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泊头刘赞村群众:谁剥夺了我们的惠民待遇?新农合基金年年交 门诊费用3年难报销

首页 > 舆论监督 > 浏览文章
时间:2012年12月24日  信息来源:admin   

本报记者 郭庆峰
  “新农合”基金每年一分不少交,但是连续3年的“门诊统筹”补偿一分钱得不到。这样的事发生在沧州泊头市刘赞村。用当地百姓的话说“虽然钱不少交,但是到俺村定点卫生室看病,根本报销不了”。当地农民希望,上级快给解决这一问题。
  刘赞村是个不大的村子,全村160多户、700多人。该村共2家诊所,但“新农合”报销定点,只有李某这一家诊所。近几年来,虽然刘赞村村民都按时缴纳“新农合”基金,但是门诊报销却享受不到。“原先个人账户时还能报销,自从个人账户取消,实行门诊统筹后,俺村门诊报销就报不了了,快3年了。”村民张凤来介绍。
  张凤来所说的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人们得个头疼脑热啥的,只要是去俺村定点卫生室看病,一分钱都报不了。”每当说起此事,村民邓国君的气儿就不打一处来,“新农合的钱是年年交,拿药给拿药的钱,报销却报不了,这叫什么事?”
  据了解,虽然这种情况在刘赞村已经持续3年之久,但是每年上级号召缴纳“新农合”基金时,刘赞村照常一人不落,全部缴纳。“不交不行啊,就怕将来得大病啥的,如果得大病去市里看病,那就麻烦了。”张凤来的说法,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
  事实正如农民所讲,虽然农民的《合作医疗证》已经换发几年,但翻开每个《合作医疗证》,其“门诊统筹补偿记录”一项都为空白。“俺村700多人,每人缴纳50元,每年就是35000多元,但是门诊统筹补偿记录都是空白。”看着这样的《合作医疗证》,村民邓学忠百思不得其解,“国家的这项惠民政策,俺们村咋就享受不到?”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整个村的门诊统筹不能报销呢?谈起这一问题,刘赞村定点卫生室医生李某说,其诊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她的名字,而“新农合”定点却是她儿子张某某的名字,“我这证,理不顺,因为他(指她儿子)无证(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现在卫生院院长才给他把证办下来,现在才理顺。”
  李医生承认,刘赞村2010、2011、2012年度,连续3年的门诊报销确实报销不了。究其原因,除了证件理不顺之外,还跟齐桥镇卫生院领导频繁更替有关。但是她指出,目前已经向上级递交了购买报销系统软件的申请,但是软件还没下来,“软件的钱,我已经交上两个月了。”同时李医生说,门诊报销不了,农民不能受益,她也不能受益,“但是证件理不顺,咱也不敢弄,万一被上级查着,这不是个事?”
  与李医生的说法不同,泊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卢副主任就此事调查后答复称:“我们查了底儿,它是这么个情况:她最初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名字是张某某,是她儿子的;2008年镇卫生院老院长换证时,不认识这个年轻人,就把证换成他母亲李某某的名字,她娘俩都干,都有行医资格,根本不影响农合报销。”
  至于刘赞村群众3年没能报销门诊费用的问题,卢副主任称:“这是她没有履行职责,没有尽到义务。”但是,对于刘赞村村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门诊费用啥时才能报销。“既然国家有这项惠民政策,允许每个老百姓在门诊看病报销50元的费用,3年一分钱没报,还需要上级查一查,到底是哪的毛病?”邓学忠最后说。
  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