想到了将“剃头手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件事,吴联兵剃头收费时有“三不收”,即孤寡老人的钱不收、流浪乞丐的钱不收、家庭贫困者的钱不收。



其实这“三不收”吴联兵从做剃头生意第一天起,便开始持之以恒的坚持了下来。



用吴联兵的话来说,别人做点好事不但要张贴出来,而且还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但他从来不去那样做,而是在心里始终有一杆秤,来衡量自已的良心,以“无愧于心”的态度来为人处世。

其实除了这“三不收”,吴联兵遇到特困老人时还会请他们吃饭,并时不时的还塞些钱给他们。



其实,在有人嘲讽他成了“老糊涂”时,吴联兵不但没有去反驳过,因为他对自己的所做所为心知肚明,那就是他家里不缺钱,之所以仍然坚持利用”赶集”的机会给人剃头,除了是为传承这门手艺,他更知道,如果不去助人为乐的话,他心里就不踏实,日子过的也会索然无味。



第三件事,就是热衷当“红娘”,即做“月老”给丧偶的老年人牵红线。



众所周知,农村由“三百六十行,不把媒人当”一说,也充分反映了给人说媒费力不图好的根源,以及男女婚后因为突生矛盾而对媒人口诛笔伐的闹剧。而丧偶老人的婚姻更有“两口子,一个被窝两条心,各想各自的孩子和个人”一说,更凸显了老年人二婚的艰难程度。



但吴联兵却坚信“宁拆十座庙,成就有缘人”的理念,为给人说媒更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任劳任怨的同时还不辞辛苦。





这就是吴联兵,一个74岁老人的家国情怀,正是在知道自己已经步入年迈之年的原故,他才以“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般的“精气神”来过日子,并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情来对待自己的公益事业,并自始至终般的乐而忘忧。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刘会强

点击查看原图

阅读次数(25404) | 回复数(3)
上一篇:好心总让人吃亏 导致自己倒了霉
下一篇:夏天的婚礼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