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户建“牛棚”也领了危房改造补助金——事发大名县毛苏村

首页 > 舆论监督 > 浏览文章
时间:2012年04月16日  信息来源:admin   

 

■本报记者 李月锋

  真是个笑话!邯郸市大名县埝头乡毛苏村一农户建了3间“牛棚”,竟顺利通过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验收,并领了财政补助金5200元。如此危房改造,足以说明大名县建设局、财政局拿危房改造政策当成了儿戏。

建了3间“牛棚”,领了5200元补助
  2010年,毛苏村有了两个危房改造指标,村民王某建造的3间房屋被指“不能住人,纯粹是骗钱的”。
  根据反映,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王某家,察看了利用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建好的“新房”。这是3间东屋,与王家老太太现住的北屋配套,属于“下(陪)房”。3间东屋留着两个门口,北边的小门口安着两扇老式木板门;而南面的门口特别大,从房子竣工至今,一直“豁”着大口子,任凭“西风尽吹”。推开北边的屋门,屋内没有任何家具摆设,南头两间堆满了玉米秸秆,北墙根下支着一个小铁锅,老太太在这里烧柴做饭。往房顶上看,8根檩条上压着一层石棉瓦,再无别的覆盖物,单薄得几乎“弱不禁风”。
  王某不在此院居住,因而王老太太便成了这里的主人。记者与她进行了简短的对话:“现在哪个屋住?”老人答:“在堂(北)屋住,这房盖得低,屋门没安齐,还不能住;”“既然住不着,为啥要盖这座房子?”老太太似乎有所警觉,改口说:“冬天不能住,太冷!但夏天我在这屋歇息,四边透风,很凉快!”
  村民对记者说:“王某利用院墙当后墙,只砌了3边围墙,搭上石棉瓦,就算盖了新房,这样的‘危房’咋通过验收了?”
  就此,记者电话采访了该村支书林新房,他说:“当时,王某是按牛棚盖的,打算在里面养牛,所以盖房的标准很低。现在,他不想养牛了,计划把石棉瓦顶拆了,再把墙加高一点,换换房顶,就盖成了3间房。”
领了5200元补助,村支书要走1400元
  另一个危房改造户叫林京海,他家实实在在改造了危房,并住进新房。令他心里添堵的是,5200元危房改造补助金没有全领到,仅到手了3800元,另外1400元被村支书“截留”了。
  采访中,林京海老伴袁俊景介绍了扣钱的经过。她说,去年5月上旬的一天,村支书林某来到她家,说“你家的危房改造补助款来了,跟着我到信用社取出来”。她与村支书一起来到信用社,村支书将存折递进取款窗口,里面递给袁俊景5200元。刚走出信用社大门,林某对她说:“为了你家危房改造的事,照相、请客、跑腿花了不少钱,给我1400元咱就清帐了。咱村比外村扣得少,外村扣的钱更多。”就这样,村支书从5200元危房改造补助中“截留”了1400元,袁俊景拿着剩下的3800元回家了。
  对于村支书“扣1400元危房改造款”的做法,村民颇有微词。该村原村委会负责人毛刘恩认为:“从危房改造补助款中扣留照相费、请客跑腿费,太不合理了!究竟请了谁的客,应该挖一挖。”
  村支书林某没有否认扣钱一事,他说:“办危房改造这个事需要照相、跑腿啥的,一个户扣了1400元,扣的钱跟花的钱一样多,正好够数,村里没有剩余钱。”
乡里说要尽快调查调查
  埝头乡主管危房改造工作的副乡长陈志勇说:“在整个改造过程中,需要在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照3次相片,建设局忙不过来,又不给费用,都是村里找人照相,稍微收点工本费也是合理的,但借机多收钱就不应该了。”关于王某家建“牛棚”领补助一事,陈副乡长说:“验收报告是村里报上来的,乡政府没到现场查看,不清楚王某盖的是啥样的房子,将尽快调查调查。”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网友评论: