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感恩社会 回报乡里 赵占发自建“乡渺历史博物馆”

首页 > 民事关注 > 浏览文章
时间:2012年12月03日  信息来源:admin   

本报记者 张宝程
通讯员 赵大鹏 梁浩然
  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汉子,靠多年打拼发家致富后,本应在天津安享晚年,但却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携自己一生收藏的历史文物回到家乡,自建“乡渺历史博物馆”,向乡亲们免费开放。他,就是保定市满城县岭西村农民企业家赵占发。
  1952年出生的赵占发卖过苦力、做过小买卖。1992年,已是不惑之年的他为了一家老小,背起行囊去天津打工。
  山里汉子特有的淳朴善良和吃苦耐劳很快得到房地产老板的赏识和工友的信任,第二年他当上了领班,三年后自己便带人承包一些小工程,成为一个“小包工头”。起步阶段异常艰难,但无论是赔是赚,他发给工人们的工资总是最高最及时,每一项工程总是按质按量完工。靠着这样的诚信和毅力,他带领的建筑团队越来越大,承揽的工程越来越多,事业一步步走向了辉煌。
  富裕后的赵占发没有忘记社会和乡亲们对自己的关爱,并以实际行动开始回报和感恩。对到自己工地打工的村里人来者不拒,并根据他们各自情况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村内近百户家庭在他的照顾下走向富裕;村里修路、搞文化活动等公益事业总是第一个出钱资助;每年教师节,学校教师都会收到他的爱心祝福……不仅如此,自2005年开始,每年春节,他都会给本村75岁以上的老人送上100元钱,连续7年不间断为160多位老人尽孝心。只要困难群众需要帮助,他从没推辞过,无论国家哪里发生灾情,他也总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当有人问及赵占发这些年共捐助了多少钱的时候,他总是微微一笑,然后简单地说:“那都是我应该做的,人活着就要对社会做点什么才有意义!”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赵占发,来到大城市后,被丰富的中华历史文化所感染,并开始钟情于文物收藏。工作之余,他经常流连于京、津等各地文化古玩市场,发现有自己喜欢的,都不惜重金淘到自己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藏品越来越多,包括古玩字画、奇石、钱币、瓷器、铜铁器等千余件。
  每天看着这些珍爱的藏品,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他们发挥最大文化价值?在外多年,只有初中文化的赵占发深深懂得城市和农村最大差距就是文化思想意识,物质的帮扶只是解乡亲们一时之困,从文化思想上的帮助才是他们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于是,他决定在家乡建一个自己的文化收藏博物馆。
  自去年起,他把天津的工程交给儿子,回到家乡全心全意筹建文化博物馆。几个月后,一座别致的二层小楼矗立在岭西村保涞路旁。今年9月,乡渺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为家乡农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