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张占星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zh12zhx@126.com
  • 个人签名: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  我本农田一坷垃,  泥水滚成土掉渣。  若是辛劳勤耕种,  能长五谷能生瓜。  师荷吟  藕心入基层,  茎叶出水平。  风雨育莲子,  映日别样红。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858 篇
    回复总数:7313 条
    留言总数:54 条
    日志阅读:1066098 人次
    总访问数:1325727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zzx123发表的博文
但愿五谷收成好 家家户户庆丰年[2018/9/18 9:29:53|by:zzx123]

但愿五谷收成好 家家户户庆丰年

——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卜日

点击查看原图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廿四节气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此举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它不但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愿五谷收成好,家家户户庆丰年”是黄梅戏《天仙配》中天上诸仙女《赞人间》选段的一句唱词。是的,在我国传统农耕劳作中,大都是“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场面。更有《牛郎织女》故事,用神话的形式反映出:男耕女织,“两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幸福生活。当然也要经历激烈的奋斗、抗争、祈盼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主宰的上天,能够给大地“风调雨顺”;黎民百姓就能获得“人寿年丰”的好年景。同时也反映了“只要人勤地不懒,一滴汗水一碗粮”“勤织锦帛千家暖,广栽稻谷万户香 ”用勤劳换取丰收成果的景象。

    我们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农耕文明占据了很长很长的历史时段,它始终熠熠生辉于世界文明长河之中。由田、牛、犁、人构成的画面,是农耕文明时期最常见的生动场面,在这里牛、农具更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结晶。我国古代延续数千年的农耕,耕牛是重要劳动力,因此保护耕牛,都有法律规定。西周时就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延续至唐宋亦如此,就是名著《水浒传》或其他侠客演义中描写:他们一到店家就喊:“来二斤牛肉,一坛酒!”都是非常错误的。在农耕社会无论是屠夫还是店家绝对不敢公开杀牛、出售牛肉,因为哪一样都是死罪,所以这些情节只能说是作者的虚构或后世的误传或讹搞。而坐骑为青牛的老子就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哲人确立的命题,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世代代依赖农业、运用耕牛农耕,已经成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持生存、延续后代、生生不息,也映射出先祖们的聪明智慧,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动人情境。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秋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是的,“秋分”,意味着“不偏不倚”,“秋分”是秋天的一道分水岭。“秋分”,昼夜等长,日子平分成了两半,但是分成了两半的日子合起来就是整个好日子。“秋分”,寒暑平分,秋天被分成了两半,但是分成了两半的秋天,合起来算才是完整的秋天。 “秋分”,阴阳相半,各半阴阳才是天地,才分男女,只有百年好合才有爱情。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丰收更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岁岁年年、家家户户人们永远盼望和追求的梦想。不光是农耕主体的汉族,就是一些少数民族,如: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尝新节”“吃新节”,都是他们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这也是每年庆丰收的序曲,喜庆气氛不亚于春节。而我们家乡每年尝新、吃新,虽不像一些民族那样喜庆热闹,但是它“乡而不俗,土而不粗”既有诗意生动的画面,也有平实质朴、不断地有丰收大餐轮番登场:玉米初熟烧玉米(煮玉米)、大豆新熟烀毛豆.....地瓜长大蒸红薯、紫皮白皮面土豆、吃冬瓜、吃倭瓜.....(西)瓜、梨、桃、葡萄架......

    远的不说,自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时期。牤牛河畔从佟栅子、抄梁山、朱首营、白营、凤山.....下官营、刘营、铁营、波罗诺......都有大面积的稻田。而我的家乡每到廿四节气秋分,也是一年一季庄稼丰收定型的时候。因为我的家乡毛桃沟大队,是1963年10月30日由中共丰宁县委批准:将朱首营大队分为三个大队,即朱首营大队、毛桃沟大队、坝汉沟大队;所以毛桃沟大队更是年轻的大队。她地理位置由于远离了牤牛河畔,不在经营稻田,就是分给的家产“打稻机”也被其他生产队借去不必还了。从此谷子就成了家乡主要农作物。老农都知道:“秋分见谷摞”的谚语。谷摞就是将割倒的谷子,晾晒几天连秧带穗的捆好,每一摞十个扁生生谷捆。庄稼把式都知道谷摞的垛法:翻马谷子,正垛垛。且头层四个,二层仨,三层两个,四层一压盖,恰好十分稳固。从下至上沉甸甸的谷穗都摞在一条垂直线上,除了最上面的那个谷子的穗在外裸露,其余九个都在谷草秸秆包围之中,既防鸟兽糟蹋,还通风继续风干,有点小雨也淋不透,就是上面的一个淋了雨,秋风一吹就干了。谷摞都马在既好看守、又好装车的地方。八摞或六摞一处,不好走的六摞地块将来派牛车去拉,牛拉的铁瓦车也较稳重;路远平展八摞的地块就派马车去拉,毕竟马拉胶轮车快。这些活大都留在农历九月九之前才拉进场院,再垛成大垛。干松的谷垛等到一切秋收完成了,再掐谷穗(干草也得捆好上垛,冬天有专人铡草,它是骡马的最佳的饲草)、打场、扬场......最后就得到金黄的谷粒。要吃新鲜上好的小米,最好选在数九寒天,无论是当初的石碾推,还是后来的碾米机加工,那才是最佳时候。那时生产队里交公粮,无论是谷子、玉米、大豆、高粱等,除了种子以外都选最好的,大家都习惯称:“交爱国粮”。且各个村非常踊跃,我们这里到凤山南粮库十五六里,各生产队交粮有的用牲畜拉大车,车上插着红旗、端端正正摆放着毛主席像镜框,有的用人拉、小车推,起早贪晚,你追我赶,真是争先恐后。

     一般是秋分前后,将谷摞马在收获的田野里。再忙着收割其它庄稼:玉米、高粱、大豆、黑豆、绿豆、小豆、荞麦.....红薯、山药(土豆)......粮食收完,最后拉谷子。那时为什么大白菜、萝卜,可以晚收呢?农谚道:“车轱辘(指拉庄稼的车)响,萝卜长。”也说明它们较抗霜冻。秋收大都在当地“白露前后一场霜”之后,才逐渐开镰收割,特别是谷子有“青眼”(不成熟)绝对不能强收,如果提早哪怕几天开镰,也是“伤镰”,使“优粮”功亏一篑,变成谷子“伤镰一把糠”。成熟的谷子,也不能长着多养几天,若遇上大风天,就会将干松上好籽粒摩擦掉,造成天灾而减产。所以种谷子学问大了,从春天行家里手扶犁畜力挑沟、棒劳力用粪箕子旅粪、多年把式点葫芦播种、年轻人打头遍磙子、拉轧二遍磙子。谷子出苗后,随着布谷鸟:“开锄、开锄;大爷、大叔;耪草,松土——”的歌声,社员在队长带领下,雁别翅排开,除起早贪晚,一般都天天顶着炎炎烈日,哪怕“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宁可少休息也坚决不误农时,一块块谷地都要保质保量耪上几遍,即“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不伤根”。在锄耪一遍后,就要薅苗(间苗),农忙假的学生、年轻的姑娘媳妇、都要蹲在地里薅苗,又热又累腿都蹲得站不起来了。大娘、二婶、老奶奶几乎都在地里爬着薅苗拔草干活。一切做好,暑热来临伴随伏雨,中耕(蹚地)草死苗长,一两月后就丰收在望了。

    正向《父老乡亲》那首歌唱到的那样:“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叫我做人......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我与家乡人民从事农业劳动,与天地相伴,与农具为伍,脚踏实地,送走太阳迎来月亮,至今劳动场景仍历历在目。

改革开放40年,我的父老乡亲又从联产承包中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红利,现在农户虽然种植逐渐转型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但是粮食年年丰收。每亩地超千斤的不是稀罕,一般农户一年出售万八千斤玉米,有的农户种20~30亩的承包地,几乎就是当年一个生产队的玉米总收成了,而且比当年的玉米个儿又大、上得籽粒又成实。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一线劳作,心地善良的“泥腿子”乡亲们,也更新了每件农具。完成从畜力耕种,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耕种;从畜拉人杠,到农用车运输等的飞跃。可是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及将来高科技的农耕方式,都不可能“天种人收”,总得靠人们勤劳双手和农机具去完成:播种、管理、收割、扬晒、储运等工作。农民的丰收节,永远是劳动唱主角,不断解放生产力,让丰收的农民更富裕更幸福!

    总之,目前,各地农民群众正在积极组织、精心筹备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相关活动。因为劳动是光荣美丽的,丰收是最值得庆祝的,为了过好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所以我代表乡亲们拿出压箱底儿的记忆,奉献给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8.30(农历戊戌年七月二十)星期五。(1760)



标签:zzx123     阅读次数(1139) | 回复数(7)
上一篇:老师,您好!
下一篇:“报” 缘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